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谋略对决
江陵。
刘备问诸葛亮道:“军师,秦军三路并进,来势汹汹,如何御之?”
诸葛亮沉思,如果按照他当初设定好的防御战略,宜都郡境内大江水道弯曲,水流湍急,不适合大规模水上作战,秦军大将甘宁虽有七万水兵,但如果有四万兵马足以守住宜都郡不失。
而零陵郡方面,南王孟获等云南之地十五万百族蛮兵,则派五万兵马,联合当地的五溪蛮首领沙摩柯的三万蛮兵,有八万兵马,再授与计谋,即可败之,最不济也能挡住孟获等百族蛮兵,不使其扫荡荆州南四郡。
还有便是以襄阳为依托,江陵为后盾抵挡秦王刘宇亲领的四十几万秦军主力了。
可惜,襄阳被吕布袭破,掌握在了秦王刘宇手中,没了襄阳,防御战略直接去了七成,兵力也不足够了,原先设想的防御战略更是一条也用不上了。
诸葛亮沉思了足足半刻钟,才道:“可以在襄阳与江陵必经之路设一埋伏,先败秦军一场。”
这绝不是多么精妙的计谋,但可用之兵太少了,诸葛亮只能先试一试能否借此败秦军一场了。
刘备点了点头。
遂叫来魏延与刘封两将。
话说,刘备现如今不仅没有多少可以调派的大军,也没有几员可以用的将领了,大将自黄忠、张飞被斩,张任被擒后也投了秦军,刘备如今可用的大将只剩魏延一人,其他刘封、李严、陈到,以及新提拔没多久的马谡,都不过是中级将领罢了,不堪大用。
诸葛亮授魏延与刘封各自一个锦囊,让二人各领一万五千兵马按照锦囊运作,到指定地点设伏。二人临去之时,诸葛亮还嘱咐二人,事可为则为,若一旦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便速速撤回江陵,不得有任何犹豫。
魏延与刘封领命,点兵出征。
……
刘宇大军行军一日,距离江陵城仅有百里距离了,若全速行军,不用一天即可抵达江陵城下。
刘宇问郭嘉道:“奉孝,吾大兵压境,诸葛亮与刘备会如何相抗?”
郭嘉道:“诸葛亮之心,吾十成把握断定其必设埋伏,欲首败我军一场,为其弱势提振兵将士气,更好抗击我军。”
刘宇点了点头,问道:“那奉孝以为诸葛亮会在何处设伏?”
郭嘉走到地图前,指着三处道:“此三处,必有一处!只要我军路过这三处时谨慎小心,无论诸葛亮此次设伏目的为何,他皆不会得逞。”
刘宇沉吟了一下道:“此战吾为攻方,欲完灭刘备,得其荆、交二州之地,诸葛亮如果主动出击,吾为何不反伏击于他。”
郭嘉道:“欲反伏击楚军,需知诸葛亮具体何处设伏。”
刘宇看向贾诩,问道:“文和以为诸葛亮如若设伏,具体何处?”
贾诩提要求道:“需知楚军出城后的动向。
刘宇点了点头,不断派出斥候,又叫来青衣卫指挥使满宠一番交待。
两个时辰后,陆续有探马来报。
魏延、刘封各领一万五千楚军出江陵,魏延往北,走纪山,集县,后遁入西侧山中。刘封往西……。
刘宇的情报系统强大,不过也不可能掌握魏延,刘封两路出城楚军的所有动向,更何况还有诸葛亮授与二人的锦囊规划路线。
不过,两路楚军这些动向,其他人哪怕郭嘉也难得其中要害,但贾诩却看得出来。
贾诩走到地图前,看了足足一刻钟之后,指着郭嘉先前所言三处之中的一处,断定道:“当阳长坂坡,诸葛亮定在此设伏。”
刘宇大喜,遂令赵云、张辽各领三万大军,绕从东西包抄当阳长坂坡。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为刘备大将的张任做为赵云的副将之一随军出战。
说起张任,当初被赵云俘虏,带到彭城刘宇面前的时候,刘宇只问了一句愿降与否,张任便没有丝毫犹豫的直接说愿降。
那干脆,让刘宇当时都愣了一下。
要知道,张任在历史上战败被俘的时候,可是因为拒不投降而被斩的,刘宇原还以为张任会有多么忠贞,也如历史上那般宁死不降,却没想到。
其实刘宇不知道的是,张任忠心的是刘璋而不是刘备,刘璋死后,虽从刘璋之命为刘备效力,可是至始至终,张任虽看似为刘备麾下一员大将,可却感觉得出刘备并没有完全信任他。况且,张任内心深处对刘备其实一直都极为不耻。
当年刘备入蜀,名为帮助刘璋抗击刘宇,可实际上,张任却深知刘备也欲图蜀地。
张任一直知道刘备虚伪,最初忠心的刘璋已死,虽不得已转而跟随刘备没有真正忠心过刘备,而刘备也从来没有真正信任过他,刘备能在焦郡时毫不犹豫的指他断后,致使他被擒,他为何不能投降?
不管怎么说,对于张任愿降,刘宇是极为高兴的。张任不算猛将,却绝对是一个将才,历史上凤雏庞统实际就是死在他手里的。
当阳长坂坡。
果然,正中贾诩的推断,魏延与刘封总共三万楚军,各自按照诸葛亮锦囊中的计谋运作到此处藏匿设伏。
诸葛亮曾亲自往来当阳长坂坡探查这里的地形整整三日,他锦囊之中,让魏延与刘封大军藏匿的方位,哪怕秦军斥候来到此处,也有六成机率探查不到。‘’
可以说诸葛亮此伏击的谋划也是极为顶尖的,之不过他遇上了郭嘉与贾诩联手。
郭嘉谋人心,料敌先机,可一眼预见大方向,大战略。贾诩则战术细节慧眼如炬,看破敌谋。大方向,诸葛亮瞒不过郭嘉,细节方面瞒不过贾诩,这注定诸葛亮的任何计策,在郭嘉与贾诩面前都难实现。
魏延、刘封埋伏好之后便耐心等待。
一个时辰过去,令魏延惊疑的是,秦军理应再有一个多时辰才到,可探马却来报,发现秦军踪迹。
这绝非正常现象,魏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撤离。
魏延见势不对欲撤,刘封却不赞同,坚持等到完成伏击,这般边拖延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