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圆通称帝
接下来,无论小暖问什么、怎么暗示,华淑都假装听不懂,与她云淡风轻地聊着身边的琐事。小暖第一次感受到了三爷面对母妃时的无力感——当美人婆婆打定主意不开口时,你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或许,三爷是对的,美人婆婆确实需要一些事情拖着她,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就是最好的选择。
太后出殡,葬入皇陵后,被建隆帝下旨召回的乌羽也没回来。因为紧邻漠北的黑山军司主帅萧擎举旗兵变,乌羽被拦在漠北,无法归京,再过两日,西北传来八百里加急,匈奴和契丹联手与大周开战,边关危在旦夕。
国家兴亡大计在前,建隆帝哪还有心思去管乌羽这点小事,“匈奴主力借道契丹,与契丹主力合在一起,进击漠北,诸卿可有良策?”
堂下群臣俯首,谁也不敢第一个发言。就在建隆帝的脸色越发铁青时,益霁候郑宏霖第一个站出来,声音铿锵,“万岁,末将请旨,带兵去漠北平乱。”
益霁候年轻时的确是一员虎将,但如今他已经六十八岁,须发皆白,骑马一路颠簸到西北还能抄得起丈八的铁矛?!
众人心领神会,五十八岁的阁老、武将出身的安国公庄立坤也出列,“末将请旨!”
年轻时也曾征战沙场的建王出列,“臣弟请旨!”
紧接着,朝堂上呼拉拉跪倒一大片,都是请旨出战的。随说这里边大半是瞎吆喝,但这群臣激昂的气氛还是让建隆帝很满意,他微微点头,目光落在文臣这边。
为首的左相这才道,“萧擎谋逆,等于截断了中原去漠北的大半通道。另一半通道在黑水军司之内,但时至今日,黑水军司主将勒峻却迟迟未向军中递军情折子。以此来看,他应在观望之中。圣上,此时决不可议和,否则西北和漠北大片山川,将落入贼子之手。”
李奚然这话一出口,已经打好了腹稿,准备在他之后提议建隆帝派人去西北议和的程无介,只得闭了嘴。
感觉到建隆帝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三爷亦出列,“父皇,儿臣请旨,带兵平乱。”
晟王这一请战,众人都消停了。晟王虽然年轻,但他带领右威卫扫平西南叛军,又先后在右金吾卫、羽林卫供职,与三卫将领颇有些交情,派他去平乱,确实比老迈的益霁候等人更合适。
严昌那逆子逃出京城,应是去了西北。他那不争气的四儿子严昙也在西北查军粮一案,若是再让严晟去,等于他的四个儿子,三个都去了西北,这可不行!
“众卿不畏生死请战,何愁西北不平!”建隆帝将儿子和群臣夸了一遍后,才下令道,“传朕旨意,让柴严昙领西北诸路督军,蒋常胜为副督军,即刻赶往黑水军司,守住通关要道;勒峻谋逆,罪不可恕,令黑水、白马两军司出兵征讨,能斩下勒峻首级者,官升三级,平乱之后论功行赏!”
让昙郡王和蒋常胜督西北军?众人咧了咧嘴,昙郡王那是个不中用的,蒋常胜乃是柴严昌的舅父,他的心向着谁还不一定呢!
圣上是老糊涂了么?他们哪能跟晟王相比。
三爷早就知道建隆帝不敢派他出京,所以面上并无丝毫不瞒。
群臣不敢反驳,易王出列道,“父皇,漠北军三面受敌,危在旦夕,应即刻派兵前往增援。”
建隆帝点头,“众卿觉得,派哪路人马合适?”
众人纷纷献策,大周十卫除了右金吾卫,被他们点了个遍。建隆帝便问,“严晟,你说呢?”
三爷再出列,“儿臣举荐郭南源之孙郭永靖少将军,此子骁勇善战,颇有其祖父当年英姿。”
建隆帝点头,又看向二儿子。易王想了想,才道,“郭家祖孙率领骁卫镇守北关,若是他们去增援漠北,北关空虚,契丹必定来犯。儿臣愚建,可让郭永靖带一队骁卫,与右金吾卫一同出征。”
易王此言一出,满朝皆静。右骁卫与右金吾卫,被誉为大周的两根定海神针,勇不可当,无坚不摧。十七年前,右金吾卫在漠北折戟,虽然三年前乌铁崖帅军将匈奴赶出大周,右金吾卫声名再起,但却没有消除建隆帝对乌家的猜疑。
右金吾卫十几万精兵良将,却被建隆帝闲置在登州,而群臣在堂上却不敢举荐其出兵的原因。
建隆帝小心眼,谁不知道。易王此时举荐右金吾卫,不怕建隆帝怀疑他的用心。
建隆帝静静看着二儿子,许久才道,“此事,再议。”
建隆帝走后,二皇子面色坦然地直起身,缓步向外走去,随后便是晟王、左相等人。阁老们走后,群臣才往外走,纷纷议论着派谁去西北增兵更为合适。
建隆帝想将此事再拖延几日,可战事不许。西北和漠北的军情加急密信一封封传入京中,待看到萧擎竟拥护清王之遗子圆通为帝时,建隆帝勃然大怒!
很快,京中便起了谣言。说先皇当年留有圣旨,将皇位传给清王柴景清,建隆帝杀先皇夺玉玺等位,又灭清王满门。
但天道不灭,清王遗腹子圆通生于棺椁之中,长于永福寺内,避过了建隆帝的追杀,其兄柴严亭临死之前,将先皇的传位圣旨交给了圆通,令他正大周正统,还朗朗乾坤。
圆通举先皇传位圣旨,在黑山挑起大周明黄旗,令宰相贺青书檄文,将柴景征的二十条罪状昭告天下,誓要兵发中原,征讨逆贼柴景征。
但凡出兵者,必定会找个正大光明的理由,所以这谣言在建隆帝的镇压下,并没有引起多大波澜。
谁知紧接着,又一个晴天劈裂落了下来!
建隆帝之长子柴严昌归顺“黑山正统”,证明其父柴景征当年就是篡位,其生母皇太后也是帮凶。天道闻之,降怒万民。所以大周北部才会大旱六月,天降神罚,雷劈慈宁宫后。
清王遗子圆通得天眷顾,生在佛家,慈悲为怀,不忍万民受此疾苦,开坛祭天祈雨,天感其诚,降下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