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0797章 臣天生独具慧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川府境内多小部族,朝廷的政令很难影响到他们,那么将川府设为新政的试点,就不具代表性。
    赵祯听完了寇季的分析,疑问道:“那四哥觉得,该选何处?”
    寇季沉吟道:“三秦之地。”
    “三秦之地?”
    赵祯一愣,疑惑的道:“为何选三秦之地?”
    寇季坦言道:“因为三秦之地够穷。”
    在秦汉唐时期,三秦之地绝对是天底下最富庶的地方。
    可是到了宋朝,三秦之地就成了一个十分贫穷的地方。
    穷到什么地步,穷到用铁当钱。
    时至今日,大宋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三秦之地依然有铁钱在流通。
    足可见,三秦之地的百姓们有多穷。
    造成三秦之地百姓穷的原因是什么?
    是经济政治中心的转移、是军功制被取缔、是职业兵代替了府兵、是经过了千百年过度压榨以后土地贫瘠等多种因素。
    “够穷?”
    赵祯一脸错愕。
    寇季直白的道:“不错,够穷……越穷的地方越容易出政绩。只要新政在三秦之地出现成效,使得三秦之地的百姓逐渐变富裕。
    那么天下间的百姓都会看得到。
    到时候朝廷再向地方推行新政,就会变得十分容易。”
    为什么越穷就越容易出政绩呢?
    因为起点低。
    只要朝廷的资源稍微倾斜那么一点点。
    三秦之地的百姓就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富起来。
    像是江宁府那些富庶的地方,朝廷资源倾斜一点点,根本翻不起什么大浪。
    所以选择三秦之地,更容易出政绩,也更容易让百姓们接受新政。
    赵祯自然知道寇季口中那句‘越穷的地方越容易出政绩’是什么意思。
    “那便选三秦之地试行。”
    赵祯已经被寇季说服,所以毫不客气的选择了三秦之地。
    寇季在赵祯说完话以后,问道:“官家准备让谁去担任三秦之地的知府?”
    赵祯看着寇季道:“四哥有可推举的人吗?”
    寇季坦言道:“范仲淹可担当此重任。”
    赵祯一愣,思量道:“范仲淹在河西治理地方的时候,颇有建树,也十分能吃苦,更扛得住压力。李公曾经上奏过许多奏疏,称赞范仲淹。
    让范仲淹去担任三秦之地的知府,确实是一个十分好的人选。”
    说到此处,赵祯盯着寇季道:“但范仲淹担任了三秦之地的知府,永兴军路的转运使,可就无处安放了。”
    寇季沉吟了一下道:“调他去河西担任转运使,看他和李迪谁能镇得住谁。”
    赵祯闻言先是一愣,随后失笑道:“朝堂上能有几个人镇得住李迪的。调永兴军路转运使去河西,必然会被李迪压的喘不过气。”
    寇季淡然道:“臣若是没有记错的话,他在永兴军路任职转运使,快十年了吧。十年时间过去了,三秦之地还是那么穷。
    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调他去给李迪当副手,已经是便宜他了。
    他若是不愿意,就让他去北边吃沙子,吹冷风。”
    赵祯哭笑不得的摇摇头,却没有反驳寇季的话。
    此事定下了以后,赵祯又找吕夷简三人商量了一下。
    吕夷简三人对寇季的提议不赞成,也不反对。
    他们三人分别选择河西、江宁府、川府,也有各自的用意。
    吕夷简选择河西,是因为河西之地多俘虏之身的百姓。
    朝廷如何在河西折腾都行,真要出了问题,大军往河西一派,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王曾选择江宁府,是因为朝廷在江宁府推行新政的话,会遭受到很大的阻力。
    只要朝廷能够扛着阻力,将新政推行下去。
    那么以后在其他地方推行新政,就会轻松许多。
    张知白选择川府,大致的想法跟吕夷简差不多。
    张知白觉得,推行新政,必然会遭到人反对。
    一旦闹出了事端,驻扎在大理内的十数万大军,可以快速的赶到川府境内平定。
    他们三人虽然各有用意,但是在跟赵祯商讨此事的时候,并没有坚持己见。
    因为此事背后真正的谋划者是赵祯和寇季二人。
    赵祯和寇季二人的想法和选择,远比他们三人的重要。
    他们三人现在要做的就是顶住此事,避免出现纰漏。
    他们三人对寇季提出的三秦之地没有表态,但是对寇季推举的人选,倒是举双手赞成。
    他们三人十分的欣赏范仲淹。
    范仲淹入京以后的所作所为,他们三个人都看在眼里,知道范仲淹是一个能担当大任的人。
    若不是范仲淹跟寇季走的太近,他们三人甚至还有心提拔一下范仲淹,将范仲淹当成储相培养。
    一个在他们眼里有储相之姿的人,去三秦之地担任知府,主持新政的推行。
    他们很满意。
    此事定下来以后。
    赵祯下旨调任了永兴军路上的转运使等一类的主管官员。
    随后,赵祯再次下旨,该永兴军路为陕西府,府城定于长安。
    设知府一人,主管民政;设监察使一人,主管监察;设镇府将军一人,主管地方兵马。
    府下设立十州七十二县。
    州内设知州、巡查、镇州校尉。
    县内设有知县、观政官、县尉。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佐官和六曹官吏若干。
    在赵祯旨意下达以后,范仲淹就打点了行囊,随同新任陕西府监察使庞籍,一起赶往了长安。
    在临行之前,范仲淹特地拜会了寇季。
    寇府新宅。
    花园。
    寇季和范仲淹面对面的坐在软毯上,面前摆放着一张矮几,矮几上摆放着一桌酒菜。
    范仲淹一边为寇季斟酒,一边道:“先生,听闻学生能够出任新设的陕西府知府,是您推举的?”
