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17章 《祭天》,金马,戛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拿到剧本,在伊喜欢岳小玲的同时,又为其一生不住惋惜。可以说岳小玲是封建思想下的牺牲者。

    剧中讲述的是在民国9年,也是公元1920年,西南某山村,全村人几乎全是姓岳的,甚少外姓人,世称岳家村。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这里的风俗还保留着封建时期的旧俗,整个村子给人的感觉即传统又守旧。岳小玲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村子里,直到一对不知什么原因来到这里的夫妇,其中的妻子便是京剧名角张玉兰(茜茜胡诌的),当时年仅7岁的岳小玲被夫妇口中的外面的世界完全给吸引住了,再加上张玉兰唱京剧时的华丽唱腔,寄居于大伯家的岳小玲在夫妇临走时央求他们将她带她走。

    尽管全村人都十分反对,岳小玲还是跟随夫妇两人去往上海。由于夫妇二人没有孩子,便将岳小玲当做自己的孩子养着,岳小玲还拜张玉兰为师学习京剧。日子本该就这样继续的。直到岳小玲15岁时,因为时局动荡,张玉兰夫妇不堪受辱相继自杀,夫妇二人临死前嘱咐岳小玲回到山村去。

    故事在此展开。岳小玲依着夫妇的遗愿回到了自己家乡。回到山村的岳小玲受尽了全村人各种异样的眼光,每天都在煎熬中生活。一天,岳小玲在自己找到的一个视野广阔人烟稀少的山头吊嗓子,被清早去自家田里干活的李大柱(火华哥饰)给撞见了。憨厚的大柱同志活了19年哪里见过这阵仗呀,张大的嘴巴就没合拢过。之后的每天,大柱都在同样的时间点默默的关注着岳小玲,两人之间似乎有某些情愫在慢慢滋生。

    直到八个月后,村子里开始流传些谣言。说是岳小玲是狐媚转世,勾走了大柱的心,这个谣言便是从爱慕李大柱的一个姑娘口中传出的。巧合的是,自从岳小玲回来之后,这里再也没有下过雨,山里的河水已经完全干涸了,田里注定今年颗粒无收。一些人便将矛头转向岳小玲,加上岳小玲父母在她很小很小的时候便相继过世,这些人边说岳小玲是山村的扫把星,为整个村子带来了厄运。

    这样的传言一个人说还好,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越来越多的人都这样说时,假的也成真了。岳小玲做什么都会受到他人的职责,即便在路上走着都会被小孩扔石头。李大柱看到这样的情况十分心疼,但也不知道能为对方做些什么。直到干旱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谣言愈演愈烈。

    岳小玲被赶出了伯伯家,被族人绑起来扔到了山村。村里的人认为只要将其驱逐,便会好运。谁曾想岳小玲在山里野性完全被激发,靠着喝动物的血活了下来。山村的人过得都不好,有人看见这样的情形回去后当然会大肆宣扬。

    族里那些所谓宗祠开会,为了安抚民心,祈祷风调雨顺,决定做一场祭祀,既然选择最高规格的天祭。也就是说要选择一个符合天意的女子,将其活活烧死献给老天爷。这个人选毋庸置疑便是岳小玲了。

    岳小玲在李大柱的帮助下也试图逃跑过,不过均未成功,最后还连累了他。在看着爱人因为自己受苦,岳小玲放弃了逃跑,接受命运的安排。剧本最后叙述的是,岳小玲穿着大红色的褂子,花旦的头面,被绑在柱子上,在熊熊火焰中,唱着动听悲切的《梁祝》选段。被关在屋子里的李大柱这时像是听到了山头传来的歌声,两行泪留了下来。

    因着剧情,在伊为此做了充足的准备。在师傅的帮助下,对于当时的风土人情有了细致的了解。姥爷还为她找来了京剧老师,力求达到剧中要求的声形台表。两个月的准备时间让在伊忙的像只陀螺。但还是庆幸有姥爷和师傅坐镇,让自己的第一次触电比较成功。

