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266章 解甲归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隋末 作者:木子蓝色

    第266章 解甲归田

    第266章 解甲归田

    隋初之时,杨广五兄弟,除了太子杨勇一直呆在京城。其它的四兄弟,也都和汉时一样,被分封到了各地。杨广的封地就在扬州,在那个地方呆了十几年,所以他对于扬州有种特别的偏好,当了皇帝后,还数下扬州。

    但是到了杨广当皇帝后,只有三个儿子,还早早死了一个,剩下的一个还在吃奶。唯一的一个成年儿子杨暕,以前也曾经分封到地方,仁寿中,拜扬州总管沿淮以南诸军事。杨广登基后封齐王,增邑四千户,大业二年,寻转豫州牧。第二年,转雍州牧,寻徙河南尹、开府仪同三司。

    杨暕长的帅,美容仪,疎眉目,颇涉经史,尤工骑射。不过他长大后结识了不少如同宇文化及这样的人物,彻底的成了一个浪荡皇子。后来太子亡,当时杨广只剩下了他这么一个儿子,朝中大臣都上书立杨暕为储君。不过杨暕那时早已经成了一个荒淫皇子,平日里无恶不作,他的齐王妃是民部尚书冲之女也,早卒,杨暕遂与妃姊元氏妇通,遂产一女,外人皆不得知。

    杨暕专门找了一个看相算命的给大姨子看相,结果看相的说“此产子者当为皇后,王贵不可言。”从此杨暕就真的认定自己将来是太子了,更加的荒淫,最后终于连杨广都看不过去了,禁闭在宫中。

    现在杨广已经和萧嫔生了一个儿子,虽然小,但是十分聪明,对于杨暕已经放弃了。此时一听到虞世基的话,也不由的沉思起来。杨暕虽然荒淫,但好歹是他的儿子。他就这么两个儿子,既然已经不打算将来让他当太子,那还不如把他打发到偏远的辽东去,也算是放逐了,而且如此一来,有一位亲王坐镇辽东,相信也能安定辽东。

    虞世基和齐王有过交情,他这也算是为齐王出力,帮他一把。但是其它如宇文化及等人,却是齐齐惊讶了一声。把齐王安排到辽东,这就已经等于是分封齐王了。亲王坐镇地方,这在王朝初建时是有好处的,因为那能帮助中央巩固地方政权。但是现在是什么时候?当初皇帝的几个兄弟分封地方,一个最后扯旗造反了,还有两个也有这意思。就是杨广也是靠着在地方结交的势力,最后才能废了太子。

    眼下赵王才不过五岁,齐王却已经有二十八岁,把齐王分封到辽东去,那将来谁知道会是个什么局面。很有可能,这就是一个取祸之道。

    虽然宇文述等大臣,也知道杨广这是在准备为将来赵王为储做准备。但是把齐王放出去,这将来弄不好,就将成为诸侯与新皇的皇权之争了。

    宇文述起身道,“陛下,如今天下早已经是三省六部中央集权,这个时候再将亲王坐镇地方,那必将不利于朝廷中央集权,这是个不好的先兆,请陛下三思。”宇文阀早已经将筹码下到了年糼的赵王身上,这个时候,他可不愿意看到事情还起变数。最好就是将齐王一直关在宫中,和蜀王杨秀一样。

    杨广就是一个乾坤独断之人,一旦他决定了的事情,要想再改变却是十分艰难。他就这么两个儿子,既然打定主意放弃齐王。他就不愿意这个儿子一辈子被关在宫禁之中,把他放到辽东,也让他做一个享福闲王吧。

    “宇文爱卿多虑了,齐王去辽东,朕不过是不愿意看着他这一生就这样幽闭宫中。放他去辽东,朕也只坐给他监察之权。他无权干涉辽东地方军政事宜,不会有什么影响的。朕意已决,你们就不要再说了。好了,时间也差不多了,回殿内朝会吧。”杨广挥一挥衣袖,将其它还想要说话的大臣制止了。

    皇帝再次上朝,众大臣山呼万岁。

    杨广笑着点点头,“众爱卿平身”

