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0588章 忧伤的赵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初生的时候,性子是纯净善良的,后天的学习和影响,让人发生了改变。
    有人在后天学习和影响中,变成了大奸大恶之人。
    也有人在后天学习和影响中,变成了忠勇果敢之人。
    没有人生来就是坏的。
    人之所以会变坏,全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别人灌输了错误的学问,又或者被身边的人影响,所以才变成了恶人。”
    为了向赵祯讲明量才的重点,寇季不得不将《三字经》搬出来。
    《三字经》乃是后人所著。
    现在可没有出现。
    毕竟,《三字经》中提到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的主人翁苏老泉苏洵,如今还不及弱冠之龄。
    “人之初,性本善……”
    赵祯下意识的重复了一下寇季说出的《三字经》。
    心中量才的标准,有了一些动摇。
    寇季见赵祯在思考自己说过的话,就继续说道:“丁谓初入仕途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大奸大恶之人。不仅不是大奸大恶之人,反而还是少有的干才。
    他外任期间,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建立了不少的功勋。
    文治武功方面,皆有建树。
    丁谓的履历卷宗,就在吏部存放着,回头臣可以让人拿过来,让官家好好的看一看。
    丁谓在外任职的时候,是一个好官。
    为何入了朝堂以后,就变成了一个大奸大恶之人呢?
    就是因为朝廷的量才之法,有问题。
    朝廷量才,重学识、重名望、重出身。
    唯独不重视能力。
    所以丁谓在外任职期间,屡立功劳,却没有得到升迁。
    丁谓大概是发现了自己再怎么帮朝廷做事,再怎么帮朝廷立功,也得不到升迁。
    所以就换了个法子,帮自己谋求仕途上平步青云。”
    赵祯听到此处,脸色有些难看。
    丁谓是他父皇在位期间出现的官员,丁谓帮朝廷立了无数功劳,却得不到升迁,他父皇是有责任的。
    作为人子,听到自己父亲有错,他心里自然不痛快。
    依照孝道,他不仅不能说他父皇的坏话,还得维护他父皇的名声。
    但他却没有阻止寇季说下去,也没有因此降罪寇季。
    因为寇季的话,入木三分。
    已经明确的指出了朝廷量才的弊端。
    他今日若是阻止了寇季说下去,以后说不定再也听不到如此的逆耳忠言。
    寇季见赵祯脸色不太好看,略微咬了一下牙,继续说道:“丁谓立功得不到升迁,所以他认祖归宗,认回了那个比较有名望的祖宗。
    丁谓有了有名望的祖宗以后,立马就得到了升迁。
    他升迁到了汴京城以后,也没干什么利国利民的事情。
    只是一味的欺上瞒下,借此平步青云。”
    赵祯深吸了一口气,盯着寇季,迟疑的道:“是朕父皇的过错?”
    寇季沉默了一下,他觉得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他看向赵祯道:“先帝以学问、名声量才,满朝文武自然纷纷效仿。”
    赵祯听到这话,脸色更加难看。
    寇季叹了一口气,道:“官家登基时间也不短了。应该明白什么叫做上行下效。”
    “朕……”
    赵祯突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和寇季一起数落他父皇?
