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功在当代,罪在千秋
第107章 功在当代,罪在千秋
“死了?”
蓝玉将视线从眼前的军报挪开,侧头瞥向陆云逸,但没有得到答复。
此时此刻,距离战事开启已经过了两个时辰。
北元王庭的营寨,历经战火洗礼,如今已是一片残垣断壁。
月光斜照在这片荒芜之地,将滴落在大地的鲜血照得发亮。
风,带着几分刺骨寒意,
穿梭于残破的营帐与倾倒的旌旗之间,发出呜咽般声响。
营寨中心,一座座曾经辉煌的主帐此刻只剩下焦黑骨架,高高矗立,却再也无法遮蔽风雨。
四周,散落的兵刃、破碎的铠甲以及烧焦的粮草堆,无声诉说着战斗惨烈。
地面上,深浅不一的脚印和车轮痕迹交错纵横,记录着战争的匆忙与混乱。
军卒们身着铁甲,手持长枪利刃,
小心翼翼地搜寻着每一个角落,寻找着可能存在的敌人。
“仔细搜,不要放过任何可疑之处。”
一位将领沉声下令,他的声音在空旷的营寨中回荡,显得格外威严。
军卒们闻言,更加仔细地检查着每一处废墟,
翻动着石块,拨开草丛,用长矛轻轻挑开倒塌的营帐残片。
这一声叫喊也唤醒了正呆呆站在原地发呆的陆云逸,
他此刻一身血污,甲胄早已破烂不堪,
裸露在外的肌肤多了一些不知从何而来的小伤口,露出其内血肉。
在其身侧的蓝玉就显得体面许多,
甲胄上只是多了一些炮火的黑灰,手拿各处送来的军报文书,
中军因为是奇袭的缘故,早早结束,
而后军与前军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着。
北元王庭政权分散,一些大将听调不听宣,在这平日里是一件坏事,
但在如今战事中,对北元却是一桩好事,
即便王帐被攻破,其余的权贵也会率领各自军卒厮杀奋战。
蓝玉身侧已经聚集了许多传令兵,正等着他发号施令。
“命定远侯王弼抽调两万军卒向东北而行,驰援邓镇,务必在天亮之前,解决北元前军。”
“是”
“命曹兴、赵庸抽调半数阻敌军卒,前往北元后军,打扫战场,收整人员。”
“是”
“俞通渊呢?战事还没有结束?”蓝玉翻看着手中文书,面露疑惑。
一名传令兵朗声开口:
“回禀大将军,北元禁军且战且退,如今正在向西北而行,俞都督猜测其要西逃,所以率军去阻拦。”
“人数多少?”
“俞都督部损伤军卒两千三百余,北元禁军人数两万,如今还剩一万五千余。”
蓝玉眉头微皱,面露思索,吩咐道:
“命周武、胡海抽调一万军卒驰援,
曹兴、赵庸带领阻敌人马辅之,
另外将前军的五十门火炮带上,命俞通渊务必将他们留下。”
“是!”
蓝玉眼中闪过一丝肃杀,
此战的目的不仅是要捣毁北元王庭,更重要的是要将其可战之兵尽数摧毁!
北元中还有一些精锐之师与大明作战许久,经验丰富,
只要将他们尽数斩灭,后续的草原人便缺少与明军对敌之经验,
加之北元也亡了,想要操练就更加困难。
如此一来,就算草原日后再有战事,也能轻易取胜。
此举断其传承。
蓝玉抬头看向跪在四周的那些草原军卒,
他们应当是‘罪人’扩编,
其战阵厮杀一塌糊涂,甚至一些人都没有见识过火炮,
见到火炮火铳,一身精气神已经吓没了大半。
整体来说,草原政权在一次次战争与逃亡中,是在逐渐退化,以至于这些军卒废拉不堪。
而明军,则是愈发精进!
蓝玉鼻子嗅了嗅,此刻中军已经血腥味漫天,
尸体燃烧的味道铺天盖地,弥漫着一股难闻的味道,
但他依旧觉得振奋!
