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禾下乘凉
第75章 禾下乘凉
寒冬十二月,长沙罕见地下起了雪。
不是什么大雪,就是小雪。
但即便如此,也让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南方人兴奋不已。
季赫的朋友圈,到处都是刷雪景的人。
然而抬起头看向天空,看着那轻飘飘像是没有一样的雪,季赫不屑地笑了声。
他可是八岁就经历过08年湖南暴雪的男人,这点雪算什么?
疗养院内,马皇后办理了入院手续,重金之下,疗养院从魔都请了一支神经外科的专家团队过来。
专家们经过研究,认为摘除手术的成功率极大,让朱元璋放宽心。
但即便如此,也还是让朱元璋焦躁不安,每天都在马皇后的病房里走来走去,脸上充满了忧虑。
见此季赫就只能想办法转移朱元璋的注意力。
十二月六日,医院的走廊内,朱元璋已经签字了,由于要做开颅手术,现在正在做前期的化验工作。
事实上这种事情拖不得,很多人进医院从确诊到化验再到手术,两三天时间就能搞定。
但朱元璋还是迟疑不决,没有下定决心,前段时间先带着马皇后和朱雄英在长沙玩了很久,直到马皇后催促才于十二月二日入院。
明天就要进手术室了,朱元璋的焦虑情绪就更加显露出来。
“嗯,好,我知道了。”
走廊内,季赫挂断了电话,来到朱元璋身边小声道:“老祖宗,专家说了,太奶这边手术成功的几率很大,但也需要太奶保持情绪稳定,不要有太过的担忧。您这样的话,她会心里不安的。”
朱元璋双手背负在身后,背微微有些驮,板着张脸站在走廊外,没有说话。
季赫见此又继续道:“其实最好还是您别在这里,让太奶牵挂,这里的医生和护士会照顾好她。等明天进了手术室,您在手术室外等着就是了。刚好下午公司的副总经理要来长沙与这边的农业专家会面,您不如去看看?”
“看什么?”
朱元璋听到这句话,才略有些意动。
“是我们湖南的农业上市公司高科集团的试验田,到时候我们还会请他们的技术团队过去帮忙指导。”
季赫说道:“这家公司可不得了,我们湖南的农神院士就是他们的名誉董事长,一直以来的夙愿就是禾下乘凉,他们的试验田单季亩产基本维持在800公斤以上,甚至还有1300公斤的记录。”
“单季亩产1300公斤?”
朱元璋睁大了眼睛,脸上充满了不敢置信。
来现代这么久了,他也大概知道了克、两、斤、公斤这些重量单位。
大明江南水田一年基本在两熟,以占城稻和常规稻交替种植,优质田一年亩产才200多公斤。
而朱云峰给他的数据是现代常规稻一年亩产在600-800公斤左右。
结果人家公司单季就能达到800公斤。
那一年岂不是1600公斤?
这太夸张了吧。
“是的,您要去看看吗?”
季赫说道:“过两天等太奶手术好了,身体好些了,还可以去另外一家搞畜牧业的上市公司看看,为大明引进优秀的种猪、牛、羊之类,改善大明的畜牧业。”
“嗯,那就去看看吧。”
朱元璋果然被吸引,反正手术明天才进行,倒也不用太过着急。
当下季赫就进病房跟马皇后说了一声,朱雄英乖乖地待在病房里,一日三餐都有护士照顾,而且电视里在放动画片,不用担心。
毕竟他们住的可是顶尖私人豪华病房,或者说这个私人医院都是这种病房,每个病房都有专门的护士值班,不存在像公立医院那样病房和护士资源紧张的情况。
只能说,有钱,在现代确实能享受最好的服务。不管是医疗、教育还是生活质量,跟普通人还是有很大差别。
但相比之下,我国即便是普通人,也能享受到很好的医疗和教育保障。
总比话疗15分钟,就要5600美刀强得太多。
出了医院,朱元璋坐上了迈巴赫,季赫开车一路向着长沙城西的宁乡方向而去。
在那里高科集团有一个试验田基地,很多高产稻种就是在这里诞生。
他们所在的位置是在河西梅溪湖附近,离那边不算远,只有三十多公里,上了高速,仅仅二十多分钟就到了。
下了高速,在导航的带领下,走省道往北又走了六公里,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高科种业研究院。
沿途一路上先是钢筋水泥的城市,上了高速就是连绵丘陵、田地、果林、鱼塘、湖泊,下了高速两侧就是典型的湖南农村风貌,两侧果林茂密,田园枯黄满是收割后的稻梗。
而在平摊的道路尽头,研究院耸立在林木遮掩之间,周围虽然是荒郊野外,却有不少十多层的高楼科技园区,围绕着园区商店饭馆也有。
优美的环境看起来这里不像个研究所,反而像岳麓山下的中大、湖大。
此刻研究所外面,季赫的奥迪q5停在那,车上有五个人,除了邹婷以外,还有四个他们新招募的员工。
