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一二六章 两头下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不会吧?洋人有这么聪明么?”听到李鸿章的话,李鹤章吓了一跳,“我是说,洋人能想的这么远?能知道吕不韦?”
    “哼,别小看了天下人,洋人虽然不识礼仪,也未必知道吕不韦,但计谋这东西殊途同归,他们的小聪明还是有的。”李鸿章冷声道。
    “也许吧……”李鹤章皱眉想了想,还是摇头道,“不过我还是觉得里面有什么地方不对。
    要知道,从江南易帜到如今,江南一带的百姓不但以往的各种加派没有了不说,连主要的地丁税,甚至盐税、关税、茶税、酒税、当税这些杂税也取消了。
    虽然那个什么江南工商总局也开出了一些新税种,比如什么印税,奢侈税,总之多是针对商贾跟大户人家。老实说,这些新税看似名目不少,实际的征收额度却很少,靠那点新税要收养活本地衙门都困难,又能对精武军起多大作用?
    换言之,如今江南一带的百姓,赋税之低简直旷古未有,只要一家少于五口,年入小于百两银子的人家基本就没税可缴,李永吉到目前为止,还是在用自己的钱养兵养工,根本就没从治下的百姓手中收税!而那些给精武军当兵做工的人,现在也只是收入更高一点,待遇更好一点,但那些免赋税的特权方面比之前已然差的远。 “那不过是如今局势不明,他的暂时之策吧。”李鸿章撇撇嘴。“古往今来那些造反的人,起事之初。为了争夺民心,不都搞什么免赋税不纳粮么,等时间一长,早晚还是要收税的。所以这个事情没什么好奇怪的。而且,你不是说他还开了新税种么,收税少那是暂时的,等他的地盘一稳,你看他收不收重税!”
    “说的也是,我也这么想的。”李鹤章同意道,“对了二哥,我来的时候,听说那个江南工商总局已经发了公文。说下个月开始正式颁布新税。这些新税很有意思,居然还分什么裹脚税、纳妾税、大户税,连裹脚纳妾都要收税。您说有意思不?” “大户税啊,就是说一户人家如果超过五口人,那么从第六口人开始就要收人头税,而且这人头税还不一样。是逐步递增的,比如你第七口人收的就比第六口人多。第八口人收的比第七口人多,也就是你一家之中人口越多,收税越高,这个人口不光是算丁口,而是男女老幼都算,这就叫大户税。”李鹤章撇嘴道,“这摆明了逼着人家分家么。”
    “好算计啊。”李鸿章一眯眼,“用这么一招,很多大户人家为了避税,就不得不分成一个个的小家,一旦分了家,再想聚集起来就难了。一旦大家被拆分了,原先家主的权威也就不再了,所谓力分而散,一个个的小门小户根本无力对抗未来的官府,还不是李永吉说什么就是什么。哼哼,好算计,真的好算计,这是与民争利,这是与民争权,这是居心险恶啊。”…
    “也就是说,一旦这样做,哪怕是我们李家那样的,也,也要分?”李鹤章问。
    “那就要看人家收的这个大户税的数目有多大了。”李鸿章看了他一眼,“如果收税少,可能还有一些大户能挺过去,要是太多的话,恐怕……”
    “那,那……那我们怎么办?”李鹤章又问。
    “哼,这些事儿还得以后走着瞧,现在说那些没用。”李鸿章摆摆手,“苏州那边情况如何?你不说还去了苏州么,那里跟青浦县也是一样么?”
    “苏州啊,现在简直就像一个大工地。”李鹤章道,“我去苏州的时候,那边到处都是人,到处都在施工,城里城外都是。城外说要建设什么现代新城,城里面则说是要开挖什么下水道,反正到处热火朝天的。
    嘿,能不热火朝天么?那可都是给李永吉做工的农民工,收入高待遇好,而且我看那,那些农民工也以为李永吉干活为傲,似乎只要给李永吉当兵做工,那就是天大的光荣,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那不过是一群被眼前利益冲昏了头脑,目光短浅的愚民而已。”李鸿章不可置否的道,“对了,薛大人他们都怎么样了?你打听过了么?”
