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77章 保护机制(加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77章 保护机制(加更)
    实验区的第一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江淼自己的专属实验室之一,也是专门用于进行转基因的实验室。
    并没有让其他人插手自己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他的研究方式异于常人,和别人一起研究容易被看出问题。
    目前张成栋等人正做草莓苗的组培繁殖,所谓的组培繁殖,其实就是类似于扦插育苗,只不过组培繁殖不能在大棚、露天农田进行,而是要在专业的无菌实验室进行。
    因此组培苗又被称为脱毒苗。
    其实江淼精挑细选出来的茉莉草莓、香草草莓、奶酪草莓,都是高抗病品种,就算是不使用组培脱毒,也可以在一片农田之中,连续种植四五年左右,才有可能出现针对性的细菌病毒。
    现阶段开启组培育苗生产,其实脱毒并不是主要目的,而是为了快速爆产能。
    毕竟匍匐茎扦插育苗和种子育苗的速度太慢了,不利于大规模扩大生产。
    目前整个实验区内,其中15亩面积的实验室,就是专门为组培育苗而专门设计的。
    采用组培育苗技术,只要完成前期的前四代培育,之后每亩实验室每45天左右,就可以生产二十几万株草莓苗。
    通常情况下,草莓组培育苗以45天左右为一代,每一代会比上一代增加6~7倍的数量。
    以当前100株苗为初代,经过45天后,二代苗就是700株;
    再过45天,第三代苗就是4900株…
    再过45天,第四代苗则为3.43万株…
    以此类推,第五代苗就可以达到24万株左右。
    如果15亩育苗实验室全部投入使用,大约在半年后,每45天就可以生产360万株草莓苗。
    实际上,360万株苗对于海陆丰公司而言并不算太多,因为南湖农场的大棚是采用地面加架空种植结合的,每亩需要1.2万株苗。
    目前360万株也就种植300亩而已。
    考虑到了目前南湖农场的面积,加起来只有600亩,其中规划为种植草莓的面积,更是只有200亩;剩下400亩,除了50亩实验田,150亩是人参果、200亩是番茄。
    因此实验室的组培育苗肯定不能搞太多,不然只能选择对外出售种苗了。
    虽然海陆丰公司已经申请了种子生产和销售的许可证,三个草莓品种也注册了相关的专利,但是江淼现阶段并没有出售种苗的想法。
    一方面是三个草莓新品种还没有完全被市场熟知,主动推销的效果不会太好。
    另一方面,作为高附加值的产品,现阶段还处于高利润阶段,没有必要出售种苗,给自己制造竞争对手。
    而且江淼太了解国内一部分种植户的心态。
    国内一盘散沙的种植户,一看到哪个农作物的市场价格高,往往就会一窝蜂地冲向哪个农作物,然后毫无规划和风险管理的扩大规模。
    当农产品大量上市后,就被收购商卡脖子,紧接着种植户之间相互内卷价格,最后干得自己的利润越来越低,但市场零售价却不见减少多少。
    从沙桔,到阳光玫瑰葡萄,再到猕猴桃,一个个惨痛的案例,就活生生摆在那里。
    因此江淼就算是以后打算出售种苗,也不会毫无节制的在全国各地展开销售,最多指定一两个县,作为该地的专属品种,然后禁止其他地方种植。
    不然各地种植户内卷起来,可以将海陆丰公司的三个草莓品种给干成白菜价。
    到时候种植户为了利益,就会选择降低品控,来减少成本,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现在市面上六七块钱一斤的阳光玫瑰葡萄哪里来的?就是疯狂内卷带来的品控下降,从而导致收购商不愿意收,种植户只能低价甩卖,低价甩卖的低品质阳光玫瑰葡萄,又进一步形成劣币逐良币的效应,逼迫那些维持品质的种植户降价,从而一步步导致种植的利润不断下降。
    因此要保证新品种的合理利润,适当控制种植区域和种植规模,就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手段。
    同时还不能对于种植户太过于放任自由,不然他们很快就会被收购商各个击破。
    比如去年的翠香猕猴桃,就出现了不小的风波,起因就是有电商销售商要求种植户提前采摘发货,本来九月底才适合采摘的果实,结果在八月份就开始采摘了。
    提前采摘的猕猴桃,就算是放再久,也不会变软,哪怕是勉强变软了,品质也非常差。
    在种植户各自为战的大环境下,自然有人会为了眼前的利益,向电商销售商妥协;同时一部分毫无底线的电商,也为了短期利益,抢时间发货,根本不在乎产品的质量。
    这种行为导致产品口碑崩坏。
    人家电商公司可以改头换面,你种植户可没有办法改头换面,除非你改种其他水果。
    问题是早期投入的大量成本呢?
    特别是非草本类的水果,从种植到收获,至少需要一两年时间,投入这么多成本,还没种植几年就要面临淘汰,铁定收不回本。
    因此那些提前采摘果子的种植户是非蠢即坏,而那些引诱种植户提前采摘的电商公司,则是纯纯的坏种。
    从某种程度来讲,行业协会的存在,其实是一种比较有必要的存在。
    虽然东瀛农协、南高丽农协,在简中互联网之中,被各方专家学者贬成一坨狗屎。
    但这种农业协会的存在,只要制度设计相对合理,官方监控比较严格一些,也可以保护到一部分农民的利益。
    关键就要看如何管理。
    国内其实也有比较简单一些的地方性农业协会存在,比如西秦省的猕猴桃协会、辽省的丹东草莓协会等。
    因此海陆丰公司未来也会逐步构建一些民间的农产品区域协会,一边推广自己的新品种农产品,一边又可以通过农产品协会调控种植规模,避免造成踩踏式生产。
    其实农产品行业协会,这才是一个农业种子公司应该注重的领域,埋头研发培育优良品种,而不深入产业的其他基础环节,这基本是国内一众农业育种公司的通病。
    以为自己的公司推出了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就可以让农民发家致富,然后农民就会不断购买自己的种苗,这基本是在异想天开。
    不深入管控种苗,后果就是让种植户在各自为战中,加上不良电商的推波助澜,将品种口碑干烂掉。
    对于那些非国内原研的品种,很多种苗公司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还可以理解。
    但是对于自己辛辛苦苦研发的新品种,也是这种态度,那就是典型的不思进取了。
    类似于翠香猕猴桃、丹东草莓之类的国内自研品种,地方和育种企业就应该主动出击,才可以保护品种的品牌价值。
    结果一个个在装死,让种植户变成一盘散沙,然后导致新品种被干烂了,这只能说是咎由自取。
    毕竟作为种苗研发公司,只要注册了专利品种,对于乱种偷种的种植户,完全可以重拳出击,直接使用法律进行遏制滥种现象。
    江淼不理解这些育苗育种公司的脑回路,明明可以合法保护自己的利益,却选择袖手旁观。
    这种经验教训,实在是太惨烈了。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