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三卷 大炮开兮轰他娘第四百八十七章 莫斯科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曹锟终于如愿以偿,面对直接找上门来死缠烂打,又是威逼又是拉交情的曹锟,吴佩孚是毫办法,最终只能妥协。
    这样一来,总参谋部对援军计划稍作调整,原定的总指挥改由曹锟担任,孙传芳下降半级成为曹锟副手,不过已经调动的部队不再作重新部署,曹锟的国内职位暂时保留,说白了让他当这个总指挥其实就是给他一个名义,到苏俄战场转上一圈,镀镀金,捞份功劳罢了。
    可就算这样,曹锟也心满意足了。能够在这场战争中混个“民族英雄”的头衔,他这辈子值了。至于孙传芳的改任,吴佩孚只能亲自和他谈话,同时许诺曹锟只是名义上的总指挥,具体军事部署和作战基本还是由孙传芳负责。并且告诉他,经中央决定,等这一仗打完,孙传芳的军衔将由中将直授上将衔,以弥补对他临时作出调整的损失。
    对于这些,孙传芳倒是很大气,想也不想一口就答应下来,而且还笑嘻嘻的和吴佩孚说,有曹锟这员老将在军中坐镇,他的腰杆子也硬几分,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他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
    孙传芳的知趣令吴佩孚终于放下了心,再安慰了他几句后就询问起部队准备的情况。两日后,援军按照计划由铁路先抵达东北,再通过中东铁路北上,从哈尔滨换站转向西,进入俄罗斯国土。抵达远东地区,再沿西伯利亚铁路一路西进,直抵前线。
    整个路程虽由军列安排,可前后也需十来天的时间。就在中国的十万援军还在半道上的时候,前线传来个好消息,苏维埃红军死守一个半月的谢罗夫终于被中俄联军拿下了。
    其实说,谢罗夫的攻陷是一场大胜。倒不如说这场胜利只是一半,而另一半是伏龙芝的主动撤退才导致谢罗夫的失守。
    随着中国军团西部集团军群从中南部一路北上直插莫斯科,一口气打到苏维埃的首都。谢罗夫在整个战争中的战略地位就发生了变化。如果莫斯科守不住,中俄联军就会对谢罗夫地区形成前后夹击的势态。从而导致谢罗夫的几十万部队全军崩溃。
    如今的苏维埃,在莫斯科地区虽然部署了上百万的大军,可这些部队除近十万主力部队外,其余的战斗力几乎都是渣渣,根本就是东拼西凑临时组织的军队,人员素质就不提了,从装备来说连战争之前的地区民兵都不如。[
    谢罗夫的伏龙芝方面军、乌克兰方面军和白俄罗斯方面军经过多日战斗后加起来还有50多万。这50多万部队在斯大林眼里等于是救命稻草。只要伏龙芝率军回援,莫斯科战役还有转变的机会,一旦丢掉了莫斯科,那么一切都晚了。
    伏龙芝不愧为红军最优秀的将领。在斯大林的催促下,他并没有慌了手脚,丢下谢罗夫急急向莫斯科转移。伏龙芝知道,一旦他这样做的话,不仅救不了莫斯科。反而会导致这几十万部队的全军覆灭。
    别看伏龙芝在谢罗夫打得有声有色,还奇兵突出差一点儿把远东政府军给歼灭了。可伏龙芝也清楚的看到双方在实力上的差距,一旦没了谢罗夫作为屏障,他这几十万大军在野战根本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所以,在救援莫斯科的同时必须保证后方的绝对安全。为此伏龙芝壮士断腕,把5个师的部队继续摆在谢罗夫为大部队断后。
    谢罗夫的断后部队等伏龙芝率主力离开后继续抵抗了十来天,在伤亡巨大的情况下完成任务后开始突围,除极少部分部队跑出包围圈外,其余部队不是被歼灭就是给俘虏,从而标志着谢罗夫战役的结束。
