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四百五十七章 消费市场上的新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一年多以前,在宁默夫妇和黄丽婷的支持下,苏化利用自己的技术创办了一家专门研制无人机的公司。考虑到几个合伙人都是从临河出来的,苏化把公司的名字叫做“大河”,还从伟人手迹“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中截了“大河”二字,作为无人机的商标,也不知道算不算是侵权。
    苏化是个技术专家,但从上高中的时候就被唐子风忽悠着涉足商圈,所以商业头脑丝毫不逊色于技术头脑。作为合伙人的黄丽婷和张蓓蓓都是人精,虽然一个是做大生意的,一个是做小生意的,但要论商业敏感,二人也是不相伯仲。
    三个人凑在一起商量的结果,就是把无人机的市场首先定位于消费级应用,主打低价、多功能,不与国外那种动辄定价十几万乃至几十万的专业级无人机竞争。
    带着这样的考虑,苏化聘了十几位各专业的工程师给自己打下手,用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推出了三款较为成熟的机型,定价分别是15000元、8000元和5000元。其中价格最高的那款适合于商用,比如婚庆公司用于婚礼的航拍,价格最低的那款面向囊中羞涩的普通摄影爱好者,满足他们航拍的愿望。
    黄丽婷在遍布全国的丽佳超市里给大河无人机做了巨幅广告,没有收一分钱的广告费,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投资了。原本张蓓蓓与苏化是说好两家投资的,黄丽婷算是第三者插足,又是最有钱的一方,不做出一些这样的表示也不合适。
    大河无人机的问世,还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许多家重量级的大众媒体都用相当的篇幅对无人机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刻意地点出了大河这个品牌,相当于是给大河公司做了免费的软文宣传。
    苏化等人都不傻,哪里会不知道媒体都是无利不起早的,这么多媒体都在给大河无人机做宣传,背后没人指使才是怪事。苏化稍稍找人打听了一下,就知道有一家名叫深蓝焦点的公关公司给这些媒体打了招呼,而深蓝焦点的老板包娜娜也是苏化曾经见过的,知道她是唐子风的嫡亲师妹。
    对此,苏化只能是在心里苦笑,知道自己毕竟还是欠下了唐子风的人情,未来不找个机会偿还一下是不行了。
    卓越的产品设计,正确的市场定位,再加上足够的广告和软文宣传? 大河无人机迅速地火爆起来? 成为2005年国内消费市场上的新宠。
    在这个时候,国际上做无人机的公司不少? 但基本上都是走高端路线? 一台无人机价格十几万,而且售后服务极其傲娇? 换个螺丝都恨不得收几千元的配件费。无人机本身就是很娇贵的东西,稍微控制不当就会坠地撞树。价格高、易损坏? 而且维修困难? 这样的东西谁能玩得起?
    大河无人机的横空问世,一举打破了无人机只限于贵族应用的格局。一万多一台的价格,对于婚庆公司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国货的一大特点又是售后服务极其良心,反应及时而且收费低廉? 让老板不再担心磕着碰着? 谁不想买几台搁在公司里充个门面?
    不到一年时间,大河无人机的订单就突破了四位数,几位股东喜不自禁的同时,也都愁上了眉梢,这么大的订单? 生产能力已经远远跟不上了。
    “我们已经在渔源和合岭新建了四个车间,准备扩大产能? 但加工设备这方面存在着问题。我们过去加工无人机的配件,是用市场上的通用机床? 加上一些专用的工装,对了? 有些工装还是胖叔设计的呢。但现在要扩大产能? 胖叔坚决反对我们用原来的生产方案? 建议我们找临机集团开发专用机床。”
    在临机集团的总经理办公室里,苏化向唐子风、肖文珺、秦仲年等人说道,在他身边,还坐着他刚才提到的“胖叔”宁默。
    “我们现在生产规模扩大了,按照黄总和蓓蓓的估计,明年无人机的销量会超过10万台。如果我们能够把生产成本降低,把最低一档无人机的价格降到3000元以下,年销量突破100万台也不成问题。
    “如果有这么大的产量,再用通用机床来生产就不划算了,应当设计专用机床来生产。这方面我还是相信咱们临机,所以我就让苏化来找老唐帮忙了。”
    宁默乐呵呵地说道,丝毫也不在意苏化对他的称呼。
    他心宽体胖,一向没把唐子风当成什么大领导,而是始终觉得唐子风就是自己的高中同学,是可以以“老唐”相称呼的。这一屋子人里,肖文珺是他哥们的夫人,他可以称一句“弟妹”,也就是秦仲年还让他有些敬畏而已。
    “一年销售100万台无人机,这怎么可能?”秦仲年的关注点却是在这方面。
    在他看来,无人机不就是一个玩具吗?就算是能够用来拍拍婚礼啥的,全中国一年能有多少场婚礼,用得着100万台无人机去拍吗?
