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熙受教了
第一卷
渤海暮光第十二章熙受教了
“嘉……诚当为公子出谋划策。”说出这番话的郭嘉,眉目里已经褪去了原本的醉意,只余下了目光里一片波澜不惊的平静。
“哦?”袁熙听闻郭嘉这么一说,饶有兴趣地想听郭嘉继续说下去。虽则郭嘉刚刚问袁谭与袁尚的关系,这种对自己兄弟的算计总让袁熙微微觉得有些不舒服,但是袁熙依旧希望听郭嘉继续说下去。
“公子你……似乎是与三公子颇为亲善。”郭嘉继续娓娓道。
“是。”袁熙点头。袁熙与袁尚都是袁绍继室刘氏所出,而袁谭的母亲则是袁绍已经亡故的妻子。同父同母的关系自然要比同父异母来得好些。而且袁绍在洛阳时,将袁谭带在身边,而袁熙与袁尚却是留在汝南老家,故而袁熙与袁尚一直颇为亲善,而与袁谭却是有些隔阂。更因为袁尚来渤海郡之后与袁谭关系的不善,袁熙对袁谭这个长兄也似乎不太喜欢。
而且历史上的袁尚最后败亡后是赶往幽州投奔袁熙的,甚至在幽州也告破,二人投靠公孙康时,袁尚对袁熙说出:“今到辽东,康必见我,我独为兄手击之,且据其郡,犹可以自广也。”甚至以一种以袁熙为主的言语在谋划。大概袁熙与袁尚之间的关系,真与袁谭不同,那是一种真正无分彼此的手足之情。
“事实上在主公面前,公子你的障碍也只有三公子那边罢了。”郭嘉轻捶了捶自己的肩膀,“本初公非是无能之辈,但于立嫡一事至今迟迟未决。说明什么呢?事实上本初公本身也并不喜欢大公子。”
袁熙对郭嘉的这个说法倒是觉得有些新鲜。在原本的历史上,袁谭在后来的建安元年,是过继给袁绍已亡故的兄长袁基为子的。这也确实说明袁绍并没有把自己的基业交给袁谭继承的心思,而是借用自己的这个长儿子去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且以往的过继,从未有把嫡长子过继给他人的,那么按此来说,虽然袁谭的生母是袁绍已经亡故的正妻,但是袁绍也确实没把袁谭当作嫡子,而是更倾向于袁熙与袁尚。
“然,”郭嘉话风一转,“大公子长兄的身份毕竟是最大的价值。乱世的姿态已经萌生,那么大公子必然是日后能最早被本初公赋以方面之任的。如若这般,那么大公子所能积蓄的力量也非同小可……所以,只怕‘祁乡侯世子’之位,对本初公而言很成问题。”
袁熙此时也不得不对郭嘉感到惊叹。在此时袁绍尚且只是一个渤海太守之时,郭嘉就已经洞察到原本历史之中,袁家最后在袁绍死后为曹操所破的最大原因。州郡分裂,兄弟阋墙,否则如果袁绍仍在,或是袁绍的继承人有一个极好的承接,那么坐拥四州之地,虽一战而败,但犹有一战之力。
“所以……如果公子你同时显示出大公子与三公子所具有的优势呢?”郭嘉突然道。
袁谭的优势在于年长,乱世已经初显,身为袁绍长子,袁谭可以早日接受方面之任,打造属于自己的班底,树立自己的功绩与威信。而袁尚是袁绍现在的正妻刘氏所出,而袁绍则觉得自己的几个孩子之中,袁尚最贤。
袁熙皱眉思虑了少顷,倒也明白了郭嘉的意思。自己的年纪虽然不如袁谭,但至少比袁尚大了不少,日后若是像父亲请求,也不是没有外放一方的机会;而袁熙的生母也同袁尚一样,是袁绍现在的正妻刘氏,那么至少袁熙与袁尚一样,是袁绍眼中的真正“嫡子”,甚至说袁熙才是某种意义上真正的“嫡长子”。历史上袁绍没有选择袁熙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出于袁熙的个性“为人懦弱难成”,但是袁绍依旧把灭公孙之后的幽州交给了袁熙打理,以考验袁熙的能力。而如果再世为人,熟知历史轨迹的“袁熙”,表现出自己的“贤能”,那么袁绍的选择,会是如何又有何人知晓?
袁熙原本以为郭嘉是想出什么计策来助袁熙夺得“祁乡侯世子”的位置,虽然袁熙对此有意,但是总觉得对一个谋士干预自己的家事微微有些反感。但此时郭嘉所说却并非准备了什么阴谋,而是在一段分析之后直指要害,也确实令袁熙惊叹。
“熙……受教了。”袁熙听完郭嘉的一席话,神情反而变得严肃了些许,俯下身子对郭嘉行了一礼,道。
-------------------------------------------------------------
这章字数微微有些少,不过看在前朝这些天早起练车,晚上还要拖着疲惫的身子码字的份上,饶了我吧。嗯,所以,求收藏,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