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264章 谋杀陈邦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264章 谋杀陈邦傅
    正是梅雨季节,天气潮湿多雨,不利交战。六月十二日下午,都督同知何国昌率部抵达三水,面见岑丹初。他一脸血污,浑身腥臭难闻,见到丹初就拜,说道:“大将军在上,请为国昌主持公道。”
    “请起请起,”丹初说道:“清远的事,我已有所耳闻。具体情况,你仔细讲讲。”
    “诺。”刘国昌把一碗茶水一饮而尽,说道:“何阁老督率北路军……”
    大学士何吾驺督率北路军,计有文安侯兵部尚书马吉翔、庆国公陈邦傅、都督同知郭登第、都督同知刘国昌四镇兵马,分别从肇庆、四会出发,北上反攻清远。
    明军人多,若能齐心协力,原本有希望夺取清远。
    然而,马吉翔、陈邦傅地位最高,麾下兵马最众,却畏葸不前。郭登第、刘国昌皆为都督同知总兵官,麾下兵马最少,被马、陈二人驱使为前锋,前往进攻清远城。
    刘国昌出身大顺军,大顺建国时封“淮侯”,受到诸镇排挤。何国驺亦有门户之见,与马吉翔、陈邦傅等人沆瀣一气,在粮饷供给上百般刁难。
    清军清远守将为平南藩左翼总兵官许尔显,出身东江镇,为尚可喜麾下第一骁将。许尔显乘明军初来乍到,主动率部出击,击败刘国昌、郭登第两部明军。
    刘国昌战败,率部返回四会,突然被陈邦傅等人宣布“谋反”,遭到马吉翔、陈邦傅、郭登第等人的合击。刘国昌猝不及防,损失一千多人马,之后便急忙引军南下,前往三水投靠岑丹初。
    ……
    南明历史上扑朔迷离的刘国昌谋反案,还是如期爆发了。此案甚是蹊跷,当事人刻意隐瞒事实,仅留的文字记载也是闪烁其辞,互相矛盾。
    亲历明末乱世,亲身参与东征援广,丹初对此案有了清晰的判断。所谓的刘国昌谋反案,只是马吉翔、陈邦傅之流的歪曲捏造。他们为了阻止忠贞营东下援粤,特意制造阴谋,借机向岑丹初、高必正示威。
    原来,忠贞营主帅高必正颇晓大义。岑丹初率军援粤后,高必正亦亲至梧州,面见永历帝,愿意领兵援粤,又上疏朝廷,“请括兵马归兵部,钱粮归户部,铨选归吏部;进止一听朝廷,诸帅不得以便宜专行,奉上亲征”。
    粤东已有岑丹初,引李元胤为奥援,出诸镇之上。高必正与李元胤一样,也是岑丹初的结拜兄弟。他一来,岑丹初声势更壮,马吉翔、陈邦傅诸镇更气沮矣。
    “哼,”丹初对刘国昌说道:“老兄是我陕西同乡,名义上又受我节制,前日受了委屈,我自然要为你主持公道。马吉翔、陈邦傅、郭登第三镇污你谋反,兵刃交加,亦是在打我耳光,在扫我的威风。此仇吾必报之,老兄尽管放心。”
    刘国昌出身草莽,有仇必报。他知道丹初与陈邦傅有仇,极力撺掇岑丹初处罚陈邦傅,说道:“马吉翔、陈邦傅、郭登第三镇,陈邦傅欺我最甚,为人最卑鄙。恳请大将军先处治陈邦傅,以威慑群小。”
    “处治,怎么处治?”丹初呵呵一笑。沉默片刻后,他收住笑容,屏退左右侍卫,反问道:“我打算处死陈邦傅,你敢不敢一起干?”
