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改字)
回家吃饭 作者:朝夕遗落
读书人(改字)
回家吃饭 作者:朝夕遗落
读书人(改字)
“爹爹,舟舟怎么还不醒来啊,他已经睡了好久了”。韩家一个小女孩喊道,打破了尴尬的状况。
可是这比剑拔弩张的状态还要愁人。
这七个月小孩子发高烧,这应该是正常的问题。可是显然已宣布宝宝发烧大家的脸色很难看。在古代孩子夭折的太多太多。
“孽障”韩婶对着韩家老大无力的骂了一句。
“我家的孩子用过一个土方,就是原材料.....但挺好使的,香菜去叶子留和3-4 白萝卜2-3片生姜1-2片加冰糖加水煮一刻钟(15分钟)。待温度适中给宝宝喝,宝宝喝下去会出汗退热的(ps:在网络搜索有人推荐的方子,我没试过)。”
现在的问题是,这里几乎只种大红袍萝卜,就是椭圆形,表皮的颜色是深粉红色。
白萝卜冰糖去镇子里买,这个季节的香菜也不知道能不能寻到。没有的话只能吃药,但是这么小的孩子吃药也不知受不受得了。
韩婶一锤定音请镇里医馆大夫。
就这样大家注意力都在小孩子身上。
等到下午的时候。老五跑过来说,韩家看大夫没到,先请了苗爷爷过来做法了。
要不要这么积极呀!活神仙的案子还没了结呢。
这个苗爷爷是庆家屯的,平时生孩子找他接生,小孩子魔怔了也找他驱鬼,这可是公认的,在这十里八村的非常有名,也不知道是不是装神弄鬼,反正我听说过但从来没遇见过。
到东厢一看,穿着打扮怎么沉沉的感觉,三四十的样子像个刁钻的人。
此时他面对婴儿跪在炕上,身前有个碗,碗里有半碗水。那神棍手里拿着三筷子,不用吃饭伸进嘴里的那一边矗立在碗底,嘴里念念有词,那呢喃的声调与正常说话迥异:“啊,是不是曾祖呀!您想曾孙了,要是您的话,您就站起来,您曾孙肯定给您多多的烧纸,是不是您啊。是,就站啊。”那神棍一边说一边松开手,三筷子一倒,就换下一位已逝去的亲戚。
看来是认为是哪位已逝去的亲人来找来了。若是那个人的话,三筷子是完全站立。
但是并不是一次,而是需要连续三次站立才能确定宝宝“撞着”谁了。
说了一圈都没有确立是谁。那苗神棍神色倒是镇定,其他人却忧心匆匆。
哼!骗子吧。就这样就能知道是“撞着”谁了,胡扯!
这苗神棍干这一行多少年了,虽说每家的筷子不一样。但怎么个角度施力法,做几遍就知道怎样才能让筷子立起来。估计是想说还要做更大的法,捞钱吧。
“你家最近有没有去逝不放心孩子的人”苗神棍换回正常的语气。
韩叔蹙着眉头上前在苗神棍耳旁低语。
苗神棍念念道。“孩儿他爹啊,知道你念着孩子,要是你的话,就立着。不要呆在孩子身边拉,大家都会好好对待孩子的,你安心吧。回头给你烧纸,让你吃好喝好的。”
如此说完,筷子真立起来了。
再重复两遍仍是站立的。
最后确立是孩子他爹想宝宝了。
等等,孩子他爹已经去了。那这孩子与韩叔是什么关系。
恩,我想也有可能是侍儿生了,也有可能是亲戚的关系。
韩叔叔一下子就哭了:“都是我,不好,年前没能带孩子回去看看他。”
韩婶徒余叹息:“孽障啊。”
“墩儿(音译),你回去看看他吧,给他多烧点,你俩终归......”韩叔叔哽咽的走向韩家老大述说。
“是。爹。”
据苗神棍说,还得派一个人把这碗水泼在外面的路上,期间不能回头,谁喊也不能回头,一回头那魂儿也就回来了。回来后把碗扣在外面窗台上。筷子压在碗上。
门外突然吵杂起来,一阵高喊。一阵风吹过,进来一位看起来像是中年男子拉扯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
“韩大叔,你行行好,你家女儿这么有出息,你帮帮我吧,我真是走投无路了,那个挨千刀骗子,骗了我十两啊,我卖了所有的粮食和家底换来的十两啊,那是我要还(念huan)饥荒(方言:外债的意思)。现在要债的来了,堵在我的家门口,要拿我的孩子抵债啊。我给你磕头了。“跪在地上框框的,额头一会就泛青出血。
那拉着的小孩子已经吓哭了。
“怎么回事?”
