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203.第203章 于谦:陛下大势已成,太后败局已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203章 于谦:陛下大势已成,太后败局已定
    轰隆!轰隆!轰隆!
    雷声如同天神的怒吼,在苍穹之间回响。暴雨如箭矢般疯狂地射向人间,狠狠地砸在黄河上,溅起层层水。
    河道总督王涞站在大堤之上,衣衫早已被雨水浸透,紧贴着皮肤,他抬头望向那像是被撕裂的天空,雨水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如天河真的决堤,要将这凡间淹没。
    河水在暴雨下迅速上涨,河面变得更加汹涌澎湃,波涛汹涌,大堤在洪水的冲击下摇晃。
    王涞的心跳随着洪水的节奏加速,他深知,一旦大堤决口,后果不堪设想。不仅仅是下游七县的村庄、农田、甚至生命,在这场浩劫中化为乌有,还有他四年来的治河成果将毁于一旦。
    他紧握着双手,指甲深深掐入掌心,试图用疼痛来提醒自己保持清醒,但内心的恐惧却如潮水般汹涌,难以抑制。
    “爹,这里太危险,你下去吧。”他儿子王昊来到他的身后道。
    王涞没有动,死死盯着汹涌的河面,好一会儿后道:“一旦决堤,朝野上下的官员都会弹劾我们,这些年,陛下把大把的银子扔到河道,其他部早有怨气。他们的怨气撒下来,我们这些年的努力都会化为乌有!”
    王昊抹了抹脸上的雨水,目光清明:“爹,这些年的努力,肯定会有效果的,这大堤垮不了。”
    王涞脸上满是苦笑,摊摊手:“你应该测过了吧?一日积雨超过九寸,这比四年前那场暴雨还要大,是大明立国以来最大的暴雨。”
    “是啊,它来的不是时候!”王昊轻叹。
    轰隆!
    一声巨雷之后,王涞问:“百姓都撤走了吧?”
    王昊点头:“全部都撤走了!”
    这时,阵阵脚步声传来,王涞抬眼看去,只见这济州河道衙门的官员,带着一大批河工,还有很多百姓,扛着各种护堤料上来了。
    王涞面色大惊,急急走上前。
    “怎么把百姓带上大堤了?让他们快走啊。”
    “大人,这些都是自愿留下来的,要与我们一起护河堤。”
    “是啊,大人,我们不走!以前,像这种时刻,那些当官的跑的比谁都快,哪会管我们?王大人,你是一心治河的,我们都知道!所以,我们要与你一起护住河道!”
    一向坚毅的王涞,此刻眼睛湿润。
    他当然想护住河道,其实他不担心自己,更担心的是皇帝。这河道要是毁了,陛下这些年对河道的支持那就是大错特错了,百官会怎么想?百姓会怎么想?
    ……
    京城。
    漆黑的夜,天空电闪雷鸣,暴雨如注。
    朱祁镇站在乾清宫前,望着外面的大雨,面色凝重。
    “最新的雨报还没有来吗?”他沉声问。
    站在他身后的太监总管曹吉祥禀报:“回禀陛下,还没有,奴婢派人在司礼监盯着,一旦上来了,立刻送过来。”
    其实这个问题皇帝已经问了三次了,曹吉祥知道皇帝心中担忧。今天陛下召钦天监问过了,今年的大雨,会超过四年前的那次,是从前元以来最大的一次。
    朱祁镇是忧心忡忡啊。
    四年治河,了千万两白银,如果这次没有扛住,河道决堤,造成大的灾难,那就有大麻烦了。
    他自从冒充皇位以来,先是整治兼并土地,把土地还给百姓,后是大力反贪,再接着推行新政等等。
    这几年,好不容易聚起了民心。
    可这场大雨如果造成大的灾难,那聚起的民心,会迅速失去。那就别谈远征漠北,还有西征,南征了。没有人会真心跟随皇帝陛下去打仗的。
    “陛下,商阁老他们来了。”曹吉祥禀报。
    朱祁镇转头看去,只见内阁首辅商辂带着内阁大臣们都来了,人人都被雨淋湿了。
    “臣等参见陛下。”众人齐拜。
    “都起来吧。”朱祁镇抬抬手,“曹吉祥,给诸位大人准备一杯热奶茶。”
    徐有贞上前一步,一拜:“陛下,也不用太过忧虑,这老天爷下雨,天命如此,担忧无益啊。”
    “呵呵呵,天命?”朱祁镇突然怒了,“朕这些年殚精竭虑,承担骂名也不惜,老天爷就给朕这个天命?朕不信天命!”