    “打听了。”李鹤章点点头,“朝廷宣布精武军是叛逆的时候,薛大人他们就被他们自己的手下衙役给捉了表功,此后留守苏州的精武军守将就把这些人继续留在苏州府衙软禁了起来。
    我去的时候,薛大人等人还在苏州府衙里关着,而且府衙周围都是精武军的人,很多都是手持洋枪的精锐,要想救他们,千难万难啊。”
    “哎,只要人没事就好。”李鸿章叹了口气,“现在看来,情况相当不容乐观啊。”
    “是啊。”李鹤章也叹了口气,“以前我们以为那李永吉不过是个傀儡,精武军是一盘散沙,但现在看来不是那么回事。就我这一路见闻,那李永吉虽然轻易不露面,但别说在江南百姓的心目中威望日隆,在军中的威望更是无人可比,这样的人竟然是不满十五的孩子。崛起不过一年,真是让人唏嘘啊。”
    “你见过精武军的军兵么?精武军的武备情况是如何的?”李鸿章忽然问。
    “打听了。”李鹤章点头,表情更加郑重。“据我所知,精武军目前有三类兵,分别是甲乙丙。
    甲种兵就是他们的真正精锐,是在李永吉起家老兵的基础上扩张而来,全部装备洋枪洋炮,全都在远离市镇的军营中秘密训练,轻易不接触外人。到目前为止听说有三个师的兵马。
    哦,师是精武军内部的说法。一个师大概有两万人左右,也就是说,他的甲种兵大概六万人左右,实际多少就不清楚了。甲种兵是他们的主力兵马。战斗力强悍无比,听说当初击破李秀成十万大军的,也才不过一万甲种兵。
    乙种兵是次等兵,来源复杂,其中一部分是收编江南本地的绿营守备兵中的精锐,另外一部分是当地征召的条件比较差的壮丁。
    这些乙种兵也全部装备洋枪,只不过没有大炮,只有那种叫掷弹筒的小炮。乙种兵其实跟原来的绿营兵性质差不多,平时守备各处要地。镇压当地匪患,必要时也可以拉出去,配合甲种兵作战。这些乙种兵总数多少不清楚。但我估计五六万应该是有的。
    丙种兵其实叫民兵,都是从那些给李永吉做工的农民工中挑选出来的精壮汉子组成,他们没有洋枪洋炮,全部使用一种叫大砍刀的武器,也使用铲子跟锄头,不过让人吃惊的是。这批大刀都是精钢所制,甚至连他们的锄头铲子也是精钢。嗯。这些人数目就更多了,具体多少根本没法估算,光一个苏州府,我估计就有三五万的民兵。
    这批人按照七天一个轮回的制度,也就是每七天中,要做工五天,只有第六第七天才进行集体性的会操演武。他们经常在露天中搞千人甚至万人的大会操,并不惧外人观看。
    我就曾经偷偷看过他们演练,发现他们要么不停的跑步,要么不停的挖土,真正的劈砍训练只是一小部分。就算如此,他们的士气却相当的高昂,训练的时候一丝不苟,根本没有留手的意思,特别是劈砍训练的时候,他们经常几千人在一个口号下同时发喊下劈,那气势看的我都浑身发麻。
    这甲乙丙的算法,只是他们精武军序列,还没算警察呢,那些各地市政府县政府等伪衙门的所谓警察部队,看起来虽然干的是衙役的活儿,但平时都要进行会操演练,有些重要地方,比如苏州跟青浦那边的警察,很多手里都有左轮手枪!
