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 回村收货
而此刻的马天瑶和石小小两人,开着大g却是在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
石小小一边开车一边问。
“天瑶,你准备给村里的黑木龙收购价出多少钱啊?”
马天瑶挠着头也有些犯难。
“去年给紫薇社区的是5块钱一斤,不过……马家凹今年是第一年,经营成本要高一些,收购价也应该要高一点,不过我想了想,低点也没关系,反正成本这块是你负责的,亏也是你亏……”
“我曹……你还真打算死道友不死贫道啊?”
“呵呵,谁让道友比贫道有钱呢!”
……
两人到了村里,收购已经进行到最后阶段了,老村长领着两人,指着路边停放的大卡车介绍道。
“天瑶,这黑木龙已经采摘完成,现在正在装车,你要查的话随时可以抽查,另外……这个每家每户的过秤都有监控视频,你也可以检查。”
马天瑶摆摆手。
“村长,都是一个村的,我还能信不过乡亲们吗?你就直接把数字报给我,我把总的价格按照协议价转到村里公账上,再有村里按每家每户交上来的重量分发下去。”
“那行,那咱们去村委办一下手续。”
马天瑶点点头,跟着老村长一边走一边又问。
“对了,山猪养殖进行的怎么样了?”
“挺好的,三个月前我们就按照你说的,已经分批给招牌菜开始提供猪肉了,对了,村里还专门建了个屠宰场,这样的话,咱们的成本可以节省不少呢……”
“呵呵,这倒是我疏忽了,对了,屠宰场的建设费用,你们到时候都找小小要钱吧。”
石小小:……
经过差不多一年的时间,现在的马家凹人口几乎扩大了三分之一,家里有男孩的,只要一到法定结婚年龄,就有无数的媒婆前前后后的跟着。
一些在外面上大学的男孩都哭了,每天接到无数电话,微信老有人申请好友验证,验证消息总是这样的。
【给你介绍媳妇的……】
【给你介绍对象的……】
【我是和你相亲的……】
……
还有些没到法定年龄但快到法定年龄的,也基本上都被无数媒婆给预定了。
另外就是村里的小学。
按照马天瑶的设想,本来只是打算给村里学生谋个福利,但因为请的老师都是省里来的高级教师,所以一到报名,四里八乡,甚至连县城的家长都慌了,能托的关系全都托上,只为了给孩子求个在这里上学的名额。
到第一学期一开学,嚯!
小学部光一年级就足有一千多学生!
挨着安家凹的榆树村也跟着发了财,这些外地学生没地方住,就全部租住到了榆树村,榆树村还有一些人,也把自己家改造成了各种兴趣班、小商店、旅馆、饭店等等。
到最后一统计,榆树村几乎家家都变成了商户。
来的人多了,这路上就拥堵了,年初,在老村长的组织下,全村人共筹资金1500万,把原来马天瑶修的那条进村主路进行了拓宽,又给村里修建了停车场。
大的变化,是由小的细节组成的。
现在的马家凹,和附近的村子有着明显的差别。
四车道的柏油马路,路边有绿化带,停车场,公共厕所,垃圾桶,路灯,监控探头。
家家户户接通了自来水,家家户户门口都停着小汽车。
几乎每家都在翻新房屋,以前的砖瓦结构变成了贴着白瓷片的小洋楼,看起来气派了许多。
“呦,村长,你也买车了?”
“呵呵,现在经常要去养殖基地,太远了,走路费劲,就买了个能源车,咱也要注意节能环保嘛。”
“还是老村长的觉悟高啊……”
马天瑶和石小小坐在老村长的能源车里,眼睛朝着外面的村子看去,村里虽然大部分的人都把地种上了黑木龙。
但还有很多老年人舍不得,多少会留一些土地,种点时令蔬菜供自家吃喝。
到了村委会,马天瑶看到一群记者正在采访,老村长笑着给两人介绍。
“呵呵,这大半年可被这群记者给烦死了,天天都往咱们村跑,又不给钱,光给些不当吃不当喝的小牌牌。”
顺着老村长手指的方向看去,马天瑶撇了撇嘴。
这墙上几乎挂满了各种荣誉。
文明村、先进村、模范村、等等,县里发的、市里发的、省里发的,甚至还有几块是国家颁发的,大大小小密密麻麻,足有上百块荣誉名牌,整整挂了一墙。
“都让让啊,招牌菜的马总和石总要和我在这洽谈一下黑木龙的收购事宜,你们去那边做访问吧。”
老村长淡然的一挥手,马天瑶心说爷,你这b装的,我绝对给你满分啊。
果然,这些记者听到招牌菜马总和石总的名头,立马就跟见了血的苍蝇一样扑了过来。
“石总你好,我是民生频道的记者小刘,能问你几个问题吗?”
“石总您好,听说村里这些帮扶基金都是您个人出资的,能问问您……”
……
毕竟,马家凹各项优厚的政策,都是石小小出的钱,所以自然,她就成为了重点被采访的对象。
马天瑶知道石小小就喜欢这种场合,逮住话筒不吹上两三个小时,那绝对不会罢休。
所以她也懒得劝了,和老村长找了个宽敞的地方,两人拿出账本和计算器开始对账。
“天瑶,这是账本明细,你看,这是每家每户的种植面积,这是今年采摘的黑木龙数量,这是每家每户应付的款项,最后这是汇总的金额。”
看着详细而专业的账本,马天瑶惊奇的问。
“这帐做的挺专业的,村长,村里是不是请会计了?”
老村长笑着点头。
“呵呵,咱们村现在好几个大项目呢,没个专业的会计可不行,肥水不流外人田,老四家的三丫头不是会计专业毕业的嘛,我就让他把三丫头从外地叫回来帮忙了。”
“那人家能愿意回来??”
“那咋能不愿意?我们又不是白让她干活,她在外面公司一个月才5000块,人家还不管吃不管住,咱们村里一个月给她开6000块呢,屁颠屁颠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