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宛城丢失
冯敖自从为士卒请命之后,在曹军中的声望很高,所以李乾才让冯敖暂代职位,根本就没有想过这样会害了自己,诸葛亮在劫持完李整之后,才把事情告诉给刘备。
刘备心里的确不喜,没有人会喜欢擅作主张的臣子,但是没有办法,刘备现在处处都要靠着诸葛亮,所以只能表现的自己很大度,“军师此举肯定有深意吧!”
诸葛亮:“李整虽然是个纨绔子弟,但是他的父亲却是李乾,李乾极重亲情,可是又要顾全大局,所以一定会亲自出城营救。”
刘备:“顾全大局之人,肯定不会放着宛城不管,就算亲自出城,在宛城留下的士卒也会很多,恐怕我们没有这个机会,拿下一个李乾,又会出现一个新的对手。”
诸葛亮:“李乾顾全大局,但李整却不是,只要李乾离开城池,我们就可以利用李整咋开城门,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也许还能招揽李乾这员大将。”
刘备:“军师胸有成足,吾也可以高忱无忧了。”
诸葛亮的计策有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李整,人心是最难把握的,就连诸葛亮都没有把握说服李整,但是当诸葛亮看到李整的时候。
却发现自己是多虑了,一个浑身颤抖的人,又怎么敢不配合,“李公子,冒然请你来也是无奈之举,只要你听话,保你安全无恙。”
李整:“我会听话的,你们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只要你们别杀我。”真是虎父犬子啊!也可以说是慈父多败儿,李整被李乾宠坏了。
李乾带兵进入新野,整个新野都是一片破败的景象,别说是李整了,就是路上的行人都不是很多,李乾到处寻找也没有踪影。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老人走到了李乾的面前,与其说是老人还不如说是老卒,刘备手下士卒颇杂,其中也不免有一些这样的老卒。
张翔选兵可以说是宁缺毋滥,是因为张翔有选择的余地,但是刘备却没有选择,他急需要兵源,所以宁滥勿缺,诸葛亮的想法跟韩信有些相似。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诸葛亮也是这么觉得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作用,不是都是精锐就能发挥作用的,老卒又送给李乾一封信。
信上的内容是让李乾原地等待,李整在他人之手,李乾也只能照做,李乾也怕会有人耍什么花样,所以派出了大量斥候。
巡查新野各地,陆续回报的内容都差不多,新野附近可谓是风平浪静,除非有一些流寇土匪之外,并没有任何的诸侯力量。
李乾不知道的是李整却在宛城附近,身边都是刘备的骑兵,不过穿的却是曹军的盔甲,诸葛亮把李乾的每一步都算到了,包括李乾会出动骑兵。
新野距离宛城说近不近,说远不远如果不发动骑兵,来回就要花费很多时间,所以诸葛亮断定李乾不会动用步卒,李整在赵云的挟持下向宛城挺进。
没办法马奎关羽长的都太有特点了,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也就失去了诈城之机,黄忠还在益州,马超为人冲动好战也不适合。
所以数来数去也只有一个赵云非常的适合,赵云为人冷静沉稳武艺又高出手还快,至少不会让李整耍什么花样,刚开始李整的确想跑。
李整的确很害怕,但是却不想诈开城门,他知道那样一来会给其父造成麻烦的,李整对李乾的感情也是真的,可惜赵云油盐不进。
李整的口水都干了,赵云一点表情都没有,直接把枪架在李整的脖子上,李整立刻就老实了,也不在想与李乾的父子之情了。
还是先保命要紧吧!李整带人回到了宛城之下,城上的将领按例询问,“城下何人。”
李整怕赵云可不怕城上的人,“你瞎啊!没看见本公子回来了吗?赶紧开城门,这段时间老子可受了不少罪。”
“公子恕罪,元帅出去的时候有令,除非他本人亲至,否则绝对不能打开城门,公子冒昧的问一句元帅呢?”这名将领还算是恪尽职守。
赵云上前了一步,已经到了李整的背后,李整浑身寒毛都竖起来了,“你们的元帅是我的父亲,难道我来还不能证明吗?小心我收拾你。”
阎王好惹小鬼难缠,这名守城将领也不敢真的得罪李整,所以就打开了城门,而且还下城亲迎,“工作这次脱险,真是福星高照啊!”