此战在大军探查到北元王庭所在之后,便已经结束了。
而当这一切都为定数之时,
蓝玉心中之喜悦来涌了出来,甚至他心中有一丝丝迷茫,
元正统被彻底陨灭,之后的大明要做些什么?
轻轻摇了摇头,蓝玉面露感慨,
将视线投向了正站在一旁,无所事事的陆云逸。
见他眼中多了一些清明,蓝玉将手中最后一份军报拍了过去。
陆云逸连忙伸手接住,眼神快速凝实,露出疑惑
“本将先前问你,乌萨尔汗死了?”
陆云逸这才反应过来,连忙点头:
“回禀大将军,是属下办事不力,
当我找到逃窜的乌萨尔汗时,他已经死了,在营寨西侧的一处军帐之中。
属下经过探查,乌萨尔汗是自刎而死,其身侧还有旁人活动的痕迹与血迹,
应当是与其一同逃窜天宝奴,
不过当属下前去之时,他已经不知逃窜到何处。”
再次确认这个消息,蓝玉表现得波澜不惊,轻轻点了点头:
“军卒们已经搜寻过王帐了,大印不在,应当是被天宝奴带走了。”
蓝玉莫名其妙说了这样一句话,旁人不知其意思,
但陆云逸却知道,这是他们心照不宣的目标。
但乌萨尔汗一番话,点醒了陆云逸,让他露出犹豫,不知道该如何说,怎么说。
“跟本将走走。”
蓝玉见他如此模样,轻轻笑了一声,双手负于身后,自顾自地走了起来。
陆云逸连忙跟上,有些好奇地问道:
“大将军如今战事还未结束,您不用去指挥战事吗?”
“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家伙,怎么打仗,还不用我教。”
蓝玉笑了笑,浑身弥漫着轻松,继续说道:
“我们这些人打了一辈子仗,见到的死人比活人都多,
有些人大字不识一个,但就是会打仗。
这应当是最后一次举大明之力发动的战事了,
之后的战事,以清理北元残余为主,没有多大,
现在就让他们尽情去打吧。”
大概是战事结束,蓝玉的话也变得多了起来,身上的肃杀凝重一点点消退。
脸上那浓浓的疲惫也一点点开始浮现,眼窝深陷,皮肤蜡黄,原本整齐的胡子也变得参差不齐。
陆云逸面露思索,心思有些沉重。
蓝玉见他如此,还以为他心有疑惑,便开口道:
“为帅者,知天时,察地利,懂人性,识人欲,晓人心,这是书上的说法,
但真正的行军打仗不是这么一回事,
本将为帅,伐灭北元,你可知最耗费心力的是什么?”
“属下不知。”
“统筹三军。
十五万大军出征,从定策、调兵、征兵、征集民夫、运送粮草、打造军械,种种都需为将者统筹,
其中关系错综复杂,
加之如今朝堂内派系林立,其上哪一步都是得罪人的差事,
要么得罪朝堂重臣,要么得罪地方官府,
单说这征调民夫一事,原本大军想要征调两淮与河南北平民夫六万,随军出征,一路打到此地。
但折子刚刚递上去,朝廷就收到了至少二十封弹劾本将的奏疏,
都乃地方官府所为,说本将穷兵黩武,霍乱百姓。”
蓝玉面露苦笑,缓缓摇头:
“无奈之下,民夫改为三万,这还是本将拉下老脸,
召集了许多旧部,借用了郑国公府与申国公府的力量,才堪堪凑齐。
你在战阵一道天赋异禀,但本将想告诉你,
打仗最难的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开战前的统筹准备,
就如这捕鱼儿海一战,只要本将与朝廷将十五万大军安全地送到这里,
凭借甲胄精良,军卒悍勇,战事便已经有了分晓,
军中将领都会打仗,就算本将不亲自指挥,他们也能做得极好,
但想要将这十余万大军送到这里,他们做不到,所以本将,永昌侯蓝玉,是征虏大将军。”
陆云逸眉头紧皱,陷入深思:
“大将军的意思是擅长战阵厮杀的将领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
蓝玉见状笑了笑,又摇了摇头:
“应时而定,敌我强弱不同,
若北元此刻强于我大明,那本将要殚精竭虑地思虑如何以弱胜强,战阵之上要发挥毕生所学。
在大明未立国之时,我随常遇春大将军、徐达大将军,
打的都是此等仗,凭借将帅之能,以人力强行取胜,不知多少次以弱胜强。
宋国公冯胜、已故宁河王邓愈、颍国公傅友德,包裹定远侯王弼,都是此等人。
可如今大明兵强马壮、甲胄精良,四海之内无敌手,
想要赢,只需要顺其自然,用国势碾压过去,敌自然溃败,
此等情况下,就需为将者注重三军统筹。
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信国公汤和,以及俞通渊的大哥已故虢国公俞通海,都是此等人。”
说到这,陆云逸心中生出一丝明悟,
蓝玉应当是见到自己战阵冲杀之时凶猛,所以提醒自己向着统筹方面转变。
不等陆云逸开口,蓝玉便说道:
“日后打仗的机会少了,能出头的都是擅统筹整合之人,
你年轻有战功有谋略敢厮杀,若你早生个四十年,有机会登上高位,但如今却不行。”
陆云逸神情凝重,微微躬身:
“多谢大将军提携,只是属下心中还有疑惑,求大将军解惑。”
蓝玉摆了摆手:
“不要好高骛远,我说的高位是大将军之类,
此等所在,就算本将也是机缘巧合,强求不得。
至于你.先安稳下来,统军一方应当绰绰有余。”
“呃”陆云逸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面露讪笑:
“大将军属下所疑惑不是此事。”
蓝玉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指着陆云逸开怀大笑:
“哈哈哈,年轻人就是不知天高地厚,既然你有此等自信,本将就拭目以待。
说吧,如今打了胜仗,你立了大功,有什么想问的。”
陆云逸沉吟片刻,闻着空气中难闻的味道,看着一地血腥,
奇怪的是,他竟然没有丝毫影响,反而前所未有地专注。
深吸了一口气,陆云逸沉声开口:
“属下只是觉得,在对待北疆草原一事上,我大明应该赢得堂堂正正。”
话音落下,陆云逸便将脑袋低垂,死死盯着地面,不敢再做言语。
而蓝玉的脚步也适时定住,站在那里,侧过身看向陆云逸,眼中精光毕露,只可惜陆云逸无法看到。
“这是你心中所想?”
“回禀大将军,正是如此,
属下熟读史书,发现历朝历代在开国之时的风气军伍风格会广为流传,
宋元都在开国时的战事上有些取巧,这也导致了宋元在后续战事中的一些缺陷,
这一直延续到两朝灭亡,属下称之为路径依赖。”
蓝玉面露疑惑,眉头微皱:“细细说来。”
陆云逸顿了顿,说道:“大将军,属下心中所想有些多,不如书写下来,呈送给大将军。”
蓝玉看了看周遭有条不紊处理战场的军卒,面露不耐烦:
“快说,年纪轻轻怎么总是学那文绉绉的读书人。”
见此,陆云逸也就不再客气,轻声道:
“宋朝开国时,对外,
面对北方辽、西夏等强敌的威胁,采取了以防御为主的军事战略。
这主要是由于宋朝在建立之初,军事力量相对较弱,
且北方屏障幽云十六州的丧失,使得宋朝在军事上处于不利地位。
对内,重视朝廷禁军的建设,以加强朝廷对军队的控制,这也使得宋朝的精锐大多在京城附近盘踞。
施行“重文轻武”之策,以文官统军,防止武将专权。
这是宋朝在立国之时就定下的方略,
这一方略一直延续到宋朝崩灭也未曾改变,因为人们习惯用熟悉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长期实行防御战略和重文轻武之政,
宋朝的军队逐渐失去了进攻能力,战斗力下降。
同时,冗官、冗兵等问题日益严重,加剧了财政负担,使得宋朝在面对外敌入侵时难以有效应对。