    处治是一回事?处死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刘国昌瞪大了眼睛,眼睛滴溜溜地乱转。他被诸镇排挤,又不容于忠贞营,俨然已经走投无路。若能借此机会向岑丹初立投名状,转入赤军麾下,军中家眷都得衣食无忧,确实是件美事。
    就怕,就怕岑丹初利用他仇杀陈邦傅,先借刀杀人,再过河拆桥,事后撇得一干二净。届时,刘国昌自己当冤大头不说,还要连累万余部属、家眷。
    机不可失,刘国昌毕竟也算是大顺军元老,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他很快笃定主意,说道:“大将军礼遇忠贞营,愿为某主持公道,某岂能不识好歹?只要大将军一句话,某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愿意为大将军效劳。”
    “好!我就喜欢痛快人!”丹初击节赞赏,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说道:“此事你无需顾虑。陈邦傅曾向东勋款降,我已向杜永和索取罪证。这次,他畏葸不前,火并同袍,足以治他死罪。将来发动之时,我以大将军行辕名义发文,你收到文书之后,依令行动即可。事成之后,若你无处可去,过来投奔赤军即可。”
    刘国昌久经战阵,被李自成封为“淮侯”,所部百战精锐,比南明军队强多了。丹初既要用他杀陈邦傅,自然要倾心笼络。能收编他的部属,对赤军也是件好事。
    刘国昌放心了。看样子,丹初早就想杀陈邦傅了,早已在暗中准备。有大将军行辕的文书,他管放心执行军令,不必担心丹初算计他。赤军门槛高,拿陈邦傅的人头做投名状,定能叫赤军同袍刮目相看。
    对陈邦傅,岑丹初必欲杀之而后快。他作恶多端,寡廉鲜耻,留着终是祸害。历史上,焦琏便死于陈邦傅之手。当时,清军攻入广西,焦琏战败,因与陈邦傅为儿女亲家,前往投靠陈邦傅。陈邦傅挟迫焦琏降清,焦琏不从,陈邦傅斩杀焦琏,以此为礼投降清军。
    眼下,清军已经攻入广东,不久后也将攻入广西。再留着陈邦傅,岑丹初等于是在谋杀焦琏了。之前他地位不尊,与朝臣关系不密,不能把陈邦傅怎么样。如今,他已是援剿大将军,挟战胜之余威,诛杀陈邦傅并非难事。
    丹初喝了口茶水,沉吟片刻,问道:“我听说,郧国公想引兵撤回柳州,你听说过什么风声吗?”
    忠贞营夺取柳州为汛地,将士家属得到安置,无饥馁游离之苦,已经心满意足。高必正确实有心援广,特意赶到行在面见永历帝。
    但朝中有不少顽固派,疯狂敌视农民军,一直叫嚣宁死于虏,不死于寇。东勋不想让忠贞营染指粤东,永历帝也不想得罪忠贞营。
    因此,高必正到行在一无所获,反而碰了一鼻子灰。听说刘国昌被火并,忠贞营更加不会出兵援粤。
    “听说过,何阁老也上疏反对,勋国公一无所依,只能返回柳州。”
    不来也好。有忠贞营在柳州,南宁就多一分屏障。大西军也好,清军也好,都不能轻易窥视南宁。
    六月十八日,清军总兵许尔显乘胜南下,试探进攻三水。丹初率部击退清军,二十二日重夺四会。许尔显败退,北上还守清远。
    丹初并未反攻清远,而是挟战胜之威,西入肇庆,以部署军事为名,召集诸镇开会。
    今时不同往日,丹初率赤军连战皆捷,又替北路军收复四会,威望大涨。诸镇毕集,就连广州城内的杜永和,也派吴文献与会,以示尊敬。
    二十九日巳时,肇庆城东。西江北岸旌旗飘扬,明军营垒绵延十几里。赤军亲兵标、骑兵标、水师第一标共六千人马来到肇庆,驻扎在七星岩一带。
    大营附近,赤军征用了一处寺庙,作为诸镇集会议事的场所。
    天气燥热不堪,稍微一动就挥汗如雨。天王殿内,诸镇按时到齐。虽是乱世,天王殿内依旧是金碧辉煌。殿内供奉着弥勒、四大天王、韦驮天尊,个个色彩艳丽,不落灰尘,可见这寺庙香火旺盛。
    岑丹初与何吾驺身着便服,并坐在弥勒佛下,闲聊着时局。诸镇或着便服,或着盔甲,见大学士、大将军神色轻松,一颗忐忑的心稍微放松下来。
    只是,四大天王怒目而视,侍卫盔甲鲜明、荷枪实弹,令人敬畏。刘国昌一身盔甲,脸上漠无表情,更引起众人猜疑。
    一员赤军裨将环顾众将,闪到殿中,高声喊道:“报太傅、大将军,除庆国公外,各镇已经到齐。”
    此乃意料之中,何吾驺没觉得什么,丹初倒是面露不悦,说道:“今日所议之事极为重要,庆国公怎么又不出席?”
    一个中年人起身,讪笑道:“家父抱病在身,不便出席,恳请大将军恕罪。”
    说话之人正是陈邦傅的长子-文水伯陈曾禹。
    “今日议事极密,我三令五申,要勋镇务必亲至。庆国公怎么这么不识抬举,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大将军?”
