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朕想抽他(还债11/415)
琢磨了半晌之后,杨少峰才小心翼翼的道:“若是想要弄钱,尤其是快速的弄钱来,孙儿倒是有上下两策。”
朱老四眼睛一亮,捋着胡须道:“说上策!”
杨少峰嘿嘿笑了一声道:“所谓上册,自然是倭国之中石见国,彼国之中石见银山别的不多,银子这玩意却绝对不少,一年弄百万两易如反掌。
至于征伐倭国的话,估计也不用不了多少人,只需要把郑和给放出去,反正老郑在南洋西洋也没少干这种事儿,让他去倭国溜一圈,把石见国弄到咱手里,钱的问题……”
瞧了瞧朱老四越来越黑的脸,杨少峰讪笑一声,转而说道:“孙儿还是说下策吧。
如今国库勉强也算充盈吧?金银珠宝这些玩意虽然不多,但是照比起往年来说,肯定要多了不少。再加上宝钞一直在回收,宝钞司自然可以再印制一批宝钞放出去,以平衡宝钞的流通。
另外,宝钞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担心大规模兑换的时候没银子给付么?那就弄出以朝廷名义发行的债券,利息给的比银行定期存款高一些,总有人会动心。”
朱老四黑着脸道:“朕原以来你有什么高招,却不想居然是这么两个招数!前者风险太大,后者,你是想让朕跟姬延一般债台高筑?”
夏原吉也点头道:“不错,若是比银行定期存款的利息还要高一些,那岂不是要和放贷的利率相同?”
杨少峰道:“相同又如何?宝钞也好,银子也好,这些玩意都是处于一个不断贬值的过程,比如十年前的一文钱,跟现在的一文钱,能买到同样多的东西吗?再说了,不试试,怎么知道百姓是否愿意购买国债?”
轻轻摇了摇头,杨少峰自己心里也没有太大的底气,又接着说道:“这事儿还是得有人起个带头的作用,否则不易取信民间,效果也未必能有多好。”
夏原吉却道:“取信民间的事情,倒不像状元公想的那么麻烦,反而要容易得多。老夫最担心的,却是这利息的问题。”
说完之后,夏原吉也忍不住摇了摇头,说道:“就算利率问题也不是问题,那么这国债又该发行多少?能弄到多少银两?又能用来盖多少学堂?盖的学堂越多,支出就越多,只怕到时候真就还不上了。”
朱老四揉了揉额头,说道:“别想了。朕刚才倒是想明白了,这事儿还真就急不得,只能慢慢铺开,只怕是需要百十年的时间也未必能竟全功。”
被朱老四这么一说,夏原吉也忍不住有些泄气——学堂盖起来容易,让百姓把娃子们送进学堂来读书也容易,但是后续这些娃子们要吃饭,要用书本,这些东西的支出却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源源不断的。
如果人口增长的速度慢一些,那倒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如果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呢?难道要对学堂进行收费?
原本已经享受到让娃子读书民的百姓,肯定不会接受,但是继续补贴下去,国库又支撑不住。
杨少峰也明白过来了。
所谓的全民免费教育,在后世能实现,是因为整个种花家的经济体量摆在那里,就算是国库掏钱补贴孩子们牛奶和鸡蛋也能负担的起,而大明的经济体量呢?
这不是玩什么欧陆风云,就算是,大明的体量也支撑不起庞大的免费教育计划。
说白了,眼下大明最重要的目标,还是应该先解决如何生存的问题,而不是先解决如何教育的问题。
一时之间,包厢里的气氛倒是沉闷了下来。
过了半晌之后,朱老四才忽的起身,踱了几步之后说道:“还是朕刚才说的那句话,我大明十年不对外用兵,省下来的钱全部用在学堂上面!”
杨少峰迟疑着道:“石见银山……”
朱老四摆了摆手道:“就算倭国有石见银山又能如何?一年百十万两的产量,就算再多上十倍又如何?对于学堂计划来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就指望不上。”
见杨少峰依旧一脸不甘的模样,朱老四忍不住笑道:“自从商税开始改革,边市城那边又互开了边市之后,大明的岁入比一座石见银山不知道高了多少,五倍之?十倍之?
既然以我大明的岁入尚且难以支撑这学堂的计划,难道加上一座石见银山就能支撑得起了?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另外,你也别光打人家倭国的主意,锦衣卫现在已经在查石见银山的事情,估计要到明年才能有消息回来,你急个什么劲?”
