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壮丁
张可大的目光看向了李达仁,李达仁则是看向了张怡道:“秀才!你饿不饿?中午吃叫花鸡怎么样?”
听到叫花鸡三个字,张怡不由得舔舔嘴唇道:“达仁!距离晌午还有一个时辰呢!这时候就吃饭,会不会太早了?”
“做好了时间就到了,你就说想不想吃吧!”
李达仁没好气的说道。
张可大一拍桌子,怒道:“你们两个小子在干什么?当老夫不存在吗?”
李达仁与张怡立刻闭嘴,把头低下不敢再言语。
“当着老夫的面说吃的,要是那个叫花鸡不好吃,哼哼……”
李家的厨房中一阵的鸡飞狗熊叫,刘二更是顶着满头的鸡毛在按住一只公鸡。
张怡手持菜刀“唰!”的一刀下去,然后……然后李家也只能用半块菜板将就了。
“秀才!让你杀只鸡,用那么大力气干什么?我家的菜板跟你没仇吧!”
李达仁翻个白眼接过杀鸡的重任,将一只鸡的脑袋弯过来,轻轻一刀割破喉咙开始放血。
张怡甩甩菜刀上的鸡血道:“能怪小生吗?方才大意了,竟然被那只鸡给偷袭了,小生这才……”
“哎!”李达仁无奈的叹了口气,自己天生就是劳碌命。
“秀才!你还是去和面吧!那边有个面缸,就照半缸和!”
吩咐了一句,李达仁再次抓起一只鸡,熟练的放血去毛。
想一想院中坐着的那二十几个大汉他就一阵的头疼,张可大实在是太狠了,竟然让他准备接近三十个人吃得叫花鸡。
看那些大汉的身材,一人一个都没有问题。三十只鸡抓来,李家庄再想吃鸡蛋就要费劲了。
等送走张可大,非得让庄户们家家养鸡、养猪不可。
没有肉食来源身体自然强壮不起来,没有强壮的身体就算团练成立,也难以应付将来的挑战。
“刘二去升火,让那群一人看住一个火堆,若是火灭了吃不上叫花鸡不要怪咱们!”
李达仁吩咐一声,刘二立刻跑去院子里吩咐。
身为张可大的亲兵,升堆篝火根本就不全是个事,这群家伙也是人来疯。
竟然在李达仁家后院升起了一个大大的篝火,看着那个大型的篝火李达仁一阵的无语。
这么大的火堆是要烧制陶器吗?八百多度的温度,叫花鸡扔进去就变成灰了,还吃个屁啊!
好一通忙活,在老黄的帮忙下,终于让这群不安分的亲兵们老实下来。
当叫花鸡的香气飘散在空气中时,这群亲兵们差点把舌头吞下去。
一只肥鸡加上外面的面团足有四五斤,竟然被他们一人一个给吃了下去。
张可大更是吃得满嘴流油,拍着李达仁的肩膀一个劲的夸他手艺好,下次还要来品尝芸芸。
当送张可大走出李家庄时,张可大才停下脚步道:“小子!你与怡儿不同,将来还是要走科举的路子。
团练挂在你的名头上不合适,吴铭这小子不错,我看他还挺喜欢留在庄上的,以后就让他跟着你吧!
让他当个挂名的团练教头也不影响什么,老黄他们也留下来一段时间,先帮你把架子搭起来,棉甲给你留下十件,有事也能起点作用。
你心思不要在这方面放的太多了,还是要用功读书,将来金榜题名才能光大门楣……”
听着张可大的嘱咐,李达仁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
“少爷!少爷!……”刘二气喘吁吁的从外面跑了进来。
李达仁正将熬好的猪油从大锅中舀出来,没有看向门口的刘二开口道:“来的正好,将这些猪油舀出来!”
刘二擦擦额头上的汗珠道:“少爷!胡家镇的鸡鸭和猪仔都被咱们给买光了,可就这样还是不够!而且……而且……”
“而且什么?有什么话就说!”李达仁不耐烦的说道。
他已经泡在厨房快一上午了,总算将买来的猪油熬好。接下来就需要将猪油过滤干净,准备接下来的工作了。
刘二一边干活,一边小心的说道:“少爷!那群庄户实在太可恶了,咱们出银子买来的鸡鸭、猪仔白让他们养,还有人不愿意。
您说这不是给脸不要脸嘛!等下叫上吴哥,非得给他们个教训不可!”
坐在一旁休息的李达仁眉头皱在一起,他想让庄上的人家,尤其是团练中的人每顿都吃上肉,光靠他一个人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五十四个壮丁就已经让他焦头烂额,为了这五十四个壮丁能吃上肉,李达仁决定让全庄上下每家都要养猪、养鸡鸭。
牲畜的产出只需要上缴四成,剩下的全部归农户所有。
李达仁没想到他开出这样的条件,还是有人不愿意养牲畜。
犹豫了下才说道:“那些实在不愿意养的就算了,强扭的瓜不甜。多余的牲畜全部送去凌柳儿的院子,让她们养起来!”
暂时就这么办了,等到年底吃肉时,有那些人后悔的时候。
拿了一个鸡蛋,李达仁顺手放在一旁装满草木灰水的大缸中。
见到鸡蛋沉了下去,李达仁摇摇头,捞出鸡蛋向外走去。
刚刚走到庄前的空地时,一声声怒吼从那里传来。
“谁在乱动?”
“王二牛!”
一声怒吼在空地上响起,那十名站的笔直的壮丁身上顿时就是一哆嗦。
一只手吊在胸前的吴铭脸上的刀疤都在跳动,另一只手抓着一根竹杖冲了上去。
对着那名叫王二牛的壮丁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阵狠抽,那名挨打的壮丁虽然疼得龇牙咧嘴,但却不敢再动弹分毫。
一旁站着的老黄看到李达仁走了过来,赔笑道:“李少爷!您别怪刀疤了,军中的训练大多是如此。
若是管的轻了,这群兔崽子就练不出来。刀疤也是急于让您看到团练成军的日子,所以……”
看了眼正在接受训练的壮丁一眼,李达仁满意的点点头。
这些庄户都是十五到三十五岁之间的壮劳力,为了能让他们参加团练中来,李达仁许诺团练管三顿饭,地租再减免一成。
只有三成的地租在大明根本就不可想象,尤其是参与训练的壮劳力口粮还能省下来。
这样优厚的条件也不过招募到了五十六名壮丁,实在是李达仁的要求太高了。
年龄只是其中一方面,身体差一点的他都不要。
团练训练的内容更是李达仁从后世警校照搬过来的方法,与军队的新兵营几乎没有什么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