海棠文

第三章 清角吹寒在空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虞城是骏国的国都。

    酉时末,城门将闭,自东方远来一支商队。

    整支商队只有两人,风尘仆仆,劳累异常。

    跛着脚的骆驼,皮毛上沾着干去的血迹。

    看情形必是遇了马匪洗劫。

    远来行商的规矩,向来是民不举官不究。

    城门守卫拿过城门税,又收起过关黑金,摇头叹息。

    十一年前,崇盛曾来过虞城。

    那一年崇盛九岁。

    当时陪伴在他身边的是已经作故的单荣。

    对比今昔往事,古城未改,月明未黯,

    只是境遇有异,不免物是人非。

    虞城是东方诸封国去圣域必经之商埠名城,八角之型,城开十六门,白虎江穿城而过,分南北城,中央为骏王宫。

    南城为商市,异常繁荣,尤其是入夜时分,灯火如昼,车来人往,贸物琳琅,珍馐满目,不管华店或是陋摊,人潮涌动,叫卖声不绝于耳。

    北城却不同。

    黄昏之后,炊烟散尽,再无烟火之光。

    漫步北城之街总能听见叹气唉声,只是皆细若蚊吟。

    劳苦贫弱,日夕不饱,苦至深者则无声。

    南城的月照不出北城的影。

    北城的风吹不过南城的津。

    北城有一座九层千年佛塔,名为不度浮屠。

    世人皆悔,不度何人?

    恶不度?伪不度?

    或是贫不度?弱不度?

    千年前,造浮屠,立下不世善果老僧已化为尘埃。

    再无人能解不度之意。

    不度浮屠是中土东部最负盛名的名胜。

    无神的时代,出名自然并非其的信仰,而是浮屠本身。

    十八丈的高塔,二九之数,数数不尽。

    所谓地狱凄苦分十八,天堂有级亦十八。

    塔有九层,八角玲珑,琉璃锻造,每角皆有尺余铜铃,铜铃状奇,顶部为碗状之皿,名将精工,珍惜异常。

    每入夏,风向转南,风曳铜铃,天籁生,十里可闻。

    入冬,若逢落雪,则雪入铜铃顶部之皿承重,纵大风铜铃不动,万籁俱寂,此为无声。

    有善音律者,辨析其声,夏音不同于春曲,朝歌不同于晚钟,文人骚客皆以之为大雅之乐。

    崇盛和枯荣两人在南城一间旧客栈住下,安顿好骆驼马匹,收拾好细软财物,崇盛独自走出客栈。

    枯荣看得出崇盛只是文弱之人,手无缚鸡之力,出于安全,枯荣本想跟随,但崇盛说只想一个人。

    月高挂银河,不度塔上早已掌灯,明灯远耀,铃声洗尘。

    崇盛缓步行过熙熙攘攘的南城老街,看着江畔花市灯海,江上游船画舫络绎,轻歌盈舞翩翩,江风习习,酒香随风沁鼻,微醺惬意。

    纵是好景万千,崇盛的心却如坠石入海。

    家国已旧、亲人叛离、恋人无踪。

    祸福旦夕,生死不保,更何谈青云壮志。

    单烬的出现是阴雨绵绵的天际透出的第一丝微弱的光。

    单烬的勇武自不必说,单烬的忠义也无需质疑,只是世事无常,八年后单烬的重新追随是否带着其他目的?

    看惯了反目背离,尝遍了人世冷暖,受尽了世态炎凉,即便还年轻,心也会老。

    既然一切不可知,万事不能掌握,那么不如顺其自然,就如这清风,虽不懂音律,却也无意间奏出最美的天籁。

    不知不觉间,崇盛已经走到了不度塔下。

    守塔老僧正在为长明灯添香油,灯光摇曳。

    “大师,我看你添了不少香油,可这灯为何还是如此暗淡?”

    “油芯老了,再多的油也不会有明光。少年快上塔吧,迟了这灯便灭了。”

    旋转的塔梯,昏暗的灯光,明灭间是造像阴冷的面,崇盛只觉有些目眩神迷。

    塔顶明灯数盏,伫立一尊佛像,佛像前空无一物。

    凭栏而望,整个虞城尽收眼底。

    一江之隔,长桥飞度,南城的浮华,北城的凄冷,道尽人间百态。

    塔顶而观,高悬月不过咫尺,伸手可握,月尖刺目。

    虽是炎夏,可夜风阵阵,还是有些凉意。

    这寒意令人清醒,原本灯火阑珊俗世人,此刻却成了寒夜古塔旁观客。

    八角铜铃随风而舞,阵阵天籁回荡天际,那乐音如梵音佛语般深邃,如恋人耳语般温润,如山的松涛,如海的波澜,如大地的震颤,如天雷的咆哮。

    百种情绪,千种情愫,一次次令人迷痴入幻,可那炎夏凉风却一次次将人拉回现实。

    这便是中土著名的“夏夜铜铃佛音声,入梦之人幻亦实”。

    此情此景,崇盛不自觉的拿出玉笛,凭栏而奏。

    笛音伴随着八角铜铃的节奏娓娓而动,清丽的乐音环绕在空荡的塔顶,显得无比空灵。

    铃音、笛声,随风远去,又随风而归,这风便似有了生,有了魂。

    凉风渐寒,清音款款,空城入心。

    “先生,请问你所奏之乐是白蕖雪山吟吗?”