    等整个剧组开拍的时候,刚巧在伊已经开始放寒假了。这个寒假又不能回去了,爷爷注定要埋怨一通,在了解孙女是要去拍电影而且是女一号时,爷爷秒变支持者,让在伊好好拍戏,不用想念他们。我泰更表示要过来陪努那,被在伊给拒绝了。孝琳欧尼也打电话抱怨在伊已经好久没回韩国了,是不是都忘了自己了,与对待我泰不同的是,在伊可是安慰了好久,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给男朋友或者喜欢的男孩子打电话呢。一通报备后,在伊在姥姥的陪同下便进组了。

    虽然在伊是有备而来,但是第一次面对如此大阵仗的场景,也是新媳妇上轿——头一回,甚至刚开始连机位都找不着连连ng。

    与有些导演不同的是,苏柯对于自己的演员十分有爱,看着眼前这个小姑娘因为失误快要哭出来,wuli苏导上去轻拍着在伊的肩膀安慰着,看见对方情绪渐渐安定下来,便对在伊开始讲戏,从台词到走位事无巨细。可能就是因为苏柯这种既像朋友又想老师的形象,给双方建立了信任的基础,之后在伊的拍摄十分顺利,演技完全爆发。

    在上海的最后一场戏时,众人皆为在伊的表演啧啧称奇。大雨中,岳小玲身穿一身民国学生装提着行李箱走进雨幕中,空中飘着她唱的《凤归之祭母辞》,情真意切的歌声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大家几乎都被她带入了失去亲如父母的师傅一家以及离开这个充满了回忆的地方的悲伤之中。有人甚至在用手悄悄地擦着眼泪。饰演岳小玲师傅的二人也被这个孩子真挚的表演所打动,说这完全不像新人,对于感情的拿捏,这孩子甚至都超越了很多老戏骨。这番话被前来探班的wuli姥爷听到,觉得与有荣焉。

    离开上海,全剧组又马不停蹄的来到了西南。与北方截然不同的是,三月的这里看似绿草如茵,树木郁郁葱葱,可也架不住气温的不给力。幸好经常拍戏的姥爷早有准备,让在伊免受了很多罪,也给在伊结结实实的上了一课。

    在这里的拍摄也是比较顺利的,除了这之中和男主角之间的感情戏。wuli火华哥也是苦恼万分,自己怎么看对方都像是在看妹妹。什么惊为天人,在两人对戏时频频笑场。苏导看这不行呀,这还怎么拍呀。便对在伊说,让把对方想象成喜欢的人。wuli妹纸想了半天,想到一个自己的男神优质偶像力宏,顺道说了一句,完全不像呀,要自己怎么想象?我天,原来段子手不是火华哥是您呀!?弄得火华哥失望的很,哥也算小鲜肉好不?哥长得还用说?

    两人渐渐熟起来后,在伊才发现火华哥隐藏于身后的搞笑本能,合作也越来越默契。

    到五月的时候,整个电影便杀青了。在伊搂着她苏哥的脖子兴高采烈的叫柯大柯大着回北京要吃烤鸭,wuli苏导对于这个时常抽风的女子很无语,我还索尼呢,什么柯达?

    之后除了要参与配音,就剩下一些后期工作了。等到这个电影整个制作完成时,已经到了十月份了,暂定到来年四月发行。

    12月4日的时候,在伊与剧组一起出席了第41届金马奖的颁奖典礼,对于能入围最佳女主角,在伊觉得十分意外,因为他到现在也没看到样片,对于自己的第一次只打了60分,周围的其他人却不这样认为。当晚星光璀璨,在伊身穿着一件妈妈用淡黄色薄纱制成的改良的旗袍礼服,与其他传统旗袍不同的是,这件改良版的旗袍下摆上绣着一些在伊比较喜欢的卡通人物的形象,再配上不规则的麻花辫,娇俏又不失可爱,在众多女星中竟也独具一格,引得在场媒体不停地按下快门。