    伏龙芝率主力从谢罗夫脱离后,并没直接西进增援莫斯科,如果这样做的话,等于他带着部队一头扎进了敌人的怀中,作为一个合格的军事家他是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为迷惑中国人,伏龙芝分兵转移,除一小部分部队摆出全军回援的架势,其余大部队调动北上,从苏俄北部绕了个圈子再转西南往莫斯科方向而去。
    伏龙芝这招还是起到了效果,这一路上虽然多走了上千公里,但安全了许多,等到他抵达科特拉斯附近时,得知中国人已经打到了莫斯科城下,急忙命令部队加快速度,以从莫斯科北部直接南下,增援首都。
    弗拉基米尔的失陷,暴怒的斯大林撤消了总指挥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柳赫尔的一切职务,并把他作为党内的叛徒、胆小鬼、隐藏在革命队伍中的阶级敌人丢进了监狱里。随后,斯大林把保卫莫斯科的艰巨任务交给了捷尔任斯基。
    这个烫手山芋捧在手中让捷尔任斯基不知道是高兴好还是哭好,要是在平时,斯大林对他如此委以重任捷尔任斯基恐怕早就乐得嘴都合不拢了,可是现在这局势,他捷尔任斯基哪里有这个能力呀!要知道抓抓反动派,搞搞清洗,打打小报告是他的强项,可要指挥部队作战捷尔任斯基根本就是两眼一抹黑。
    现在,整个苏维埃面临的是武装到牙齿的中国鬼子,而不是如同待宰羔羊的党内阶级敌人。他指挥的也不是趾高气扬,张嘴主义闭口阶级的爪牙,靠着翻翻嘴皮子就能定人罪名,然后把人拉出去枪毙的行刑队。上百万的部队,就算去掉八九十万拼凑起来的新兵,那还有十来万红军精锐,以捷尔任斯基的军事能力根本指挥不了。
    就算有斯大林的许可,允许他调用红军内部的各级指战员协助,可多疑的捷尔任斯基怎么可能这样做?要知道从斯大林之前时代起,他捷尔任斯基的双手就沾满了同志们的鲜血,就连红军内部各级指战员、普通士兵死在他捷尔任斯基命令下的不计其数。一旦找来的人怀有二心,在战场上使坏,他不就死葬生之地了么?捷尔任斯基才没这么傻呢,在他看来,最为可靠的还是他原来掌握的那些人,只有这些爪牙在身边,他才能感觉到安全。
    斯大林的命令是不能违背的,莫斯科的战役还是要继续。捷尔任斯基绞尽脑汁后终于想出了一招,就是以他的契卡为核心组成督战部队,驱使各部队和敌人顽强战斗。还别说,这一招在战场上还真起到了效果,由于方子达考虑到在莫斯科使用凝固汽油的影响,叫停了这种武器在进攻莫斯科的使用,使得莫斯科的守军在承受巨大伤亡之下勉强守住了防线。这里,当然有捷尔任斯基的督战队的功劳。他的督战队在前线什么事都不干,只盯着作战部队的动静,只要有指挥员、士兵露出一丝恐惧甚至撤离的苗头,督战队就会立即执行战地记录,当场解决这些“叛徒”。
    打是死,后退也是死。至少死在阵地上脑袋上还有个烈士的称号,家人也不会被连累,而一旦被督战队执行纪律,那么后方的全家都完了,弄不好老老少少都得进劳改营去。在这种想法下,前线的部队发挥了500%的战斗力,往往一支队伍拉上去直到打光也没一个人会退下来,使得中国军团的进攻遭遇了极大阻力。
    在多处阵地久攻不下的情况下,陆建章也有些奈。眼看着胜利即将到来,可莫斯科的守军就和打了鸡血一样疯狂,使得他在短时间内拿下莫斯科的计划只能继续延迟。
    ~~
    因为防御得当,捷尔任斯基受到了斯大林的表彰,斯大林亲切地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召见捷尔任斯基,询问前线情况,并且告诉他只要再继续坚持下去,等到伏龙芝的主力赶到,莫斯科就安全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