那是又一个做发财梦的人,以为那活神仙可以把10两变20两,得到20两又想得40两,结果没有40两,连最初10两也没有了。
去年开春,青黄不接,也不知道他家哪个蠢人和地下钱庄借钱。
最初只有三两,借期是十个月,以为周转开就可以还上,结果总是用到钱,一直没还上。
逾期了,利钱是百分之三十,利滚利。十个月变成41.31两。
从神仙那没有得到40两。那人家已经下最后通牒,卖田卖房卖人总之是一定要今天拿到款项。
询问那债主是谁,得知与里长家拐弯抹角有那么点关系。不用问了,背后的头子一定是里长,里长的后面是黄金荣。
听说黄金荣早年逃难到这里,起家的时候依靠的是她嘴里的两颗假牙,那假牙是黄金做的,表面包一层铜。谁也不知道那里面是金子做的。总之等她发起来了这件事也流传出来,绰号“黄金荣”也叫开了。
看来问题又回到了这里,周旭里长或者还有黄金荣。
现在这个局面,这东厢这么会功夫就围了更多的人。
我在现代的人生经验还不足以应付这个局面,也没提供什么帮助。
筹措间镇子里的大夫也来了。
屋子里很窄人却太多,见没我什么事就先回去了。
让大郎做顿好的,多做点,过年剩下的饺子都下锅蒸了。估计东厢的人还没有心情做饭了。
收了钱得办事啊。我把饺子都送过去,一盆蒸饭和几个小菜。一壶小麦茶,顺带送十几个咸**蛋。
韩家老大的随从最初在院子外,随着日落现在厨房躲着烤火。
屋里面只剩下韩家人了。
“还没吃呢吧,不嫌弃的用点饭吧。舟舟好点了吗?”
“恩,不那么烫了。杨妹妹来的真是太及时了,真是太破费了。不知杨妹妹能否指点下!这村里还有哪家能让我等几个暂住一晚。”
“村里条件最好的周地主家(杨家最初卖了两亩田,就是周地主家买的)了,她家房子很大。周地主挺和善的。”村里的住宅一般的都挺紧张的;有空闲的却不合适让你们这几个陌生人高马大的大女子住进去。
领着韩老大几个走向周地主家。路上韩老大讲述,韩租客仍是不愿跟随她走,连去斧头镇里住都不肯,总之是不肯接受韩老大的一切帮助,划清界限,请求我若是韩家有事一定要通知她还给了我一个通信地址。并让我认几个人,说是她们会留下来帮忙,小事情或者是紧急的事情也可以找她们。
那个人会在镇里开商铺,收购村里人的粮食和织布,肯定不会压价。以后也许会招收村里几个人当活计。另一个是想在村里开个免费的学堂,这样家母帮助村里人,也就不会太内疚自责。至于那里长韩老大会料理的。
这私塾也分等了,有的只为了扫盲,有的是为了科考。定位不同招收的学生也不同。
希望我再说通说通韩租客接受这个一人退一步的建议。这个法子很好,我也得到实惠,我会不遗余力的劝说,直到拿下韩租客。
顺便说出我有个方子想要卖了,利用花生皮加工成酱油。韩家老大那一瞬间的表情至今让我很回味,当然她顺势出价30两买了这个方子。
也不知韩家老大看不看得上这样的小生意。
在现代那时我看到这个方子的时候还在差异,这种东西竟然不是用粮食做的,成本低廉。当时还想试试说不一定还能赚钱,可惜我还没来的及实验就穿越了。
内容如下:
一、粉碎煮料。先把干净的花生皮粉碎成细粉,再按每100公斤细粉加60-70公斤温水浸泡,浸透后捞出放在笼上加热,蒸煮1-1.5小时,取出摊晾降温至30摄氏度。
