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科举选官
甘宁只在长安城呆了不到一个月,就又被刘宇派去了江东建业,督造远洋海船,训练海军去了。
还未灭魏楚,刘宇曾以天下读书习字者甚少,不利于朝廷宣政治理为由,鼓励读书,每郡县多设学堂,招收八至十五岁寒门学子,并每年拿半成岁入支撑聘请先生教受读书习字等消耗,将来他会亲自对这些学子们进行考核,成绩优良者,有授予官职的机会。
现如今,六年多时间过去了,楚魏皆灭,偏安辽东的公孙康,与海外朱崖州岛上的刘备皆不足为虑,天下承平。
此刻时机已到,刘宇以履行当年承诺为由,下旨各郡县学子开始参加考核,层层择优,最终聚千名学子于长安城参加最终考核。
这便是刘宇事实上开启科举选官制度。
当然,刘宇也知温水煮青蛙的道理,不能一下子直接表明将来都是科举选官,所以他圣旨之中才只以履行当年承诺为由。
为了方便考试学子,除了在当地官府不想需要为学子提供衣食住行外,自郡府到长安城,官府都将为学子提供沿路食宿往返长安与家乡。
刘宇这道圣旨,虽然引发了天下学子震动,但世家门阀方面却并没有足够重视,他们只当刘宇真的是在履行六年多以前的承诺。
士族门阀不够重视,正合刘宇的意。
说来,自刘宇登基称帝,天下承平已成为定局,世家门阀们的心思真正开始活络了起来,又有图谋欲占据朝堂,成为如当初四世三公的袁氏一般的野心。
说来,弘农杨氏也曾四世三公,在黄巾之乱前,杨氏与袁氏便是天下士族门阀的楷模。天下大乱几十年,袁氏覆灭了,杨氏也没落了,但所有残存的士族门阀都将当初巅峰时期的杨氏与袁氏做为努力的目标。
不仅朝堂上活跃,还欲插足后宫,以此辅助家族发展,甚至操控将来皇帝的继任。
上书选秀充斥后宫的官员不在少数,还说什么,既然陛下设立一皇后、一皇贵妃、二贵妃、四妃、九嫔、婕妤、美人等诸多后宫嫔妃品级,就该全部占满这些位置。如今,只有皇后一人、皇贵妃一人、贵妃一人、妃二人、九嫔四人,婕妤、美人之类等级也不过十来人,全部加在一起才二十来人,太少了,子嗣不丰云云。
他们比刘宇自己还关心刘宇的后宫美人够不够多。
当初为了安抚天下士族,也掩护将来科举选官,同时也操控部分士族兴衰,刘宇当初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答应选秀,总共选进后宫二十五人,年龄都在十五到十八之间,全部都是各大士族的娇女,不仅有美貌,有才华,更有气质,其中也不乏几乎能比肩甄皇贵妃年轻时候的绝色。
不过,刘宇都知道她们入宫的目的,两年下来,也不过让其中一个确实够聪明的,抓得住刘宇一丝心的走到了九嫔的位置,还生下了一个皇子。
说来,此女跟皇后蔡琰还有些渊源,出自河东卫氏,叫卫瑾之,是卫仲道的亲侄女。
科举在有条不紊的推进着。
三个月后,各地来的总共千名学子聚集到长安城。由于刘宇鼓励女子也可以参考,一千人之中,有四十多名女子。数量很少,是时代的限制。
刘宇亲自出试题,并令内阁首辅刘晔主持监考,刘宇称之为会试。
会试取三百人,进入皇宫,由刘宇亲自主考,进行最后的殿试。
人人都以为刘宇只会从中选十到二十人履行当年承诺,授予官职。
然而,殿试过后,刘宇足足选中了二百二十人,其中女子五人,且定下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状元、榜眼、探花当场授予官职,其中状元授予正六品官,榜眼授予从六品官,探花授予正七品官。
剩下二百一十七人,刘宇也全部授予士人身份,称为进士!同时建立翰林院,全部进入翰林院培养,将所有进士又分为三甲,一甲前三十名,二甲三十到六十名,六十名靠后全部为三甲。每一名进士朝廷每月补助五斛米粮,同时有百亩免税田。翰林院培养一到三个月后,陆续再授予官职,派往各地。也就是说,包括前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在内二百二十人,全部都将授予官职。