    大臣们连忙跪下,齐道:“陛下息怒!”
    朱祁镇叹息一声,抬了抬手:“都起来吧,不是朕要跟你们发火,实在是这大雨来的不是时候啊。这些年我们君臣上下一心,好不容易积攒点民心,这一场雨如果造成大灾,那什么都没了。”
    “陛下,河道那边治河四年了,该不至于造成大灾。”商辂道。
    朱祁镇听得出他这话的意思,这些年河道的的钱,都快赶上兵部了。他沉思了一会儿,冷声道:“传旨给王涞,还有各地河道衙门,办事不力的,自己提脑袋来见朕。告诉王涞,务必守住河道,人在堤在,堤亡人亡。另外再传旨给黄河经过的各省巡抚,布政使,让他们派军民,想尽一切办法,守住河道。溃决者,按失城论处!”
    众人背脊一寒。
    ……
    哗啦啦!
    大雨落在坤宁宫,太后站在窗前,望着夜色中的大雨。一袭素雅长裙,气质娴静淡雅,秀发随风飞舞。
    “娘娘,风太大,别淋湿了。”双喜提醒。
    太后眉头紧皱,问:“陛下还和内阁大臣们在乾清宫议事?”
    “是,在等雨报。”双喜轻叹,“陛下都没有用晚膳。”
    太后眼眸垂落,幽幽一叹:“他是在担心河道。这雨实在是太大了,若是黄河决堤,后面的各项事就都不好办了。”
    白色长裙随风而动,隐约间能看到白皙的小腿,她双臂抱着自己,倒是凸显了几分傲人曲线。她沉思了一会儿道:“双喜,让厨房煮一锅鸡汤,待会儿送到乾清宫去。”
    “是!”双喜颔首,领命去了。
    一个时辰后,天已经彻底黑了。但雨势更大了,道道闪电划过,伴随着阵阵轰鸣声。太后披上了一件袍子,领着一群宫女走向乾清宫。
    大雨伴随着风,吹过廊道,湿了大家的衣服,宫女们挡在太后的周围,尽量为她挡雨。没多久,她们到了乾清宫。
    此刻的乾清宫,灯火通明,曹吉祥看到太后来了,连忙迎上前:“参见太后。”
    “陛下和大臣们还在议事?”太后问。“是,也在等雨报。”曹吉祥道,“陛下还未用晚膳,奴婢送过去,陛下没心情吃。”
    太后大步向前:“本宫给陛下,还有大臣们熬了鸡汤。”
    曹吉祥大喜,声音响亮:“太后娘娘驾到~”
    正在看黄河图的朱祁镇一愣,带着群臣迎接太后。走进来的太后朝着他们挥手:“都不用行礼了,本宫给你们带来了鸡汤,喝一碗热热身子。”
    “谢太后。”群臣拜。
    宫女给他们断汤,太后亲自端着一碗来到朱祁镇身边,美目一瞪,压低声音道:“答应我的,又忘了?在忙,还能连用膳的时间都没有了?”
    朱祁镇接过汤,一笑:“主要是没胃口。”
    太后瞋目,挥手就要捶他,想起大臣们都在殿下,连忙收住了。她目光柔情,声音轻柔:“你也不用亲自等在这里,雨报来了,他们叫你便是。”
    “主要是怕出大灾,那就得立刻安排。”朱祁镇一笑,“你回去歇着吧,我年轻,一个通宵都没事。你这把年纪了,该睡美容觉了。”
    太后气得龇牙咧嘴,但是没敢动手,怕大臣们发现。
    ……
    “雨报!雨报来了!”一个太监捧着一个盒子急急进来。
    朱祁镇猛地起身,径直走到那太监面前,打开盒子,拿起里面的折子打开,目光快速扫过,大笑一声:“好,太好了!河道那边奏报,各地的大堤都没决口,王涞在最险的济州大堤上熬了两夜,最终守住了大堤。哈哈哈,这伏秋大汛总算是扛过去了。”
    群臣跟着大喜,徐有贞道:“陛下,这说明王涞他们按照陛下你的办法治河,是有效果的。今年这场百年不遇的大雨,河堤都没决口。这要是前朝,那还不是一片汪洋?”