    他做不到。
    寇季说的句句在理,也有现成的例子在,足以说明他父皇在量才方面,有问题。
    寇季见赵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大致能猜测到赵祯的心思。
    寇季继续说道:“臣再给官家举一个例子。臣在吏部任职,曾经派人下去调查过各地官员,碰到了两位十分有趣的知县。
    其中一位知县,在任职期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如同一个闺中小姐,整日里躲在府上,吟诗作赋,精研学问,将一众政务,全数丢给了县衙里的佐官、小吏。
    所以这位知县治下,经常发生佐官、小吏欺压良善的事情。
    但让人意外的是,此人居然数次获得了上官的推举。
    其原因就是此人在士林里有名气,肚子里有才学。
    另外一位知县,在任上,每日都会走出府衙,去自己治下的县里四处走走,路遇不平,便为其伸冤。闲暇的时候,就会想尽办法,带着县上的百姓们,一起谋福。
    在他治下,县上的百姓们虽然过的并不富裕,但是却没有人饿死,也没有人受到欺压。
    让人意外的是,此人三迁知县之位,九年时间里,没有升迁一步。
    其原因就是此人在士林里没什么名气,甚至跟自己的上官,交往也不怎么深。
    臣曾经派人找他的上官询问他在任职期间的过往的时候,他的上官居然对他没有太多印象。
    臣……”
    “够了……”
    赵祯咬着牙,打断了寇季的话。
    他不想再听寇季继续举例了。
    虽然他不愿意承认,但是在他心里,他父皇的名字,跟昏君两个字,正在逐渐靠拢。
    他怕寇季再说下去,他父皇的名字就和昏君两个字重叠在了一起。
    他父皇就算再怎么不堪,对他还是十分好的。
    他不想让他父皇在他心里留下的英明神武的形象,破碎的一点儿也不剩。
    赵祯深吸着气,强压着心头的不适,低声对寇季道:“你直接告诉朕,朕该怎么做就行了。”
    寇季见火候到了,也就没有继续再破坏赵恒在赵祯心里的形象。
    寇季说道:“官家不应该把目光注视到忠臣良将身上,也应该把目光放在那些奸臣身上。忠臣良将身上,有官家能够学到的东西,奸臣身上同样有。
    官家可以从忠臣良将身上学到如何量才。
    从奸臣身上会学到更多量才的方式。
    许多大奸大恶之人的官员,初入仕途,都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
    他们都是在仕途上,才变成大奸大恶之人的。
    他们为何会变成大奸大恶之人,值得官家好好的追寻。
    是朝廷做了什么,让他们变成了大奸大恶之人。
    还是他们在入仕途以后,受到了什么影响,变成了大奸大恶之人。
    都值得官家深究。
    官家若是弄清楚了他们为何会变成大奸大恶之人,就能防微杜渐,就能对朝廷的一些政令,以及朝廷的量才之道,加以改正。
    如此,才能让我大宋多一些好官,少一些奸臣。
    如此,才能让我大宋政治清明,国力蒸蒸日上。”
    顿了顿,寇季又补充道:“其实,太祖皇帝在位期间,定下的官员考核制度,还是很不错的。太祖皇帝十分重视地方官,知道地方官是朝廷的根基。
    所以在派遣地方官的时候,十分慎重。
    在调任地方官、考核地方官的时候,也十分严格。”
    赵匡胤欺负人家孤儿寡母,得到了皇位,确实有些不地道。
    可赵匡胤确实比那位被他抢夺了皇位的小皇帝,更适合当皇帝。
    不论是平定四方,建立王朝,还是施政手段,都是十分厉害的。
    赵匡胤深知地方官,是朝廷的根基。
    所以对地方官的重视,远超其他的朝代。
    县、州一级的地方主官,每一位在上任之前,他都要过问。
    在上任之后,他还派遣了不少人,从四面八方盯着。
    各地的通判,皆是他的耳目,为他帮助地方官施政以外,还帮他监督地方官,可以秘密的向他打小报告。
    此外,他还派遣朝中重臣,兼任各地主官,对地方官加以约束。
    包括御史台、三司,皆在帮他监督着地方官。
    在地方官升任途径上,考核也十分严格。
    在地方官升迁的时候,不仅考核他们的政绩,还得考核他们的风评,真真正正民间百姓给出的风评,而不是他的上官给出的。
    当然了,他们上官的风评,也夹杂在其中。
    但在其中的比重并不重。
