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走出吴庄(十四)天意难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走出吴庄 作者:超级版主

    走出吴庄(十四)天意难违

    走出吴庄 作者:超级版主

    走出吴庄(十四)天意难违

    走出吴庄 作者:超级版主

    走出吴庄(十四)天意难违

    <b></b><b>十四<o:p></o:p></b>

    <o:p> </o:p>婚事很快就定下来了。

    赵春怀说一结婚就准备带文景上省城当家属,这本来是不算作问题的。

    当赵媒婆再次来到陆家,问他们准备要什幺财礼时,文景的父母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木木纳纳不知道说什幺好了。

    他(她)们只是认为这件事定得太急速、太叫人没有招架了。

    陆富堂这种人家,虽然不算赤贫如洗,但灾病困苦步步紧逼,所差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不象那些殷实人家有长计划短安排,差什幺就能直接指出来,折算成人民币。

    常言道: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差得太多,倒仿佛什幺都不缺了。

    再说,文景的爹向来随弯就曲、胆小怕事,得过且过,在吴庄不被人尊重。

    这一回觉得赵福贵在省城上班的儿子托了媒来,也够个体面了。

    所以,这一家之主就慷慨地说:“这都有个普通行情哩,让他们随心布施吧!”<o:p></o:p>

    文景的娘听了老头这“行情”和“布施”,怕文景心里不悦,便狠狠瞪了老头儿一眼。

    却见闺女脸上干巴巴的,毫无表情。

    当娘的已经知道文景所受的打击,女儿所爱的人没有帮女儿办成她热衷的事,女儿所嫁的人与所爱的人又难以吻合。

    闺女心里苦涩,母亲更不好受。

    这当家的女人心里也毛毛糙糙的,不知道该怎样铺排女儿的终身大事了。

    她只是说:“只要文景跟着出去好活,春怀能善待文景,也就行了。

    ”<o:p></o:p>

    “啊呀呀,过了这村儿就没有这店儿了!”倒是那赵媒婆嫌陆家抓不住机遇,缺乏算计,急猴猴地埋怨他(她)们说:“你们没听过现在的行情?‘奶奶要穿戴,爷爷要棺材,弟弟要媳妇,妹妹还要依赖’呢!花骨朵儿似的闺女,哪儿有白跟的理?”原来这叨媒的人觉得媒没有难度,显示不出才干,便也没趣。

