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0908 货币体系面临崩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如果是在天地会之外的地区,或者说是在韦家庄、辽南和朝鲜这些直接由天地会管辖的地区之外,韦总裁是有办法对付囤积居奇的,抄家就完事了。
    就算是在河间府、沧州府、山东和登莱这些明廷和天地会交叉管辖的地区,韦总裁也可以果断的用霸道的抄家方式,恨恨的打击地主阶层,解决囤积居奇的问题。
    可是在天地会直接管辖的地区,韦总裁不能这么做,因为那将违反天地会的法律,天地会的法律是保护私有财产的,人家手里的东西,想怎么囤积居奇都可以,不能用武力干涉,否则会动摇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
    资本主义制度在天地会崛起的过程中是立了大功的,不然也不会有这么繁荣的市场经济。
    固定资产的更新固然是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对危机间隔时间的长短有重大影响,但也不能把这一点绝对化了。
    决定周期长短的因素,除了固定资本的更新以外,还有国家宏观调控加强干预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这些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延缓或加速经济危机的爆发,情况是错综复杂的。
    不能只用固定资产更新这样一个因素去解释经济周期的长短。
    关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有两个问题需要研究。一个是周期性的原因,一个是周期长短的原因。
    危机周期性的原因,要从市场经济的运动变化中去寻找。
    这一基本矛盾虽然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但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处于严重激化之中,而是有时尖锐,有时缓和,呈现出一种波浪式发展的状态。
    经济危机是这一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又反过来通过对生产力的破坏暂时强制地缓解这一矛盾。
    但危机并不能消除矛盾,一次危机过去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基本矛盾又会逐步重新激化起来,使另一次危机成为不可避免。
    关于周期长短的原因,当国家宏观调控还不存在的时候,主要是由固定资产更新的周期决定的。
    固定资产的更新是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
    固定资产的更新必然会引起对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的大量需求,从而促进资本品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这反过来又会增加就业,提高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扩大消费品市场,从而促进消费资料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因此,固定资产的更新为经济走出危机准备了物质条件。
    同时,它又会引起新的一轮产能过剩,为下一次经济危机提供物质基础。
    在完全竞争市场,把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合起来看,大工业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部门的固定资产,平均大约10年左右就需要实行更新,固定资产的这个平均的生命周期,是决定经济周期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间隔时间创造了物质基础。
    经济危机的爆发,加剧了社会各种矛盾的深化。
    主要表现在: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的破坏。
    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经济危机进一步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经济危机加剧了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数据看,自1825年英国开始出现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的生产过剩危机以来,每隔一定期间就要发生一次。
    经济危机给经济以沉重打击,使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危机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激起了人民对社会制度的不满,使反对社会制度的情绪高涨。
    罢工运动、群众示威和农**动高涨起来。
    繁荣和危机总是密切相关、同时并存的。
    要清醒看到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防患于未然至关重要。
    其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政府、不同制度要适应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
    经济和金融危机一旦发生,各国政府和各国组织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从而有效地遏制危机,防止危机的恶化,扩展和延续。
    韦总裁接见了饶了一个大圈子,从古北口返回的宝军骑兵团。
    出关的时候,宝军骑兵团是两千人,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七百多人。
    韦总裁倒是并没有很心痛,军队都是打出来的,别说剩下七百多人,就是剩下七十个人,通过一系列的战争,也能达到强化军队的作用。
    别说七十个人,就是只剩下七个人,每个人带一个连队,也能很快恢复建制。
    骑兵团给韦总裁带回来三个人,阿拜,汤古代和卓特木尔。
    韦总裁对于见努尔哈赤的两个儿子不感兴趣,倒是对见一见内喀尔喀部族首领卓里克图的儿子卓特木尔挺感兴趣。
    韦总裁要弄到几千万两的黄金,不能光等着努尔哈赤同意和谈,同意赔偿一千万两。
    一千万两白银换算成黄金,也不过才三百万两左右,对于天地会现在至少需要两千万两左右的黄金数量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关键问题。
