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班的一天
刘辰星算不上烘培达人,当年却也是跟着各种短视频学了好一些烘培方法,对于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古代做蛋糕还是很有几分自信的。
何况早在两个月前有了开一间女子休闲食肆的打算后,脑子里就不知道转了多少回,思考在现有的条件下,该如何做蛋糕,又能做出哪些蛋糕来,都是一点一点想过的。
就是大清早便要在史馆上班,紧接着又要跟着老师姜墨练字,委实分身乏术了,不然定要自己去西市好好逛一逛,再淘一些可以做蛋糕的物什。
现在只得将需要的东西告诉阿娘和阿兄他们,让他们明天先去买回来,自己明晚上再来倒腾。
毕竟在古代第一次做蛋糕,时间又很赶,也不做什么高难的,刘辰星就选择了千层水果蛋糕和古早风味蛋糕这两种来尝试,并将做两种蛋糕的食材及工具逐一写了张清单,交给家里人明天去购买。
如此一家人就各有分工了。
刘辰星是女官,就该上班的上班。
长安的东、西两市,要午时才开市,上午的时候,刘青山就继续带着堂弟刘青海去找读书的私学,到了要快中午的时候就与刘千里汇合,去西市买刘辰星要的烘培物什,以及编长命缕的丝线等物。
柳氏则和柳阿婆在家负责包角黍,张罗家里的一日三餐。
一家人说好了各自的事,这一天也结束了。
然后一夜无梦,睁眼就是天明。
古代上班时间和现代差不多,都是一天八时,四个时辰,差不多早上七时左右开始上班,下午三时不到就下班。
这样就至少五更起床,半个时辰后就得出门上班了。
刘辰星一贯起得早,时下的公务员上班时间一点也难不到她。
大概有了昨天一来就给了大家一个下马威,将呆在史馆十年的老人给清理出去了,还有女皇表现出的种种重视,刘辰星上班的第二天史官同事们是热情有礼,典书、楷书手等吏员是恭敬有礼,原本可能还有的抄书任务也没有了,当然一时也没有其他工作安排在身上,刘辰星也乐得自在。
反正判史馆事魏舍人都说了,藏书阁的书她都可以看,刘辰星就从一楼的书开始一卷一卷地看起走,悠哉悠哉一边增长知识,一边还有每月一万六千文俸禄来,真是打天边掉下来的好事,有什么可急的?
刘辰星就态极好的任自己在书海中泛舟,而看书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也不过才看了四五卷书,就到了中午,再吃一顿免费的丰富午食,又混一个时辰的书看,就该下班了。
“刘女史要下差了,今天日头大,可得注意消暑。”才走到史馆公堂的院子,就有早晚都要来史馆视班的内设人魏坚站在廊檐下道。
“是啊,这日头太大了,还是等太阳再下去一些走吧。”到了下差的时间,史官们也随意多了,见魏坚都这样开口,就有年轻的史官走出来从旁附和。
刘辰星走到石阶下,向魏坚叉手一礼,也不隐瞒行程道:“这会儿日头是有些大,不过下官稍后还要去曲江跟着老师习字,不好再耽搁了。”
刘辰星和书法大家姜墨是师徒,史馆里几乎就无人不知道,而姜墨常住曲江的事也有耳闻,魏坚一听,就忍不住咦声道:“你说的老师可是姜墨姜公?你现在是要去和姜公习字?”
刘辰星点头道:“是的,下官只有一位老师,就是姜公,现在就是赶去和他习字。”
其实心下已经知道了,但听刘辰星当面承认,魏坚还是不由有些激动又羡慕。
姜公的字可谓一字难求,刘辰星却能伴随左右习字,真是让人好不羡慕,有心透过刘辰星要一幅姜公的墨宝,又觉得自己这样未免仗势压人,到底压下心头的炙热,捋须道:“能得姜公赏识收为弟子,实是难得,刘女史当好好跟着姜公习字,以期将来也能在书法一途上有所建树。”
老师的字是老师的字,她已经很幸运得了老师诸多照拂,不能再拿老师为自己做人情,只当没有察觉魏坚刚才那一副对老师的字垂涎三尺的样子,恭恭敬敬地叉手一礼道:“多谢魏舍人提点,下官能得老师垂爱收为弟子,自当不负所望努力习字。”
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期待刘辰星说送自己一副姜墨的墨宝,听到刘辰星只字不提,魏坚不由失落了一下,但该有的风范还是有的,一点不将刘辰星当编外人员,道:“说来你新入史馆,以后大家都是同僚,本该这大家一起聚上一聚,但你还要和姜公习字,此乃大事,万步可耽搁。这样吧,正好我和柳补阙都在中书省,到时就看一下柳补阙时间,大家再一起聚。”顿了一顿,道:“刘女史要忙着去习字,我也就不在拉着你一直说话了。”
不是她要去习字不好一聚,而是男女有别,也不好拉着他一起聚,但有柳阿舅这个嫡亲舅父在就不一样了,刘辰星对魏坚的想法一门清,笑着应了一句听魏舍人安排,便告辞离开。
今天出了史馆,可没遇见柳阿舅,估计有事在忙,再说到底是在宫中,即便是亲舅甥,也不好天天一起上下班。
是以,刘辰星也不觉得遗憾,熟门熟路地一路经过检查出了宫,就像昨天一样快马加鞭直奔老师姜墨的农舍。
待跟着习字近一个时辰后,宵禁鼓也随之响起了,刘辰星就又打马回道政坊,这之后才终于有了自己的私人时间。
总体来说,回京后的上班日子自由时间少了,但生活作息更规律了,而目前还没有事务落在自己身上,就要趁这一段难得的空闲抓紧时间学习充实自己。
刘辰星对于未来的方向和眼下的路心里清楚,也不过上班第二天就适应了,如是下班学习完回到家,就把这些事抛之脑后,开始了为了她事业版图的下一步动手又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