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五百八十章 潼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一直到现在,内阁的名字,也是由‘内阁房’而来,在体制上,并没有说法,是所有人习以为常的结果。
    这种结果是大家默认的,因为朱元璋废除丞相,不许后世再设,因此,首辅这个名字,也是从‘宰辅’演变而来,历代皇帝也没有给内阁‘扶正’。
    周延儒听着孙传庭的话,心里有些激动,他要是能做大明真正‘宰辅’,何尝不是一件青史留名的大事!
    周延儒知道这里面有很多坑,还是忍不住的道:“真的由我决定?”
    周正一笑,道:“当然。”
    孙传庭接话,道:“下官等正在写详细的条陈,也在与其他各部商议,预计三天之内商议妥当,上书元辅,请元辅斧正。”
    小皇帝管不了事,司礼监被禁军包围,李忠都进不去,玉玺就在周正手里。
    周正居心叵测,周延儒则权欲熏心,这两人一合作,谁也反对不了。
    周延儒看得出周正‘包藏祸心’,内心争斗一番,道:“我要两个阁臣,不,两个副总理名额,这个改革小组,我也要派人加入进去,范文景,你认识的。”
    周正唔了一声,道:“可以。”
    周延儒心里有些满足,继而道:“既然要改,你的征西廊打算怎么办?”
    周正想了想,道:“这是因为剿匪而特殊存在的,一旦西北平定,自然解散,等总理大院建好了,就迁入兵部。”
    周延儒看着周正,表情有些晦涩,不乏试探的道:“我要李邦华入阁。”
    李邦华是兵部尚书,按理说,应该是礼部或者是吏部先入。
    孙传庭看了眼周延儒,暗道:这位老大人还是不死心啊。
    周正看了眼周延儒,故作沉默片刻,忽然一笑道:“李邦华资历够了,我答应了。”
    周延儒心里大松一口气,算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转向孙传庭道:“你有什么麻烦,就直接来找我。”
    孙传庭躬身,道:“是,谢元辅。”
    周延儒没有再说说什么,起身就离开了征西廊。
    孙传庭等他走了,看着周正笑道:“大人,咱们这位元辅,还是这么野心勃勃啊。”
    周正也笑着,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要是肯就这么放弃才奇怪。先将衙门立起来,而后就召集人手,着手立法,有元辅在前面挡着,你们可以放肆一些的做。”
    孙传庭也是这样想的,道:“是。”
    周正这边磨刀霍霍准备对明朝两百多年的旧体制发起挑战,在西北的卢象升,也对潼关不断的惊醒收网。
    曹文诏站在卢象升身侧,看着潼关道:“大人,差不多了,潼关的粮草,应该快耗尽了。”
    赵率教看了看天,道:“大雨没有停过,李自成的援军来不了,咱们水淹潼关,或者佯攻,最多三天就能拿下来。”
    卢象升心里估摸着,道:“湖广那边基本上定了下来,四川也趋于稳定,虽然李自成的主力还找不到,但拿下潼关,陕西就问题不大了。”
    潼关号称天下第二雄关,在西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换句话说,谁掌握潼关,谁就能掌握陕西,而控制陕西,西北就在望。
    曹文诏道:“征西伯的两万援军在路上,拿下潼关,我们可以分兵横扫陕西,而后兵力向川陕交界集中,将李自成找出来,聚而歼之!”
    由于周正的刻意纵容,加上一些变故,李自成没有像历史上败的那么凄惨,现在还有些力气。
    卢象升琢磨着,道:“双管齐下,佯攻,而后假装引水灌城,给他们施加压力。”
    赵率教道:“大人这个办法不错,末将就这么安排!”
    明军这边迅速动作起来,大军进攻,一面又要引水灌城。
    潼关上一片紧张,本就岌岌可危,人心涣散,此刻更是雪上加霜。
    高一功,李过督战,连杀了上百人,这才稳住城头。
    不过半个时辰,高一功,李过就感觉到危险,必须要想办法了。
    高一功人高马大,此刻愁眉不展,凝重道:“城内的粮草最多支撑一天,陛下的援军又被大雨所阻,现在怎么办?”
    李过是李自成的侄子,决然不会投降,此刻神情坚毅,道:“潼关不能有失,不能守也要守!”
    高一功看着他,道:“怎么办?官军攻城是为了咬住我们,一旦大水灌城,我们想走都走不了。”
    他们的处境其实很明白,要么死守到最后一刻,要么就是突围而走。
    死守,出了兵败身死,没有其他结果。突围,还能保存些实力。
    结果都只有一个:潼关失守。
    李过也久经战阵了,表情变了又变,道:“潼关一失,官军就能进入陕西,咱们再无险可守。”
    失去了潼关,他们将直面官军,现今的官军都来自于辽东,山东等地,是周正多年培养的精锐,加上粮草充足,调配得当,早就不是过去那些杂七杂八,互不统属的官军了。
    面对是实力强劲的官军,他们没有勇气正面交锋。
    “那,你说怎么办?”高一功是李自成的妻弟,倒是比较理智。
    李过看着他的表情,想了又想,道:“我知道你的想法,趁夜突围?”
    高一功点头,道:“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李过沉着脸,心里计较了很久,道:“带不走那么多,你我带着亲信精锐,不动声色的走。”
    高一功眼神痛楚一闪,道:“好。”
    两人商议一定,再次回转城头,一面守城,一面悄悄的调派,将他们的精锐撤下来。
    官军本就是佯攻,卢象升等人在后面,用望远镜盯着,虽然无法看穿,却也察觉到一些不对劲。
    双方各有盘算,谨慎小心的试探着彼此。
    不到傍晚,双方息战。
    止戈之后,潼关城头的阴云各种,一股大战降临的气氛,笼罩着潼关。
    到了夜里,潼关里的军队调动频繁,一支军队以‘埋伏、夜袭’的借口悄悄出城。
    他们没出多久,军情处的一个官员就到了卢象升大帐,低声道:“不出大人所料,他们弃城而走,人数不多,可能只有两万人。”
    卢象升猛的站起来,大声道:“召集众将,即刻攻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