    况且,人家努尔哈赤现在似乎根本没有服软的意思,仍然在全面的与宝军对峙,所以不能干等努尔哈赤。
    如果想在大明控制地区做文章,现在文字清查已经结束,或者说基本上结束,再想靠抄家弄钱是不可能了。
    **鬻爵是好法子,可惜韦宝没有这么大的权限,只有魏忠贤才有这么大的能量。
    但即便是魏忠贤本人发了疯一样的**鬻爵,阉党还受到东林党牵扯,魏忠贤为了大明吏治不迅速崩塌,也不敢太过分的。
    所以,就算是魏忠贤,魏忠贤在短期内不可能弄出两千万两黄金。
    韦总裁一直想做军火生意,但是没有渠道。
    北方可以,林丹汗,建奴,蒙古各部,三方面都是潜在客户,而且大家都已经认识到宝军火器的厉害了。
    但韦宝不知道从北方能弄到多少钱,大明的经济主要还是在南直隶一带,可惜,那里没有什么战争。
    虽然苏州出现了一场规模很小的变乱,不过规模太小,而且穷人***金子买军火。
    不得不说,在天启朝,真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别管人家魏忠贤坏不坏,在魏忠贤的管理下,大明还真的算是有条不紊的在前进,这艘大船并没有漏水。
    在南方,韦宝本来还有一条渠道的。
    因为当初曾经救助过颜思齐,所以韦宝在名义上是颜思齐这帮大明南方最大的海盗力量的主人。
    只可惜,颜思齐这个时候已经死了,韦宝连名义上的主人地位都快保不住了。
    颜思齐是个传奇人物,他的死也充满传奇。天启五年,1625年九月,思齐和部众到诸罗山捕猎,豪饮暴食,不幸染伤寒病。
    数日后颜思齐竞一病不起,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七岁。
    临终,颜思齐召众人告之:“不佞与公等共事二载,本期创建功业,扬中国声名。今壮志未遂,中道夭折,公等其继起。”
    颜思齐还特意让人去信将他死了的事情报之韦宝。
    只可惜,颜思齐手下人并没有报,而是天地会统计署通过情报获知,然后传给韦总裁知晓的。
    颜思齐故后,众推郑芝龙为盟主,继续拓垦大业。
    显然,郑芝龙没有像颜思齐那么对韦总裁尊重。
    要想卖军火,得在有战争的地区。
    韦宝本来觉得颜思齐那一路是最好的对象,因为他们不但劫掠大明沿海,还与荷兰人对抗,与西班牙人对抗,对军火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如果能在南方沿海把宝军的军火名气打出去,宝军的军火甚至有可能卖给荷兰人,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发展出外贸订单。
    只可惜,现在南方海盗是指望不上了,就算郑芝龙还认韦宝这个主人,一时半会也没有办法沟通好各种细节。
    况且宝军的军火非常稀缺,也没有办法四处供给。
    所以只能指望北方市场。
    韦总裁针对如何崛起,参考最多的就是美国历史。
    在历史上,美洲原住民在这块土地上居住了15000余年。欧洲从15世纪末开始殖民美洲。
    1607年,第一个英格兰人殖民区成功地在维吉尼亚州建立。
    接下来二十年里,一些荷兰殖民区也陆续建立,包括位于新阿姆斯特丹和新泽西州的殖民区。
    在17世纪和18世纪里,英国逐渐占领荷兰人和其他欧洲殖民者的地区,并在美国东岸广泛开垦殖民,建立更多的殖民地区。
    在1760年代和1***年代,13个美洲殖民地与英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最终引发了革命战争,殖民地的代表们在1776年7月4日签下了《美国独立宣言》。
    在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中,乔治·华盛顿领导13个殖民地组成的大陆军团对抗英军。
    殖民地在76年的大会中创立了大陆军团,但未授权他们征收税赋和制定联邦法律。
    1777年,独立的殖民地正式采纳邦联条例,建立了一个联邦的主权国家、以及行使管理权的联邦政府,并批准了美国宪法。
    经历艰苦的独立战争后,大陆军团终于击败英军。
    1783年9月3日,美、英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确认美国疆界为北接加拿大与大湖地区,南至佛罗里达北界,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至密西西比河。
    这样,美国从独立战争初期的90多万平方公里扩大为230多万平方公里。
    在国家版图倍增的同时,美国面临的国家风险也同比增加。
    对此,美国第一代开国领袖华盛顿有极清醒的判断。
    汉密尔顿在为《独立日报》撰写的文章中说:“有种种迹象使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测,美国已经使欧洲的几个海上强国感到不安了。几个在美洲有殖民地的国家想阻止我们,独占我们的利益,剪掉我们的翅膀,使我们无法飞到危险的高度。”
    事实也正是如此。
    从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的《巴黎和约》算起到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的82年间,英国一刻也没有放弃分裂美国的实际努力。
    英国在***战争期间,截击美国商船,阻挠美国与欧洲的贸易。
    1812年,美、英开战。英军占领华盛顿,烧毁白宫和国会大厦,并企图借机肢解美国。
    它向美国议和代表提出“沿美国边界成立一个中立的印第安缓冲国”的要求。
    直到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英国还宣布对美国内战奉行中立政策,承认南方同盟为交战国,同时秘密向南方提供援助,还将海军开入美国海域。
    只是由于后来的战场优势迅速倒向北方,英国干涉美国内战的计划才彻底告吹。
    也有人曾希望美国分裂。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一些欧洲人的态度是幸灾乐祸。
    法国外交部曾表示:“一场持久的战争由于积累的仇恨和痛苦,必定造成分裂。北方无法战胜南方,也更不知道怎样长久地控制南方,只能导致联邦的解体,而这正有利于法国的国家利益。只要给它足够时间就可以了,只要交战双方不断怒火冲天就可以了。”
    这番表白代表着欧洲人的一种想法。
    他们担心的是,美国南北统一后会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美国将不再是一个由平等的主权国家组成的联邦,而将成为一个帝国”。
    这种想法为欧洲人肢解美国的企图在作理论准备。
    即使到了1863年,北方已取得决定性胜利时,德国《新闻报》还认为:“把一个分裂的联邦用武力统一起来变得一天比一天不可能。”
    一家还是亲北方的《两个世界的杂志》也认为:一个被占领的南方将是“战胜者永远的肉中刺”。
    战胜的北方也将像普罗米修斯那样,因盗取天火而受到天罚。