二、拌曲发酵。按干粉重量计算,每100公斤干粉加入酱油曲1公斤,搅拌均匀,用细眼筛筛后,摊在干净的席上,厚度3厘米,放在培养室内发酵。室内温度第一天保持在37-38摄氏度,第二天由35摄氏度逐渐降到32度,第三天和第四天保持在30摄氏度,第四天以后,待曲料结成块状,上面长满白毛时,上下翻动一次,第五天把料块捣碎,按每100公斤块料加入温开水180公斤的比例,先将温开水倒入缸中,待水温降到60摄氏度时,再把碎料加入拌匀,放在室内继续发酵,第一天室温控制在80摄氏度,第二天60摄氏度,第三天就可以完成发酵任务。
三、加盐熬制。按发酵好的料每100公斤加入浓度为18度的凉食盐水250公斤,浸泡24小时过滤,过滤后放入锅内熬到浓度为20度时即为成品。成品色泽棕黑,不含杂质,无异味,符合现代乙级酱油的卫生质量标准。(ps:网上搜索得到,不知道是否正确)
至于公斤啊摄氏度啊时间啊就换成这里的表达方式,唯一有问题的就是摄氏度。
不断的调节温水接触她们的皮肤,感受确定相关的温度,但是对方似乎兴趣缺缺。
现在的我一穷二白,酱油的生意我一个人也开不起来。还莫不如把方子卖了,以后二郎三郎嫁到外地也可以把方子带走。等老四老五老六确定不选择科举这一条路了我也小有积蓄的时候也可以拿出来试试做卖钱。
现在30两的事可不能说出去,是我的私产,应付特殊情况。到镇子上的钱柜花钱存钱。
那韩租客在现代是一副读书读傻了的样子,当然这种傻,在这个时代是一种读书人的节气,一种高尚的品质。
第二天下午韩老大拜会了村长就离开了,那户欠债的人家的大丫头也跟着离开了。
后来听说韩家是这么解决的,传言那三阳老仙是邪教组织,是前朝的余孽,说的有多么多么的严重。大家捐钱那就是忠诚信徒,那可是要坐牢杀头的,连县尊都来温家堡一趟压阵,将老百姓乎的一愣一愣的。这是一子,再给颗红枣,就是上述优惠。顺便哪家过不下去了韩家可以借钱,不收利钱。村长也出面帮着说项。
这韩家也成了香饽饽,就连我家因为与韩老大亲近过都打算与我家萝卜头定亲。
我安抚家里萝卜头,婚姻自主,我不干涉,但是一定要通过我的检验才成,顺便讲些道理。
村民也被安抚了,这个事件就算结束了。生活暂时平静了。
年后梁家来拜年,原来梁家老三与那李家小子确实看对眼了,但是梁家姐姐还在打光棍,按照齿序也不能越过两个姐姐。如果要入赘李家那也是不行的,梁家虽然是没有母亲父亲,可是姨母,舅母,婶娘伯娘之类的可是一大推,还有那梁家族长,可是断断不同意的。
最后协商的是,李可怜,为了照拂李,梁家老三婚后住在李家,这几乎就是入赘的翻版了,对外的说法是为了照顾老人,下一代的孩子还是姓梁。
哎,让我想起了,这梁家(不打不相识的梁家)与孙家(隔壁邻居孙二姨的妹妹孙三娘)都要成婚,那两家一起办,省钱省力,农村穷人家也不要讲究太多了。
所谓的一起办是指结婚的花费一起采买,部分合用。
时间定在秋收后。
忽如一夜春风来,吹散了霉运。
开春师傅终于领我进了石坊,提了两只家里养的小嫩·**·子孝敬。再提了两只小嫩·**·子请师姐们吃一顿。
那是去年秋天才有周转的钱买了10只小**·崽子,熬不过冬天死了两只。过年的时候给老四先生还有舅舅家也各提了两只小嫩·**。一年生的小**··嫩,吃口感好,舍不得吃的话喂养也可以产蛋的。
去年答应韩家离开就给他家一只。现在只剩下下蛋卖钱的只有四只**了。
