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2413章 文渊阁之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儒道至圣 作者:永恒之火

    第2413章 文渊阁之行

    朝堂的气氛前所未有的怪异。

    尤其在太后与景君出现之后,垂帘内外,皆是如寒冬一般。

    许久,景君的声音响起:“诸位爱卿,可有事启奏?”

    每个官员都听得出,景君的声音有些许颤抖。

    方运隔着垂帘望向景君,声音比上一次见面的时候成熟了许多,但依旧难掩稚嫩。

    这个孩子的面庞,比之前,多了几分成熟,而望向方运的眼睛,多了一丝迷茫与惶恐。

    景君的旁边,依旧坐着黑纱蒙面的太后,遮得严严实实。

    景君问完,无人答话,几乎所有人都望向方运。

    方运依旧坐在武侯车上,并不开口。

    过了好一阵,太后在景君耳边低语,景君才开口问:“方爱卿,您初登相位,可有事启奏?”

    方运微笑道:“多谢君上挂念微臣。微臣初掌相位,对一应政务并不熟悉,身为内阁之首、百官之先,只有熟悉内阁事务后,方可奏明君上。若是君上体谅微臣,还请允许微臣从其他衙门借调一些熟悉内阁、吏部与礼部事务之官员,辅佐微臣,振兴景国。”

    景君的身体僵硬,扭头看向太后。

    太后又低头耳语,景君想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组织语言道:“方爱卿所言有理,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既有定制不可推翻。若是不超过三人,倒也无妨。”

    “谢君上,微臣只需三人即可。”方运道。

    景君迟疑片刻,点头道:“朕准了。”

    众官看着朝堂上两人,听着对话,心中百味杂陈。

    就在几年前,方运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少年,而现在,却已经权倾朝野,论声望之隆,还在当年柳山之上。

    那个稚嫩的景君,也不再是那个在金銮殿上吵着睡觉吃饭的孩子,而今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让人心疼。

    方运今日正式履任,又无事启奏,无论其他人态度如何,都保持安静,不会在今日为难方运,正可谓先礼后兵。

    至于方运借调自己人的行为,百官更是不会反对。

    官僚最怕的不是方运精通政务,而是怕方运什么都不懂就随便胡来,他们巴不得让方运尽快了解内阁以及朝廷的运作方式。

    众官无事,宦官宣布退朝。

    众人依次离开奉天殿。

    一些官员轻轻擦了一把额头,长长松了一口气,既然方运今天没在金銮殿上闹出事端,就说明这是个好的开始。

    这时候,内侍监的掌印太监快步走过来,向方运请安后,挤出一张笑脸,道:“方虚圣,您初入内阁,太后命奴婢前来为您稍作指引。”

    方运点点头,道:“那我们边走边说,我对内阁颇为陌生。曹相,你们是去办公还是一并前往?”

    一旁的曹德安笑道:“您今日上任便是头等大事,内阁上下,自当跟随。”

    方运点点头,什么也没说。

    掌印太监一边走,一边介绍内阁。

    内阁是读书人与皇权斗争的产物,也是秦汉时期三公九卿制的改良。

    内阁的权力和皇权是此消彼长的状态,国君越强,则内阁越弱,国君越弱,则内阁越强。

    整体来说,十国内阁的权力,是在螺旋上升,这主要是跟圣院的态度有关。

    和国君治理天下相比,圣院更信任经过多年学习并一步一步通过自身努力提升的读书人,同时,圣院也不愿重现皇权至上时期各家读书人屡屡惨死的悲剧。

    景国的内阁权力一直是缓慢提升,直到先帝驾崩柳山上位后,景国内阁的权力突然膨胀,空前强大。

    一行人慢慢前行,很快来到一处极大的宅院,上面有一块牌匾,红边蓝底,上书文渊阁三字。

    掌印太监待方运进入后,微笑道:“这里便是文渊阁,也是原本的内阁四相办公之所,后改制,此地为左相专用。自此以后,四相所在之地各自独立,比如这文渊阁,也俗称左相阁。”

    文渊阁内,一众官员在方运进门后,高声行礼问候,方运让他们各行其是,在掌印太监的带领下继续了解内阁。

    众人走到文渊阁东面的小楼前。

    “此地原名为制敕房,乃是书写制敕、诏书、诰命、册表等物,主要为君上,对面为诰敕房,主要是为官员,诸如兵部记功、堪合底簿等。后来……前任左相整合内阁六部,废两房合为‘文书房’,废六科,许多机构也就有所变化。”在提到柳山的时候,掌印太监言辞含糊。

    方运却道:“柳山此人虽通敌叛国,却是颇有才能,无论是废六科还是设文书房,都是精兵简政之良策,实乃治国有术。”

    众人竟然不敢接话,唯有曹德安笑道:“那柳贼的确是难得一见的雄才,若非方虚圣力挽狂澜,景国怕是已入庆国之手。”

    众人暗道姜还是老的辣,不夸一夸柳山,怎么显得方运厉害?若是把柳山贬得一无是处,方运胜了又有什么值得称赞的?

    掌印太监带着方运进入文渊阁主楼,一进门就是众多桌案,大量的文书正在其上,官吏往来不绝。

    不等官吏开口问候,方运道:“你们忙你们的,除却景君驾临,只要手中有事,不需向任何人行礼。操劳国事者,不可轻慢,这便是本相的第一条规矩,去吧。”

    众官吏谢过方运,继续处置公务,但大多数人心神不宁。

    这些官吏过半都是左相时期的旧人,但他们文位品级不高,不过是奉命行事,还没有入柳党的资格。即便如此,他们见到方运,也格外畏惧。

    掌印太监继续道:“在十国初期,国事繁忙,读书人有才气支撑,国君却难以处理所有政务。于是,便制定出一些便于国君处理政务的方式。比如,除却密疏急奏,所有文书奏章都被送往内阁,根据奏章内容,分别送往四相其一手中。某位相爷接到文书奏章后,会单拿出一张纸,写上处理措施,粘在文书奏章上,之后,再将此文书奏章交给国君,这个过程,便是内阁票拟或批答。票拟本来只是为了辅助国君快速批阅奏章,后经过革新,变成奏章不经票拟,不得送入国君面前。”

    方运道:“这我知道,票拟过的奏章送到国君面前后,国君以红笔批示,或写上自己看法,或直接表示通过或不通过。若是国君不同意内阁的处理,当如何?”

    第2413章 文渊阁之行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