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身在偏殿,心在竹林
二人走向皇城,那里早有人在候着,
一名身着锦缎的老太监,正低眉垂首的立在皇城门下,身旁年轻的小太监远远的看见他们,对他耳语几句,老太监这才抬眼,望向那由远及近的两道身影。
他是皇宫内的总管太监,姓张,所以宫里的人都尊他为张公公,
在所有太监中,他的地位仅次于作为御前太监的曹公公,但论官职,他的官位却还要在其之上。
能让他来皇城门前接待的,无不是天将或者从一品级以上的大人物,
铁无常仅作为一城之主,且铁怀城远在云墙之下,那里是人类世界最边缘的地方,本不应有这等待遇。
但他身份特殊,配得上这样的礼节。
待铁无常来到门下,张公公垂首躬身,便算行过礼了。
铁无常微微点头,跟着他继续向门内走去。
进了城门,走过一片广场,便来到了午门前,
午门是皇宫正门,进了午门,便是进了皇宫。
午门之上有崇楼五座,飞檐如羽翼,从高空俯瞰的话,那些飞檐就如凤凰展翅一般,故那些楼也称做五凤楼。
五凤楼前站着一位少年,身穿明黄色的朝服,身后跟着数名婢女和护卫,目光澄净,面庞上总是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看上去给人十分随和、容易亲近的感觉。
少年微笑道:“铁城主,别来无恙。”
铁无常对他行礼道:“见过二皇子。”
二皇子说道:“铁城主舟车劳顿,一路辛苦了,随我去面见父皇吧。”
铁无常说道:“不知陛下唤我来,所为何事?”
“父皇近来忙于朝政,日理万机,每每都批阅奏折至深夜,直到最近才稍稍清闲,与铁城主一年多没见,甚是想念,这才邀你过来陪父皇下下棋。”
二皇子笑道:“刚好,今日恰逢十会,你也正好顺便看看热闹。”
铁无常的眉头微微一挑,愁苦的眉毛轻轻颤抖,面色顿时变得十分精彩。
他远在云墙,元宗一句口谕,他就不远千里奔波而来,原因竟是想他了,让他来陪对方……下下棋?
身边有个商七十二随时监视着还不够?
这么折腾自己很好玩?
当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以往的借口都还想点样子,比如那次诸宗论道时,诸宗弟子在他眼皮底下出了岔子,让他过来当面解释清楚。
虽然一纸书信也能做到,但让他亲自解释只是借口,元宗是在故意折腾他。
铁无常跟着二皇子走进皇宫,再去偏殿的路上,恰好遇见曹公公。
曹公公对他们行了一礼,便快步离开了。
看着对方匆匆的背影,二皇子不禁微微挑眉,心想:这是怎么了?
他们来到偏殿,在门外求见。
元宗皇帝抬手,将手里的卷宗扔到半空,绕于梁上的清风将其接住,飞出窗外,不知去了哪里。
“让他进来。”
……
……
大皇子离宫去了江南,三皇子还在闭关,准备参加战之会,四皇子尚且年幼,
只剩下二皇子陪在元宗身边磨墨,随他批阅奏折,学习朝政。
元宗皇帝与铁无常下了几盘棋后,便让张公公带他下去休息了,
二皇子将未批阅的奏折从箱内取出,整理好,摆放到案前,然后坐在元宗身边,
感受到殿外微风吹来时带来的淡淡潮湿的感觉,以及屋内的冷清与安静,顿时令人觉得有些无趣。
他不禁扭头看了眼窗外,那里刚好飞过一只彩蝶,挥动着美丽的翅膀,从竹林间穿过,却被林中的阵法所困,不知该往何处去,就如同迷路的少女,正暗自神伤,美的令人心碎。
看着这一幕,
想到竹林与少女,
二皇子很自然的便想起了幼时在长明认识的,那位竹林间中的少女,
他记得很清楚:那日下午,阳光很好,竹林中习剑的少女穿了一件白色长裙。
同样的剑招,在别的弟子手中是杀气凌然的长明真剑,
在她手上却像是落到花瓣上的晨露,从中能感受到一种从容与阔静的美。
剑起时,少女意动,
于是剑落于林间,雾升于山野。
少女的身姿在薄雾与剑光的映衬下更加朦胧,如梦似幻……
对方就像林中起舞的精灵,将竹林点缀成绝美的花卷。
二皇子那时虽然年幼,但也知道那些雾并不真实存在,而是对方剑法的异象。
少女的竹海一剑落于空处,但在二皇子眼中,却觉得那一剑落到了自己心里,持剑的人也随之一起落到了自己的心里。
从此那道绝美身影,便再难忘却。
与她相比,窗外的蝴蝶美景顿时黯然失色,就如美玉旁的沙砾,不及其分毫。
“专心。”
一道声音将二皇子从回忆中唤醒,
他吓得一个激灵,连忙说道:“儿臣分心,请父皇降罪。”
元宗将手中批好的卷宗放到一旁,看着他问道:“为何分神?”
“这……”
二皇子低着头,不知该如何解释。
元宗皇帝顺着他方才的目光看向窗外,看到了那只被困于竹林间的蝴蝶,哪里还不明白自家儿子的心思。
“今天是剑之会,青竹峰上的那对弟子都来了,诸宗也都派来了最优秀的弟子参与。你想去看?”
不待二皇子开口,元宗皇帝收回目光,对他说道:“等曹平回来,你就去看看吧。”
曹平就是曹公公,平日诸皇子不在时,都是由他磨墨,伴君批阅奏折的。
二皇子大喜,连忙行礼道:“多谢父皇。”
元宗皇帝缓缓说道:“让你去,不是去看风景的,而是学习和增涨见识。诸宗弟子的精妙剑术以及御敌策略,你务必仔细揣摩,回来时我要考你。”
二皇子认真的说道:“儿臣明白,此去定认真观摩。”
元宗皇帝点了点头,然后继续批阅奏折。
想到一会就能见到那人,二皇子感觉自己连呼吸都轻快了许多,就连那些奏折上的字都变得可爱了起来。
片刻后,曹公公终于将那份卷宗抄录完毕,并亲自交到众大臣手中,
二皇子欣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