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132章 谢谢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132章 谢谢啊
    星字营在包河边驻扎,理由是防止捻匪去而复回。实际干的事,是帮着张乐行保护包河对岸的捻军老弱家属。
    直到十天后,稳据菏泽的张乐行派人将这些捻军家属接走,星字营才悠然回兵凤阳。
    皖北战役田星什么功劳也没捞到,他一点不在乎。
    他完全不想在清廷受什么封赏,那对他是个侮辱。
    倒是他的手下虽然看上去没立什么功,替吴子义代理营务的乐森在统计战功的时候,倒是一副讨好邵全忠结义大哥的谄媚样,没少给星字营战士和中低层军官发钱。
    田星带星字营回到凤阳军营的时候,淮军军营已经大变样。
    三万四千五百名俘虏日夜努力,伐木修墙,引水挖护城河。
    人多好干活,淮军兵营已经变成了一个比邵家圩子更坚固、更大的堡垒。
    邵全忠这个凤阳知府体恤久战之后安徽人民的疾苦,没有拉壮丁派徭役,直接用俘虏就把兵营给建起来了。
    等坚固敞亮的新指挥部完工,邵全忠干脆搬出了知府衙门,带着警卫排和最亲信的树字营住进了兵营。
    这些俘虏只要管饭,干得非常起劲,都不用拿鞭子看着。
    淮军最大的优势就是后勤充足。
    背靠江宁布政司这个和平好久的鱼米之乡,又有掌管江南江北粮台的干爹鼎力支持,负责漕运的船队干脆就是文福记的。
    粮草源源不断沿淮河送到凤阳。乔大人管理粮草的权力在手,清军粮草优先供应淮军,湘军、沪军靠边站,养三万多俘虏干活轻轻松松。
    田星入营的时候,俘虏们正从船上往下运粮,这次文福记居然还送来了邵全忠紧急要求的大量硝石,不知道是干嘛用的。
    难道二弟要在军营里造火药?用不着啊,军营火药很充足,从海陵后方水路运过来也没几天啊?
    “天使到!”
    封赏的天使太监入淮军军营,漕运总督袁甲三亲自陪同。
    田星熟悉的路大太监已经被撵去定陵给先帝守灵了,退出了政治舞台。
    这次来的是个年纪小的公公,只有十七八岁。
    面容俊秀,眼神灵活,乃是两宫皇太后面前的红人,六品蓝翎太监安德海。
    平定皖北,消灭的是朝廷心腹大患,两面三刀、多次背叛朝廷的军阀苗沛霖。
    苗沛霖的脑袋跟太平天国实权王爷比,可便宜多了。
    要是能灭了捻军主力,加起来功劳堪堪可以比得上一个太平军名将,可惜淮军只是驱逐了张乐行,这功劳就大打折扣。
    这次为邵全忠报功的是袁甲三,袁老爷子倒是特意替邵全忠向朝廷解释。
    张乐行部是多年的顽匪,实力雄厚。自己坐镇安徽好几年都没打下来,淮军能驱逐走已经竭尽全力,相当不错了。
    此战,邵全忠上交了包括苗沛霖在内的五千颗发逆脑袋。
    据邵全忠汇报,淮军联合毅军,在蒙城南面跟苗匪和捻匪联军决战,炮毙匪首苗沛霖,斩首五千,击溃苗匪,驱逐捻匪。友军毅军全军覆没,“我军”阵亡三千,损失惨重,又是一场惨胜。
    邵全忠上报的是实情。阵亡的三千捻军将士算是“我军”吧?不过朝廷和临时直属领导袁大人那么忙,这细节就别汇报那么细了对吧?
    苗匪和捻军加起来八万人,淮军联合毅军加起来堪堪接近两万,能以少胜多,打赢就很厉害了,损失不惨重才不合理。
    现在朝廷正调湘军围攻桐城、庐江的粤匪陈玉成、陈得才部,这绝对是真正最硬的硬骨头,袁甲三的儿子袁保恒都带着五千临淮军参战去了。
    淮军阵亡两成以上没有崩溃,还赢了,已经是天下强军。只是伤亡惨重,没几个月难以恢复战力。很可惜,参加不了围攻陈玉成的大战了,只能先在凤阳修整。
    这袁甲三已经很满意了。自己这个新部下真能打,平定了皖北,儿子带的临淮军不用防御捻军、监视苗匪,可以派去围攻陈玉成,邵全忠为我大清做的贡献已经不小了。
    袁甲三陪同天使视察淮军军营,确实没有看到那么多淮军。
    咳咳,淮军主力都被邵全忠派出去,在皖北的颍州府、凤阳府、六安府、泗州府、滁州府、和州府加上散州亳州各地大建保险队。
    淮军干这个活轻车熟路,深入乡间,拆除团练圩子,挑选真正老百姓老幼居住的地方建新圩子,找安善良民管理保险队,在皖北建立淮军的根据地和预备役武装。
    这次战场缴获的火绳枪、大刀长矛弓箭全部装备保险队,还加上了解散各地团练获得的武器,每个保险队再配三到七杆快枪,五六匹马,这投资是相当大。
    淮军的退役伤兵已经不够用了,不得不让现役士兵临时退伍主持保险队,编制给留着,发双饷,还是有人愿意去的。
    这么一搞,淮军确实缺额,从后方江宁布政司各地训练许久的保险队里挑的补充兵员,正乘船赶来,还没到位。
    所以呢,淮军看上去是一万多人,但总是一万多人,藏兵于民,后备力量几乎是无限的……
    安徽本地团练头头们哪里会甘心被解散?不过呢,淮军带着正规军去的,手里又捏着团练头头们私通捻匪的证据,你不肯解散马上造反么?一个个都老实回家当富翁去了。
    至于宋庆临阵投敌的证据,被邵全忠不客气地通过袁甲三,跟苗沛霖的脑袋一起送京城去了。
    善良正义的邵全忠知府跟捷报一起上了份奏折。念在投敌前毅军的奋战,宋庆多年战功的面子上,万望朝廷体量,不要杀功臣寒了将士的心,恳请让宋庆入淮军戴罪立功。
    朝廷大佬和袁甲三都觉得,邵全忠太仗义了,这面子得给。
    安德海到军营宣布的第一道圣旨,就是将叛将宋庆一撸到底,褫夺翎、巴图鲁称号,入淮军听用,戴罪立功。
    跪地接旨的宋庆百口莫辩。自己是诈降,可没有机会战场反正就被淮军俘虏了,谁信啊?倒是投降捻匪的证据确凿。
    邵全忠对自己多够意思,给钱给枪,自己没保住怨谁?还是邵全忠灭了苗匪,驱逐了捻匪,从捻匪营中救出了自己。
    听说又是邵全忠上了当官后的第一个折子保了自己的脑袋,宋庆感激涕零,“知府大人,末将愿意给您当亲兵,感谢您的大恩大德。”
    邵全忠一脸正气,“宋将军这样的猛士,怎么能当亲兵呢?我相信宋将军你是诈降的,绝对不会背叛我大清,别人不敢用你我用你!我这就增加淮军歩军左翼第三营,用你当营长,别人敢说三道四,让他冲我来!”
    宋庆感激得五体投地,这世上只有邵知府懂我、信任我啊,伏地不起,“属下愿为主公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邵全忠亲自搀扶,“干了十几天苦力,实在辛苦了,快去歇歇吧。”
    宋庆一边走一边热泪盈眶,走远了还回头,“主公,谢谢啊。”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