    丹初突然发怒,令诸镇始料不及。气氛陡然紧张,殿内安静得落针可闻。
    何吾驺亦蒙在鼓里,赶紧打圆场,说道:“庆国公老成持重,定不敢轻视大将军。他不能来,想必确是有病在身。有文水伯代为出席,父子相通,应无大碍。”
    “嗯,老先生说的是。”丹初借坡下驴,对陈曾禹说道:“坐下吧。”
    大将军神色不快,诸镇都屏气敛神,生怕撞到枪口上。
    何吾驺官职最高,却驭将无术,先是在清远之战中战败,节制诸镇又互相火并,弄得灰头土脸,威信荡然无存。此次集会,他只得任由丹初发挥。
    只听岑丹初神色沉重,开始总结战事:“本帅督率南路军,幸赖诸镇齐心,将士用命,方能屡战屡胜,水战、陆战相次大捷,鞑子远遁从化、增城……
    “然,北路诸镇畏葸不前,怯于击敌,勇于内讧,先是在清远大败,接着又自相火并,丢失四会。本帅力战却敌,收复四会,深恨北路军之败,特召集诸镇,检讨原因,力图纠正……
    “刘国昌,你是北路军先锋,先败于鞑子,又被诸镇说以谋反。你,做何解释?”
    诸将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刘国昌,却见刘国昌起身,向丹初毕恭毕敬地行以军礼,说道:“末将冤枉,请大将军主持公道。末将为北路军先锋,备受庆国公刁难,无一粮一饷供应。及至清远,末将与鞑子交战,庆国公污我谋反,阴袭我军。末将之败,非战之罪,实因庆国公居心叵测,使我腹背受敌。”
    赤军与忠贞营相睦,岑丹初势必要袒护刘国昌。陈曾禹连忙起身,说道:“大将军!某有话说。”
    却有一个文士闪入殿中,厉声说道:“大将军,某有疏劾庆国公十五可斩。”
    众人定睛一看,大吃一惊。这不是永历朝有名的搅屎棍-原礼科给事中金堡吗?
    这个老愤青,原在隆武朝时,郑芝龙等勋镇就想杀他。幸得方国安庇护,金堡才幸免不死。
    到了永历朝,他更是列身五虎,逮谁骂谁。别的不说,殿内诸公,几乎都被他弹劾过。何吾驺还算方正,金堡弹劾他列身隆武朝首辅,不肯为隆武帝殉节。岑丹初英明神武,金堡亦弹劾他跋扈不臣。
    至于陈邦傅,金堡更是毫不客气,才入永历朝为官,就上疏弹劾陈邦傅十可斩。今天可好,他变本加厉,要弹劾陈邦傅十五可斩。
    朝廷打虎,金堡被打断腿,发往赤军效力。原以为,岑丹初会借机落井下石,杀金堡泄愤。没想到,岑丹初却优礼之,金堡也大为收敛,竟成了赤军参谋。
    “金堡,你先说。”丹初主持会议,自要主导舆论。
    “诺。”
    金堡从怀中取出厚厚一叠稿纸,朗声念道:“……陈邦傅攘反正之伐,猎为己功,遂晋上公,为天下所笑,此一可斩也。
    “……以居守之旨,行敕守之敕可乎?有此敕是交通干乱政之禁,无此敕则矫诏犯不法之诛……封疆可以割裂,天子则成寄生,是可忍孰不可忍?此二可斩也。
    “……”
    钱秉镫说金堡是一把利剑,用得好足以斩妖除魔。今日看他这篇文章,果然是字字见血,酣畅淋漓,把陈邦傅骂得狗血淋头。听者亦受感染,恨不得把陈邦傅碎尸万段。
    丹初很满意,耐心听金堡读完,问道:“卿所言,可有证据?”
    “回大将军,证据不胜枚举。譬如,他曾通款鞑子,派使向佟养甲、宁夏王请降,有证据二。一为请降密书,盖有思恩侯之印。二为瑞国公杜永和,时为宁夏王中军,曾与闻此事,可作人证。其余证据,大将军可一一阅视。”
    赤军抬进一筐陈邦傅的罪证,众人才知道,丹初有意要为难陈邦傅。不少人内心暗地见好,马吉翔、郭登第等人见事不关己,终于放下心来,赶紧与陈邦傅划清界线。
    只有陈曾禹苦苦哀求,不断辩解。
    “且不论十五可斩,陈邦傅污蔑刘国昌谋反,不顾鞑子在前,悍然火并,就足以定为死罪。本帅为援剿大将军,有节制诸镇之权,有尚方宝剑便宜行事。
    “陈曾禹,你就代你父亲受罪吧。本帅念你是个伯爵,秉承父命行事,对你从宽发落。来人,赏罚三百军棍,立即执行!”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