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没文化惹的祸
曹操带兵刚进入豫州不久,就收到了地方急报,张翔大肆劫掠地方,劫掠这种事情在乱世很常见,但是想张翔这样带头到是真少见。
毕竟张翔也是一方诸侯,真是不走寻常路了,曹操只能加紧行军。
张翔在豫州的名声更是一落千丈,那些士族的嘴也是真厉害,张翔一下子就成为了天下最大的土匪头子,不过也有一个好处,天下各地混不下去的土匪流寇纷纷投到张翔的麾下。
豫州的土匪流寇也不少,这么多人投靠,张翔也是来者不拒,最后都打发到成廉的手下,成廉也因此独领一军,被张翔命名为荡平军。
不过军中都称之为匪军,张翔不在乎,成廉就更不在乎,反正他是升官了,其他的就不重要了。
名声坏到了顶点,有没有就不重要了,张翔直接把地方上有名望的人都抓了起来,主要都是地方上反对张翔的人,然后威胁曹操停止攻击。
曹操却在挑战张翔的底线,直到看见张翔的大军才停止行军,曹操就知道张翔没那么大的胆子。
那些被抓起来的人,也因此有恃无恐,对张翔破口大骂,张翔手下的士卒可忍不了这些人对张翔的辱骂,要不是有将领在上边压着,他们早就动手了。
将领之中有一些是张翔的乡党,这些人无疑是张翔的嫡系,其中一个实在是忍不住了,直接大打出手,然后到张翔那里请罪。
张翔只问了一句,“有没有死人。”
“没有。”
“那就没关系了,骂我还不打他们,那吾要你们干什么?退下这点事不要来烦我。”本来一些将领,还想说情来的。
但是没想到张翔并没有追究,他们的嘴角纷纷上扬,然后一起杀到了关押俘虏的地方,然后就是一顿暴打,将领就出手了,底下的人自然都不会客气。
豫州有名望的人,大多都是文人,可经不起几顿打,其中一个竟然伤重不治死了,事情就有点闹大了,张翔连忙出面阻止。
张翔:“谁杀的人给我站出来,怎么杀人还不敢承认吗?吾张翔可没有这样的兵。”一下子站出五六个人。
“什么意思,挑战吾吗?”
“属下不敢,可是我们也不知道是谁打死了,反正我们几个都向他动过手,请主公责罚。”几个士卒纷纷跪下。
张翔:“原来是这样,是吾错怪你们了,死罪可免活罪难饶,一人领五十军棍,活下来的吾既往不咎,死的吾会发抚恤,战后执行。”
军中的将领纷纷都憋着笑,这些人都是老油条了,张翔的意思他们都明白,战后怎么打就是他们说的算了,这几个人命是保住了。
张翔直接让手下把死去的尸体送到曹营,张翔就让曹操看看他敢不敢杀人。
曹操看着尸体,“张翔是不是疯了,这也行。”
荀攸:“主公,其中应该发生了我们不知道的事,要不然这个尸体就是假的,反正属下是不相信,张翔敢杀那些人,除非不想走争雄之路,不管因为什么?主公我们还真不能动手。”
曹操:“只能先这样了,被张翔牵着鼻子走的感觉,真让人不爽啊!”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张翔突然出此昏招,最后得利的还是我们,张翔此举必有后手,我们就等着张翔出招好了。”
张翔还真没有什么后手,就是时间有点赶,地方上还有不少好东西,张翔可不想放弃,张翔劫掠的都是那些富人,至于穷苦的百姓,张翔是分毫没碰。
张翔很清楚自己要拉拢什么人,可以说张翔是寒门的代表人物,曹操是世家的代表人物,而南方诸侯才是士族的代表人物。
所以三方才可以分庭抗礼,这么多天曹操也看出了一点端疑,只是曹操不相信会这么简单而已,当张翔真正退兵的时候,曹操才相信这一切。
怎么也要装装样子,曹操真能带病追击,只是行军的速度慢了很多而已,本来张翔的行军速度就不快,曹军就显得更慢了。
张翔也明白了曹操什么意思,张翔现在的行军速度的确不快,但也是军中的极限了,毕竟军中的东西那么多,而且都是有用的,张翔可不想放弃。
所以就全带上了,既然曹操慢,张翔比他还慢,张翔可不想手下的人累到,张翔就是蹬鼻子上脸的人,曹操给了他一个面子,好好接着不就完了。
不,他偏不,结果把曹操惹怒了,曹操可不是真怕了张翔,而是张略上不允许曹操北上,但是现在可是在豫州,可是在曹操地盘上。
曹操不能北进,难道还不能在自己的地盘上转转,曹操直接派出虎豹骑追杀,张翔完全可以用骑兵拦截,但是张翔并没有这么做。
现在这种情况下,死一个人都是不值得的,所以张翔只好忍痛把那些辎重给扔下了,幸好这是最后一批辎重,否则张翔就要心疼坏了。
没有了辎重,张翔的行军速度非常的快,最后非常狼狈的离开了豫州,张翔走的时候还给曹操写去了一封信,就是讨要那些丢失的辎重。
曹操看见之后气的嘴都歪了,因为在张翔这封信到来之前,那些地方上的士族家主已经来过了,意思其实跟张翔的差不多。
他们是想让曹操追回,曹操直接婉言把这些人劝退了,东西都自己留下了,毕竟那些粮草辎重也是曹操所需要的,没想到张翔既然还敢来讨要。
曹操直接把信递给了荀攸,荀攸看了之后,“主公,我们到是可以利用一下这封信。”
“怎么要公之于众,张翔可不会怕这些。”
“并不是,这封信应该是张翔亲笔写的,这种字迹也只有张翔写的出来。”
曹操一想到张翔那一笔狗爬字,“你是在夸他吗?”
“属下并不否认,这封信非常直白,但是稍加改几个字就是另外一番意思,也可以解决主公的燃眉之急。”荀攸直接动笔直接添了几个字,信上的内容变得不大一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