    “秦总工,这个估计还是有点依据的。”苏化说道,“唐总过去就教过我一个道理,一种产品是会自己创造出需求的。我原来也没想到无人机会有哪些方面的应用,结果我们推出大河无人机之后,很多部门都找到了无人机的应用方式,让我们自己都觉得很意外呢。”
    “具体有些什么应用,你能给我举几个例子吗?”秦仲年问。
    “当然可以。”苏化说,“第一个例子,就是林业部门的应用。他们用无人机来察看林场的情况,监视森林火灾以及病虫害。他们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就是希望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再增强一些,最起码也要达到能够巡视几十平方公里的能力。”
    “这个应用倒是不错,林场的巡视一向都是很难的,你们的产品还真是解决了他们的问题。”
    “第二个例子,是农业部门,也是用来监测农场的情况。他们还和我们打听,能不能把无人机做得更大一些,能够帮着他们洒农药,这样就省得他们去租大飞机了。”
    “这个能办到吗?”
    “只要他们能够承担得起费用,把无人机做大一些并不难。”
    “如果替代洒农药的飞机,那么再贵也不算贵啊。”
    “还有就是电力部门提出用无人机帮助他们巡线,交通设计部门要用无人机观测路线情况,旅游部门要用无人机监视游客是不是乱采花了……”
    “哈哈,听你这么一说,这个无人机的应用还真是挺广泛的。不过,就算把这些都加上,一年100万台,这个数字还是太大了吧?如果一台无人机1万元,这不就是100个亿的产值了,好家伙,比我们临机的产值也不少了。”
    秦仲年算了笔账,倒是先把自己给吓着了。
    唐子风插话说:“秦总工,苏化他们算出来的100万台销量,算是一个远景规划吧,起码也得……呃,三五年时间才能达到。如果他们的无人机技术过关,价格也便宜,那就不仅仅能够占领国内市场,卖到国际市场上去也不奇怪。
    “西方国家的购买力还是挺强的,1万人民币的价格,对于西方人来说不算是什么。你忘了咱们过去卖的迷你家用机床了,人家就是买来当个玩具用的,不在乎花那点钱。”
    “是这样吗?”秦仲年向苏化问道。
    苏化点点头,说道:“唐总说得没有,我们现在已经在关注国际市场了,下一步的确就是要以国际市场为主。无人机算是消费品,而且是快消品,一个型号两三年时间就过时了。如果价格便宜的话,消费者会倾向于两三年就更新一次,所以销量是有保障的,这个和机床真的有一些差别。”
    “想不到,想不到啊!”秦仲年摇头不迭。他是那种上了岁数的人,恨不得一双袜子都要穿上七八年,哪能理解现代人的消费观念。不过,他又是那种愿意接受别人观点的人,听苏化说得言之凿凿,他也就相信了。
    “所以,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提高生产能力,而且还要降低生产成本。我跟他们几个人说了,不能再用原来的生产方式,必须请临机帮我们设计专用机床。”宁默再次重复着自己的观点。
    他说的“他们几个”,自然是指苏化、黄丽婷和张蓓蓓,这几位都不是搞机械的,对于专用机床和通用机床之间得差别,理解不如宁默深刻。
    “你说得容易。”秦仲年白了宁默一眼,说道:“你们提出来的需求,超出了我们以往生产过所有机床的范围,要设计这样的机床,差不多就是完全从零开始。你没做过机床设计,不知道从零开始设计有多困难,光是反复地设计和制造样机,花费就是以千万来计算的,你们负担得起吗?
    “对了,你们刚才不是说一年能够有100个亿的销售收入吗?那好,你们先拿三五个亿出来,我安排苍龙研究院组织最强的人手,帮你们把机床设计出来,你们看如何?”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