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军制与辽东军第一阶段临时编制解释
隋末 作者:木子蓝色
隋朝军制与辽东军第一阶段临时编制解释
隋朝沿袭和发展了西魏、北周府兵制。
府兵制到了隋朝起了很大变化。军府名称为骠骑府,以骠骑将军为长官。军士开始编入户籍,从事生产。[..]
隋炀帝时,府兵直接从民间征调,男子年满二十一岁为成丁,即可参加府兵。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骠骑将军府为鹰扬府。
长官为鹰扬郎将。军人称“卫士”。卫府制度趋于完善,中央集权在军制上得到加强。在皇帝直接统辖下,全国府兵由12卫分领,设立12卫府。每卫府统1军,置大将军1人,将军2人;虎贲郎将四人,虎牙郎将六人。
炀帝大业三年(607),将十二府增改为十二卫四府﹐合称十六卫府或十六府(后人习惯上也称十六卫)。
其十二卫为:左右翊卫(原左右卫府)﹑
左右骁(骑)卫(开皇十八年设置的左右备身府)﹑
左右武卫(原左右武卫府)﹑
左右屯卫(原左右领军府),
左右候卫(原左右武侯府)
左右御卫(新置);四府为:
左右备身府(原左右领左右府)
左右监门府(依旧名)。
十二卫统府兵、宿卫京城;四府不统府兵,左右备身府负责侍卫皇帝;
左右监门府分掌宫殿门禁,为内卫。
十二卫所统之兵称“外军”,各有军号如下:
骁骑(属左右翊卫)﹑
豹骑(属左右骁卫)﹑
熊渠(属左右武卫)﹑
羽林(属左右屯卫)﹑
射声(属左右御卫)、
佽飞(属左右候卫)。
此外,左右翊卫又兼领“内军”。“内军”指左右翊卫下属的亲﹑勋﹑武三侍(隋初为亲﹑勋﹑翊三卫﹐唐代同隋初)统辖的五军府和另属东宫的三卫三府之兵﹐均由高官子弟充当。
十二卫在全国设立鹰扬府,大府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每府设立鹰扬郎将为主官,鹰击郎将为次官,下辖步兵校尉、越骑校尉、司马、长史,仓、兵等参曹事。
军府按“中外相维、重首轻足”的方略,分置在京城及冲要地区。12卫除临时受命征伐外,平时主要担任京城宿卫和其他军事要地或重要设施的驻守。府兵与禁兵及其他军队相互为用,相互钳制,以便皇帝控制军队和维护全国统一。
按府兵制,十人一伙10人,设伙长。五伙为一队50人,设一队副和一队正。
两队为一旅100人,设旅帅。两旅为一团200人,设校尉。
府兵自备武器铠甲及驮马,各平时除每年抽出大约三个月时间进行训练外,就是轮流担任入京番卫之责。
而在战时,大隋军队将进行行军制度,重新调集兵马,重新编制。
行军制度的兵员有四种来源,一即是抽调府兵。
二兵募,不是临时召募的募兵制,而是一种义务者的兵制,不定时,不定人数,朝中根据需要,下派到各地方政府征召士兵的一种制度,他们同样也得自备装备。
三就是番兵,番兵就是少数民族的武装,一般就是臣属于大隋的民族部落,在隋军战时派兵出战。如隋军曾经攻打契丹的时候,就征召了一部份突厥士兵。
第四,就是骁果、健儿,这些是自愿兵,朝廷打仗,征召自愿军参战,而且得是身体强健、勇敢的壮汉。
而行军,则有一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制度,例如平时的军队基本上都是以鹰扬府分散在全国各地。
而行军则是将四个来源的兵集中在一起,根据战争的需要征召士兵数量,调派大军。
按战争的规模,出动士兵人数,及将领数量级别。
如果是大战,则会派行军元帅或者行军大总管,下面辖总管若干,然后就是校尉再接着是队正,而不再有府兵编制中的旅帅一级,也不再有府一级。军队也不再是以鹰扬府为单位,而是以军为单位。
每军两万人,其中分战兵及辎重兵,战兵一万四千人,辅兵六千人。战兵又分为战队、驻队。战队战斗时负责战斗冲锋,而驻队是押阵,只有在胜利时才会上去。
所有的战兵,根据不同的类型分为步军和马军,步军又分为弩兵队,弓兵队,跳荡队,奇兵队。
按隋末唐初兵法大家卫公李靖的做战排兵布阵记录,每战,他将每军分为七个部份,
为中军、
左虞候、
右虞候、
左厢两军、
右厢两军。
而所有的兵马以五十人为一队,两百至三百人为一营。
“中军4000人,内取战兵2800人,50为一队。计56队。战兵内,弩手400人,弓手400人,马军1000人,跳荡500人,奇兵500人。
左右虞候各一军,每军各2800人,内各取战兵1900人,共计76队。战兵内,每军弩手300人,弓手300人,马军500人,跳荡400人,奇兵400人。
左右厢各二军,军各2600人,各取战兵1850人。战兵内,每军弩手250人,弓手300人,马军500人,跳荡400人,奇兵400百人。
马步通计,总当14000,共280队当战,余6000人守辎重。其中弩手2000人,弓手2200人,跳荡2900,奇兵2900,马军4000人。
隋朝军队中,除了外府兵,内卫军,番军,募兵、骁果、健儿这四大类别,还有一类很重要的兵马,就是在末期时,各地地方大量涌现的乡兵。
乡兵,就是非正式编制的兵马,是在朝廷与地方政府已经无力弹压各地的造反势力时,由各地地方的世家、豪强、地主、缙绅及民众自发组织的保境安民的民兵一类兵马。
乡兵的特点就是由当地发起,没有正规编制,也没有朝廷任命的将领官员,且人数不多。一般只要在当地郡县登记过后,就行,在地方盗匪横行之时,可以允许少量拥有部份武器铠甲。
而在木子的隋末书中,主角在辽东初步立足后,为了得到更多的兵马。在没有朝廷正式的任命之前,是无法私自扩编部队的。所以主角在最初时,招募了大批的兵马,却以乡兵的编制存在,这也是一个钻空子的方法。
乡兵没有编制,没有官员,朝廷也不负责兵器铠甲,后勤粮草,将士粮饷,完全属于自发性的组织。
甚至主角为了突出这些人是乡兵,故意暂时改变了编制。为了显示乡兵的特性,所以才会选择了后世才有的军队编制,这也是为了避嫌。
不过书中这种方法,只不过是一时权宜之计,为了避免朝廷借此治罪。
当主角得到了朝廷正式的兵马编制授权后,这种临时暂行的师团营连排编制也就取消了,正式换成了隋朝时代的军、营、团、队编制。
有不少的朋友看到那暂行乡兵编制后,觉得不满意,这个也是木子处理的不好的一个地方。不过这也只是一个过渡,在随口就已经取消这种编制了的。。。
隋朝军制与辽东军第一阶段临时编制解释在线阅读
隋朝军制与辽东军第一阶段临时编制解释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