说完之后,朱老四便笑了笑,说道:“走罢,该看的好戏已经看完了,该头疼的事情却是越来越多,该回去好好养养精神了。”
等出了拍卖场之后,朱老四示意朱高炽和朱瞻基还有杨少峰滚蛋,自己却带着夏原吉往行在的方向走去。
眼看着离拍卖场已经远了些,朱老四这才开口道:“你怎么看?”
夏原吉迟疑道:“不好说。状元公的想法,向来是天马行空,很多事情一开始看起来毫无章法,过后来看,却是别有用意。
就以边市城为例,当初状元公鼓动太孙上书要开边市,谁能想到边市城的岁入会这么多?甚至还带动了宝钞的升值,如今国库之中金银日增,宝钞的价值也基本上与银子持平。
还有都城的营建,一个薪水通过银行发放,就直接杜绝了工头等人上下其手的空间,而且百姓们也被动的接受了银行,慢慢的也就习惯了把钱存在银行里,等于让国库里的钱又多了一些。
还有这次的拍卖会也是一样,拍卖场火了,以后能收商税的地方又多了一处。而且通过银行发放俸禄,是否贪腐也好查了。
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事,微臣自愧不如,想来陶朱公复生,也不外如是了。
其中的好处,微臣能看得到,想来陛下也能看得到,只是臣却想不明白,状元公明明堪比陶朱再世,为何偏偏又带了些孩子气?莫非他真没看到其中的难处?”
朱老四哈哈笑了一声,说道:“孩子气?他才二十岁,不是个孩子是什么?不过,除了总是想让朕给他升官之外,却也算得上是个好孩子。”
和夏原吉对视一眼之后,朱老四却是笑的更加开心了起来。
实际上,别管是朱老四还是夏原吉,从来都没把杨少峰所谓的升官当回事儿——升官?升什么官?王命旗牌和尚方剑可一直没收回来,还用得着升官?
笑了半晌之后,朱老四才缓了缓心情,笑道:“这个混子还是个有才的啊,允文允武,金吾前卫按照他的练兵之法施行不过两三个月,如今已经换了一般面貌,就算是京营里面的精税队伍,也未必能比得过金吾前卫。
朕想着,回头把秦子宁调到张辅的麾下去执掌京营,慢慢的将许多已经开始糜烂的卫所裁撤掉,如此也能省下一大笔银子。”
夏原吉点了点头道:“军伍之事,微臣所知不多,却也知道兵贵精而不贵多。都察院御史已经多次弹劾卫所之中空饷之事,借着这个机会,正好也能处理一些。”
朱老四叹了一声道:“杂乱无章啊!那个混子是个有本事的,却又没什么经验,什么事都是凭着一时的喜好胡来,以至于许多事情都显得杂乱无章,凭空让朕跟着头疼。
他想着杨家庄子学堂能让娃子们免费读书,还能给娃子们鸡蛋和羊奶,却不想想,一国之大,如何是区区一个杨家庄子能比得?杨家庄子满打满算不过百十个娃子,放之于大明,怕不是要有百十万个娃子?
还有,夏爱卿回头还是得多教教这个混账东西,朝堂之上需要的却是堂堂正正,阴谋也好,阳谋也罢,总不能什么事儿都由着性子来。”
夏原吉心中一凛,知道朱老四这是打算把杨少峰留给朱高炽和朱瞻基用,说难听点儿,这就是以后的托孤重臣,当下便点了点头,说道:“臣记下了。”
朱老四也点了点头,复又向前行去。
夏原吉想了想,却还是心有不甘,快步追上朱老四之后躬身道:“陛下,石见银山之事?如今国库空虚,国朝又处处用钱……”
朱老四淡淡的嗯了一声道:“朕不是让纪纲去查了么?如果是真……”
微微眯起眼睛,朱老四寒声道:“足利义持久不来朝,已是大不敬,放任倭寇横行而不加以管治,更是藐视我大明上国,又置朕于何地?朕必伐之!”
夏原吉点了点头道:“陛下英明!如今国库之中存银已近三千万两,可供支用者也有三百余万两,无论是造船还是征调将士,想来都是足够的,到时天兵一发,倭奴蕞尔小国,立成齑粉!”
朱老四呸了一声道:“刚刚你不还说国库空虚么?”
见夏原吉讪笑着不说话,朱老四忽然笑道:“朕还是很想抽他。这个混账东西,总是给朕找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