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一百一十章 岂能让英雄蒙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改变战略部署?是不是太草率了?”
    陈子壮此论一出,众位大臣都蹙起了眉头,就连朱由榔也感到这个提议有些突兀。
    战略部署可不是说改变就改变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陛下,臣反对。”
    朱由榔错愕地发现,第一个提反对意见的,不是陈际泰、林察这些知兵之人,也不是陈邦彦这个户部的当家人,竟然是顾问钱谦益。
    “受之,你是什么意见?”朱由榔问道。
    “陛下,臣以为,无论是左路军的襄阳之败,还是右路军的进攻暂时受挫,都不是什么大的变化,在当初制定战略计划的时候,这些都应该是在意料之中的。只不过,这个变化并不似我们想像的那么美好而已。就算九江被围,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若为这些小小的变化就改变战略部署,太草率了。我们身居庙堂之人还没什么,前方将士将作何想?会不会说朝廷朝令夕改呢?”钱谦益道。
    朱由榔看着钱谦益须发皆白,而又红光满面的样子,心道:“这老小子说的倒有些道理,看来,他不光会保养,还知兵呢。”
    朱由榔没有表态。
    他不可能先表态,总得听听别人怎么说,最后表态才能显示自己的高深莫测。
    领导艺术无非就是一个保持神秘的艺术嘛。
    “陛下,钱大人所言臣不敢苟同。战略部署不是死的,应是活的,必须根据军情的变化而快速应变。如果不改变,那左路军如何应对?难道弃荆州之后路而不顾,继续东进?右路军呢,就这么耗在衢州?左右两路大军都打不开局面,中路空虚,张元子若是抵挡不住济尔哈朗的猛攻,而左右两路军不能及时支援,那广州岂不危矣?!”陈子壮反驳道。
    “陈大人,不要危言耸听。想当年,太祖创业之初,朱文正公守南昌,陈友谅发兵六十万攻打八十五日而不下,今清兵只有二十万仅是陈友谅的三成,而九江地势更加险要,粮食、火器充足,新喻伯英勇善战,守百日不成问题。就算百日后城破,还有南昌、赣州等坚城可守,清兵欲兵临广州城下,以钱某之见,非三年而不能竟全功。三年,左路、右路必能取得积极变化。更何况,咱们海上还有强大的水师随时可以增援呢,何惧之有?”钱谦益激昂地反驳道。
    “嘿!这老小子说得很有道理哈。只知他是大文豪,文才超群,可没听说他知兵啊。”朱由榔闻言心里暗赞。
    再看殿里众臣,无一不是点头称是,显然非常赞同钱谦益的观点。
    “钱大人,九江非南昌可比,清兵也非陈友谅之兵可比,如今之情势与二百多年前的太祖初创时期更无可比性,不容乐观。就比如眼前之事,襄阳城不可谓不高,墙不可谓不厚,火器不可谓不充足,兵将不可谓不忠勇,却连五日都没有守住。”陈子壮道。
    “陈大人,高将军若能识破杨希仁的诈降之计,岂能数日遽破?更何况,襄阳前车之鉴,九江岂能重蹈覆辙?”
    “兵不厌诈。诡道并非只有诈降一种手段,防不胜防。即使各路将帅小心再小心,百密难免一疏,况且,谁能保证清兵细作没有早早进入九江和南昌?”陈子壮道。
    一听这话,别人没什么反应,朱由榔、顾炎武倒是心中一震:“是啊,这话才真正说到点子上。若是清兵早就得知我军计划,早早派细作进入九江、南昌、赣州不是难事,若是大批细作进入,岂不是相当于在城里埋伏了一支军队?城坚墙厚又能如何?不可不防啊。”
    朱由榔与顾炎武对视一眼,谁也没说什么。
    因为谁知道这些人当中有没有清廷细作?
    “陈大人太过小心了!像诈降这种事,岂可一而再再而三?若此计如此易使,世上哪有能守住的城池?”钱谦益不屑地说道。
    他也是心中一惊,虽然不知道洪承畴会如何攻取九江、南昌,但陈子壮所说的这一计,还真有可能被洪承畴用出来。
    所以,他要尽量淡化这种论调。
    朱由榔闻言也是一怔,想了想,问道:“集生和受之各执一词,朕倒难办了。诸位爱卿,还有其它意见吗?”
    众人都摇了摇头。
    “事出突然,诸位爱卿一时之间想不透彻也是正常。那好,是否更改战略部署之事再议。还有其他要奏的吗?”朱由榔问道。
    “陛下,臣有本奏。”首辅吴炳出班道。
    “奏来。”
    “遵旨。陛下,臣不知兵,陈大人和钱顾问所言,臣觉得皆有理,至于如何去做,臣以为暂放一放也好,毕竟这不是小事,不可轻易下决断。”吴炳道。
    “这话说的,跟没事一样。”朱由榔心道。
    “陛下,臣要奏的是另外一件事。”
    “奏来。”
    “陛下,臣以为襄阳之战虽败,但高吉岭壮烈赴死之举惊天地泣鬼神,自古罕见。臣以为,应大力进行宣传,一来宣扬陛下作养之功,二来激励军民士气,三来也避免了有心之人借襄阳战败之事惑乱人心。”吴炳奏道。
    朱由榔先问的是未来如何应对,吴炳如今却说的是如何善后。
    朱由榔想听一听众人的意见,所以,没有立即答腔。
    “陛下,臣以为高将军之事不宜大力宣扬。理由有二:一是襄阳战败之事不宜宣扬,恐影响军民士气;二是高将军死得虽然壮烈,但其未曾识破敌诈降之计,是不智在先;未曾力保襄阳不失,有罪在后。故臣以为,吴大人所言不妥,此事宜瞒不宜宣。”钱谦益反驳道。
    “钱顾问此言差矣!”
    钱谦益话音刚落,就见黄宗羲应声而出。
    朱由榔见黄宗羲脸现怒色,心道:“老小子这回要挨骂了。”
    “钱顾问,高将军虽有过,但瑕不掩瑜。为了不使火器落入敌手,慷慨殉国,落得个尸骨无存。如此英雄,当真是精忠贯日,浩气长存。钱顾问,难道你想让英雄死后还要蒙羞?!身为朝廷大臣,为何如此凉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