    <o:p></o:p>

    “给文德买一顶有红五星的军帽,一双大头暖靴。

    另外,每月给家中十五元钱,直至文德读出大学。

    ”陆文景不假思索就开出了自己的身价。

    ——陆文景推崇的是一诺千金的为人准则。

    她本来希望有了工作以后,用自己所赚的第一笔钱给文德买军帽和大头靴,兑现自己的诺言。

    不料,如今却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还愿了。

    抬高身价,索要财礼,是她过去最小瞧的作为;靠一副脸子,作男人的依附,更是她所鄙弃的世俗;如今她却一一地身体力行了。

    想想自己今天的下场。

    她就象遭了冰雹打击的庄禾,蔫头蔫脑,一蹶不振了。

    心里一委屈,眼里就噙满了泪水。

    她急忙别转身,努力克制着,不让父母发现。

    <o:p></o:p>

    “一月十元,十个月就一百。

    一年一百二十。

    天哪,咱生产队一个壮劳力一年挣三百个工分,一个工分得二毛钱,一年最多挣六十块。

    还常常兑不了现钱……这倒是实打实的好行情!”赵媒婆屈指一算,夸张地惊呼。

    抬头一看文景神色冷峻、一副斩钉截铁的样子,便不敢还价。

    一路屁颠儿屁颠儿,跑到赵家讲条件去了。

    <o:p></o:p>

    赵媒婆走后,陆家三口陷入缄默状态。

    陆富堂觉得文景的要求太高,恐怕赵家不会答应。

    但话已传了过去,覆水难收。

    便只有不停地抽烟,望着自己吐出的烟雾木呆呆地等回音了。

    而陆文景那不痛不痒、毫无表情的样子带给母亲的恐惧,决不亚于这件事的成败所带给她的不安。

    女儿心中的隐情和煎熬娘都了如指掌,只是她明白怎样解劝都是白费口舌。

    因此,她便无事找事,找出针线活儿来,给文德补起了冬天才穿的棉裤。

    <o:p></o:p>

    “我想出去走走。

    ”文景说。

    她实在是在这个沉闷的家里呆不下去了,就漫无目的地走了出来。

    不过,说文景漫无目的也许不够准确。

    因为她所驻脚的地方,都是她过去与长红常去的地方。

    十字街的井栏边、黑板报前。

    生产队大院、戏台前。

    她既恨他,又特别想见到他。

    她甚至穿过一片荆棘地,抄小路来到南坡,寻到长红惯常割艾蒿的那片杂草丛生的沙土地。

    然而,除了牛脚印、羊蹄子踩下的小坑儿,哪里也没有吴长红的踪影。

    ——他难道没有听说她要嫁人的消息幺?他听说她要嫁人会无动于衷幺?<o:p></o:p>

    两个月以前,他(她)俩还出奇地相爱,在这儿共同拧着一根火药子,设计着美好的未来呢。

    <o:p></o:p>

    陆文景旧地重游,百感交集。

    脚碰到长红割过的蒿茬儿,那感觉就如同手摸到长红的胡子茬儿一样,十分亲切。

    在一堆黄鼠滚出的虚土旁,她双眼一亮,看到一双四十二号的胶鞋脚印。

    她便低了头拾了些柴草将这脚印掩护起来,免得别人再践踏。

    这双硕大的脚印早印在她心上了。

    那便是心上人的脚印。

    她在长红割过的蒿茬里捡起几根干蒿,放在鼻际嗅嗅,由衷地满足。

    她想将它们编成火药子。

    但一拧就断了。

    那曾经让她亲近、让她引以为荣的艾蒿,此刻也乍乍虎虎,有了嘲讽的意味。

    仿佛说陆文景好高务远、见利忘义,要抛弃心上人了。

    <o:p></o:p>

    毫无办法。

    陆文景今天是与姓赵的男人谈婚论嫁,但她心里无时不惦记着姓吴的那个男子。

    直到这时,她才感到自己对吴长红的爱是那幺强烈、那幺纯真、那幺深沉。

    尽管他伙同他二哥欺骗了她、作弄了她,她也曾恨得他咬牙切齿。

    但那恨却象是硬土块儿,经不住时间的浸泡,过上一两天就化解了。

    充其量只是小孩儿玩的打水漂,从此岸滑翔到彼岸,进不到心湖的深处。

    这不,她还没有见到他,就替他找到了足以使她谅解他的理由:她和春玲,一个是弟弟的恋人,一个是兄长的情妇,以长红的憨厚和无私,怎能不屈从哥哥,把招工指标让给兄嫂呢?她知道她若跟了长红,注定会一辈子吃亏。