公司做大之后,肯定要买车在公司名下。
但朱云峰去了大明,季赫不太好拍板,加之邹婷认为目前公司资金看似比较多,实际上要钱的地方也多,因此暂时先不买车,用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车先应付着。
季赫把迈巴赫开了过去,邹婷等人下了车,众人就看到他们的总经理居然当司机,下车后屁颠屁颠地给一个老者打开车门。
“这位是额,董事长的大伯,也是公司的投资人,朱老先生,你们就叫他朱先生就行。”
季赫本来想说朱元璋是朱云峰爷爷。
但朱元璋今年才51岁,而朱云峰他老爸今年也才48岁,说是爷爷也不像话,所以改成大伯。
反正他们也不知道朱云峰家的情况。
“朱先生好。”
邹婷等人连忙拘谨地打了声招呼。
能随随便便拿出四五千万给晚辈创业,老先生家大业大啊。
“嗯。”
朱元璋自有上位者的威严和气质,微微点头,光站在那里,就有强大的气场。
说句实话,气场这个东西是虚的,但气质这个东西却是实的。
奢华而又内敛的服饰,从容淡定的表情,不是装腔作势就能够体现出来。
因而哪怕只是轻点下颌,并没有太多的回应,也让邹婷等人觉得理所当然,甚至觉得十分荣幸。
“是邹总经理吗?”
就在这个时候,研究院的大门缓缓打开,几个人走了出来。
邹婷连忙上去跟为首的人握握手,然后介绍道:“周主任,这是我们董事长的大伯,也是公司投资人,朱老先生,这是我们公司季总。”
“朱先生,季总,这是高科集团研究院的周主任。”
“你好你好。”
季赫上去礼貌地握握手。
周主任原本还想和朱元璋握手,但被朱元璋看了一眼,略显心悸,觉得对方似乎并没有想与自己握手的意思,就熄灭了这个心思。
“朱先生、季总、邹总,来,里面请。”
周主任热情地招呼。这次云峰集团过来,其实就是要为五千亩土地的种植进行农业技术服务。
如果算上配套的种子、农药、化肥推荐的话,至少得是个数百万,甚至可能上千万的大单,自然让他们十分热情。
毕竟干农业这一行利润不高。
高科集团已经是湖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这一行的顶尖龙头,但即便如此前几年才扭亏为盈,去年一年的净利润也不过两亿。
要是能把这样的大单长期合作下去,一年能为公司带来的利润是非常大。
因此以前这样的业务都是下面的业务经理来做,现在则是直接由研究所的二把手出面,就是想把大单留下。
“我们高科集团主要经营的是以水稻、玉米、蔬菜为主的高科技农作物种子、种苗的生产、加工、包装、培育、繁殖、推广和销售。”
周主任边进去边介绍道:“除此之外,还有新型农药、化肥的研制、推广、销售,农副产品优质深加工及销售;以及提供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及成果转让、农业技术咨询等。”
众人进入研究所一层大楼,左右两侧有公司介绍以及各种优选种子介绍,而其中最显眼以及最重要的,就是放在大厅中央的一个雕塑。
雕塑旁边还竖立着一块介绍牌,上面写的是公司的名誉董事长,那位造福人类的农神。
“贵公司需要农业技术服务的话,我们还有相关的配套服务。有专门的技术团队会帮助你们进行技术相关的难题解决,这些团队可都是他老人家的学生。”
~~
周主任目光有些缅怀地看了眼那雕塑。
农神已经离开他们好几年了,但他的事迹和对国家的贡献,却让人永远不会遗忘。
邹婷微微点头道:“高科集团的实力我们自然清楚,袁老的遗志能有人继承就是最大的幸运。不知道贵公司目前有种植的试验田吗?我们想亲眼看看。”
“有的。”
周主任笑道:“湖南的气候条件不支持三季稻,但我们有温室,一年时间里水稻种植都没有停过,请跟我来。”
说着他带着众人穿过研究所,从研究所后门出去之后,就看到了大片试验田。
这些试验田一眼看过去,恐怕足有数百亩之多。
据邹婷调查的资料,高科集团光在宁乡一带就有一千五百多亩,在全国各地也都有实验基地,实力还是很雄厚。
“目前我们的新品种两优6264、两优香美、两优4328都处于即将成熟阶段,你们可以来看看。”
周主任带着他们从田埂里过去,来到了一片设施地。
这里有巨大的玻璃温室,连绵近百亩,据周主任介绍,这里不仅有水稻温室种植,还有大量的蔬菜、玉米等培育。
传入玻璃温室,没想到这居然还是双层,外面是个巨大的玻璃层,里面还有一层。
而在第一层摆放了许多仪器设备。
“这是天赫温室,用于水稻育秧、催芽,可以智能控温。”
“这是温室气体采装置,作用于水稻呼吸。”
“这是微喷装置,用于均匀洒水。”
“这是.”
