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494章 端倪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此时皇帝也在思考,太上皇自此时说这番话,其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莫非老头子人老心不老,打算把老十三扶持起来,然后利用他把我赶下去?”
    这个设想虽然离谱,但客观来说也有一定道理。
    但从始至终,朱咸铭都没怀疑过朱景洪,从心底里就不会想到,那顽劣张狂的小子能藏得住事。
    看着风烛残年的老头子,朱咸铭又觉得自己过虑了,作为有着丰功伟绩的帝王,他有自信能掌握全局。
    临阵换将却为大忌,何况朱景洪还连战连捷,朱咸铭就更舍不得把他换下来。
    “太上皇所言极是!”朱咸铭应了一句。
    底下串联的某些人彻底歇菜,于是又把主意打到了其它地方,比如京城的某些流言。
    就在上下众人心思各异时,外面进来了一位太监。
    来人在场众人都认识,乃是司礼监秉笔、奉旨提督东厂的戴权。
    “陛下,大捷……西北大捷!”
    正常来说,给皇帝送奏报这等小事,不会由戴权这等大太监亲力亲为。
    可今日恰巧让他遇上,而且是西北了不得的大胜利,戴权自是要呈送给皇帝。
    “陛下,西北大捷!”
    越过众人,戴权跪倒在皇帝御案钱,宛如撑起苍天一般,把捷报递到了朱咸铭面前。
    朱咸铭当然很想看奏报,可当着这么多王公勋贵和朝臣,他得展现自己的淡定从容。
    当程英接过捷报,小心递到朱咸铭眼前时,他只平静说道:“念!”
    “是!”
    程英应声之后,便将奏报拆开,而后念道:“西北总督行署军报……”
    “圣上德泽,昭于日月,故……”
    “捡要紧的说!”朱咸铭皱眉道。
    事实上,此刻现场的其他人,也很想知道捷报的内容。
    二十几天过去了,虽然仍有捷报传来,但称得上大捷的可没有,所有人都对此充满期待。
    “正统十二年九月初三,敌军以声东击西之计,佯攻我军青海行都司及女真诸部,各部……”
    “然其主力,则直插我军京营两卫,对此我军亦有防备,故而以逸待劳……”
    虽然战报显示情况紧张,然而事态发展皆在掌握之中,这也说明了朱景洪指挥作战的天赋。
    现在朱咸铭亦迫切想知道,这一仗的结果究竟如何,至于过程他已不太关心了。
    迎着朱咸铭的目光,程英顿时会意,连忙念道:“此战,敌军三个主力万户大溃,歼敌精锐骑兵一万七千余,准噶尔少主第零亦被活捉!”
    “我军振威中卫殉国一百七十八人,青海行都司战死四百五十九人,女真诸部……”
    林林总总加起来,明军步骑加起来,战死有两千四百余人,交换比大概在一比七,这绝对称得上是少有的大捷。
    “历经此战,敌骑已难有再战之力,我军已掌攻伐先机,离克敌凯旋之日不远矣!”
    本以为到这里捷报就结束了,哪知程英接着念道:“即日起,我军主力继续北进,女真、藏地诸部骑兵往东北,协助安西行都司平定扎萨克等三国!”
    才胜了就分兵,这小子胆子未免太大……朱咸铭心中咋舌。
    但如果事情进展顺利,能先一步把扎萨克三国平定,就能稳定进攻准噶尔的后方,前线作战也就更稳当了。
    “小十三果真用兵如神,这一仗接一仗的大胜,我看要不了多久,他当真就能奏歌凯旋了!”朱心堪笑着说道。
    他向来喜欢这小孙子,如今孩子取得了如此大的战果,朱心堪自是忍不住夸赞。
    当然了,朱心堪也没忘自己亲儿子,随即夸道:“老四……你生了好儿子啊!”
    连太上皇都夸赞了,在场一众郡王那会不懂事,于是纷纷借着夸朱景洪的机会,吹捧皇帝教子御下治国之大功。
    但论起拍马屁的水平,宗室众人那就是弟弟,在场文官马上就给他们上了一课。
    这些官员之中,许多都参与过弹劾朱景洪,此刻夸起他来也是毫不脸红。
    现场歌功颂德之声此起彼伏,朱咸铭则始终表情淡定,只是其嘴角弧度证明了他的高兴。
    此等好消息,我得去告诉皇后……这是朱咸铭最迫切的心思。
    在这世上,值得他分享喜悦的人,也就只剩皇后一人。
    就在这时,只听程英接着说道:“陛下,后面还……还附了十三爷的信!”
    “哦?”