    朱祁镇含笑摆手。
    这时候,就是需要大臣出来拍拍马屁,徐有贞拍的恰到好处。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朱祁镇摇头道:“这主要是河道的功劳,传旨,让他们继续坚守,汛期过去后,朕要重赏。”
    “陛下英明!”群臣拜。
    太后默默看着这一幕,心绪极为复杂。
    她看的出来,如今的朝堂,才是真正的上下一心。大臣们都拥护这个伪帝,甚至连商辂这批跟过先帝的老臣,也被伪帝折服了。这一次汛期过去,河道无事,那百姓会更加拥护这位伪帝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
    如今就是有人冒出来反对伪帝,朝野上下也不会有人跟随了。太后为什么反对敦煌那边举兵,就是因为这个。
    天下的百姓,哪会管你真假?
    ……
    入秋之后,京城的暑气悄然褪去,空气中开始弥漫起一丝丝凉爽。天高云淡,湛蓝的天幕下,几缕轻纱般的白云悠然飘过。
    五城兵马司的巡城卫们身着整齐的制服,穿梭于街道之间。如今的京城,街道干净整洁。人行道与车马行道界限分明,行人不急不慢,车辆往来有序。街角处,偶尔可见几位早起的老人,手持扇子,在树荫下悠闲地聊天,或是孩童们在父母的陪伴下,欢笑着追逐嬉戏。
    一行人从城门口进来,领队的是河道官员,后面却跟着许多百姓,还都是些年纪比较大的。街道两边的百姓都很好奇,他们这是要干嘛?
    原来这是黄河泛滥区的乡里老人,上次百年一遇的大雨,没有形成大灾难,这些乡里老人要进京感谢陛下天恩。
    因为这些年,陛下全力治河,黄河终于开始安澜,他们生活在黄河两岸,深受泛滥之苦,如今有了巨大改善,他们当然高兴。
    于是,河道总督王涞,就准了百姓感恩的心,组织乡里老人进京。本朝从洪武时期开始,就对乡里老人尊敬,他们甚至有进京告状的权力。
    “这就是京城啊。”
    “快看,前面仙宫似的,就是皇宫了吧?”
    河道总督王涞的儿子王昊,听着这些质朴的话,嘴角微扬。
    ……
    乾清宫。
    太子少保于谦来拜见太后。
    太后并没有在宫中召见,而是与他走在殿前的廊下,宫女双喜远远跟着。太后问了些关于远征漠北的事。
    “无论如何,陛下不能亲征。”太后道,“他需要坐镇京城,再说现在也不需要他亲征了。你们这些做大臣的,要进谏。”
    于谦点了点头:“太后放心,臣等定然直谏陛下,劝他不要亲征。有臣和石亨领军,陛下会放心的。”
    太后缓缓松口气:“甚好,本宫也就放心了。”
    她立在台阶上,望着奉天殿的方向,微微蹙眉:“咦,今天奉天殿怎么那么热闹?陛下召见哪国使团了?”
    “不是!”于谦禀报,“是河道衙门的官员,还有黄河泛滥区的乡里老人,此次百年一遇的大雨,大堤没有决口,百姓们对新的治河之法彻底认可了。当地百姓要感谢天恩,最后河道那边组织乡里老人进京,他们要感谢陛下。”
    太后微微愣神,轻叹:“陛下的威望,已经超过先帝了,甚得民心啊。”
    站在她身后的于谦,沉思了下,压低声音道:“是啊,太后娘娘,陛下擅长未战而先胜。用陛下的话说,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太后心中一凛!
    她定住了一会儿,才转头看向于谦,问:“于谦,这就是你要对本宫说的?不要忘记了,你答应本宫的事。”
    “臣不会忘记!”于谦一拜,“也请太后记得,臣从太宗时候开始,心中都是先有大明,再有陛下。”
    太后冷冷一笑:“于谦啊,太宗说的对,你要是大权在握,最终会不得好死!”
    “臣明白!”于谦再拜,“臣也记得先帝之恩。”
    太后摆摆手:“记得就好,你退下吧。”
    于谦颔首,退了下去。
    他走在御道上,望着乾清宫的方向,心中暗叹:陛下大势已成,太后你败局已定。
    ……
    双倍月票啊,不要脸的求几张月票呢。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