    寇季端起酒杯,浅尝了一口,撇撇嘴道:“朝野上下皆知的事情,还需要问?”
    范仲淹苦笑了一声道:“学生不是这个意思。学生的意思是,先生既然推举学生去出任陕西府知府,那么必然有什么事情需要学生做。
    学生就是想问问,先生打算让学生做什么。”
    寇季闻言,似乎来了兴致,他放下了酒杯,盯着范仲淹笑道:“知道昭陵不?”
    范仲淹缓缓点头,“唐太宗皇帝李世民的陵墓。”
    寇季点头笑道:“听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本,就在李世民的昭陵之中。你去了陕西府以后,带人挖了李世民的墓,将里面的兰亭集序真本拿给我。”
    范仲淹闻言,一脸惊恐的看着寇季。
    寇季见此,哈哈大笑。
    范仲淹见此,意识到自己被耍了,哭笑不得的看着寇季。
    寇季笑了许久,止住了笑声道:“你认识我也有些年了,知道我不喜欢朝堂上那一套行事规矩。我推举你出任陕西府知府,是看中了你的才能,并没有其他目的。
    你在我面前说客气话,恐怕并不是真的想帮我做什么吧?”
    范仲淹坦言道:“朝廷突然改路为府,学生身为朝廷新设的第一府的知府,所要面对的都是未知的东西。如何治理一府,自然得向先生你请教一番。”
    寇季猜到了范仲淹找上门会问这个问题,心里也有腹稿,他对范仲淹道:“朝廷改路为府,旨在推行新政。新政是自上而下的,也是自下而上的。
    朝廷治府、府治州、州治县。
    数县为一州、数州为一府、数府为一国。
    所以,你到了陕西府以后,需要做的就是指引府下各州的知州,治理各州。
    各州再指引州下各县,治理各县。
    具体如何指引,就不需要我教你了。
    你曾经在地方任职过很长一段时间,知道如何治理地方。
    你在河西也学习过如何带领百姓发家致富,知道如何带领百姓发家致富。”
    范仲淹听完了寇季的话,若有所思。
    范仲淹又不是什么官盲,他为官的时间比寇季还长,寇季一点,他就明白了府治的关键。
    也开始思索起了如何依照新政治理地方,带领百姓发家致富。
    寇季在范仲淹思索的时候,继续道:“随后我会将汴京城内的纺织作坊,迁移到长安,助你一臂之力。”
    范仲淹闻言,缓缓回神,他沉声道:“先生厚爱,学生愧不敢领受。”
    汴京城的纺织作坊,算是汴京城内的一大支柱产业。
    算上其他各地的分作坊的话,算得上是大宋的一大支柱产业。
    其产出的布料,不仅供应给大宋百姓,也远销到了青塘、西州回鹘、交趾、辽国,以及海外诸国。
    每一岁的岁收,多的惊人。
    如此一大支柱产业,从汴京城撤出,扎根到长安。
    长安必然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富起来。
    寇季此举,等于是在他上任的时候,送了他一桩大功绩。
    以纺织作坊如今的规模,迁移的话必然会有所损失。
    所以范仲淹觉得寇季的恩情,他领受不起。
    寇季笑着道:“我也没说一下子就将纺织作坊迁移到长安。我会先派遣人去长安设立分作坊。然后借着分作坊,招工、引商。
    等到长安的分作坊有了成效以后,我才会将汴京城内的纺织作坊全部搬到长安去。”
    范仲淹听到这话,脸色好看了不少,他盯着寇季道:“先生,学生不明白,纺织作坊在汴京城内办的好好的,为何要迁移到长安去?