    短暂疑惑后,朱咸铭伸出了手,程英适时递上了信。
    信封之上,写着“父皇亲启”四个字,这让朱咸铭颇有些哭笑不得。
    正常来说,统兵大将私人给皇帝报告情况,也得走题本奏章的路子,用写信的方式绝对前无古人。
    当然朱咸铭也没太在意,只见他第一时间拆开了信封,抽出信件后仔细看了起来。
    开头是一段极为肉麻的马屁,朱咸铭自是随意略过,直接翻到了后面的干活。
    其中内容很简单,朱景洪强调此番北进畅通无阻,并保证会尽快拿下哈密城,把当成送给太上皇圣寿的贺礼。
    “待拿下哈密城,儿当快马返京,争取在圣寿节前赶到!”
    眼下距圣寿节,也就不到一个月时间,如此短的时间把哈密城拿下,这绝对称得上是夸下海口。
    即使朱景洪已证明了自己能力,但朱咸铭对此仍表怀疑,所以这封信的内容他不会公开。
    若是朱景洪到时候做不到,这般安排便不会损他的面子。
    这便应了那句老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把信收了起来,朱咸铭徐徐说道:“捷报是九月初四发回,今日已是九月十五,即便他们休整两天,如无意外也该靠近哈密城了!”
    大明及周边的地图,朱咸铭都装在心里,通过对行军速度的大致估算,他得出了朱景洪已到哈密的结论。
    从哈密赶回京城,不可能跟八百里加急一样跑,毕竟驿卒是换人又换马,接力传递消息才撑得住。
    所以要赶回京城,至少也得二十天。
    这也意味着,朱景洪必须在九月之内,一鼓作气把哈密城拿下,时间对他而言只有十一二天。
    “这小子……兴许真能办成此事!”此刻朱咸铭已不会随便怀疑。
    所谓事实胜于雄辩,他朱咸铭自待在朱景洪的位置,绝不会比他打得更好。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此时朱咸铭心中,对儿子比自己厉害的事实,他难得生出满足和自得。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眼下朱咸铭已无心在此逗留,只因他想去见自己的发妻,跟他讲讲西北那小子的事。
    “太上皇也累了,今天就到这了吧!”朱咸铭站起身说道。
    …………
    西北的战报,只用了不到两天,便已在京城完全传开。
    英雄自是令人瞩目,所有人都在谈论朱景洪的英勇事迹,但在有心人推波助澜下,关于襄王妃的闲话也就更多了。
    这两天倪二是真没闲着,联系地头蛇打听消息也就罢了,甚至他在这入夜时分,还亲自潜入了一处宅院。
    当然了,这也多亏他道上朋友帮忙,说这里住的人比较可疑,才让他找到这各地方。
    他那些朋友虽是草莽,但一个个也精明得很,不愿意过多参与进这件事,所以倪二得亲自前来。
    他虽是三十来岁的人,但毕竟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所有身体素质格外英朗,爬墙上楼根本不在话下。
    这处三进宅院外面看非常普通,但他里面却格外不凡,倒不是说装潢多么豪华,而是其护院着实太多了些。
    三进院落的家庭,请三五个护院顶天了,但这里倪二粗略一算竟有二十多人。
    如此反常的情形意味着,这处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院落,一定有着隐藏至深的秘密。
    若是被发现了,岂不会被打死,我这也真是拿命博了……倪二暗暗想到。
    竭尽可能隐匿行踪,倪二绕着围墙先是到了外厅,只看到里面有人在吃喝,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
    于是他又绕到了后房,再度爬到了屋脊之上。
    整个过程,倪二都是格外的小心,前后不过二十丈的距离,他竟足足耗费两刻钟。
    在屋脊上站定之后,倪二静下心来仔细听着。
    里面也没什么动静,但听得出来有人在吃饭,相互之间在闲聊着什么。
    他极尽小心拿开一片瓦,往下方看去果然有了发现,只因屋子里的几人穿得更好,一看就是这里管事的人。
    倪二并未着急,就这样趴在屋顶,非常安静的等待着。
    下面二人正在闲聊,说的多是的老家的事,让倪二得知他们不是本地人。
    其实只从口音来判断,他也能得出这一结果。
    又过了大概十几分钟,他总算听到“永泰伯府”这个关键词。
    倪二见多识广,自然听过永泰伯府,毕竟这是当今皇后的娘家。
    果然皇家的事牵涉甚大,这以来就扯出了这些大人物,又岂是我能随意插手其中。
    此前倪二还觉得,自己若被这些人抓到,必然免不了一通毒打。
    如今他却知道,真要是落进这些人手中,只怕非但自己的命保不住,连家里的人必然也会一起被灭口。
    对事情的凶险程度,倪二第一次有了直观感受……
    怕当然是怕的,但他很快压住了恐惧,只因他知道高风险才有高回报的道理。
    又听了好一阵,倪二总算弄明白怎么回事,原来屋里二人皆为永泰伯府庶支族人,是为了帮襄王侧妃上位,才秘密来京到处散布流言。
    此事还跟睿王府有关系……
    听到这更新的消息,倪二身体抑制不住的颤抖,毕竟这睿王府来头就更大了。
    就这样趴在屋顶,倪二直等所有人都睡下,他才悄悄的从楼上爬了下来,而后融进了夜色之中。
    九月十八,也就倪二夜探的第二天。
    在京城流言大起之时,弹劾襄王妃“不孝”“擅妒”“跋扈”的第一道奏疏,由国子监十几名学子联名呈至御前。
    看到这些学子的奏章,朱咸铭气得胡子都歪了。
    “这些学子经义不通,本该好生读书修身养性,如今却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简直有负朝廷恩典……”
    “传旨,联名上奏之人,皆杖责二十,逐出国子监,削其功名,永不叙用!”朱咸铭冷冷道。
    皇帝震怒的样子,把程英都吓得半死,他极少见到主子这样。
    “是!”