    此外,地方官调任的时候,赵匡胤要亲自审核,核准以后,才会准许其升官。
    由此可见,赵匡胤对地方官的重视,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然而。
    赵匡胤定下的考核官员的方式,赵光义继承了下来,但他并没有赵匡胤那么大的毅力,对每一任地方官都严加考核以后,才准予升迁。
    不仅没有严加考核,还开了无数条口子,帮着他看好的一些官员,火速升迁。
    比如寇准,就是其中的一位受益者。
    寇准在中了进士以后,在外任职了两任知县,没有经历州、府历练,就火速的被赵光义召回了京中为官,一路平步青云。
    再比如,酒鬼宰相苏易简,在外任职不满三年,就被火速召还回朝,担任了御史言官。然后一路平步青云,用了十二年,坐上了参知政事的位置。
    赵光义开了无数口子,到了赵恒即位以后,口子开的就更大了,隐隐成了一种风气。
    有学问、有才华、有名望的,又会拍马屁的,皆能火速升官。
    有没有能力,他不在乎。
    只要拍马屁把他拍舒服了,又或者能顺着他的心意,帮他求仙问道,那升官就是妥妥的事情。
    参知政事一类的重位,也能随便委任出去。
    北宋有名的五个大奸佞,北宋五鬼,全是他提拔的。
    “呼……”
    赵祯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脸上挤出了一个十分难看的笑意,对寇季道:“四哥的话,朕记住了。”
    不等寇季开口,赵祯又道:“朕乏了……”
    寇季见此,赶忙起身,拱手道:“臣……有罪……”
    赵祯摇摇头,叹息道:“人常说,忠言逆耳。以前朕体会的不够深,现在終于明白了,忠言到底有多逆耳。”
    寇季苦着脸道:“臣不该……”
    寇季想再次认罪,可赵祯却打断了他的话,赵祯看着寇季道:“四哥的话虽然刺耳,但是句句在理。四哥也是为了朕的江山社稷,才不得不说出这番话。
    错不在四哥,在朕。
    是朕看的不够清楚,想的不够明白,才让四哥说出这些话的。”
    顿了顿,赵祯又道:“四哥不必因为说出了这番话,担心会触怒朕。四哥不说的话,也许朕一辈子也看不明白。”
    赵祯语气有些唏嘘的道:“四哥若是不说的话,满朝文武,没人会给朕说。他们会顾忌父皇的名声,将此这些话藏在心里,藏一辈子。
    朕要治理天下,就得看清楚天下。
    若是没人跟朕说实话,朕如何看清楚天下?
    朕看不清楚天下,又如何治理天下?
    就像是西域。
    朕不了解西域的时候,朕和满朝文武一样,以为西域是不毛之地,没有可取之处。
    可当朕了解了西域以后,才知道,西域并非不毛之地。
    满朝文武说的话,作不得真。
    朕的自己了解,自己看,才能分辨出其中的真伪。
    四哥在让朕看清楚天下,在让朕学会分别真伪,朕该感激四哥的。”
    寇季躬身道:“臣不敢……”
    赵祯苦笑了一声,道:“可朕感激不起来,甚至还有点想和你打一场的心思。毕竟,你戳破了父皇在朕心中的形象,将父皇在朕心里留下的英明神武的样子,砸了个粉碎。
    那是朕的父皇,朕的生身父亲。
    他对天下如何,朕不想说。
    但他对朕,真的好。
    所以,朕听到了一些有关他施政的话,心里不痛快,你应该能理解。”
    赵祯是真的没有怪罪寇季的意思,所以他将话说的坦白通透。
    有怨气就是有怨气。
    没有遮遮掩掩,坦白的告诉了寇季。
    寇季叹了一口气,道:“臣能理解……回头臣陪着官家打一场……”
    顿了顿,寇季补充了一句,“臣不会留手的。”
    赵祯一愣,哭笑不得的摇头道:“算了吧……朕习武也有三五年了,你却不习武,以前的你还能跟朕交手一二。现在的你,根本不是朕的对手。
    你陪朕打,就是在讨打。
    如今你也是一位国公,也是有身份的人。
    朕若是将你打的鼻青脸肿的,你和朕脸面上都不好看。”
    寇季苦笑了一声,没有再说话。
    赵祯倒不是在跟他吹牛。
    赵祯在习武的时候,是真的下了苦功的。
    没事就拉着人真真正正的对练,为此没少挨打,如今跟宫中一些武艺偏弱的将士,能对拆许久。
    虽然算不上是一个高手。
    但是吊打寇季,还是轻轻松松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