    若仅仅是为了照顾学生的话,那大可不必。
    学生承蒙官家和先生厚爱,此去陕西府,一定会引领着陕西府的百姓发家致富。
    学生不才,但也在河西跟着先生学习了许多牧民之道。
    有先生教授的牧民之道,学生一定能够让陕西府的百姓富起来。”
    寇季笑道:“将纺织作坊搬到长安去,有照顾你的意思,但更多的是为了纺织作坊的发展。”
    范仲淹狐疑的看着寇季。
    寇季坦言道:“当初初建瑞安镇的时候,瑞安镇上的百姓,一个个穷的叮当响。所以她们做事十分认真,干活十分卖力。
    纺织出的布料,远比其他地方的布料要好不少。
    可近些年,她们做工没有以前卖力了,纺织出的布料也出了瑕疵。
    已经渐渐的影响到了纺织作坊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信誉。
    所以为了纺织作坊的以后,必须得给它换一个地方了。”
    范仲淹脸色一变,眉头皱成了一团,沉声道:“她们……忘恩负义?!”
    寇季失笑道:“胡说八道!她们始终记得我的恩情,也始终记得朝廷的恩情。”
    范仲淹沉声道:“她们既然没有忘恩负义,纺织作坊纺织出的布料为何会出现瑕疵。”
    寇季叹了一口气,道:“因为她们现在有钱了,做事就没有以前那么认真了。”
    瑞安镇上的百姓,以前是一群灾民,一个个穷的叮当响,为了讨一口饭吃,什么都能做,什么都会认真做。
    可如今不同了。
    随着寇准在瑞安镇上创立了文昌学馆,吸引了大批家有薄财的读书人的家人移居到了瑞安镇。
    瑞安镇借着跟这些人做买卖、出售、出租屋舍,渐渐的富了起来。
    再加上寇季几次出征,都带着瑞安镇上的青壮。
    他们跟着寇季捞了不少军功,也捞了不少浮财,所以更加富裕。
    外加上锻钢作坊不断升级,作坊内的劳力们的报酬不断的提升,使得他们更富。
    瑞安镇上富裕的人多了,人心也就变了。
    男子们几乎都想着进锻钢作坊,或者去战场上搏一个富贵。
    女子们都想出去做生意,想多赚一点贴补家用。
    所以女子们在下了工以后,一个个都干起了兼职。
    不是挑着担子在汴京城内叫卖各种零碎的东西,就是在汴京城外、或者瑞安镇上摆上一个小摊,给过往的商客提供吃食。
    一些女子们做生意赚的多了,干脆就离开了纺织作坊,一门心思的做起了生意。
    如此风气下。
    纺织作坊内的女工,不断的在锐减。
    女工纺织出的布料质量,也不断的在下降。
    如今,一心一意为纺织作坊出力的女工,已经是极少一部分人了。
    有鉴于此。
    寇季才生出了将纺织作坊迁移到其他地方的心思。
    寇季之所以敢将如此庞大的一个纺织作坊迁移到其他地方,就是因为除了汴京城纺织作坊,其他设在保州、雷州、西宁州三地的纺织作坊。
    纺织出的布料产量和布料质量,一直在直线上升。
    范仲淹不知道纺织作坊的内情,所以听到了寇季的话以后,迟疑道:“百姓们有钱了,也不是一件好事?”
    寇季瞥了范仲淹一眼道:“一个倒夜香的,在倒夜香之余,做起了其他生意,并且发现其他生意远比倒夜香更有前途,你觉得他还会安安稳稳的倒夜香吗?”
    范仲淹闻言,沉默不语。
    寇季坦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人之常情。”
    范仲淹依旧沉默不语。
    寇季失笑道:“你总不能觉得穷人肯听话肯吃苦,就一直让人穷下去吧?”
    范仲淹终于开口了,“学生不是那个意思。”
    寇季笑道:“你觉得此事难以接受,我倒是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曾经一贫如洗的瑞安镇百姓,终于富起来了。
    我不用再担心他们会饿死。
    朝廷也不用在担心他们会饿死。
    更不用担心他们走投无路的时候,会作乱,会造反。
    如今离开了纺织作坊,瑞安镇的百姓依旧能富裕。
    那我们就将纺织作坊迁移到其他地方,让其他地方的人也借着纺织作坊富起来。
    等到其他地方的人不需要纺织作坊的时候,我们再前往别处。
    每迁移一次纺织作坊,就能造福一批人。
    对我们这些当官的而言,这是一件十分值得高兴的事情。”
    范仲淹叹了一口气道:“学生只是觉得,百姓们富了可以,但不能为了争名逐利,失去仁义。”
    寇季摇头笑道:“你又胡说了。生意场上的事情,那有什么仁义可言。纺织作坊一直在盈利,所以你觉得百姓们离开了纺织作坊,失去了仁义。
    可你有没有想过,纺织作坊若是不赚钱,甚至不断的往进赔钱。
    百姓们若是为了守着仁义,一直逗留在纺织作坊不肯走。
    那得是多悲哀的一件事?”