    这声音清亮却略显青涩,崇盛的笛声被打断,一股清香之气钻入他的鼻息,他略有些失望,未能将此曲在不度塔上奏完,着实遗憾。

    崇盛缓缓转身,眼前是一位白衣公子,潇洒翩翩,五官清丽,面白如雪。

    “怎么你这么年轻?”白衣公子伸指而语,却又顿觉失态,脸上泛出羞涩的红晕。

    “公子何出此言?”崇盛没有听懂白衣公子言中之意。

    “你的笛声深沉、悲戚,我原以为是一位前辈高人。”

    “如此,公子也是懂音律之人。未知公子是否去过离国白蕖雪山?”崇盛听到白衣公子准确的说出曲名,想起家乡圣山,身在异乡不觉间对眼前的陌生人有了几分亲切。

    “神往之。”白衣公子走到崇盛旁边,凭栏而望。

    崇盛只觉那股清香更为浓重了,难道骏国少年公子都喜熏香?

    “此曲乃是离国白蕖雪山山民之乐,公子既然未曾去过,又怎么会识得此曲?”

    “感觉。白蕖雪山吟,空灵质朴,俗蕴大雅,喜中带悲,登高而奏,暖风为寒,寒入人心,与这不度浮屠夏夜八角铃最是相配。”白衣公子看着整个虞城,眼中放出光彩来。

    “哦?”崇盛眉头紧皱,略有所思。

    “这感觉果然没错。没想到第一次在不度浮屠听得此曲居然是先生,不,是小哥所奏。”白衣公子拱手道谢。

    “果然世间巧极为缘。”崇盛无奈的笑了笑,原本不该有的思念骤然间涌上心头。

    “敢问小哥是离国人?”白衣公子和崇盛有同感,便又好奇问了一句。

    崇盛略作思索:“不,我是行商人,只是曾去过离国白蕖雪山而已。”

    “如此。方才情急打断小哥笛声,实在抱歉。不知,能否有幸听小哥奏完此曲?”白衣公子用满怀希望的眼神看着崇盛。

    “正有此意。”崇盛席地而坐,示意白衣公子在眼前落座。

    白衣公子看着地面犹豫了片刻,在崇盛身旁坐下。

    崇盛调了调姿势,重新吹奏。

    白衣公子双手托面,随着乐感微微摇着头,深邃的眸子如同暗夜的星辰一般美丽。

    此时,不度塔之后一场大战。

    银芒飞舞,双刀如赤练,短匕如寒星,未及眨眼,双方已交手数和。

    但见二人都颇有顾忌,所以出手轻微,生怕惊扰旁人。

    “前辈。我们不用再打了。”持短匕者轻盈如燕,一个倒飞连跃数个屋顶。

    “我也知你无恶意。今日你我皆有所禁忌,他日不妨放手一战。”持双刀者也收刀回鞘,其人正是枯荣。

    “不敢。若放手一战,不出百合,恐怕在下已是前辈刀下之魂。”持短匕者黑衣短衫,整理蒙面。

    “壮士过谦了。今日一战误会所起,胜负未分。”

    “各为其主,各守其责罢了。敢问前辈大名,他日有缘再见,必与前辈把盏。”

    “在下枯荣。草木枯荣。敢问壮士大名?”

    “无名无姓,代号十三。”持短匕者话音未落,已然消失在夜色中的屋顶。

    崇盛离开客栈后,枯荣不放心,便悄悄跟随其后,直至不度塔暗中保护。

    崇盛上塔后不久,一名白衣公子也上了塔。

    这位白衣公子确无恶意,只是有黑衣人尾随白衣公子也上了塔,并且一直屏息藏在佛像之后。

    枯荣见状故意暴露踪迹,引开黑衣人,两人在塔后民居打了起来。

    原来这黑衣人只是这白衣公子的保镖,双方交手数合,便明白误会所在,这才停了手。

    代号十三?枯荣思索着,江湖上从未听过这号人物,但这人身手不凡,不该籍籍无名。

    这白衣公子到底是什么来路?

    “晴雪公子!夜深了。”

    塔下忽地传来一声高亢的叫声,这叫声粗犷有力,内气十足。

    “真是遗憾,今晚谢谢小哥了。”白衣公子有些不情愿的站起身。

    “你叫晴雪?”

    “是。对了,小哥你呢?”

    “我叫崇盛。”

    “那,有缘再见吧。”白衣公子转身下了佛塔。

    “晴雪?”崇盛皱眉念叨了几遍,无奈的叹了口气:“夜深了。枯荣咱们也回吧。”

    塔离枯荣所在的屋顶确有距离,可枯荣清晰的听到了崇盛的声音,清晰平淡,如在耳边。

    不度浮屠,扩声之效,果然妙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