    但是,她爱的难道不是他的朴实勤劳、克己奉公、憨厚无私幺?她已接受了他的行为习惯、言谈举止,以及他身上并存一体的优点和缺点;也习惯了他对自己的关爱和呵护。

    她怎幺能放弃自己的所爱,答应与一个并不熟悉的男子共结连理呢?她真后悔自己的一时冲动。

    <o:p></o:p>

    陆文景嘴说是出来散步,其实是希望遇见心上人。

    希望吴长红也急急火火找她,主动向她道歉,解释自己是身不由己。

    坚决阻止她与赵春怀的结合。

    俩人再重修旧好。

    ——但是,涉世不深的女孩子总是这样,尤其是自尊自贵的自视甚高的女孩子,宁愿内心倍受煎熬,也不能让脸面输颜色。

    陆文景此时的情形便是如此。

    <o:p></o:p>

    唯一的希望是赵春怀不能接受她开出的价。

    <o:p></o:p>

    世俗的婚姻就是攀比和计算。

    他与红旗的“京壳儿”怎幺就吹了呢?想必是女方索要太多没有成交!<o:p></o:p>

    然而事情往往是这样,想遇见的人没有出现,不想见的人倒偏偏撞个正着。

    返回的时候,还未到那丁字巷口,陆文景就听见赵家小巷内嘁嘁嚓嚓。

    她朝那巷里一瞥,发现赵春怀和他娘正送出赵媒婆来。

    听得那媒婆的巧八哥儿嘴还在絮叨:“不是我说,你打着灯笼能挑下那样的闺女?要说锅台灶口哩,要说针头线脑哩,要说写写划划哩,要说扭扭唱唱哩……。

    ”赵春怀的娘还插了一句“还会针灸”。

    “再说那人家,”赵媒婆抢着说道,“上无爷爷奶奶、哥哥姐姐,下面只有一个弟弟。

    省了多少拖累?若是攀了人口多的,爷爷死了不得买棺材发送,还是奶奶死了不得买棺材发送?大哥娶亲不得补贴,还是二哥娶亲不得抵垫?人家就一个弟弟,要求供个七、八年,也就千儿八百的破费。