将领还没有抬起头,胸口就被赵云刺穿了,赵云瞬间带兵杀进了宛城,冯敖是故意不登城头的,就是为了给刘备一个可乘之机。
但是刘备的人一旦进入宛城,就没有冯敖的事了,冯敖就该行曹军将领的职责了,冯敖直接集结城中的士卒对抗刘备。
而且身先士卒,不过却下意识的躲着赵云等将,冯敖的确武艺不俗,但由于以前一直跟在杨旭的身边,所以就形成了他恃强凌弱的作战风格。
对于刘备的士卒来说,冯敖无疑是厉害的,可惜螳臂挡车,刘备的大军源源不断的进入了宛城,冯敖只能下令撤兵,刘备眼前的目的就是宛城。
他可没有那个兵力跟曹军死磕,曹军虽撤但却没有溃,这一点刘备还是看的出来的,刘备并没有下令追击,冯敖等人也从容的离开。
冯敖离开宛城之后,就地收拢败卒,很多将领也围在了冯敖的身边,“冯将军现在怎么办啊!宛城丢失我们对主公可没法交待啊!”
冯敖:“没法交待也要交待,宛城丢失已成事实,如果欺瞒罪加一等,上书请罪还有一线生机,我身在城中谁能告诉我刘备的人是怎么进来的,难道是飞进来的。”
众将都不知道情况,也打得稀里糊涂,知道实情的将领都死在了赵云的枪下,众将大眼瞪小眼,一个看着一个,“都看什么,赶紧去下边查,如果这点事都不知道,我们更没办法跟主公交待了。”
不只是众将连冯敖也到底下去查,毕竟冯敖不知要向曹操交待还要向张翔交待,最后探查的结果竟然是李整诈开了城门。
曹军众将有不少世家子弟,明哲保身这些事都是他们需要学会的东西,“冯将军,我们何不把罪责推到李乾的身上,那样一来主公肯定不会追究我们。”
冯敖:“这恐怕不好吧!李乾并没有出现在战场之上,也许他跟我们一样什么都不知道,冒然上报不就成了陷害他人吗?”
“李整是李乾之子,如果李乾不带兵离开,李整就不能诈开城门,此事李乾难辞其咎,更何况刘备占据宛城,李乾的退路以被斩断,是生是死都不知道,我们还是先管好自己吧!”
这句话引起了大多人的认可,所有人都等着发话,如果冯敖执意反对,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这件事我们表决一下,同意这个做法的举手。”
结果很明显,大多数将领都舍弃了李乾,冯敖自然不会逆势而行,这些将领能活下来,很多都是先逃出来的,把性命看的最为重要。
自然都不想死,冯敖在众将的注视下写了一封请罪书,信上着重写了李乾失责李整背叛之事,一言一句写的都是实话,众将也没有什么可反对的。
就算那些偏向李乾的人,也没什么可说的,毕竟信上写的都是实情,冯敖等人继续行军,在附近的县城驻扎,等待曹操命令。
而此时的李乾已经变成了瓮中之鳖,李乾在新野等待了两个多时辰,可是写信的人还是没有出现,李乾毕竟是南方统帅。
不能长时间离开宛城,所以李乾下令回军,在接近宛城的时候,李乾发现了很多的马蹄印,战马在汉末也算是稀罕物。
百姓之中有一两匹已经是富贵之家了,但是这么大批的马蹄印一定是敌军无疑,虽然天色已经昏暗了,但是李乾依然能看到宛城上方的黑烟。
李乾知道宛城出事了,越接近宛城李乾就越能闻到一股血腥味,李乾突然停止了行军,李乾发现那些黑烟不是从城头冒出来的。
而是从城中冒出来的,李乾已经猜到宛城失守了,所以李乾改变方向只能向西行军,向西还有一线生机,毕竟那边接近益州。
如果向东那就真是死路一条了,哪怕西边困难重重,李乾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可惜李乾想法很好,兵力不足,根本就闯不过去。
诸葛亮早就派人拦截,而且不光如此,诸葛亮和刘备就在西边,宛城和东边都是死路,李乾就必须走西边,这可是诸葛亮的阳谋。
何为阳谋,阳谋就是不能改变的谋划,李乾中了诸葛亮的埋伏,三千骑兵也被围了起来,李乾本打算拼杀一搏,偏偏又在这个时候看见了李整。
李整走到李乾的面前,“父亲我们降了吧!给谁卖命都一样,只要我们能保全性命就是好事。”李乾从新打量了自己的儿子,他头一次有了一种厌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