还得买20只小**·子喂养,其中10只是不能产蛋的,打算作为走来往的贺礼和过年杀了吃。春种后买了两头小猪仔。过年期间从韩家那挣的6两就没影了。
求韩家大公子帮忙。教授家里萝卜头新的织布法,还有其他布料的织布方式与刺绣。
现在村里大部分的未嫁的与新嫁的儿郎都来韩家学习,其他村子也有来学习的,那梁小弟与李家小子也来学习。然后统一卖到镇上韩家布庄绣庒,那运输车辆就是李家***驴车,不过现在是梁家老三在当车夫。梁家老大带着礼品托我帮忙在韩家寻一份活计,推荐过后,去试用。
韩家与村里人的关系算是和解了。
韩家也在筹备建房,建的很大,韩家主已经妥协决定秋收后开免费的学堂,但是除了田地其他的就不接受已经改姓的韩老大的资助,过的仍是很清贫。
那登门的媒人已经快踏破门槛为韩大公子提亲,年后韩大公子已经十五,等过了及笈礼,再不成婚可就有点晚了。
不知什么缘由那周旭里长下台了,新上任的是隔壁村庆家屯的人家。
这一年我十六,在石坊内兢兢业业的学习,但是事与愿违,已经进去半年了仍然是小角色,基本还是打杂为主。主要是观摩师傅的技艺,哎,没那个天分学玉匠金匠银匠木匠铁匠泥瓦匠啊,以为石匠简单,可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成为石匠干的第一个活就是在采石场起石头,这是最低等的。这一阶段是成为大师傅前必经的。这采石场的许可证能拿下来,温地主不简单啊。
吃过早饭由领队带头小石匠上山去起石头,架着牛车上面放着大锤、钎子、铁锹、火药、雷管、导火线、筐子等施工工具,几个人一起上车直奔目的地,恩就是有点远。原来这个时代已经很纯熟运用火药了,那岂不是说打仗时大已经出现。
采石场里极少时候用炸药,因为那也要浪费钱的,只有力气不费钱。两个人一个小组合作,一人扶钎一人抡锤,先凿眼,凿成后放上雷管装上炸药夯实,“轰隆”巨响后,浓烟滚起,巨石崩裂,碎石四溅,地上一片残渣碎石。烟臭味会扑鼻而来。我想回去后又要洗衣服了。这简直是难民的形象啊。
领队分配工作,石匠们又开始打石了,我们这些学徒先将周围落下的碎石清理干净,然后有经验的教我们这些学徒将炸开的大石头再凿开,打成一个人能搬得动或者两个人能抬得动的石头,石头的大小是按需要裁定。想要更大的石块就得用辅助工具。
突兀的让我想起埃及金字塔的石匠悲惨生涯。起石头是个苦活累活,没手艺的只能抡着膀子使力气。春秋季节还好一点,冬夏季节劳作就很遭罪。环境很恶劣。
石匠必经之路干的第二个活就是打料石。有几年工艺的石匠会把那些不规则的石头用锤子砸,斧子砍,凿子凿,经过千锤百炼成为一块块方正、平顺的石料。将打好的石头搬到一起堆垒成方形后装车往石坊运,这种家用简单石头都是按方计算售卖。
一般的人家盖的房子起地基、院墙的基础,还有石磨垒猪圈会用石头。稍有钱的人家墙壁厕所、台阶、石桌和石凳都能雕出花来。
听说镇子里最大座桥是温地主家的石坊垒砌的,石头桥墩护栏,条石桥面,还有那两排栩栩如生的兽雕,当年一竣工很是轰动。
等这些初级的学完了就开始学雕细琢,这个是需要点天分的。跨过这个坎就是大师傅了,可以在石坊里雕刻。这时用的石料是从外面特意买回来的高级石料。
读书人(改字)在线阅读
读书人(改字)
读书人(改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