    寇季说到此处,指了指自己,“纺织作坊若是倒了,于我而言,不过是少了一份收入而已。没了这份收入,我也饿不死。
    可百姓们若是为了仁义守着纺织作坊,纺织作坊一旦倒了。
    那他们很有可能就会回到以前,继续一贫如洗的过活,继续饿肚子。
    你要记住,人只有在吃饱了以后,才会讲仁义。
    若是吃不饱,要仁义有个屁用。”
    范仲淹愕然的看向寇季。
    寇季淡淡的道:“你别看我现在坐在这里跟你侃侃而谈,谈论仁义道德。在华州的时候,家中没有米粮,为了一口吃的,我能光着屁股在一众洗衣服的妇人们面前,跳到水里去摸鱼。
    我也能冒着被人扭送到官府的风险,跑到街道上去骗人。”
    范仲淹深吸了一口气,对寇季深深一礼,“学生受教了。”
    寇季点点头道:“去了陕西府,好好干,别丢我的脸。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是跟监察使、镇府将军起了冲突,就来信给我。
    你先生我虽然人微言轻,但是关键时候帮你说那么一两句话,还是很管用的。”
    范仲淹听到此话,认真的看向了寇季。
    “先生,您是不是谦逊过头了?”
    寇季笑骂道:“滚蛋!”
    范仲淹哈哈一笑。
    随后,范仲淹陪着寇季又聊了一些闲事,然后离开了寇府,背上了行囊,坐上了马车,离开了汴京城。
    寇季在范仲淹走了以后,稍微给赵祯提了那么一点点建议。
    然后韩琦、欧阳修、文彦博几个人,便成了陕西府治下十州的知州。
    在范仲淹等人调任陕西府以后,在朝廷路改府的开始试着推行以后。
    朝野上下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
    因为在很多人眼里,祖宗成法,最好就是一成不变。
    唯有如此,江山社稷才能长治久安。
    而朝廷改路为府,明显有些违背祖宗成法,所以一些人自然站出来提出反对的意见。
    只不过反对的声音并不大。
    因为改路为府以后,朝廷任用的地方官员的数量并没有减少,反而隐隐有些增加。
    一些地方官员的职权也没有缩减,反而增加了不少。
    更重要的是,此次推行新政,只在永兴军路,并没有涉及到其他的府路。
    所以其他府路的官员在持续观望,并没有急着反对。
    当然了,还有一部分官员,觉得朝廷推行改路为府的政令,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机会。
    因为在朝廷推行的改路为府的政令中,知府、知州两大衙门的大部分官职的权力得到了提升。
    各地知府、知州,甚至一些转运使,自然不会跳出来反对此时。
    而朝廷在改路为府的时候,增加了一些官职。
    那些官职低的,有希望攀一下更高的职位,自然也不可能跳出来反对。
    所以,反对此事的声音很小。
    小到寇季、赵祯几个人懒得出手打压。
    当然了,赵祯、吕夷简、王曾、张知白四人最近也没心情打压谁。
    他们的目光都被一个人所吸引。
    那个人便是居住在城外三清观内的何仙姑。
    正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更何况是色胚。
    何仙姑长的足够美,又颇具出尘气息,所以在入了汴京城以后,仅仅露了几面,便引起了汴京城内很多人的注意。
    有权贵慕名拜访,得见仙颜以后,立马将其吹捧的天上有地下无的。
    然后更多的人跑去拜访。
    在得见了仙颜以后,何仙姑的美名,一瞬间传遍了汴京城。
    然后,寇季告诉赵祯的那一番谎言,站不住脚了。
    赵祯为此特地将寇季招进宫。
    伏暑殿内。
    赵祯目光幽幽的盯着寇季,叹气道:“四哥,你不是说那何仙姑相貌平平、身段平平、出口皆是粗鄙之语吗?
    怎么汴京城内见过她的人都说,她相貌如同天仙、身如拂柳、谈吐更是不凡。
    上知天文、下通地理、还懂得经书学问、兵法谋略,琴棋书画更是无一不精。
    如此冠绝天下的才女,怎么到了四哥口中,就成了一般女子。
    四哥,你可是在欺君。”
    若是一般人听到此话,恐怕早已吓的浑身哆嗦了。
    但寇季又岂是一般人。
    他听完了赵祯的话,脸不红心不跳的道:“世人愚昧,只知道以皮囊相人,所以觉得那何仙姑十分不凡。可臣不同,臣天生独具慧眼,能够透过人的皮囊,看透人心。
    在臣眼里,何仙姑就是一个十分寻常的一般女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