其余没有被录取的七百八十人也授予举人身份,有五十亩免税田,同时朝廷每月补助举人两斛米粮。且三年后再次科考,举人可直接进京参加会试科考,而不必再次参加县郡级科考。又赐予考过县级试的学子秀才身份,三年后不用再次参加县级试,同时朝廷每月补助秀才五斗米粮。
这消息一出,进士、举人、秀才们欢呼的同时,也真正震动了天下各阶层,特别是士族门阀阶层。
这个时候,士族门阀们就是再傻,也闻出味道来了。
以往,士族门阀垄断书籍,垄断举荐为官之特权。每一年,士族加在一起都会向朝廷推举数十上百名人才为官,为朝廷效力。
可是六年多前,朝廷便在各个郡县建立学堂,招收多以寒门为主的学子,无需各士族门阀就培养出大量读书人才,这也就罢了,现如今朝廷还以科考的方式,一下子录取了二百多名进士准备授予官职,更甚至准备三年一次考核,也就是说,朝廷每三年就能自行选拔出两三百,甚至更多的人才,朝廷不再需要士族培养人才,不再需要士族来举荐人才。
这,这……此举是要断了各个世家门阀持续发展壮大的根基呀。
也不知道是从两年前还是三年前开始,各郡县的集市上出现大量纸制书籍,这些纸制书籍,不仅纸的质量极为上佳,且上面刊写的文字也极其标准与清晰,刻印上去的一般。
更可怕的是,这些纸制书籍相比较竹简书籍,不仅简单易携带易阅览易保存,价格也极为便宜。比如一篇论语,一万多字,若是用竹简则足足几十卷竹简之多,又重又不易保存,也不好阅览。可纸制书籍,不过薄薄的一本,价格还只有几十卷竹简的十分之一不到。
相比较竹简书籍,这么多的便利外加低廉价格,导致这两年竹简书籍市场瞬间没落,民间的书籍流量越来越庞大,还有书写的纸张,也大规模出现在市集,价格同样极为便宜。
其实,这得益于长安城一带的造纸作坊与活字印刷术,早在十年前活字印刷技术就准备着了,一直等合格纸张的出现,经过多年实验,才在三年多前造出质量合格,成本足够低的纸张。
两到三年前,大量纸制书籍与书写纸张的出现,直接打击了各士族门阀对书籍的垄断,对人才培养的垄断,现如今科考选才为官一出,又打击了各士族门阀举荐人才的特权。
各士族门阀上蹿下跳,却根本不知道如何遏制这样的势头。
打击民间纸张书籍与纸张的泛滥是没有一丝可能的,但你他们还想保住举荐人才为官的特权。这就只能闹到朝堂之上了。
朝堂上,有士族门阀出身的大臣出声,只说什么自古以来便是德高望重着推举方能为官,也方出好官云云……
刘宇直接呵斥,言大汉疆域广袤,将来还将更加广袤,天下德高望重者几何?推举之人又只有几何?至于说什么德高望重者推举出来的才是真正的贤德好官,真正为国为民之类的,刘宇更直言荒唐,还列举历代贪官污吏,甚至谋反之贼,哪一个不曾是德高望重者推举的?
“自古便多有求贤令,天下之才皆可亲来帝都面见天子,由天子考核之后,当初选拔出贤能。朕此三年一次的科举便是聚天下有才之人来长安,选拔其中人才。至于其是否有德,朕不瞎,文武百官亦不瞎,自可剔除其中无德之人……”
后宫,九嫔以上品级嫔妃,每年有一至三次召见至亲的机会。
趁着今年刚刚封九嫔,机会还没有用掉,河东卫氏来人求见卫充媛,也就是卫瑾之。
卫瑾之知道家族让她母亲带着一些家族女眷前来,除了来看她,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没等母亲开口,卫瑾之便道:“母亲欲问之事,瑾之知道,不必说出口。陛下乃世之英雄,统一天下,武功强盛,陛下要做之事,无人能拦,河东卫氏最好不要继续掺和。瑾之如今已是九嫔,更得幸生有一名皇子,将来皇子成年,就算无缘大位,也可以照拂河东卫氏。当初瑾之听从家族的安排,选入宫中,能为家族做的,也只有这些,陛下不是任何人能左右得了的。”
卫瑾之不愿再说更多,她相信母亲能听懂她的意思。说来,当年入宫二十几名世家大族女子,不够聪明的,不仅早死了,还连累了其家族被抄家,她能从二十几人中爬到九嫔,就是因为她足够聪明,也看得清楚,知道什么能做什么能求,什么底线绝不能触碰,现如今她看似风光,却又有几人知道她的艰辛。
派身边宫女送母亲一行人出宫,卫瑾之暗暗一叹,她不知道家族会如何选择,但她会全力先保住自己不摔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