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除尽平州十万兵8
周南带着自己的三百亲卫,和周福一起先赶到香河,这里还有周福手下的七名鹰卫队的队员。在周南这次解遵化之围经过香河的时候,已经把周福和高守孝手下的鹰卫队都撒出去了,好让这些队员深入平州路,打探平州路的情形,也好有的放矢做出对策。
前几日,随着遵化城之围解困,那些听到消息的鹰卫队的队员,近处的,也陆陆续续回来了,只有出了榆关,潜入金国的几个人还没有回来,或者是送信回来。
高守孝的那队人已经派去遵化,方便遵化和东西各个方向上的消息传递。周南也没做停留,只是带上这仅余的三名鹰卫队队员,回燕京城去了。
上一次离开燕京城是初九,到现在已经快有十天了。虽然才只十天,可世周南却有一种恍如经世的感觉。
十天的时间,除掉了张觉,更是将张觉手下主力大军打的七零八散,有的还归降了自己。自己离开遵化的时候,还有最后一支张钧的乱军逃脱在外,还有大片的平州地域没有收复。不过,周南已经不放在心上了。有高远和杨可世二人指挥,无论从兵力上,还是从士气上,还是从武器装备上,在平州地界,已经是没有对手了。平州路虽然还有一万多人马,可那些都是分散驻守各州县的,还有驻守在与金国和大宋相邻的边界上的。兵力分散,又没有了主心骨的人物来统领,放在平州兵马面前的,只有一一被击破的下场。再说了,高远和杨可世还有二百多支炸箭,别说在平州地界了,就是在金国,也是所向披靡了。
至于收复后的各个州县的治理,自然有燕京城派去的官员入城上任,又有石岳、陶谷分派到各城的守军步军,足可以牢牢把控这些州县了。
其实说到最能安定各城的,还是周南现在带在身上,准备拿去给余里衍的东西——他这几天和李石商量出的土地法令,还有将作监法令。
只有人心所向,才能国运长久。等他的这些法令颁布下去,老百姓能在这里安稳生活,衣食充足了,才会真正的拥护现在的朝廷。
从香河到燕京城,不到半日便到了。周南让自己的亲卫和鹰卫队都回自己的府上去,而自己则带着周福直接去了皇宫,他要在去南朝东京之前,见见余里衍和高芸,自己离开后,有些事需要二人去做。
天色过午,周南带着周福来到皇宫内,宫女见是驸马,忙上前引导周南去往公主平日居住的偏殿。
余里衍和高芸刚吃过饭,正在说话,听说驸马回来了,大感意外,忙迎出殿外,二女上去与周南见礼,周南回过礼,只说自己还未吃饭,高芸忙让宫女去给驸马送上饭菜,并让人带周福到外面房间内,也送些饭菜过来。
等高芸回到殿内的时候,只见周南正拿出两沓子厚厚的文稿递给余里衍,余里衍见高芸回来,忙唤高芸坐过去,二人一起拿着文稿翻看起来。
饭菜送上来,周南也不客气,在余里衍对面吃了起来。周南对饭菜向来不讲究,能吃饱就行,有肉更好。周南不紧不慢地吃着,终于余里衍放下文稿,满面喜悦地说道:“这两则法令,不必给翰林院的人看了,妾身在檀州,早有更改农税之事的想法,只是头绪万千,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敢轻易去改动,只是将税定得和大郎想的一样。惭愧,妾身思虑多年,竟不如大郎寥寥几页纸写得详尽。至于服过兵役之人,税赋比常人更低,官府发给的土地可以租出,可以卖出,更是妾身未曾想到的。只是还需走个过场,派人誊写后,发给留守司的人审定,若无更改或驳斥之处,便可颁布执行了。”
法令的权威,必须要有各个部门认可的经过。他对余里衍问道:“土地法令只是我和手下人简单商议后列出的一些条文,若要颁行地方,还需仔细考量,马虎不得。不知公主对这将作监法令如何看?可能施行?”
余里衍还没有说话,高芸在一旁笑着说道:“召集天下能工巧匠,汇集一起,组建将作监的事,公主姐姐已经在与翰林院的几个姐妹商讨了。只是没有想到将将作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专事研制,另一部分专事制作。”
见周南看向自己,余里衍笑着说道:“妾身这几天正与虞敏等人在编写召录工匠和科举的事。只是在山寨时虽然听大郎说到过,可仍有疏漏之处。还是大郎思虑详尽,天下工匠甚多,只是有极巧者,也有粗陋者,极巧者研做,粗陋者照模制作。如孔圣人所说因材施教,我们召录工匠自然也应该因材分工。依妾身看,这将作监法令也可施行。”
周南见余里衍连着同意了这两则法令,笑着说道:“公主也不要一力称赞,其中还多有未尽之处,比如说召录的工匠如何发给工钱?若是有新研做的物事,该当如何奖赏?”
“这些微末小事,自然不须大郎费心。”余里衍说道,“研做者除每月例银外,凡有新品者,例银加一等,另据起新品机巧、样式等,赏赐铜钱百贯、千贯不等;依样制作者,计其每日所制数目,按数给其工钱——大郎,你这些已经定的很清楚了,所欠缺的便是按市价去算其例银、工钱。这些自然有人去算,到时补充进来就是。”
周南见余里衍不只是嘴上随便说说,而是在心里已经弄透了自己编写的这两则法令的内容,大为放心。
余里衍又赞叹道:“大郎,你可知,仅这一段工钱计算的法子,恐怕不久后,便要在燕京城百工之中推行了。”
高芸在一旁听余里衍夸赞周南,问道:“大郎的这什么法子,果真这般厉害么?”
余里衍在檀州时,城内除农耕之事,也有各行工匠,自然知道其中利弊,说道:“不只如此,只怕这些百工行当,要比以前兴盛起来了。以前这些工匠们只得饱腹,今后凡多劳作者,其工钱也多,人人都要抢着多做了。当然要比以前兴盛了。”
周南见余里衍竟然从中能看出激发工匠干劲儿的事,不禁对余里衍刮目相看,说道:“公主深悉其中道理,倒是我班门弄斧了。”
余里衍正色说道:“妾身虽知道其中之事,却想不出办法。还请大郎一并说说,科举要做哪些安排?”
周南也不推辞,说道:“只有一点,须得明确:考试不能只靠诗词经赋,还要考律法刑讼、会计筹算。将来各地用人做事,才能不致有误。”
“妾身记下了。”余里衍又问道:“不知大郎要在城中住多久?”
周南答道:“今日晚间去拜见了舅父,明日我便带芸儿去无忧寨,还有事要她去做,然后我便南下去南朝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