    在英国,舆论的主流意见也是希望美国南北分裂。当年,美国南方分裂势力的主要支持者约翰·罗巴克在英国下院说:“北方永远不会成为我们的朋友,南方倒是我们结交的对象。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欧洲的武力和文化的剿杀没有吓倒美国人。
    相反,美国人在欧洲的重压下经过两个多世纪反而强力崛起。
    南北战争后美国统一了,南北战争之后,美国迅速崛起。
    美国资本主义工业飞跃发展。
    1860年,美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4位,到1**4年跃居世界第1位,工业生产量占欧洲各国生产总量的一半左右。
    从1860年至1900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6倍。
    20世纪初,美国工业优势更加突出。
    1913年美国工业产品已占世界工业产品总量的1/3以上,比英德法日4国工业产品的总和还要多。
    其中煤、铁、钢和石油的产量增长尤为显著。
    这时欧洲又出现“美国威胁”论,先是渲染“美国经济威胁”论。
    1**3年,埃米尔·巴比埃写了《在金元帝国旅行》一书,指责美国商品,火车头、煤、丝织品、水果、棉花以及美国的葡萄酒已充斥欧洲。
    经济学家保罗·德·卢西埃在1**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中写道:“美国从一件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件令人恐惧的东西”,美国已成为旧大陆的一个可怕的对手,“法国士兵的背包里装着在芝加哥生产的牛肉罐头”。
    接着就是“美国军事威胁”论。
    1**8年,美国拿下夏威夷,并向西班牙挑战,入侵古巴和菲律宾。
    这在欧洲掀起“美国威胁”论的声浪。
    认为美国“对旧大陆一直怀有很深的敌意”。
    这种敌意如今终于爆发出来了,对抗在所难免。
    在地球的各个地方,美国不久将必然与欧洲发生冲突。
    美国要从欧洲手里抢走世界。
    然而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产生了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再此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欧洲发生了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除了瑞士、瑞典这样的北欧国家保持中立外,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卷入到战争当中。
    就连一些中东国家,也都纷纷参战。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最初阶段,便宣布了自己的中立态度。
    然后,它开始在拉美、远东一带,积极的发展贸易。不断的巩固在这些地方的利益,捞取大量的外贸利益。
    他们借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牢牢的把一些重要资源抓在自己手中。尤其是拉美国家。
    像巴西的咖啡、墨西哥的石油,智利的锡矿等等,美国人都将它们揽入怀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时间长达4年零3个月,在这次战争中,参加国家多达30多个,约15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总数的67%。
    按当时的美元计算,参战国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也达1516亿美元。
    欧洲的工业生产水平至少倒退了8年。
    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四大帝国覆灭了。
    原来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大大削减,而其经济亦因战争大受影响,出现严重衰退,从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让给了美国。
    或许是上天眷顾美国,在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轴心国和以反***同盟全世界反***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二战期间主要的几个参战国中,德国战败,一分为二几十年。
    日本差点**,灭种。
    意大利投降的较早,但损失仍旧巨大。
    苏联赢得了卫国战争,但伤**500万人,整个国家千疮百孔。
    中国赢得了抗日战争,但伤亡不下3000万,国家遍体凌伤。
    法国最后也赢得了战争,但损失巨大,国力大减。
    英国赢得了战争,但国土遭到严重的轰炸,国力日渐衰弱,日不落帝国的美名从此结束,其海外殖民地基本独立。
    为独美国,本土上没发生过战争,国家机器没受到破坏。
    首先较平和的环境吸引了当时全世界流亡科学家,为此美国奠定了结实的人才基础。
    其次当战争最为激烈时候,美国发动了庞大的生产机器,在援助同盟国的时候,也不忘大发军火财,为美国的发展打下结实的经济基础。
    最后,战后利益的分配上,法国、英国都无力角逐,唯美国与苏联分了所有的蛋糕。
    特别是对全球都具有重战略利益的太平洋被美国完全控制,使美国在地缘上优与苏联。
    从此以后美国成了西方列强的新首领,世界上的唯一的超级大国,称霸资本主义世界。
    韦宝想**老美的路线,可惜,没有历史环境,没有大规模的战争。
    没有战争土壤也就算了,更让韦总裁头疼的是按部就班的发展速度。
    比如从蒸汽机时代过渡到电力时代,那是靠工业的整体发展达成的。
    现在天地会治下地区才刚刚进入蒸汽机时代,蒸汽机技术已经纯熟,可却已经把发电机都弄出样本了。
    这还是在钢铁工业几乎为零,工业基础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做出来的。
    只能说,别说弄出发电机,就是弄出柴油机,汽油机都没有用,因为发电机不是自动研发升级的,是依靠韦总裁带来的样本仿造的,这和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没有多大关系。
    韦宝在山海关的海商会馆接见了被俘虏的卓里克图的儿子卓特木尔。
    虽然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大明爵爷,还是侯爵。
    一个是被俘虏的蒙古部族世子。
    但双方都很重视这次见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