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其实大明火器是强悍的
吴争好生好气地对戚道昆道:“戚大叔有为国、为本王效力的心愿,本王很是欣慰……这样,两个戚家子侄,本王留下了,定为好生栽培,不负戚大叔今日美意。至于戚大叔嘛……。”
不想戚道昆竟出言打断道:“王爷是嫌弃小民老迈?”
吴争有些不虞,但依旧和颜悦色地说道:“戚大叔正值不惑之年,怎可说是老迈?”
“那就是不信小民的手艺了?”
吴争摇摇头道:“不是本王不信,而是今日的火器,已经与往日的不同,无论是材料还是制造工序,都大不相同……。”
“小民今日带来几件亲手打造的火器,请王爷过目。”
吴争一怔,看了张国维一眼,微哂道:“那就请大叔演练吧。”
戚道昆拱手道:“请王爷稍待,容小民带子侄去取。”
吴争点头允了。
一会儿,戚道昆带着子侄二人进来,那两少年抬着一口大木箱子。
戚道昆在屋外打开,三人从箱子中取出一些大大小小的零件,开始埋头组装。
吴争和张国维迟疑了一会,终于忍不住上前观看,这一看,让吴争有种强烈的错觉。
十三个枪管组成圆筒状,这样子太象后世的加特林啊。
吴争瞪大了眼睛,心中是震惊的,不会吧,开玩笑了,这时竟有连发机枪?还是收割机之称的加特林?
虽说粗糙是粗糙了些,可样子还真有点象。
不过慢慢地,吴争发现这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眼前的火器最多是象,形似神完全不是那回事。
因为这十三根铁管后面没有机枪该有的各种连固件,甚至连个扳机都没有,不用说连发了,恐怕连燧发都不是,因为吴争已经看到了前装填和安放火绳。
也就是说,这最多还是火绳枪。
就在吴争心中踌躇的时候,戚道昆已经完成了组装,他抬头道:“王爷,这是小民根据兵书所载,亲手改良打造十三联火铳,若王爷允准,可当场演练。”
吴争沉声道:“小安子,五十步外立箭靶。”
戚道昆拱手道:“请王爷派人在百步外,立寸厚木板。”
吴争稍一迟疑,对宋安道:“照做。”
一会儿,百步外的厚木板已经立好。
在征得吴争点头后,戚道昆让两少年退后,一人开始操作。
他将火折子引燃,第一次发射都用手转一杆枪管,如此循环十二次之后,在一团浓烟飘渺中,十三杆枪管皆已射完。
吴争心中是震惊的,因为他看到了百步外木板被击打的木屑横飞、摇摇欲倒,这说明这个火器在百步外的杀伤力还是巨大的。
这时,戚道昆起身拱手道:“请王爷查验。”
吴争强忍着心中的震撼,抬手一挥。
府卫将木板抬了过来,虽然从木板的毁坏程度而言,吴争能肯定,这十三个弹丸,至少有四、、五个没有击中木板,但吴争看到了三个洞穿的孔,这让吴争非常震惊。
百步的距离,能洞穿寸厚木板,这还是火绳枪吗?
这简直刷新了吴争对火绳枪的认知。
吴争问道:“这是你发明的?”
戚道昆摇摇头道:“这是兵书所载,小民只是稍加改良,九成都是照搬书上的。禀王爷,小民还有不同的火器,可否继续为王爷演练?”
“准。”吴争抿嘴,慢慢吐出一个字。
戚道昆从木箱中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铁疙瘩,形状象是菠萝,但扁了许多,外面的格楞也突得更出、更明显。
吴争心中一动,地雷?
不过吴争没有问,而是看着戚道昆招呼着两个少年前往方才立木板处,掀土挖坑。
吴争几乎是可以确定,这就是地雷了。
没多久,戚道昆招呼着二少年回来,躬身道:“请王爷派人驱赶几只羊前往小民埋设火器处。”
吴争是真的惊愕了,因为他没有看到牵绊绳啊,难道这时已经存在了非人工引爆的触发式地雷了?
那边张国维已经激动地让宋安去安排了。
一会儿,府卫赶了十来只羊过来。
吴争一挥手道:“照大叔的话做。”
当羊被驱赶过去不久,意料中的爆炸“轰”地响起。
在泥土纷飞和羊群四散中,有羊,至少有一只,被炸得四分五裂,因为,有一块碎肉,是往吴争几人所站的方向落下的,那是一条羊腿。
吴争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冲上前去查看,一个脸盆大的坑,周围是一圈依稀可见的黑色,这应该是被火药燎的,或者是还是未能完全燃烧的火药喷散开来所致。
至少有两只羊被爆炸撕碎,还有两只正侧倒在丈余方圆的位置,显然是不能活了。
坑周围还有方才看到的格楞铁疙瘩残片。
吴争深吸了一口硝烟味,转向赶来的戚道昆,问道:“这也是兵书所载?”
戚道昆恭声答道:“是。小民还有一件火器,只是此地不能施展。”
“是什么?”
“水雷。”
吴争已经不再惊骇,只是问道:“也是兵书所载?”
“是。兵书中称之为触线水雷。据兵书记载,戚少保曾以此水雷,炸沉过一条倭寇战船。”
吴争再也不想问,他转身急步跑回去,拿起一本兵书急翻。
一本本地翻,张国维也在吴争翻过的书中翻。
所有人都沉默着,等待着。
大概一柱香的时间,吴争才长长吁了口气,慢慢顺着椅子坐了下来。
他苦笑着,对着看向他的张国维道:“我是真不知道,大明朝的火器曾经是如此强大和辉煌。这么说吧,如果真以这些兵书中所记载的火器和军队配制,只要十万人,不,八万人就足以荡平天下。哪来鞑子入关的机会?”
抖抖手中的兵书,吴争感慨道:“书中记载,戚少保所使用的五雷神机,有效射击距离已经到达一百五十步(约200米),加上钢轮压火击发引爆的铁壳地雷,刚刚看到的十三联装火绳枪,射程远至八里的火炮……天哪,只凭这些,就算清军以骑兵冲击,也能与之硬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