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床弩
湘水津渡,停靠于岸边的舟船鳞次栉比,舳接舻隘,桅樯成林,一队队敝衣绳履的民夫,或驾犊车、或推鹿车,将一批批军资运送至渡口,装载上船。
刘景乘车抵达湘水津渡,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繁忙场面。
一队民夫推着二十余架大型弩,从刘景车驾侧方经过。
大型弩的最早记录是在《墨子·备高临》中,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不过可能是实用性欠佳,并没有成为战场的常备武器。
荆南地区使用大型弩的记录,是在三十四年前,当时,驻扎在桂阳郡的荆州兵朱盖等,因守边已久,却没有得到朝廷多少奖赏,士众皆怨声载道,一时愤恨之下,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叛乱,桂阳太守任胤弃城而逃,叛军聚众数万,转攻零陵。
当时的零陵太守,乃是名臣陈球,他集合郡中吏士老弱,共同守城,“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远射千余步,多所杀伤。”
当然了,这个远射千余步,必然是夸张之词,即便是中国古代大型弩的终极形态——三弓床弩,也做不到这么远的有效杀伤,甚至就算打个对折也很难。
刘景之前招募木匠,研制拍竿时,顺便也制作了一批大型弩,利用绞轴上弦,极大提升了实用性,刘景取名为“床弩”。
而三弓床弩的研制,则不太顺利,做出来的样品,威力并没有比普通床弩大多少,而所费材料,却是普通床弩的数倍之多。
没办法,三弓床弩和拍竿一样,制作工艺早就已经失传了,并且,其技术含量远超拍竿。
刘景对三弓床弩的认识十分有限,只知其是三张弓,两正一反排列,以绞轴上弦。他能提供的只有这么点思路,加上缺乏技术积累,失败是意料之中的事。
三弓床弩暂无进展,投石机却被刘景和工匠们鼓捣出来了。
投石机和大型弩一样,概念很早就提出来了,不过第一次大规模应用,还要等到明年的官渡之战,曹操以发石车攻袁绍楼橹,因声如雷震,故号“霹雳车。”
投石机和拍竿,原型皆为汲水工具桔槔,二者的工作原理惊人的相似,在研制拍竿的过程中,刘景不可避免想到了投石机,整个研制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
由于投石机破坏力巨大,刘景将原本用于守城的十余架投石机全部拆卸,搬运上船,另外他还准备到了地方,再做一些。
“明廷……”见到刘景车驾,严肃立刻从百忙中抽身赶来。
刘景下车对严肃道:“伯穆,我走之后,酃县就交给你了。这两年来,你在酃县代我理政,以法治县,惩奸除恶,豪彊大姓,无不心怀畏惧,莫敢以身试法。有你坐镇酃县,我非常安心。”
严肃并不是一个长于言辞的人,躬身揖道:“在下必定守好酃县,以待明廷凯旋归来。”
刘景点点头,又交代几件事,然后在严肃等人的恭送下,登上一艘庞大若山的斗舰,前往湘、耒间,与刘宗等人兵船会合,继而排列舰队,沿江大举北上。
由于出发时间相对较晚,舰队直到次日中午,才到达目的地。
而刘祝,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这几日他也没闲着,派兵封锁了衡山乡通往外界的所有道路,确保己方行动不会泄露。
另外,他亦封锁了数十里湘江,片板不许入水,衡山数百家渔户深受影响。以打鱼为业的人本就生活贫困,一旦封江,他们立刻就会陷入衣食无着的境地。
事实上不止衡山乡,酃县也是如此,对渔户造成的影响,比起衡山乡有过之而无不及。
刘景虽然怜惜渔户境遇之难,可事关己方成败,他也没办法,只能等事后找机会补偿。补偿手段,无非是减免赋税、徭役等,这是减轻百姓负担最直接的办法。
刘景下令刘修、刘亮、蔡升、马周、韩广五营,总计四千人,于湘水南岸的丘陵地带登陆,深入数里,构建军营、工事。
由于双方战场不在一处,刘宗则率部曲、水军,在南边数里另行安营扎寨。
次日,即二月七日,单日磾率领两千荆蛮战士,一路穿山越岭,风尘仆仆抵达湘水北岸。
“刘君……”单日磾带着几名亲信渡过湘水,来见刘景。
看着绾发青袍,意气风发的单日磾,与昔日落魄的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刘景忍不住笑道:“翁叔,你来的好快,我以为你至少还要一两日才会到。”
单日磾笑道:“自从上个月接到刘君的书信后,我便立刻召集勇士,以候君令。可惜水路走不了,不然还能再提前一日。”
刘景拉住单日磾的手,道:“荆州军号称十万大军,跨江以来,盖压荆南,豪杰智士,莫不潜伏。对手如此强大,他人唯恐避之不及,翁叔却不畏强敌,知难而进,这是何等难得啊。”
单日磾正色道:“当初要不是刘君,我早就死于仇家之手,哪会有今日的成就?这一切都是拜刘君所赐。只要刘君一句话,虽赴汤蹈火,死亦无辞。”
刘景欣慰地点点头,开始和单日磾述说整个伏击计划,刘宗率领水军堵截荆州水军前军,两人则各率部属,一南一北埋伏于湘水两岸,夹击其中军。
湘水北岸是一片山岭,较难攀登,南岸则是丘陵地貌,更好登陆,因此南岸注定会成为主战场,刘景亲率五营将士守南岸,压力较小的北岸则交给单日磾。
单日磾听罢,主动请命道:“刘君,南岸更加危险,何不派我等守南岸?”
刘景想也没想便拒绝道:“你们的优势在于山间往来自如,平地列阵而战不是你们所长。”
单日磾又岂能不知此理,不过是想要向刘景展现勇敢而已。
刘景这边已经全部就位,而荆州水军那边,路程才过半不久,之后又花了六天时间,直到二月十三日下午,才抵达衡山乡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