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安好,便是晴天__12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作者:白落梅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__12
宾大学业,
得学士学位,后转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
g?p?贝克教授工作室学习
舞台美术半年。十二月十八日,梁启超在北京为梁思成、林徽因的婚
事“行文定礼”。
或许对于林徽因来说,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结合让她可以更加心安
理得地嫁给梁思成。她从此可以不再背负愧疚,亦可以和徐志摩做一
生的知己。只需记得,曾经结过那么一段美丽的尘缘,那么温柔地相
73
爱过,真的足矣。而彼此似乎给灵魂找到最安稳的归宿,再也无需惧
怕奔走于滔滔浊世会颠沛流离。
尘埃落定
人总是在祈求圆满,觉得好茶需要配好壶,好花需要配好瓶,而
佳人也自当配才子。却不知道,有时候缺憾是一种美丽,随性更能怡
情。太过精致,太过完美,反而要惊心度日。既是打算在人世生存,
就不要奢求许多,不要问太多为什么。且当每一条路都是荒径,每一
个人都是过客,每一片记忆都是曾经。
生活中,我们时常不能理解,许多貌美如花的女子为何会选择一
个平淡无奇的男子。但这个男子一定有某个方面将她打动,有着不为
外人所知的长处。许多时候是我们一相情愿在感叹,而别人其实很满
足、很幸福。
在世人眼里,林徽因和梁思成又何尝不是郎才女貌,一起留洋深
造,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只是那些爱做梦的青年,
始终认为林徽因和徐志摩才是最般配的一对。年少的他们不知道现实
有多么的酷冷,诗情画意只能偶尔地点缀日子,并不能当做生活的全
部。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会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真实的烟火幸福,
琴棋书画诗酒花只可以怡情养性。
走过那段多梦的青春岁月,我们的肩上就多了一份责任,思想也
更加理性。爱也不再轻浮,而是稳重深沉。不知是谁说的,爱一个人,
74
未必要拥有,只要知道她在,知道她好,就足矣。所以徐志摩后来爱
上陆小曼,娶了陆小曼,他也很安心,因为他知道,林徽因一直在,
并且会很幸福。只是徐志摩和林徽因以为可以做到相忘江湖,但每次
又会在山穷水尽中悄然相见,算来是缘分太深,所以会这般不离不舍。
也许一切都该尘埃落定,你有你的港湾,我有我的归宿。一九二
八年三月,二十四岁的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加拿大温哥华姐姐家结婚。
这对恋人终于如愿以偿结为伴侣,共度漫漫人生。或许是因为彼此早
在很久以前就知晓结局,所以没有多少惊喜,一切都很平静,很安宁。
结婚之后他们按照梁启超的安排,赴欧洲参观古建筑,于八月十八日
回京。九月,梁思成、林徽因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分别被任命为
主任、教授。
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
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
你,准备好听我了吗?”这是一个多么有韵味又特别的女人,在梁思
成眼中,她原本就是谜一样美丽的女子,如今更要为她这句话细细地
守候呵护她一生了。
日子如流,林徽因沿着这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行走,虽没有无
限锦绣,却也山水相宜。对于她来说,这才是生活,这样的生活虽然
平淡简单,却永远不会孤绝和贫瘠。林徽因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她这
一生虽算不上是完美无缺,但是她过得波澜不惊,清宁安稳。无论是
文学上的成就,还是建筑事业上的成就,都让人钦佩仰慕。许多人说,
她活得太清白了,清白得就像那轮遥挂在中天的明月,让人不敢亦不
75
忍亲近,生怕她的洁净会照见自己的污浊。
所以人艳如花的林徽因虽然美丽动人,赢得那个年代诸多人的喜
爱,但她亦是寂寞的,她的寂寞源于她的清白。尽管她努力让自己俯
落尘埃,与众生一起尝饮这人间烟火。可她骨子里清绝的气韵打出生
的时候就跟随她,陪伴了一辈子,不离不弃。在那个才女如云的时代,
林徽因始终做了唯一,她以绝代姿容、旷世才情、冰洁风雅让三个最
优秀的男子深爱一辈子。那么多的女子为了爱情将自己伤得千疮百
孔、支离破碎,唯独林徽因没有那些悲绝的回忆。
林徽因的洁净不禁让我想起了《红楼梦》里的林黛玉,那个美丽
绝伦、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女子。她是仙,是天下掉下来的林妹妹,她
来凡尘是为了还债。所以她一直以孤绝的姿态生存于世,纵是在钩心
斗角的贾府,始终不改她初时性情。所以无论她多么的爱贾宝玉,终
究要与他错过,世人所能做的,也只能是扼腕叹息。她是浪漫的,她
的浪漫敢于冲破世俗藩篱;她是痴情的,她的痴情敢于为爱奉献青春
和生命。她不惧怕失败,怕的是这世间无情道场,其实她没有输,她
赢得了贾宝玉一生的爱情。她的死,只是因为孽债了却,不如归去。
林徽因与林黛玉的确有相似之处,但她们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
人。林徽因虽洁净出尘,喜爱浪漫,可她不清高遗世,她向往烟火、
惧怕孤独。如果说爱情是一场赌注,林黛玉压下去的筹码是所有的青
春,而林徽因压的筹码,则是一小段青涩寂寞的时光。因为林徽因输
不起,她希望自己可以活到白发苍苍,可以到老的时候有漫长的值得
一生回忆的时光。她活得太清醒,所以她住不进大观园,也做不了那
76
一场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每个人都有做梦的资格,但是错过了做梦的年龄,再想要肆无忌
惮地做梦就必定要付出代价。林徽因既是选择清醒,就只好丢掉自己
的梦,漫步在熙攘的凡尘。她像是一只展翅的白鹭,在岁月的柳岸扶
摇直上,掠湖而过,朝着她想要的生活飞去。只是她的灵魂依旧是那
朵白莲,安静地长于淤泥之中,出尘绝世。
一九二九年一月十九日,病重几月的梁启超逝世,梁思成和林徽
因为其父设计墓碑。同年八月,林徽因从东北回到北平,生下女儿,
取名再冰,意为纪念已故祖父梁启超“饮冰室”书房雅号。林徽因终
于过上了她想要的生活,就是嫁一个实在的男子,平凡生养,没有惊
涛骇浪的情感,却安定美好。女儿的出生让林徽因更加确定,自己当
年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她所期待的幸福就是这般简单。
美满的家庭让林徽因陷落在幸福里不愿醒转,事业的成就更将她
的人生推向另一种极致。这一年,张学良以奖金形式征东北大学校徽
图案,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中奖。这一年,林徽因的生命
滋长繁花,只是花开的时间会有多长?是否会有那么一天,繁花应季
而落,将一切都交付给流水?其实我们都明白,这世间又何来只开不
落的花,何来只起不落的人生?