    “今日,朕要公布一件大事,自元德太子早薨,东宫储君之位一直空虚。东宫为一国储君,关系到天下社稷。长久空虚,必然会让天下不稳。朕考察良久,赵王杲宇量弘深、谦卑仁孝。朕决定,立赵王杨杲为东宫太子。”

    杨广的话一出,真是群臣惊呼。太子杨昭去世已经七年,七年来储君位置一直空虚。原本众人都以为当时唯一的皇子杨暕会是太子,哪料到最后却反而获罪被禁闭。如今七年过去了,哪曾想,皇帝突然立五岁的赵王为太子。才五岁的孩童,又哪能看出什么宇量弘深来。

    紧接着杨广继续道,“刚才内史侍郎虞爱卿直言,由亲王坐镇辽东。辽东刚刚平定,正需要皇室宗亲坐镇,所以朕思虑良久,决定改齐王为辽王。并为辽东观察使,坐镇辽东,督察地方!”

    不少的大臣已经开始轻声议论,今天皇帝还真是语不惊人誓不休了。突然间就把两个儿子给定位了,五岁的赵王当了太子,年长的齐王等于发配去了辽东。

    等到殿内监连喊数声肃静后,殿中大臣才安静下来。

    “辽东高句丽已平,至今日起,我大隋将在辽东分置七郡四十九县。分别为辽东郡、扶余郡、卑沙郡、国内郡、乌骨郡、平壤郡、新城郡。吏部自今日起,需立即拿出一份名单,调齐七郡四十九县之各级官员,在三月内必须到任辽东地方。”一震接着一震,殿中的大臣们都觉得有些晕乎乎的了。

    分派官吏到地方,那么只要有个半年一载的时间,整个辽东就能划入大隋中央朝廷的管理之中。而大隋朝向来是以文治天下,天下府兵虽多,但是钱粮器械却是由各郡掌握划拨。府兵虽然由兵部调兵,卫府掌管,但是如果没有钱粮,一样寸步难行。地方郡县文官就是最好的监察各地卫府的机构,一有风吹草动,他们都能知道。

    一上来三件事公布完,接下来就是重中之重的辽东将士的处理了。对于这些辽东兵马,虽然杨广有些防范,但是事关大隋的江山边疆,更关系到他杨广的个人武功,他没有理由因为一点猜忌,就马上把辽东弃之不顾。那样的行为,不是他一个自比秦皇汉武的君王所能做的出来的。

    “此次平定辽东,陈破军及辽东行营十余万将士劳苦功高。有过罚,有功则赏。朕从吝惜赏赐,之前朕曾经连续几次封赏辽东将士。不过考虑到辽东距离中原太远,钱粮运输不方便,所有朕最后和几位大臣们商议,做了一个变通。”

    “自今日起,辽东行营就地解散,十余万将士全部转为府兵。在辽东七郡设立七十个鹰扬府共八万四千人,每府一千二百人。每府定正五品鹰扬郎将一位、从五品鹰击郎将一位,其余三位正六品越骑校尉、三位正步骑校尉,一位从七品司马、一位从七品长史,另有六位从八品六曹参军事,二十四位正九品队正、二十四位从九品队副。”

    按杨广的计划,十万辽东行营兵马中,只保留七十位正五品鹰扬郎将、七十位从五品鹰击郎将,四百二十位正六品校尉,七十位从七品司马、七十位从七品长史。四百二十位从八品六曹参军事,一千六百八十位正九品队正,一千六百八十位正九品队副。总共四千四百八十名各级军官,相比于之前的一万多名军官,等于裁判了四分之三。

    而在从五品之上,每郡置正四品都尉一名,从四品副都尉一名,所掌兵马区别于府兵,为边关军事郡兵。除此外,在一些重要的关口,还设军镇,镇将军从四品、副将从四品,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七品,另还有六个各曹参事。

    整个辽东七郡就有七都尉、七副都尉。另设九军镇,也有九位镇将军,九位镇副将。杨广如此一来,就将辽东行营中,所有正五品以上的军官给安排了,十六个正四品,十六个从四品。基本上原先行营中总管以上的将领,都被安排到了这些职务中。

    整个辽东行营一分为三,一部份为府兵,兵马最多,有十二万人。一部份为七郡郡兵,每郡三千人,一共两万一千人。一部为九关军镇,每关三千人,兵马两万七千人。府兵八万四,郡兵两万一,镇兵两万七,一共十三万兵马。

