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406章 奉旨挖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406章 奉旨挖儒
    “所以,大哥你是怀疑,雄英侄儿是因为为文官所忌,所以才……”朱肃瞪大了眼睛。
    “虽异想天开,但不可不防。”朱标极为郑重的说道。他瞥见了朱肃脸上的惊讶,说道:“五弟莫不是以为为兄是杞人忧天?你尚未为人父,不知为人父者之心。”
    “虽然只有一丝可能……但即便如此,也该彻底将这一抹不安定之因素排除在外。”朱标道。
    “你嫂子乃是常家女,雄英是勋贵之女所出。日后若是他承继大统,自然要仰赖娘家。”
    “若是如此,文官何时才能压勋贵一头?”
    “正好此时雄英患病,疾重难治。而为兄也早已丧妃,而为为兄也生下一名庶子的次妃,却是文官一脉的女子……”
    朱肃闻之骇然,朱标这是怀疑,朱雄英的“早夭”是因为文官发力,为了推朱允炆上位所为。他正想直言这个结论太过阴谋论了一些,但话到嘴边一想,自古涉及天家的阴谋,又有谁敢断言真相如何?
    从秦时的胡亥弑亲、到唐时的玄武门之变。再到大宋的斧声烛影、元时的蒙哥暴毙。耳熟能详的都已经不可枚举,谁能保证朱雄英的死,不是史书背后的另一个隐藏极深的阴谋?
    要知道朱雄英死的时候,常氏已经死了四年。吕氏已经成为了太子妃,其子朱允炆也已经五岁。文官暗害即便扯蛋了些,那有没有可能是吕氏为了让自家儿子上位,甘冒奇险偷偷动的手?
    个中隐情究竟如何,反正他朱肃是不敢断言。
    但朱肃也感觉有些奇怪。这种想法终究还是偏激,不像是自家这位宽仁的大哥能推论出来的。思考了一阵,说道:“那大哥你又为何怀疑你自己的‘死因’?”
    “大哥素来亲近文官,被视为宽仁之君。文官们就算要暗害,应该也不会对大哥你下手……”
    “标儿虽然亲近文官,可却更加亲近自家的藩王兄弟。且咱的一众老兄弟都是标儿的叔伯,都要力挺标儿。那些文官们如何不会忌惮?”老朱突然从外头推开了门进来,朱标和朱肃骇了一跳,赶紧站起身来。
    “爹!”“爹……”
    “坐罢。”老朱走到桌旁坐了下来。朱标与朱肃也跟着坐下。朱标道:“爹已经议完事了吗?国库之匮可有法子解决?”
    “善长已想出了办法。”老朱牛饮了一口茶水道。
    朱肃听在耳里,心中恍然,怪不得今天李善长会出现在朝臣之中,原来是老朱特地嘱意,有事要问他。
    也是,李善长素来被称呼为大明的萧何,国库出现匮乏,老朱必然是要问他的。
    “先接着说你和雄英的事。”老朱转头看向朱肃。“老五,你认为咱刚才说的如何?”
    “……不无道理。”朱肃也只能点头。现在他也算想明白了。朱标突然有这般的想法,肯定是受了老朱的影响。
    先前自己对老朱说明武宗朱厚照,与明熹宗朱由校的时候,老朱当场就对这两位大明皇帝“落水”一事,表现出了十二万分的怀疑。
    明武宗朱厚照,那可是亲自上阵砍过人的皇帝。能骑马,能拉弓;明熹宗朱由校,虽然没砍过人,却喜欢做木匠活儿。但凡能做这种活计的,又有哪个是弱不禁风?
    哪有一掉水里,就直接溶了的道理?
    事后,文官们还在明实录上的许多处,特地记载了这两位皇帝“平日多咳”“体虚”之类。更加显得欲盖弥彰。
    而且前后两个皇帝,居然还是一模一样的死法!
    这让老朱怎能不怀疑?
    老朱本就对这些官儿们不甚信任,把审视怀疑的目光投射到当朝的官儿上,也属情有可原。
    甚至“牵强附会”的把朱标的死和朱雄英的早夭,也和这些文官们扯上关系,这确实是十分附和老朱平日做派的思考方法……
    怪不得朱标会突然这么想,原来是被老朱影响了啊……朱肃脑海中可算是拨云见日。
    “既然如此,爹你寻个机会,把剩下的这些官儿也料理了便是。又何苦让我做什么国子监祭酒?”朱肃无奈道。
    “国子监……那里可尽都是一些腐儒。而我可是写出过《抡语》的主儿。”
    “有着这般前科,国子监中的那些学子,如何心服于我?我要是做了祭酒,只怕御史台旁的事都莫做了,就天天盯着我、盼着把我弹劾成筛子就是了。”
    “咱就知道你又想躲懒!”老朱把眼一瞪。“让你大哥对你掏心掏肺说这么多,就是要你知道这份责任之重,教你不敢懈怠。”
    “怎么说了这老半天,你还是这般懒散?”
    “咱倒是可以将那些昏官全都撸了。可撸了之后,又该谁人上位给咱治天下?还不是那些儒生学子?”
    “历史上咱不也这么干了,可几代之后,那些文官们,还不是为所欲为?”
    “那些文人,骨子里始终就想着‘垂拱而治’。不把这些儒生的这份念想给扑灭了,咱又如何能够安心?”
    “爹您是说……”朱肃可算是回过味儿来了。“您是想,让我在国子监挖塌儒家的墙角,培养出不会满心思只想夺权的文官?”
    朱老五那叫一个大吃十惊!
    挖塌儒家!那是一般人能干成的吗?需知儒家在华夏已经扎根千年,非一朝一夕可以取代。
    而且儒家文化如今,早已与华夏的精神传承等等完全相融。若是强行将儒家剥离,华夏还会是华夏吗?
    就是在后世,都有一二官员把老祖宗的一本论语,奉为圭臬的。
    “没出息!”见朱肃一脸惊惶,老朱骂了一声。“你是那个什么穿越者,有满脑子的古怪学识,如何就不能开宗立派,自成一家?”
    “咱早已给你做好了铺垫,如今你声名、功业都有,还有咱给你撑腰,区区一个国子监的祭酒,有什么做不得?”
    “咱先前就说了,咱老朱家,也要出一个圣人!到时候四方学子,学的都是咱老朱家的学问。”
    “咱倒要看一看,到那时,还会有哪个大头巾,敢冒犯我朱家的皇帝?”
    老朱语出惊人。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