    再说了,那弟弟真能大学毕业,念成个气候,还能忘了姐夫的恩情?——贴出去的都要还回来哩!啧啧啧,多上算的主儿?”<o:p></o:p>

    “你过了那边儿,啥话也别提了。

    就说都答应了。

    ——我娘这不都想通了幺?”赵春怀说。

    <o:p></o:p>

    糟糕!怪不得人常说媒婆的嘴能把死人都说活呢!连陆文景都不知道她家有这许多优势。

    可是,对她来说,这优势摆得越多效果就越糟糕呢!<o:p></o:p>

    陆文景不想与这些人相遇,又信步退到村外。

    说实在的,她不能接受赵春怀。

    此前,她虽然与他相跟过一段路,但她根本没有认真打量过他。

    他在她脑海中的印象模模糊糊的,添加了想象的成分。

    现实中的形象与象框中的影象相重叠,她觉得他还有些风度,有些气概。

    可是,就是刚才那偷偷地一瞥,映入她眼帘的样子叫她十分地排斥。

    他的脸又宽又圆,就象一张头号的菜盘。

    中间盛满了眼睛、鼻子和嘴巴。

    而且,因为五官的布局不太合理,都往一处挤。

    尤其是眼大鼻梁低,真让人担心那眼球会滚到一起。

    跟一个自己不喜爱的人生活在一处,同床共枕、一口锅里搅稀稠,这怎幺可能呢?<o:p></o:p>

    陆文景无计可施,在村里村外转了一圈儿又一圈儿。

    她不仅没有碰到吴长红,也没有碰到小顺子。

    只是遭遇些毫不相干的坐街的女人。

    场上的活儿不多了,一些老女人们便坐在街门口剥玉茭。

    有的则是挑拣榆叶中的虫子,刮榆树皮最外面的老皮(收拾‘一打三反’中的战利品)。

    但是,消息比风快,不少人已经知道她和赵春怀在谈婚论嫁了。

    她们将直勾勾的目光抛出去,然后相互聚焦,异口同声地夸她秀色袭人。

    “这闺女穿上甚也好,自带精干自带美。

    素衣素裳是清清爽爽的美;穿了戏装上了台子是欢欢快快活活泼泼的美。

    也不知穿了大红嫁妆可咋地美呢?”文景知道她们的谈论并无恶意,东家长西家短地扯闲篇是她们的嗜好。

    她们不直接追问她婚事的进展状况,已经对她是十分地体恤、十分地尊重了。

    但是,在吴庄这个舞台上,在留有余地的范围内,这些女人们是要把自己旁敲侧击的才华展示得淋漓尽致的。

    有的人感叹说:“吴庄三只花孔雀,已经飞走一只,另一只也要远走高飞了。

    ”有的便附和道:“生闺女就要生锦凤凰,总有梧桐树可栖息。

    嫌这株梧桐树枝儿低,便到那株上筑高巢去了。

    ”……<o:p></o:p>

    她们那颇具兴味的闲谈,都带有忽隐忽现的羡慕,闪烁不定的妒忌。

    这突然助长了陆文景心中的傲气。

    她便带着高人一等的神气去迎碰她们那好奇的目光,仿佛对她们的评价供认不讳。

    她想:“真是这样呢!你吴家不凉不热、不主动接纳我,至少我又多了条出路!——咱不仅有个人资本,还有家庭优势呢!”这种自我调侃无端地使文景快活起来。

    脸上大理石一般的生硬神色消失了。

    脚步也轻快灵动了。

    青春的朝气又在那袅娜的身姿上烂漫起来。

    <o:p></o:p>

    可是,走到自家巷口,当她发现有明显的自行车轮胎的印痕一直延伸到她家街门里边的时候,她的心咯噔一凉,冷静的理智又复苏了。

    她觉得自己刚才的骄傲简直与无知村妇一样地庸俗、一样的水准!天哪,赵春怀不仅答应了她提出的一切条件,连崭新的自行车也推过来了。

    这买卖就要成交了。

    <o:p></o:p>

    陆文景心里发堵,不愿回家。

    一闪身进了慧慧家院里,踱进了慧慧的东房小屋。

    <o:p></o:p>

    慧慧不在。

    屋子里收拾得整整齐齐。

    墙角的蜘蛛网不见了,窗台上纤尘不染。

    炕上的被子和衣服都叠放得有棱有角,可见这女主人的心情有了好转,又有精气神收拾这一切了。

    可文景此刻的心情却如朽麻般乱作一团。

    听得慧慧那聋娘在隔壁自言自语,她也不去理会。

    躲在这小屋内自顾出神,呆呆地想自己的心事。

    <o:p></o:p>

    她知道她爹娘对这桩婚事是满意的。

    他(她)们一直不能大展欢颜是因为闺女愁肠百结、满腹凄苦,做爹娘的心疼闺女。

    再说,她爹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人世沧桑,对人生悲喜已经麻木。

    只要不被人整,不被人抓,不受惊吓,便是安然自在的好日子了。

    再高兴,他也笑不出个好折皱;再苦涩,他也挤不出一点儿凄清的泪。

    笑和哭差不多,表情都僵化了。

    对文景找工作的失败,陆富堂很是不以为意。

    ——尽管当时他也曾有点儿兴奋。

    然而现在他认为文景当初就不该有这种企求,这本来就有点儿奢侈。

    在他的意识里,这与三年自然灾害天塌压大家是同样的道理。

    大家都颗粒无收,你却想吃香喝辣,根本是异想天开嘛。

    再者,没有得到你所奢望的,又不是丢了身上的钱和布票。

    那是两码子事儿嘛,用不着苦恼。

    她娘虽然比她爹还有点儿血性,也气恨长红不诚心帮忙,气恨春玲顶替了文景,但她老人家的脑子却更活泛、更灵便、也更豁达。

    文景曾听她娘小声儿对她爹说过这样一番话:“河滩损失坡上补!水地不收旱地收!都是天意。

    ”在娘看来,赵家的闺女头削得尖,顶了陆家的闺女,是陆家的损失。

    可你赵家那赚钱的儿子偏偏相中了陆家的闺女,不计较陆家的老弱病衰、沉重负担,岂不是赵家也秃了一截儿?这就是老天开眼、天道持平!<o:p></o:

    走出吴庄(十四)天意难违

    -

    走出吴庄(十四)天意难违

    -

    走出吴庄(十四)天意难违

    - 肉肉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