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七百五十八章 扶贫者们的无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因为经济价值非常的高,所以国内的红豆杉曾经一度遭到了疯狂砍伐,濒临灭绝。我们这块红豆杉林,在被发现后也遭到了盗伐,其中两颗最大的红豆杉已经被盗伐掉了。后来是我们保护区历代护林人员的努力,才使得这块珍贵的野生红豆杉林得意保存下来。”
    吴浩闻言笑着赞叹道:“这些都是郭站长他们这些一代代护林人的努力,才使得我们如今还能够看到这种珍惜树种啊。”
    吴浩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呼应,随即爆发出一阵赞美话语。
    而郭站长呢,则是笑着摇了摇头,然后看着眼前这片红豆杉林不由的感叹道:“当年我们也才刚刚来到保护区不久,保护区呢也刚刚设立。
    我们只知道这片山林需要保护,但不清楚到底要保护什么,甚至不知道什么叫红豆杉。
    而且那时候这里比较封闭,只有一两条当地药农和山里猎户和山民踩出来的土路,行走非常困难。
    所以对于林区植被的甄别考察我们一直进展的比较缓慢,直到林业大学的一位教授过来考察,才为我们甄别出来了十几种珍贵的保护品种。
    其中就有这个红豆杉,当时这里有好几颗几百年的大树,非常的笔直。
    结果被外人盯上了,有个老板愿意花二十万来购买,当时的二十万非常的多,我们一个月的工作才四五百块钱。
    我们当然不愿意了,并且还为了防止这几颗大树被人盗伐,专门安排人巡查。
    结果一个夏天,下了一个兴趣的雨,山里爆发出来了山洪,将路冲毁。为了人身安全,我们就暂时中断了巡山工作。当时都心想着这里这么偏僻,而且连连降雨,山路冲毁,没什么人会进去的。
    可是没想到,等天晴后,我们将路修通然后进山巡查的时候,发现这几颗树木都被盗伐了,而且还出现了拖拽的痕迹。
    当时我们那个心疼啊,看着那个新鲜的树桩,以及被看下来的树枝,哭的是撕心裂肺的。
    都怪我们麻痹大意了,如果当时稍微注意一下,则几颗大树也就保护下来了。”
    郭站长,都过去了,谁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只能是盗伐的人利益熏心啊。吴浩笑着安慰道。
    是啊,郭站长,这几年你们所做的努力我们也都看在眼里。没有你们,哪有这么好的绿水青山啊。镇里的领导也跟着安慰了起来。
    郭站长摆摆手道:“我没事,就是有些触景生情罢了。
    大家继续,继续,不用管我!”
    对于郭站长的心情,大家也都能十分理解。毕竟临近退休,回想往事自然会感慨万千,容易失态。
    而一旁的镇领导也趁机插上话来:“为了保护这绿水青山,以及相应国家扶贫号召,我们镇上这些年一直在进行努力,先后将四个自然行政村的三百八十五户村民从山里迁移到镇里,并给他们修建了安置住房。
    现在这些居民呢,通过沿街的店铺买一些小工艺品或者开个商店,饭馆茶楼,每年都能有非常客观的收入,可以说是已经完全脱贫,甚至很多家庭已经步入小康。
    当然了,有一些村民还是不愿意搬,尤其是一些老人,乡土情感太重,不愿意离开。
    这些年呢,我们也在继续努力的做思想工作,并且陆续的将剩下的村民陆续迁移了出来。
    目前山里也就只有十几户人家了,这些人家大多都是一些不愿意搬迁的老人,所以我们也会定时安排镇上的干部走访,一方面继续做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尽可能的照顾他们的生活。
    我们很多干部进山都会给这些老人家带一些油啊,米啊,肉啊之类的。
    现在他们也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义务护林员,而且非常的积极,之前有好几期险情就是他们发现并且及时报告的。”
    听到这个镇领导一本正经的向他介绍镇上的工作成绩,吴浩心里其实有些发懵。他不是什么领导,这些业绩就没必要给他讲的这么清楚了吧。
    不过,就扶贫搬迁这块,镇上的工作做的还是不错的。吴浩他们来到镇上就发现,那些安置房建的真不错,而且沿街的上铺的确已经形成了规模,这点成绩还是值得肯定的。
    于是他点点头含笑道:“这的确非常不容易,尤其是长期奋斗在基层的工作者。
    他们常年奋斗在扶贫一线,也是和老百姓打交道最多的人。在这总艰苦的环境下,真的很考验人的坚强意志。
    奋斗是苦涩的,成果的耀眼的,石桥镇能有今天,这离不开你们这些基层工作者的努力。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你们不负这句话!”
    听到吴浩的话,这些镇领导们一个个露出了笑容。和他说话的那个镇领导连连摆手道:“不敢当,不敢当,我们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
    县里要求我们是百分之百脱贫,可是这几户老人家还是这样,这也让我们很烦恼。
    每次我们去县里开会,县领导都会问我们,那几户愿意搬迁吗,脱贫了吗,我们都不好回答。”
    哈哈哈哈,这也算是不可抗拒的因素嘛。办法总比困难多,我相信这件事情肯定会圆满解决的。
    吴浩笑着安慰了一句,然后灵机一动道:“我们中午吃的腊肉和木耳不错,你们何不发动发动这几乎村民,让他们多养几头猪,重点木耳。
    每年光是卖猪和卖木耳的钱,应该也能脱贫了吧。”
    听到吴浩的话,这个镇领导苦笑着摆摆手道:“木耳现在养殖的比较多,而且没有什么小路。我们之前试着让村民种植香菇,可是失败了,大家不愿意干,规模上不去,也就卖不上什么价格。
    至于养猪做腊肉,这些村民淳朴的人,人家养猪就不是卖的,而是为了吃。
    一户村民一年养两头猪,过年的时候全杀了,除了过年吃以外,其它的全部做成腊肉,这样就够接下来一年吃的了。
    我们景区曾经上面去收购这些村民手中的腊肉,但没有谁愿意卖啊。很多人都是,这些肉是留给自己儿子和孙子吃的,不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