    二哥,我不是长他人志气,不过就我看来,不用别的,光他们的警察部队就能轻易打败绿营兵跟普通发匪,更不用说精武军那甲乙丙部队了。”
    “照你这么说,朝廷跟精武军相比的话,是必败无疑?”李鸿章脸色阴沉道。
    “是的,必败无疑!”李鹤章点头,“你看,朝廷都下令平叛这么久了,僧格林沁的大军就在北边压着呢,可你看精武军有什么大动作了没有?没有!别说精武军,就连江南的普通老百姓也不认为精武军会输,所以对朝廷的平叛号令丝毫不担心,这已经说明问题了。
    让我看,精武军现在已经具备了侵吞天下的力量,现在不发力,恐怕是还没准备好。比如他们的甲种兵刚刚扩兵,可能还没训练好,但这个日子我看也要不了多久了。我想,最多一年,一但精武军内外统和完毕,他就会发兵北伐,进而一统天下!”
    “这你可就想错了。”李鸿章摇头道,“如果精武军真像你所说的那样强大,那他第一个目标绝对不是打朝廷,而是要打发匪。”
    “打发匪?”李鹤章疑惑道,“为什么?发匪现在跟他们目标一致,应该是先联合起来打朝廷才对吧?”
    “同盟?”李鸿章撇撇嘴,“如果是朝廷强,他们弱,才会联合同盟,但如果精武军真像你说的那样强大,他就不需要跟发匪玩同盟。其实,朝廷目前除了我们湘军外,还有像样的兵马么?僧格林沁的兵马虽然吹的厉害,但我看也就那么回事儿,对上全部洋枪洋炮的精武军,那是必败无疑。
    所以如今的天下,发匪是最弱的,朝廷其次,精武军反倒是最强。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应该是朝廷联合发匪对付精武军,可朝廷绝对不可能如此,发匪也不会同意,因此这就是个三国混战的局面。
    这种情况其实跟前明的朱元璋很像,也是朝廷弱,叛军强,而朱元璋当年怎么打下的天下?还不是先在江南打败那些可以跟他争天下的义军,统和了南方后,然后才率军北伐么?要我看,李永吉也是打的这个主意,而这样的话,他必然是派兵对朝廷兵马采取防守态势,先集中力量灭掉发匪。
    等他灭了发匪,必然会顺势过来打我们湘军,只要我们湘军也被灭了,整个大势就明了了。那时候对李永吉来说,夺取天下就如瓜熟蒂落般容易了。”
    “那我们怎么办?”李鹤章似乎也想过这个问题,所以对此并不意外,只是轻微一皱眉,“我可不觉得我们湘军能挡得住精武军。”
    “季荃,你想当精武军么?”李鸿章忽然问。
    “我?”李鹤章一愣,“二哥你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如今虽然局势略有不明,还有很多变数,但从大势看来,是精武军优势最强,哪怕我很不喜欢他们的做法。”李鸿章用手指敲了敲桌子,“所以说,为了我们李家着想,我们必须两头下注,你这就投靠精武军去吧。”
    “什么?二哥你……”
    “听我把话说完!”李鸿章摆摆手,“李永吉现在根基不稳,军力虽然强大,但手底下可用的人才不多,所以才没有急剧扩张。以你的才华,如果现在就去投奔,想必一定可以在精武军中挣出一个好前程,这样的话,也算为我们李家留一条后路。”
    “可是二哥,我现在的身份……”
    “你现在的身份不是问题。”李鸿章继续道,“你虽然也在湘军做事,但涉及未深,只要打着投靠的名号,亮明身份去加入精武军就行。记住,一定要光明正大的加入精武军,不能隐姓埋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获得信任。”
    “为什么二哥你不去?”李鹤章道,“既然精武军这么强大,为什么你不去呢?你的才华胜我百倍,你如果加入精武军,必然能够爬的更高,对我们不是更有好处么?不如我留下来,你投奔李永吉如何?”
    “我不行。”李鸿章叹了口气,“且不说曾大人对我有恩,我不能弃之不顾,就说咱家正在乡中编练乡勇的事情吧,那也都离不开我。如今眼看就要进入乱世,手里没兵,心中不安啊……总之,我去精武军不合适,只有你最合适。”
    “可……”
    “就这么定了!”李鸿章一挥手,“我这就启程回去,把这里的事情说给曾大人听,然后我就想办法回家乡继续编练我的淮勇,为将来的大变做准备。至于你,这次就不要跟我回去了,留下来,加入精武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