    颁奖典礼很快开始了,开场表演后,就正式进入了颁奖环节,比较可惜的是《祭天》错失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剧组的所有人都寄希望于最佳女主这里,当到了这一环节时,全场聚光灯都打在几位候选人身上。wuli在伊实力懵圈,旁人小姑娘这是紧张的,台上的志玲姐姐还非常有爱的安慰在伊说,“妹妹不用紧张,你还小,还年轻,得不到的话下次再来。”,引得全场的人爆笑不已,不知这是安慰还是在调侃其他几位候选者。当刘天王念出获奖者的名字的时候,后排坐着的苏柯和剧组其他人纷纷起身拥抱祝贺。在伊这一刻就像被定格一样,简直不能在梦幻,这是真的吗?直到上台的时候,这孩子都是晕晕乎乎的。致辞时,在伊首先感谢了家人朋友以及导演和火华哥,非常感谢剧组其他演职人员对自己的照顾,最后特别感谢了师傅道名老师。无疑,最后的发言又引起了热议,没想到金马史上最年轻的影后竟然是道名老师唯一的爱徒,也难怪,这叫自古名师出高徒嘛。

    姥爷虽然觉得自己孙女在表演方面是非常有天赋的,但也没想到这第一次拍电影就饱了这么个大奖回来,自己真的是后继有人了。韩爸韩妈倒觉得这是对闺女的鼓励,她如果真的想走演艺这条路得话,目前看来也是不错的选择,就看在伊自己的了。虽然在伊不知不觉间成了影后,在冷嘉上和南蕾眼中这还是那个别人眼里高冷朋友眼里抽风的矛盾女孩,再加上影片未上映,在伊已经转学韩国的缘故,在原来的学校里倒也没引起什么大的波澜。

    时间来到2005年,原定于4月上映的电影因为要参加第58届戛纳电影节不得不调整档期延后至6月上映。这次,《祭天》不仅入围主竞赛单元,在伊也被提名为最佳女主角候选人。韩妈在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就开始连夜为在伊设计装扮,连佩戴的首饰都是亲自设计制作,不假他人之手,力图将女儿打造成最美的东方公主。

    不得不说,韩妈这鬼斧神刀般的设计感。当在伊身穿水蓝色绣着若隐若现的云朵图式a版及膝连衣裙出现时,略微蓬起的欧根纱给人一种梦境一般的视觉,梳着丸子头,露出修长白皙的脖颈,再加上韩妈精心制作的精灵耳,所有的人都为之疯狂。在场的外媒不知道这位美丽的东方女孩叫什么名字,一时间什么公主、美人叫什么的都有。可以说在伊这在戛纳一战成名。

    之后,令人遗憾的是,在伊未能摘得影后桂冠,反而令人欣喜的是苏柯力压群雄,获得最高奖项“金棕榈奖”,再一次证实了“电影疯子”可不是白叫的。在伊很为她的柯大骄傲,苏柯看着眼前这个丝毫未被失奖所影响的少女反而在为自己真心的高兴祝贺着,说了句,“月亮,总有一天你会站上比这还高的领奖台,到时可别忘了你苏哥哥我。”

    因为在戛纳电影节摘得如此殊荣,再加上史上最年轻的影后,不管是业界还是媒体还是影迷都对这部电影寄予厚望。六月电影上映后,票房蹭蹭蹭的往上涨,大家看完后,都几乎泪眼婆娑的出来。有人评价剧中的岳小玲太屈服于命运,有人赞赏岳小玲对于京剧的执着,有人惋惜岳小玲和李大柱之间的爱情,也有人悲痛于张玉兰夫妇的早逝,然而更多的人伤心于封建谣言从众给受害者带来的惨痛、、、、、、《祭天》上映后不仅成了媒体讨论的焦点和热点,也成为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甚至,在年轻人中刮起了一股学习戏曲的潮流,这到是符合了苏柯在拍这部戏的初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