如宋金战争中,尽管南宋初期有一些成功的防御战例,
但整体上南宋军队难以组织起有效的进攻,就算有也是荒唐收场,
宋朝的官员们更倾向于防御,这是他们立国之本,也是亡国之因。”
蓝玉眉头愈发紧皱,过了许久才重重点了点头:
“你说得没错,宋朝每逢叛乱都行招抚,编入厢军,
最后竟然出现了百姓在大灾之年为了活命,
主动造反请求编入厢军一事,
这或许就是你所说的,总是用熟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蓝玉侧头看向陆云逸,眼睛一点点亮了起来:
“本将先前还说你是战阵厮杀之将,
但现在看来,是本将看走眼了,你的兵略统筹能力同样不差,继续说。”
得到夸奖,陆云逸长出了一口气,在这朝堂高位之人面前班门弄斧,让他紧张万分。
“元朝开国时,
对外,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基础,采取了积极的扩张方略。
蒙古军队高度依赖其骑兵优势,这种优势直接来源于蒙古人游牧的生活方式。
他们擅长骑马作战,利用马匹的快速移动能力进行奇袭和骚扰,
使得蒙古军队在战场上具有极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其中,蒙古军队在追击乃蛮王子屈出律的过程中,
趁势西征灭掉西辽,打开了通往西方之路,这便是其多变的机动性与灵活性。
而为了持续征战,元朝军队以蒙古骑兵为主力,
注重骑兵训练和骑兵装备,对于步卒则关注较少。
对内则采用‘千户制’与‘怯薛军制’,蒙古百姓划分为若干千户,
由各级‘那颜’进行管理,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军事组织形式。
这种制度不仅提高了蒙古军队的动员能力和战斗力,
还加强了蒙古大汗对军队的控制力。
在消灭克烈部王罕的战斗中,蒙古军队就是依靠千户制进行组织进兵,以组织力击溃了克烈部。
可正因为立国时定下的基调,元朝至死都被‘骑兵’‘千户制’‘怯薛军制’所桎梏,至死也主张用武力来解决矛盾。
后期在与各地义军交战中,蒙古军队遇到了拥有坚固城防和精锐步兵的对手,
就是我大明前身,红巾军。
在这些地区,蒙古骑兵的机动性和快速移动能力难以发挥优势,
导致蒙古军队在这些地区的战事行动受到挫折。
也因为元主张主动出击,重骑兵,轻步兵,
在我大明北进之际,他们无法做到有效防守,
先后丢了山东、河南、又丢了大都。”
蓝玉面露回忆,轻轻点了点头:
“你说得没错,在我等北上灭元之际,
他们曾多次派出大部骑兵来试图将我等击溃,用的还是元朝立国之时的法子。”
说到这,蓝玉脸上露出深思,
想到了陆云逸刚刚所说的堂堂正正,这也让他的眉头越皱越深,低头沉默不语。
过了许久,蓝玉才缓缓抬起头,看向陆云逸:
“你是觉得,若是用鬼蜮伎俩赢了草原,会让后世之人产生依赖?”
陆云逸脸色凝重,这个问题他也是被乌萨尔汗点醒,才想明白。
“大将军,我大明北伐灭元,终结乱世,建大一统王朝,得国至正,
这是天大的遗泽,后世大明军民都会享此福泽,
就算有谋逆之人反叛,大明百姓都不会答应。
而陛下自北征之始便告诉世人,大明要堂堂正正地灭元,一年不行就打十年,十年不行就二十年,
如今是洪武二十一年,北元覆灭,行得是堂堂正正,这也是后世福泽。
所以.属下觉得,若是在这一过程中多一些波折,难免后世效仿,形成依赖。
此举功在当代,罪在千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