进入温室玻璃棚中后,周主任将各类高科技产品向他们一一展现。
别说朱元璋,就算季赫跟邹婷都听得一愣一愣。
毕竟他们不是干这行的,对于农业的了解还仅限于平时看到的农民耕种,哪里知道如今的农业科技发展得非常强大。
而朱元璋更是十分惊讶,他万万没想到还有这样的设备,连屋子里的温度都控制得极为精密。
且.这水稻呼吸又是什么?水稻还能像人一样呼吸吗?
朱元璋心中充满了疑惑。
但他毕竟是朱元璋,倒也不至于一惊一乍,依旧保持着从容的气度。
直到在周主任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了第二层温室里。
打开大门,他们入眼看到的是一亩金灿灿的水稻田,下面的稻杆还是绿色的,上面的稻穗却已经结满了果实。
谁能想到在这隆冬腊月,除了广州、海南地区以外,居然还有地方能长出水稻呢?
一行人进入其中,季赫等人看得啧啧称奇。
而朱元璋却是睁大了眼睛,缓缓走到稻田边上蹲下,右手有些颤抖地摸了摸那金黄的稻穗。
‘这’
朱元璋心中十分愕然。
他不是吃惊于冬天还有水稻,而是震惊于这稻穗的大小以及数量。
作为放牛娃出身,自小就是家庭的一个重要劳动力。
在十五岁濠州发生旱灾,让家里的田地颗粒无收,父母兄长先后去世之前,他也一直帮着父母打理田地。
所以对于水稻自然不陌生。
大明的水稻稻穗颗粒非常小,大概只有眼前稻穗的一半,而在数量上更是远远不及。
一株水稻结的稻谷,恐怕不足这里一株稻谷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
“这些就是你们最新培育的品种吗?亩产能多少斤啊?”
季赫开口问道。
“今年秋季稻一季是876公斤。”
“只有800多公斤?我听说试验田都有1000多公斤吧。”
“季总说笑了。”
周主任笑道:“能达到1000多公斤的试验田也很少,往往都是特别情况。而且现在想单靠育种突破产量还是非常困难,所以最近这些年育种方向都以抗病抗灾的方向发展。”
“原来如此。”
“矣,老先生对种地也感兴趣?”
周主任注意到朱元璋蹲在地上,正摸索着稻穗,原本平静的脸上似乎充满了激动。
“小时候种过地。”
朱元璋慢慢平复了心情,站起来又恢复了之前的从容,轻声说道:“以前的稻穗都很小,结的也不多,小时候总吃不饱饭,现在看到这样的稻穗,让我很感慨。”
“是啊。”
周主任亦是感慨万千道:“袁老也说过,那时候吃不饱饭,是要饿死人的啊。”
说罢他又满怀希望的看着那稻田里的穗,笑着说道:“不过现在终于不会这样了,虽然常规稻还不能达到杂交稻的要求,但杂交稻以后会越来越好。我们研究所的毕生心愿,就是完成袁老的遗愿,研究出更大更高更多的稻穗,让中国人不再饿肚子。”
袁老这位领路人虽然走了。
但留下的,却是无数农业学子,前仆后继,继续朝着他的梦想前进!
禾下乘凉的梦。
终有一日。
我们会走向那一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