林徽因终究是聪慧的女子,她懂得任何一桩情缘都是宿命的安
排,懂得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其不可逆转的规则。当初让她亲手放
弃那段理想中的情爱,总难免落得一身萧索。所以上苍是公平的,如
今她所得到的一切亦是她用代价换取的。就算有一天所得的幸福又要
77
拱手奉还,又算得了什么?人生难得一从容,只愿你我,随遇而安。
山间静养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开始羡慕那些寂寞的人,开始恋上了一种单
纯简洁的生活。或许是看多了繁华世态,内心更加坚决地想要一份安
静与纯粹。于是每个人都在尝试改变自己,努力减去繁复,视单薄为
完美;努力摒弃浮躁,视清凉为超脱。生命本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谁也不能刻意删改情节亦或结局。但有一天,我们都会回归宁静,因
为那是生命的本真。
因为渴望纯粹,所以每个人都愿意自己像植物一样生长于人世
间,安静美好,孤独骄傲。一直喜欢王维诗中的意境:行至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我们背着沉重的行囊奔走于江湖,看着行色匆匆的脚步,
从来不问为什么,也不知道哪一天会停留。当你我以为一生长远得望
不到边际,回首却只是寸步之遥。人的一生不过是午后至黄昏的距离,
月上柳梢,茶凉言尽,一切都可以落幕。
林徽因知道自己是一株植物,是一朵洁净的白莲,只因不舍姹紫
嫣红的春光,所以早早地绽放在清凉的初夏。许多时候,她不愿世人
看到她的柔弱,所以她努力让自己坚强,让自己行走在拥挤的人流中,
让所有人觉察不到她不同凡响的美丽。但她终究是一个以惊人美貌、
绝代才情、鼎盛事业以及美满的婚姻家庭,诸多美好聚集于一身的女
子,所以林徽因给人的感觉永远都是那样高不可攀。
78
那些年,林徽因一直肺部不好,但因为琐事缠身,从未好好治疗。
直到二十六岁,她的肺病日趋严重,协和医院的大夫认为她不能再为
事业劳心,并建议她到山上静养一段时间。一九三一年三月,二十七
岁的林徽因到香山双清别墅养病。这么多年繁忙的生活让她几乎忘
了,原来日子可以这样静好。
人间春色,万物生长,山中景致更是迷人,每一种植物都有其不
可言说的美丽与性灵。林徽因本是诗意女子,她沉寂已久的情怀再次
被这些生灵打动。仿佛一朵花开,一声虫鸣,一片清风,都可以触动
她的柔肠。静心养病的日子,林徽因重拾往日心情,捧读搁歇已久的
文学著作,并且在宁静的夜晚独自伏案写作。这期间,她写下许多诗
歌和小说,并在刊物上发表。
林徽因喜欢穿一袭白睡袍,焚一炷香,在花瓶里插几支鲜花,在
窗明几净的小屋低眉写字,风雅至极。风情的林徽因曾对梁思成感慨
道:“看到我这样子,任何男人都会晕倒吧。
”梁思成则有意气她:“我
就没有晕倒。”其实梁思成何尝不知道林徽因的魅力,他甚至觉得她
的美对他来说始终是一种威胁。梁思成在文学上缺少了某些天赋,他
无法用优美的文字来表达心中对林徽因的爱恋。他亦喜欢昆曲里的那
句唱词: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徽因在山上静养的日子时
常有朋友来探视,令习惯了热闹的林徽因不至于冷清。来者有文坛上
的朋友以及一些社会名流,像冰心、沈从文、金岳霖、韩湘眉这些人
都是常客,而徐志摩更是来得最多的一位佳客。三五知己相聚在一起,
煮茗夜话,这样闲逸的时光是林徽因一直所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__12在线阅读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__12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