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叛乱
要说这其中没有猫腻,周秦川打死也不相信,只是他和门达的猜测太过大胆,大胆到他们自己都觉得匪夷所思。
这里不是关西沙洲,有些话,能不说还是不说的好。
运河决口被堵上之后,于谦带着人继续巡视河提,疏通积水,又历经一个月,才基本平复了波及济宁和东平两州的水患。
此时,雨势也渐渐弱了下来。
于谦将后续琐事交待给济宁、东平二州的知州,盘算着要搭周秦川的船北上京师,他和朱骥赁的那艘小舟,在济宁被阻后,就让船家回去了。
因为平息了水患,于谦的心情还不错,不过,不甘心在邸报上落后,一直关注京师动向的济宁金知州终于得偿所愿,在讯息的传递上,占据了一回先手,给临行前的于谦带来了一个消息。
只不过这个消息坏得不能再坏,从于谦那比吃了翔还要难看的脸色上就能看出一丝端倪。
“岂有此理,他怎敢如此,乱臣贼子,乱臣贼子!”
于谦前言不搭后语,口不择言地乱骂一通,末了还把邸报狠狠往地上一摔,能让向来沉稳的他做出如此举动,不知这邸报上的消息到底有多不堪。
“岳父大人,到底发生何事?”朱骥边捡邸报边问于谦。
于谦气哼哼地说不出话来,示意金知州给大家解惑。
“呃……是这样的。”金知州显然也很震惊,不过终归知道得早,已经在无奈中接受了,没于谦那么失措。
原来石亨领京师团营主力行军至大同后,居然趁着当地给他接风的机会,一举扣押了以年富为首的文武官员。
随后悍然宣布,当今景泰帝得位不正,在位数年没有给百姓带来丝毫好处,不配南面为帝,当即立代隐王朱仕壥为帝,在斩杀年富等人祭旗后,合团营与两大边镇的精锐于一体,兵发京师。
景泰帝得知此事后,急怒交加,本就虚弱的身体雪上加霜,已经病倒了。
如今叛军兵分两路,正在太行一线的居庸关和紫荆关与朝廷兵马酣战不休,一旦这两座关隘中的任何一个被攻破,那么叛军再无阻拦,可长驱直入,抵达京师城下。
石亨在土木之战前就被也先打得大败亏输,并因此被免职,是于谦排除阻挠,重新启用了他,而他也不负厚望,在京师保卫战中大放异彩,立下赫赫战功,并因之封侯。
可以这么说,石亨的发达,离不开于谦的慧眼识人,和景泰帝的破格使用,任谁都不会想到,这厮居然想要造反。
于谦如此失态,既是对石亨的恼怒,想来也是对自己识人不明的悔恨。
周秦川与门达对视一眼,虽然此事的发生与他俩之前的判断不谋而合,但二人却并没有丝毫得意之处,他们深知,此时的大明遇到了开国以来的最大危局,偏偏他们身处其中,根本无法置身事外。
难不成掉头就走?那京师里的生意,还有苏幼蓉、小济他们怎么办,如此辛苦的布局岂不是白费了那么多的心血。
事已至此,任谁都清楚,之前北虏威胁边关的一系列战事,不过是石氏叔侄施的障眼法,目的就是为了让石亨能名正言顺地统兵北上,发动叛乱。
至于与他合作演戏的,是也失八秃还是翁牛特部,抑或二者皆而有之,目前还不得而知。
以团营和边军的精锐,再加上极有可能助阵的北虏,居庸关与紫荆关势必抵挡不住,用不了多久,叛军兵锋就能直指京师。
如今的京师,团营主力不再,其余京营不堪一战,基本上就是待宰的羔羊。
要想保卫京师,只能指望各地卫所人马和辽东的边镇入京勤王,或许朝廷的勤王诏令不日就会下发各地。
只是不管怎么看,这一回的勤王大军却是难以指望得上的。
七年前的京师保卫战中,因为京营精锐尽没于之前的土木之变中,对抗也先的主力即是各地勤王大军。
战后于谦选练勤王军中的精锐,建立了十团营,以补之前京营精锐的损失。
如今虽然已经过去了数年,但各地卫所军制更为糜烂,想要再出强军,几无可能,能帮助地方维持治安就算不错了。
大部分卫所军兵与种田的农夫无异,要他们放下锄头,拿上刀枪,去同身经百战的团营、边军,甚至是北虏作战,后果不问可知。
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辽东边军,只是一则不知他们能否及时赶到京师勤王,二则石亨带着团营主力和西北边镇叛乱,谁知道辽东诸镇会不会也被拉下了水,抑或生出什么异心。
况且辽东亦需有足够的人马震慑当地,一旦将辽东的军力掏空,大乱之下,谁知道现在那些看似乖巧的化外之民,会不会也扯旗造反。
诸般牵绊之下,朝廷调派辽东军兵定然会有所顾虑,勤王辽军的规模和能发挥的作用也就有限得紧。
这么一来,与叛军相比,辽军的数量远远不及,难以正面抗衡,只能以防御为主。
眼下的局面,竟然比七年前土木之变后还要凶险,京师危矣,景泰帝危矣,大明危矣,或许这才是于谦失态的真正原因。
“周小郎,你此次押解税银入京,一共带了多少人马?”一番发泄之后,总算冷静下来的于谦问道。
“一千轻骑,三百重骑,总共一千三百人。”周秦川回答得很快。
“哦,还有重骑?”于谦有些惊奇,不过眼下事急,他顾不上追根问底,当即吩咐道:
“你即刻就率这一千轻骑轻舟北上,我会与你同行,咱们一起赶赴京师。”
“那税银怎么办?”
“税银就留在济宁城里,有三百重骑看押,再加上当地官府,用不着担心。”
“于大人,你这是想要……”
周秦川刚开口,于谦就把话头接了过去,“没错,我打算尽快赶到京师,劝说陛下南迁应天府,以避石亨这厮的兵锋。
你这一千多的人马,俱是精锐,得用在刀刃上,还望周小郎不要吝惜,到时候护送陛下南下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还有你押解来的税银再不用送到京师,到时候等天子南下,一块儿跟上就是,南迁事大,用银钱的地方多的是,这总计二十多万的税银,正好解燃眉之急……”
于谦还在嘚吧嘚地说着,周秦川却是一阵恍惚。
那个敢于挺身而出,力阻朝廷南迁,放出‘建言南迁者死’的于谦如今竟然要力劝景泰帝和整个朝廷南下避祸了,可见当今时局坏到了何种程度。
为了保住大明社稷,连宁折不弯的直臣于谦也不得不妥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