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5
和秦始皇恋爱的正确姿势 作者:柯染
分卷阅读135
才子美人的风流佳话,羡煞寡人也。”
这是先前便商定好的,结姻亲之好向来是两国帮交的惯例,只是在姬丹看来难免中规中矩生疏应付,赵政对他不如他所想的那般熟悉热络。
姬丹将在邯郸的日子回想了一遍,并没有察觉什么不妥,两人相谈甚欢,他当年也曾照拂过赵政,两人之间从未有过不愉快。
姬丹只当赵政是在朝堂之上不好多言,便也定下心神,笑应道,“丹只愿燕秦两国永世修好。”
赵政点头,朝王琯扫了一眼,王琯会意,当下便起身朝太子丹笑道,“小臣已为太子备下了宫舍,晚间群臣设宴作陪,太子先去宫舍休憩一番,宫中已备下兰陵美酒,介时我等当不醉不归!”
兰陵美酒寸滴寸金,天下闻名,太子丹不疑有它,当下便随王琯先告退了。
章台宫里重新安静肃然下来,赵政开口道,“上将军蒙骜攻下韩十三城,攻下魏国畴地、有诡、酸枣等二十城,寡人招诸位临朝,是想选调韩十三城,魏二十城郡守都尉,韩十三城改为一郡,魏国二十城划为两郡,此事事干重大,交由相国处理,至于郡守都尉的人选,诸位见了有识有才之士,也可察举推荐上来。”
吕不韦当下便起身行礼道,“老臣倒想起两人。”
吕不韦曾经向赵政推荐过李斯,赵政知道他门客数千,倒也不怎么意外,当下便点头应道,“相国请说。”
吕不韦便道,“东临书社里如今有两位高士颇负盛名,一人陈馀,一人为张耳,两人原先本就是魏国高士,原是信陵君魏无忌的座上客,魏无忌去世以后,两人受魏王猜忌,王上几年前发了招贤令,东临书社名声大噪,两人便结伴投奔而来,张耳陈馀在士子间颇有名望,老臣偶然得以结交,观之不俗,老臣以为二人有佐王之才!”
此二人赵政也在奏报上看过,却不曾想吕不韦评价如此之高,吕不韦话刚说完,尉缭当下便笑了起来,亦起身朝赵政行礼道,“相国此言正是也!臣尉缭附议!”
吕不韦尉缭说完都只看着赵政,赵政也明白他们的意思。
但凡名士高士,总不好直接宣召入朝,吕不韦尉缭目光热切,赵政得遇人才心中生悦,不由爽快应道,“还劳烦相国上卿明日随寡人往东临书社走一遭。”
尉缭吕不韦皆是大喜,连连朝赵政行礼,不住道王上英明王上英明,惹得旁观的一干武将们都笑出了声。
武将蒙武王贲出列禀告了军制修正的进度,吕不韦的新政在这一块上进行得十分缓慢,但各种益处也逐步显露出来,三年下来军士将士们也慢慢接受了,朝堂上汇报进展情况是每日朝会的惯例。
等大事说得差不多了,从末位起来一位小官,恭恭敬敬地朝赵政行了礼,略有些拘谨地启奏道,“禀告吾王,昨日王城里来了个自称释利房的,带着十八个穿着古怪的光头人,说是要面见君王……这群人行为古怪说话也神神叨叨的,小臣看着似妖胡……王上可接见此人?”
赵政虽是事先便知道会有这件事,当真听见释利房请求面君这几个字,心里想得更多,回过神见朝臣们正等着他回话,便朝正忐忐忑忑看着他的小官摆手道,“全部抓起来,先关两个月再说。”
君王发了话,那小官松了口气,点头称是,退下了。
作者有话要说: 修改下错别字~~
第77章 遇见[修改错字】
董慈刚刚用完了朝食, 董毅便进来说兴平找她。
董慈高兴地迎了出去, 还以为赵政是气消了, “老叔你来了,阿政愿意见我了么?”
“王上没说。”兴平摇摇头, 把包袱里的东西拿出来,药膏和寻常的用具都给了董慈, 边给她收拾好边道, “王上只说了姑娘每日都要早起练剑、泡药浴……没说让姑娘回去, 倒是让老奴出宫来敦促姑娘, 近来要叨扰董大人他们了……”
他的任务是要叫姑娘起床,照自家王上的脾性, 估计还不乐意他晨间进卧房的, 兴平边说边寻思着去哪里找一个锣来敲一敲。
兴平话说间当真抽出了一把木剑,董慈接过来甩了两下就搁在了一边,她都不知道赵小政心里想什么,吵架不像吵架, 和好不像和好的, 他到底是不是真生气, 都不想搭理她了,手还伸这么长,什么都要管一管。
董慈郁闷道, “他都不想见我了,还管这些干什么。”
傻姑娘,当真不想见你让老奴跑过来做什么, 兴平唉了一声,虽是明白个中就里,却还是遵从王上的意思摇头道,“王上说一事归一事,生气归生气,身体也一样要紧。”
兴平说着拿出个包袱和小盒子一并搁在了案几上,“这是王上自己收拾的,让老奴直接给姑娘……”
赵政决定的事情反驳基本是白费力气,他有各种办法治不服,董慈连挣扎都不想挣扎了,都没开口劝兴平回去,因为劝也是白劝。
董慈把包袱接了过来,想着赵政那天头也不回的背影,脑袋搁在软软的包袱上歇息了一会儿,复又打起精神来朝兴平道,“下午去东临书舍,老叔一起去么?”
吕不韦召集门客在东临书舍里编著《吕氏春秋》,这部典籍很特殊,它自问世以后很多年里一直不怎么为人所知,本身的价值也是在后世才被逐步挖掘出来的,研究过这本书的人大多都惊叹于其海纳百川博取众家之所长的气度风范,赞赏有加,许多学者甚至认为,当年秦始皇若是认可并且启用《吕氏春秋》的思想精髓,那么秦朝不会二世而亡。
这种想法虽然不是主流,听起来也很武断,但必定有它存在的道理在,能看到这本书的成书过程是幸事一件,错过就可惜遗憾了。
兴平正给自己的包袱打结,闻言便点头笑道,“老奴自然要去的,东临书舍声名远播,王上近来朝事繁忙,老奴常年待在宫里,上一次听学子士子们论道还是去年的事了。”
董慈听说有学子,心跳就快了一分,问道,“有人讲学么?”
兴平点头笑道,“自然有了,咱们东临的学宫虽说比不上稷下学宫,但也有些名头了,等会儿到了老奴领着姑娘去看看,姑娘保准会喜欢的。”
兴平说完先拿着自己的东西回房整理去,留了董慈在房间里想着这个东临学宫出神。
东临学宫是这两年才起来的,是东临书舍的衍生品,仔细想想倒也不觉得稀奇,私学兴起,一个地方士子名人高士多了以后,只要君王不反对,出现学宫就是必然的。
尤其是这个学宫所在的位置是咸阳,一个强国的都城。
董慈想到此连心跳都快了些,稷下学宫传承几百年,自是无可超越,但这个东临学宫也不可小觑,
分卷阅读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