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第393章 皇宫,父子割麦
第393章 皇宫,父子割麦
“说。”
李世民看着陈叔宝道。
“臣昨日接到皇族宗庙传入礼部的消息,魏王封号被废黜,贬为庶人,魏王封地被撤,还有魏王三子也全部夺了皇族身份,贬为庶人,如今魏王也关押在了皇族宗庙内。”
“敢问皇上。”
“不知魏王殿下究竟犯下了何等的大罪?竟要如此重惩?”
“老臣询问了皇族宗庙,事关魏王惩处,只有圣旨,并无缘由。”
“我大唐以律法治国,罪证分明,依法而惩处,依法而治国。”
“还请皇上昭告。”
陈叔宝一脸严肃的启奏道。
作为礼部尚书,对于这些事,他自然是十分清楚的,毕竟礼部与皇族宗庙的瓜葛颇深,算不上上下属,但也有关联,事关皇族的诸事也是要上报礼部的。
“老四。”
“犯下了不可赦的大罪。”
“此罪不可言。”
“如此惩处就以此罪而定了。”
“礼部无需再过问。”李世民看了陈叔宝一眼,语气威严的说道。
根本不给陈叔宝再开口询问的机会。
而满朝文武听到这事,除了极为少数的之情者外,其他人都是面带震惊。
“魏王被废黜了,封地都被直接裁撤了。”
“这是犯了什么罪?竟然如此重惩。”
“魏王本是皇子,而且还是嫡子,若非犯下了真正不可赦,触怒天威的大罪,皇上只怕也不会如此重惩。”
“前日大批不良人归长安,防卫极为严密,看样子就是押送魏王了。”
“而且。”
“昨日尚书台下发了诏谕,毒害太子的元凶已经找到,如今已经关押在了羽林军大狱内。”
“难道毒害太子之事不仅仅是那个元凶,还与魏王有关联不成?”
“不行,千万不能妄自揣测了,魏王放下大罪被废了王位,可皇上却不打算张扬,其中必有关联,如果谁嘴巴多,那就是坏事了。”
“此事,皇上摆明是要压下去了…”
听到李世民的话后。
朝堂百官都纷纷暗想着,但是许多人精立刻就想到了关联,他们心中虽然猜测到了什么,但也绝对不敢去声张什么。
如果真的如同他们的猜测,那这就是皇家颜面被削,谁若是敢开口,绝对没有好下场。
“难怪晋阳军所有的将领都被直接召回来了,原来是皇上有意为之,夺了魏王的兵权。”
作为兵部尚书的李靖也立刻想到了什么。
如今在兵部驿站内,晋阳军的诸多将领都归来很多天了,但是他们都没有被安置,就完全是被晾在了一边。
“启奏皇上。”
“有关于煤炭售卖,以户籍为购买章程,老臣已经拟定。”
“请皇上一阅。”
陈靖站出来,手中捧着奏折。
王德立刻上前,将奏折捧起转呈。
李世民打开一看,满意的点了点头:“就按这定量来施行,持户籍册录,方可购买朝廷煤炭,每户定量,超过者不许售卖。”
“长孙无忌。”
“张公谨。”
李世民喊道。
“臣在。”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和刑部尚书张公谨立刻站出来。
“下发旨意,地方官府监督,如果敢有人逾越,重惩。”
“刑部也参与其中。”
“这是我大唐改售煤炭之策,属第一次,朕不允许出了什么纰漏。”
“还有,李靖。”
“诏令各地镇守军营也备战,如果有什么地痞山匪,还有那些利益所驱之人胆敢打煤炭的主意,直接给朕派兵镇压。”李世民冷冷道。“臣领旨。”
三位尚书齐声领旨道。
这是自己皇儿提出的一个很大的改变,李世民也是格外重视。
自然是不容有差错。
朝议持续着。
有奏的百官纷纷上奏,时间也逐渐的过去。
在这偌大的大唐帝国,能够搬上这朝堂上上奏的都是大事,而且天下大事,事情真的不少。
特别是生杀大权在于皇帝,只要是牵扯到人命的事,比如处斩之事,这些都需要李世民亲自定夺。
朝会散去。
李铮按照惯例,准时到了太极殿议政殿。
如今都已经熟悉了,也根本不需要李世民派人来叫了,朝会散去,还要每天,李铮都要来议政殿批阅奏折,处置完毕后,再与父皇交交心,就可以回府去了。
“父皇,今天怎么站在门口等我?”
“难得啊。”
看着站在议政殿门口的李世民,李铮调侃的一笑。
“来,陪朕去后院。”
李世民已经换上了常服,缓步向着殿外走去,还叫上了李铮。
“您老准备带我去哪里?”李铮笑着问道,也是立刻跟了上去。
不一会。
皇宫后院。
在一片开阔的院子内,足有一两亩的地,地里长满了已经黄灿灿的麦穗,随时都可以收割了。
“李铮。”
“看到没有,这都是你父皇的杰作。”
李世民指着这两亩成熟的麦穗,十分得意的笑道。
“父皇,在此种植谷物是何意?”李铮不解的问道。
“你爹之所以种植这些麦子,是希望上天庇佑,无天灾,无人祸,天下子民都能够大丰收。”李世民看着眼前黄灿灿的麦穗,十分感慨的说道。
“父皇,你放心吧。”
“今年肯定是一个丰收年。”
“还有突厥被灭,薛延陀臣服,真腊和南诏归属我大唐,天下太平,无人祸。”李铮笑道。
“臭小子。”
“来吧。”
“和朕下田收割麦穗。”
“让伱看看你父皇种田咋样。”
李世民撸起袖子,一扬手。
王德直接就送来了两把镰刀。
“父皇,你以为我在民间这些年都是白待的吗?”
“当初在晋阳府,秋收季节,我也是年年下田,年年种地。”
“你可比不过我。”
“在这方面我可是不会让着父皇你的。”
李铮笑了笑,直接拿起镰刀,就开始对着两亩田的麦穗收割。
“你这小子。”
李世民笑骂一句,但眼中都是对李铮的欣慰。
李铮从民间出来的,有着皇族根本难以得到的民间气息,更是亲眼看到了民间百态,这是皇宫里再好的老师去教都得不到的。
于是,父子俩就这样一人一边,收割着。
阳光下。
父子两人弓着腰的身影让周围的人看到后,无不带着敬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