    “再把戴权叫来!”朱咸铭皱眉道。
    “是!”
    很快戴权赶到了乾清宫,老老实实跪在了皇帝面前,他已从程英处得知了情况。
    “叩见陛下!”
    把学子们的章奏扔到戴权面前,朱咸铭冷冷道:“京城里有襄王府的流言,如今已闹得沸沸扬扬,你为何不向朕陈奏!”
    其实京城里的流言,此前朱咸铭从程英口中听过,只是当时他根本没放心上。
    此时戴权战战兢兢,极为惶恐答道:“回……回陛下,此等流言毫无根据,奴才早已命人严查!”
    见戴权逃避问题,朱咸铭语气越发森冷问道:“朕问你为何不向朕陈奏!”
    跟在皇帝身边几十年,戴权很清楚自己此刻有多危险,一个不好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此等市井宵小无稽之谈,奴才岂敢上禀有辱圣听,即使禀告……也需抓出幕后之徒,方可向陛下陈奏!”
    每天皇帝要了解的事有很多,流言蜚语之类的确为小事,戴权出于为皇帝着想考量,没有胡乱上报其实也说得通。
    何况他前后一直强调,自己并非对此无动于衷,而是派了人在严查此事,所以不是毫无动作。
    “是吗?”
    戴权正想要解释,却听朱咸铭接着质问:“总不会是受了谁的暗示,才故意帮忙瞒着?”
    在朱咸铭看来,太子和睿王都可能插手此事,甚至他俩都可能是幕后黑手。
    老十三如今出息了,这俩哥哥嫉妒在朱咸铭看来,也是极为正常的事。
    戴权此时抬起了头,声泪俱下答道:“奴才只忠于陛下一人,绝不会替任何人做事,陛下如若不信……奴才愿以死明志!”
    言罢,戴权匍匐于地,直接把额头磕在地上,一副认打认罚的态度。
    戴权虽然提督东厂,但在东厂他绝非一手遮天,所以朱咸铭也不怕他有二心。
    仅以东厂而言,盯着戴权位置的人就有几个,这就逼得他必须要忠于皇帝,否则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今日,戴权完全是受了无妄之灾,但这么多年他其实也习惯了。
    大殿内沉默几息之后,就听朱咸铭问道:“伱既派人在查,如今可有所获?”
    听到这个问题,戴权心里顿时松了口气,知道最难的一关算是度过了。
    “这……或是有人暗中使坏,实情如何奴才正在查证!”
    东厂要监视的对象跟多,锦衣卫也是如此情况,所以专门调查这件事情,可以派出的人手是有限的,查得慢也是很正常的事。
    朱咸铭接着问道:“依你之见,幕后主使会是谁?”
    这样的问题岂是戴权敢答的,于是他结结巴巴说道:“想来是……是记恨十三爷的人,也可能是……是白莲教的人在捣鬼!”
    知道这奴才不敢随便表态,朱咸铭此时也不想跟他废话,随即说道:“下去好好的查,尽快把实情查清楚!”
    “是!”戴权答话。
    朱咸铭着重强调道;“无论是谁,都给我查清楚!”
    昨天请假,诸君皆言不允,作者德薄乃至于斯乎?吾闻生产队驴亦有闲暇,作者竟不若驴乎?吾待诸君如初恋,孰料诸君置之如买卖!嗟呼!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