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450章 古代水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长孙皇后终是走了,不过是带着一丝迷之微笑走的,她轻轻地走了,却给阎少宁留下了一个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的炸弹。
    “爹~,您怎么就答应了呢~?孩儿今年也才不过十八岁,着什么急?”
    见长孙走远了,阎少宁这才壮着胆子,委屈巴巴地说道。
    “混账~!皇后娘娘洪恩,你小子难道还想拒绝不成~?况且皇后说的也正是老夫所想的!你看小轩比你还小了三岁,现在都已经成家立业了,你小子呢~?”
    阎立德闻言瞪着大眼睛恼火道。
    阎少宁缩了缩脖子,擦了擦脸上的吐沫星子,一脸苦逼地看了一眼李泽轩,那眼神儿分明是说:特娘的,都怪你!
    有时候有一个过于优秀的朋友,也是一种苦恼啊~!
    李泽轩无奈地翻了个白眼,那意思就是说:兄弟啊,我就是这么优秀,没办法啊!
    阎少宁差点吐血,要不是场合不对,他此刻真想找李泽轩拼命。
    “咳咳~!阎叔,那炎黄书院的建设,就拜托您了!”
    跟阎少宁进行了一番眼神儿交流后,李泽轩感觉整个人都有点不好了,因为他觉得这样的交流有点gay gay的,于是看向阎立德,正色道。
    “嗯~!没问题~!刚刚陛下都亲自交代了,工部这边会全力配合你~!所幸最近上面没给工部派发什么紧急建造任务,所以据老夫初步估计,工部应该可以给你调拨二百二十名精于园林建造的工匠。
    其中有好几个随老夫参与过翠微、玉华两宫建设,对于楼宇房舍的建造很有经验。至于普通民夫,肯定得你自己招,朝廷那边是不可能免费给你征调民夫的~!”
    阎立德抬头想了想,捋须道。
    “二百二十名~?应该够了~!至于民夫,小子肯定是自己出钱雇佣,这个阎叔不必过虑,小子想问的是,这种高楼,以工部工匠的建造技术,能否造的出来~?”
    李泽轩点了点头,问道。
    他心里明白,现在整个朝廷,除了李二以及跟他走得比较近的几个武将支持炎黄书院外,其余大臣都是或观望、或在心里反对,毕竟这涉及到了学派之争,在这种情况下,阎立德肯给他调拨这么多工匠已经很给力了,至于普通民夫,他从来没奢望过朝廷利用徭役帮他免费征调,他既然打定主意要建炎黄书院,就从来没想过要省钱。
    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以大唐目前的建造工艺,它设计的这种十层高的大楼,能否建造出来。
    阎立德又仔细看了一眼沙盘,然后指着那栋炎黄书院未来的教学楼——光华楼,自信笑道:
    “小轩你是担心这座楼宇太高,怕工匠建造不出吧~?呵呵~!其实你完全不必担忧,这栋楼也就十层,总高度估计不过十二丈,建造起来完全不成问题。
    晋昌坊的大雁塔小轩你见过吧?那塔可是足足有二十层,相比于大雁塔,你这高楼虽然占地面积更广,但只要在楼层之间的支撑柱上多下一番工夫,盖到十层完全没有问题~!”
    大雁塔位于长安城南晋昌坊,又称“慈恩寺浮屠”,经过数次修缮,高达六十四点七米(约合十九丈),相当于现在的二十层楼高,在千年前的唐代着实可谓“摩天”。
    不过尴尬的是,李泽轩很少去城南逛,更没有去过大雁塔,这逼无愧于他的死宅之名。
    “额,咳咳,那就好,那就好~!”
    李泽轩略微尴尬的同时,也是大松一口气,不过他还是有些好奇,这么高的楼层肯定不会仅仅是用木料建造的,因为木料承受不起那么大的重量,但若是用砖石的话,问题就来了,唐代可是没有水泥的,那该怎么砌墙呢~?
    “阎叔打算用何种材料来造这些大楼~?”
    这么“二”的问题,让阎立德很是无语,他道:“当然是砖石,如此高的建筑,可不能只用木料~!”
    被人当成傻逼,李泽轩老脸上也不太好看,他直接问出主题,道:“那这砖石之间,该用何种东西粘连~?”
    阎立德的面色顿时更加古怪,他顿了半晌才说道:“当然是用糯米灰浆了~!小轩你...你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吧~?那你还为何要设计这么高的大楼~?”
    “额,还真不知道~!小子想着先设计出来看看能不能造,不能造的话,小子再想别的办法,咳咳,阎叔,这糯米灰浆砌的墙牢不牢靠啊~?”
    阎立德无语,亏他先前还在赞叹李泽轩精通建筑设计呢,现在看来,这货有些方面完全是个小白,他摇了摇头,道:
    “当然牢靠~!长安城的城墙就是用糯米灰浆砌的,你说牢不牢靠~?”
    事实上,古代的建造工艺,远远没有李泽轩想象中的那么low,这时候虽然没有水泥,但是有很多替代品。
    西方最初采用黏土作胶凝材料,古埃及人采用尼罗河的泥浆砌筑未经煅烧的土砖。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到2000年间,古埃及人开始采用煅烧石膏作建筑胶凝材料。
    公元前146年,罗马帝国吞并希腊,同时继承了希腊人生产和使用石灰的传统。罗马人使用石灰的方法是先将石灰力口水消解,与砂子混和成砂浆,然后用此砂浆砌筑建筑物。采用石灰砂浆的古罗马建筑,其中有些非常坚固,甚至保留到现在。
    后来古罗马人对石灰使用工艺进行过改进,在石灰中不仅掺砂子,还掺磨细的火山灰,在没有火山灰的地区,则掺入与火山灰具有同样效果的磨细碎砖。有人将“石灰—火山灰—砂子”三组分砂浆称之为“罗马砂浆”。
    在欧洲建筑史上,“罗马砂浆”的应用延续了很长时间,它的性能,基本上已经接近了现代的水泥。不过,在公元第九、十和十一世纪,该砂浆技术几乎失传。
    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罗马砂浆,没有水泥,但勤劳聪慧的古代劳动人民还是发明了其他替代品,应用最为广泛,流传时间最长的,当属糯米灰浆了。
    据记载,至少不晚于南北朝时期(公元386~589年),糯米灰浆就已成为比较成熟的技术。
    将糯米熬浆掺入陈化的石灰膏中可以增加灰浆的黏结强度、表面硬度、韧性和防渗性,明显提高砖石砌筑物的牢固程度和耐久性。
    时至今日,许多使用糯米灰浆的古代建筑,例如南京、西安、荆州、开封等地的古城墙,以及钱塘江明清鱼鳞石塘等,虽经百千年的风雨冲刷,仍然非常坚固。
    事实证明,糯米灰浆是性能杰出的建筑胶凝材料,用糯米灰浆建造的古建筑,其工程质量丝毫不弱于现代的一些钢筋混凝土建筑。
    所以,古人的智慧,不容小瞧,古人的工艺技术,也并非是一无是处,仍然有许许多多的闪光点。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