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人们的想法
第六十一章人们的想法
比邻星已投诚高维。
星野纯夏乍听到这个从华夏东北大地传来的消息的反应就是摇头,道:“这个消息有误,比邻星投诚了高维,那此前它们是怎么凝固在太空里的?虽然咱们被比邻星舰队打成这个样子,但,我说一句不好听的,比邻星在高维面前,可能连我们在比邻星面前都不如——作为未来人,你会收一个人猿猩猩做小弟吗?就是当奴隶都不现实,甚至不如自己批量制造仿生人或克隆人。”
这番话,星野纯夏是在临时的紧急会议上召开的。
因为作为眼下少数能联系上的所在,复仇者号的夏承恩夏舰长相当重视来自于新京舰队的意见——虽然新京舰队的真正主力早已远遁星空,但在几个月来,活跃在地球上的新京舰队总部的各级部门和专家团队的表现已取得了全球范围内的认可——他们不光有强大技术、更有与之匹配的人才。
因此,能联系上这边,夏承恩也是很高兴的,作为人类文明星空时代的真正引路人,新京舰队在这方面无疑有着很大的话语权。
事实上,在复仇者号收到“胆小鬼”这条讯息的时候,他们就紧急中止了今天的推进行动,重新进入隐匿状态,第一时间就试图联系指挥部,然而第一要员仍在断线状态,本应启动替换为新指挥中心的伊犁指挥中心竟也没有响应他们,没有办法,夏承恩只能冒险向外搜索信号,以寻求帮助。
而这么做,无疑是在增加复仇者号暴露的风险。但夏承恩必须这么做,他虽然不是什么专家,却也明白这一个消息,短短几个字里面所蕴含着的巨大危险。
但他无法做出判断。
星野纯夏这时候也渐渐平复自己心中的惊讶,她注意到其他人都在看着自己,包括张建国也将目光落在她的身上。
这位老人并不适合处理这种事情。他没有经验,也没有相关的知识。
自己不能这样武断地做出判断。
星野纯夏虽接受过新京舰队内部的宇宙学、战舰知识、外星生物等等的理论培训,但这短时间的培训不代表她能猜出外星人在想什么。
就连苏然都不能、人工智能也不能。
星野纯夏沉默片刻,缓缓站起身来,道:“先回复夏舰长,我们暂时无法断定,我们要召开紧急会议,随后立刻中断联络,我们不能暴露——复仇者号也不能暴露。”
说着,星野纯夏便站起身来,看了一眼这个略显简陋、空旷的山下“基地”,这时候她才忽然想起来,自己拉起来的团队早已跟着悉尼地下基地的毁灭而土崩瓦解了,勉强逃出来的人,眼下也不一定在什么地方,而张建国这里,几乎都是后勤、维修和舰内通讯技术支持的人,只有一个不过七八个人的专家团是此前在新京舰队总部之中负责宇宙监控的。
没有几个人能来和她召开什么紧急会议。
星野纯夏怎么站起身来的,就又怎么坐了回去,她的目光下垂,紧抿着嘴唇,沉默不语。
片刻,另一边的人员已经回馈了夏舰长讯息,场中一时间变得有些沉默。
人,都快死光了。
无论是对社会有用的人,还是没用的人。
这个无名小岛上的地下基地,甚至没有多少现代化军事基地的样子。寥寥几百号人,若无此前舰队留下的设备,恐怕早已被比邻星舰队发现了。
而这甚至还是一个新京舰队的大人物落脚之地,其他地方该糟糕到什么地步?
地球正在这场战斗中渐渐失去反击的力量和底蕴。
而就在这时候,张建国缓缓站起身来,他来到这位东瀛前“情报总管”的身边,坐下来,拍了拍她的肩膀,笑着说道:“我知道,我这边的人可能都不是什么军事学、行为学、外星文明学之类的厉害角色,但我这里有新京舰队最专业的后勤团队、技术工程团队,地面舰队维修部门……当然,虽然这些团队很多都不整编了,但今天还能留在这里的,都是这些领域的专家,很多人甚至是从此前的天空母巢之战一路走过来的,他们或许不是什么专业的机械工程师,但他们维修过星际战舰;他们也许没有参加过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战争,但他们了解每一艘星际战舰要如何在太空中像是一个巨大的机器一样运作;他们或许不懂那些外星文明,但我想,他们的经验、见地也一定不是没有作用的。
“而人,也不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外星人来了,很多人死去,但仍有很多人活下来,死去的人里或许有各行各业的专家,但这不代表当他们死去了,专家就没有了。每个能活到今天的人,都必定有他的长处,对吗?
“如果你想,或许可以听听他们的想法。”
星野纯夏微微一怔,略有些讶然地转过头,看向坐在自己身边的那位老人。
作为一位前情报人员,在正式加入新京舰队后,她就对新京舰队里的很多人进行了调查,尤其是这位很早就立足于舰队的老人物了。
但在星野纯夏掌握的情报和印象中,这一直是一个中庸的人,他没什么大过错,但也几乎没有什么功绩,只一直全权负责过后勤,似乎只是一个兢兢业业的人,然而她却没想到,今天对方会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
是啊,从没有人生下来就是专家或人才,这一点从新京舰队的组成就能看出来,那些纵横星空的舰长们,又又几个人是军人出身?而且,现在这里有这样的基础,这些舰队之中的老人,自己只需要共享信息,稍加引导,他们也许就能迅速成为臂助。
想到这里,星野纯夏心中又微微振奋起来,捏紧拳头,她默默点下头,旋即露出微笑:“我明白了,我要把大家都召集起来。这条消息很重要,我们必须要给出足够全面的研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