    而所有原先给的那些散官,勋官,除了陈克复、李奔雷、李节、毛喜,还有毛翊等七人,还保留了散官,勋官、爵位外。其它的所有将士,不论高低,全部取消。包括毛翊、鲁世深等在内的原先行军总管一级的,全都成了各镇将军,或各郡的都尉。

    封赏、军饷,包括战功赏钱,全没了。杨广御口一张,所有的一切,全换成辽东的土地。每位士兵授永业田120亩,口分田120亩,口分田死后得交还。另所有军功按大小折算,由辽东授于土地。永业田、口分田均不得买卖,但迁徙和身死无力营葬者可卖永业田。

    而所有的军官则不但同样能授田,而且还有粮饷,并且还有按职务分配的职分田,正四品15顷,从四品10顷,正五品8顷,众五品6顷,正七品四顷,从七品两顷。正八品一百亩,从八品八十亩,正九品六十亩,从九品四十亩。所有职分田不准买卖,离职时交于继任者。

    另外对于辽东的那些民夫,皇帝也下令全部留在辽东,他们每人可以分得80亩永业田,80亩口分田。不管是士兵军官,还是民夫,只要家中亲人愿意迁入辽东者,按人头分地,男子15岁以上,授永业田20亩,口分田40亩,妇人永业田20,口分田40亩,奴婢同样授田。而且规定,家有一头牛者,每头牛多授五亩地,限四头牛。

    而对于中原百姓,有自愿入辽东的,直接按人头算,男子15岁以上,授永业田20亩,口分田40亩,妇人永业田20,口分田40亩。整个授田,因为是新打下的辽人土地,所以杨广倒是很大方,比之中原授田的数额大上不少。不过这些辽东之地,本来产出就低,而且大多是生地,需要轮种,所以一家人所得的田地,如果辛勤劳作,不受战乱等影响,温暖自足是绝对能保证的。如果在中原活不下去的,是绝对愿意闯辽东,讨条活路的。

    看到宣旨官,一条条,一样样的,将辽东的将士、民夫等统统都算是给安排完了。钱粮实物赏赐一律没有,全部换算成土地。就是那些战死战士民夫,所有的抚恤金也同样换算成了土地。

    整个辽东相当于中原江淮那么大,可以说土地无数,特别是过了大梁河以南,那里地势开阔,土地更好。而如果再过了鸭绿水,那里已经是平原了,田地肥沃且气候和中原南方也相差无几。这么大一片的土地,现在只有辽东行营的士兵民夫三十来万人,加上辽东的那些辽人也不过是百多万人,这么大片的土地,就是容纳个五百万人都没有问题。

    等听完了所有的对辽东将士的安排,众大臣也开始关心起陈破军和李奔雷等四位行营最高将领的安排了。连宇文述等人都是一脸的期待,刚才杨广和他们商议了半天,最后也没有说出个最终决定。

    他们只知道,杨广已经拿定主意,会把陈克复继续留在辽东。但是辽东行营已经解散,各路兵马全都分散,陈克复到底要如何安排,却又还是一个未知数。

    杨广拿过一个手卷,递给了一旁的宣旨官,宣旨官轻步上前,伸出双手捧过杨广手中的手卷。按隋制,圣旨必须经过中书拟诏,门下省封驳,尚书奉而发出。经过了这么一个完整的程序,这才是一道合法的旨意。如果没有对过三省,甚至有一省没有通过,他就不能是圣旨。最多只是皇帝手敕,而皇帝的手敕除了一些私事,朝中国家大事,皇帝的手敕是无效的。

    不过到了杨广的时候,他父亲的那一套,已经被他弄的差不多跨了。三省中,正经主官都没有了,哪个敢不通过他的旨意。所以此时这份手卷,却已经等同于三省通过的圣旨。

    只不过这份圣旨,此时却是没有一个人知道是什么内容,只是隐隐的知道,这里面就是陈克复等将领的封赏任命。

    ***: 今晚可能没有更新了,大家不用再等,我一会去吃完饭再继续码,如果太晚就不发了。。。***票。。。。

    第266章 解甲归田在线阅读

    第266章 解甲归田

    - 肉肉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