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癌症之痛
学霸的黑科技时代 作者:咬文嚼纸
培养乳的热销让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员工们信心倍增,也让国家相关部门和江城当地看到了可以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盘古科技园区即将竣工之际,江城zf主导将园区背后的五百亩土地再次划归盘古科技,这片地方将作为盘古科技现代农业实验基地。
这是江城zf和夏国高层的意思。
土地不要钱,建筑的修建也不要钱。
国家只需要盘古科技能够将技术用到极致,能够作出更大的成就。
当然,土地和建筑不要钱,不等于盘古科技是免费得到。
夏国农业部门的农业科技研究所和盘古科技将共同承担两项实验的研究,一个是大豆的实验室培养,一个是粮食的实验室培养。
两种农业作物,一个关系到夏国对米国的贸易,一个关系到夏国的粮食政策和土地政策。
夏国广袤的土地是继续受制于环境、天气和劳动力的影响,艰难的种植粮食,还是彻底从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中解放出来,回归自然。
两种选择不仅需要当局者的智慧更需要盘古科技的技术。
萧铭对这两个计划大力支持,并且给了高思绮的权限,让她自己扩充实验室的人员。
“从现在开始,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员工,工资级别提升一级。”这是萧铭对高思绮团队的奖励。
不过有一件事让萧铭哭笑不得。
原本荒芜的盘古科技园区周边的土地突然火了起来,过去是送人都不要的地块,如今被方达、宝丽、恒达多家知名地产企业抢购。
其中一块土地因为背靠山林,侧面两公里就是盘古科技总部,因此被多家企业争抢,地价被炒到了1.3万一平米,疯狂的场景创造了江城之最!比江城市市区的地价还要高两千。
疯狂程度令人咂舌。
并不是这片土地的下面有石油或者黄金,而是盘古科技在这里。
萧铭不是开发房地产的,对这些地产企业抢地的行为并不感兴趣,但是萧铭对盘古科技园区是有规划的,他不反对周围有地产企业开发楼盘,有优质的商业楼盘才能够方便员工居住和生活,但是他反对周围都是商业楼盘,那盘古科技未来的生存空间在哪里?
萧铭把这件事交给钱怡,钱怡也不用向相关部门汇报,直接让公司对外放话,“盘古科技园区边界外五公里禁止开发房地产,否则盘古科技将考虑撤出江城。”
这可把江城吓得不清。
江城,一座沉寂了十年的老工业城市,眼看抓住了盘古科技可以实现产业转型,要是盘古科技走了,那江城该怎么办?
各大地产企业也吓得不轻,之所以在盘古科技园区周边抢地,为的就是能够抓住盘古科技总部在这里的机遇,大捞一笔!要是盘古科技走了,鬼都不会在离市区十多公里的地方买住宅。
江城再次出现了夏国地产史上的神奇的一幕,在盘古科技园区边界五公里内购买了土地地产企业,要么主动缴纳违约金放弃土地,要么主动和盘古科技商量,看看和五公里开发什么好点?
即便盘古科技要求开发成绿地公园,大家都不会有意见。
“实验室未来如果能够成功大规模出产粮食、水果和蔬菜,那么夏国的耕地红线保护政策就取消,夏国土地在未来只会越来越贬值。”学经济学出生的萧铭对江城的地价和房价做出了准确的判断。
方达和宝丽等地产的决策者不是盘古科技的实验人员,他们永远不知道科技可以达到怎样的程度,因此高价拍地也是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正常的反应。
高思绮没有多少精力听萧铭的经济分析,她目前所有的精力都在第一例乳腺癌患者的手术上。
“临床实验的申请已经下来了,虽然只批准了一粒,但是比起过去长到七八年的等待,这算是对盘古科技的特殊优待。”
在夏国的现行法律下和行业准则下,一项创新性实验,从理论到临床应用要经过论文、可信性研究、动物实验、观察期等一系列的程序,短则五年,长则不设上限。平均时间在七年左右。
而对盘古科技新治疗技术,夏国特地缩短了申请时间,只要盘古科技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和理论依据,那么申请就能够通过。
并不是夏国的法律改了,而是对盘古科技的特殊优待。
高思绮也有为难之处,说道:“我们对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原本预料只有几人报名,没有想到……”
高思绮十分难过地说道:“申请人数超过三千人,来自全国各地。”
盘古科技能够治疗癌症,在成功治疗肝癌后成为夏国人民的共识。
因此,这一次生命科学实验室对外招募志愿者,对外招募两人,就有三千人报名。
萧铭也是叹口气说道:“夏国癌症人口死亡总数占了全球四分之一,癌症发病率位于全球前列,甚至有机构统计是世界第一。其中乳腺癌更是女性高发的癌症,按照目前的医疗技术,致死率很高。”
高思绮说道:“其实我挺想直接将容易突变为癌症的基因,在人刚刚出生那一刻就将其剥离,这样就没有现在这么麻烦了。”
“这可不是一项简单的研究课题。”萧铭说道,“我们现在的手段只是控制基因的表达,让其不发生突变,我们却没有技术控制人体每一组基因的表达。”
“三千个人,怎么选吧?”高思绮摇头说道:“反正我是很为难,每一个人都是生命,每一个志愿者都病得很重,时间对他们来说很宝贵。”
萧铭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们只选择其中一个,就意味着剩下的将继续和死神赛跑,是否能够坚持到治疗技术全完应用到临床也是未知数。
萧铭不是神,盘古科技也不是万能的,站在萧铭的角度,他只能以普世的眼光去将三千名患者当做一个整体问题去看,而不是个体。
萧铭说道:“实验时间安排在什么时候?”
“一周后。”
“提前到三天后,让小初制定年纪、家庭、病情等条件综合筛选,选择最需要得到治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