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一百二十七章 爱才之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一百二十七章
    次日。
    渤海水文研究中心。
    早晨八点多的时候,吃完早餐的顾律陪同着郭院士早早来到这里。
    还是二楼的那间茶水间,院士们差不多已经到齐。
    顾律照例是找了一个靠近院士们围坐那桌的空位,一边小口小口喝着茶,一边侧耳认真倾听几位院士间的谈话。
    不过,让顾律颇感有些意外的是。
    几位院士才交谈了一会儿,便止住交谈,齐齐往门口看去。
    顾律也是顺着几位院士的目光望过去,接着视线锁定一个高大的身影。
    郑淳!
    没错,推门走进来的,正是这位渤海隧道项目的总工程师,郑淳。
    郑淳脸上挂着亲和的笑意,迈着大步向几位院士走过去。
    “郭老,李老,王老……”
    郑淳一一点头打个招呼。
    “还有这位小兄弟……”最后,郑淳将探寻的目光,望向抬头望着自己的顾律。
    郭院士笑呵呵的开口介绍,“这是我一个老朋友的弟子,顾律。”
    “郑工,久仰大名。”顾律笑着开口。
    “小兄弟看着不像个工程师。”
    “我是个数学家。”
    “数学家吗……不错,不错。”
    郑淳显然没有和顾律过多攀谈的意思,视线转回郭院士那边,“听闻郭老几位每日早晨都在此,关于渤海隧道的施工交流想法,论证理论,可否加晚辈我一个。”
    “乐意之至,乐意之至。”几位院士给郑淳让出一个位置,让其坐下,“我们这几个老家伙毕竟没有亲自修建过海底隧道,所以有些理论只是纸上谈兵,不能实际可行不可行。”
    “不过郑工你曾主持修建过胶州湾海底隧道,理论转换到实际这块,你可要比我们这几个老家伙强。”
    “晚辈不敢当。”郑淳恭敬答道。
    客气一番后,众人便再次进入正题。
    有了郑淳这位曾修建过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工程师加入,确实使交谈的氛围更加热烈。
    院士们在讲。
    顾律在听。
    以他现在的能力,完全跟上十几位院士的思路还是太过于勉强。
    而且还是在这种十几位院士一点都不藏私的情况下。
    所以,顾律只能理解一部分。
    剩下那些暂时吃不透的,就死记硬背下来。
    没错,记忆力强,就是可以这么为所欲为!
    …………
    九点四十分的时候,坐在茶水间的院士们停下讨论,移步到楼下的会堂。
    顾律来到自己那个角落处的位置,神色平淡的坐下。
    十点钟,施工前研讨会第二天的会议开始。
    在昨天,已经经过全体投票决定,渤海隧道的施工,将采用李院士提出的“南沉北盾”方案。
    而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任务,就是以李院士那张施工概念图为蓝本,进行每一个具体施工细节的确定。
    骨骼已经有了。
    而在座一百多位专家的任务,就是在骨骼上填补血肉和筋脉。
    比如说,在沉埋隧道段,挖掘基槽时,应使用哪种挖掘机,基槽的深度和宽度如何,排泥管道的铺设路线等等,都需要一一去确定。
    ……
    三天后。
    经过前面几天的商讨,终于将具体的施工细节一一确认完毕。
    而今天,是施工前研讨会召开的第五天。
    研讨会的流程也进入答疑环节。
    所谓的答疑,可以简单的用八个字来概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与会专家可以畅所欲言,针对渤海隧道的施工提出自己的疑惑,然后寻求解答。
    问题能够当场得到解答自然好。
    但若是由于问题的解决需要不短的时间的话,那大可交给问题所对应领域的专家,由他们解决后再在研讨会中展示。
    流程就差不多是这样。
    还是一大早,顾律就跟在郭院士身后来到研究中心,熟稔的给自己泡了一杯咖啡后,搬过一把椅子来坐在众院士身后,一边听,一边拿着笔在小本本上唰唰的记录着什么。
    其实,几位院士早在前几天的时候,就注意到顾律一直在“偷听”他们的谈话。
    不过他们一点都不在意,反而是对顾律这种好学的态度赞赏有加。
    而且,在昨天,一位院士起了考校顾律一番的心思,于是问了顾律几个这几天他们在谈论时难度颇高的几个问题。
    本来,他们以为顾律能回答出一两个就实属不易。
    但未曾料到,顾律竟然是对答如流。
    接连问了七八个问题,没有一个难住顾律。
    在研讨会第一天的那次饭局上,顾律从容不迫的回答出李院士的问题,就留给了众位院士一个“此子未来成就不可限量”的印象。
    这次事件之后,顾律在众院士心中分量再次拔高了几分。
    这么多年下来,他们见过的天资英才如过江之卿,数不胜数。
    但顾律展露出的强大学习天赋,依旧是让他们侧目不已。
    因此,几位院士做主,让顾律不用躲在旁边的位置悄摸摸偷听了,直接让顾律搬把椅子坐在他们后面,堂堂正正的听课!
    十四位院士,一位项目总工程师,都做他的老师,顾律觉得他这待遇应该也没谁了吧。
    院士们对顾律确实是起了爱才之心。
    有事,见正在低头记笔记的顾律眉头蹙起,他们就知道应该是他们上句讲的话太抽象,顾律没听懂。
    于是就看似很没必要的,将前句话用更向详细易懂的语言再说一遍,并放慢语速。
    不止一人如此,而是所有院士都如此,连郑淳这位项目总工程师也不例外。
    …………
    研讨会第五天。
    答疑环节进行中……
    “……好,既然各位都同意了,那我们再在这个位置加上十公里长度的防护栏。”郑淳在施工概念图上画出一个十公里的长度,叹口气,“不过这样的话,预算又要增加不少啊。”
    “但没办法,白鳍鲨和皱唇鲨这种鲨鱼虽然个头小,但数量多,是很容易对隧道的照明和电力系统造成损害的。”说话的是作为第三排的一位海洋生物学家。
    “多谢杨教授了,要不谁你提出这个问题,我们极大可能会忽视这点。”郑淳望向第二排一个老教授。
    就在刚才,这位老教授提问,是否存在海洋生物对海底隧道造成破坏的问题,经过一位海洋专家解答后,郑淳对海底隧道的施工细节作出了调整,增加了一段防护栏。
    郑淳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时间,“时间不早了,为了不耽误大家吃饭。那就再来最后一个问题吧,还有哪位专家有问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