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82章 偏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82章 偏师
    “侯爷,扬州传来消息。
    您抓的乱臣贼子,昨天被叛军给劫走了。
    据说徐阁老到了现场后,气得都快说不出话来!”
    看着睁眼说瞎话的管家,舞阳侯满意的点了点头。
    麾下的这几名将领,办事还是很靠谱的。
    连劫狱这种活儿,都能够干得这么漂亮,完全可以推荐给自家外甥加以重用。
    “这些乱臣贼子罪该万死,传令下去发现这些贼人的踪迹,一律杀无赦。”
    舞阳侯的命令,直接决定了一众犯官、盐商的命运。
    脏活是“叛军”干的,麻烦是徐阁老的,同他没有任何关系。
    只要当事人都死了,那么这次扬州之行,就圆满了。
    ……
    高邮城。
    “诸位,自举兵以来,我们最大的危机来了。
    淮安的义军被朝廷剿灭,京营大举南下,兵锋直指宝应县。
    刚刚在扬州取得大胜的五城兵马司,此时也在向兴化县逼近。
    从态势上看,朝廷这是想要从南北两面夹击我们。
    坏消息不止这一个,据说朝廷有意调山东水师进入大运河,水路也即将不安全!”
    温飞洋神色凝重的说道。
    义军首领不好当,不光要处理乱七八糟的一堆破事,还要面对外部的军事压力。
    明明才三十多岁的生理年龄,面容上看起来,都超过很多五十岁的人。
    “叔父,我高邮州地处长江和黄河之间。
    历代诸侯割据都是以长江、淮河为界,从未闻独占高邮而取天下的。
    朝廷大军来势汹汹,困守高邮就是自寻死路。
    无论是向南,还是向北,都必须打下一片更大的基业,我们才有立身之本。”
    一名青年书生率先开口说道。
    造反这种惊心动魄的事,最适合年轻人来干。
    老一辈的思维固化,对朝廷充满了畏惧,做起事来经常瞻前顾后。
    在两淮七大家族中,温家并不起眼。
    可他们最先放权给年轻一代,举兵之后反而发展更好,是唯一能够控制麾下部队的。
    相比其他地区的叛军,高邮州叛军兵力不是最多的,但内部组织构架却是最完善的。
    “温健平,你给我住嘴!”
    “朝廷大军来袭,此时放弃基业远征,我们就成流寇了。
    未闻有流寇能成大业的!
    高邮固然先天不足,可依旧是一片基业。
    基业在,军心士气就在。
    基业丧,我们的根基就全没了。
    同那些造反的泥腿子,没有任何区别。
    大虞朝的根基未失,现在还不是争夺天下的好时机。
    眼下最重要的是想办法击败平叛大军,再找人在朝中运作,谋求招安!”
    一旁的温飞云开口怒斥道。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在造反的问题上,温家内部同样持有不同意见。
    有人想一条道走到黑,推翻大虞朝的统治,建立一个属于自家的王朝。
    有人则认为现在时机不对,同朝廷死磕是为王先驱,谋求招安才是正途。
    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每次到了抉择的时候,都会爆发路线之争。
    在进展顺利的时候,主战派往往能够占据上风。
    一旦遭遇挫折,招安派又会取得更大的话语权。
    “肃静!”
    见其余人有参战的意思,温飞洋急忙开口制止。
    双方都有充分的理由,一旦争吵了起来,就啥也不用干了。
    “从搜集的情报来看,京营大约有三万战兵,其中还包括三千骑兵。
    具体战斗力,淮安地区的义军验证过了。
    正面交战,不是一合之敌。
    我军的情况,你们都是清楚的。
    对外号称二十万大军,那是男女老幼全部加上的数字,其中青壮占比还不足四分之一。
    真打起来,肯定不是京营的对手。
    据城而守,淮安的义军也尝试过了,无非多坚持几天。
    五城兵马司的兵马,同样不容小觑。
    什么勋贵纨绔军,那都是外界强加在他们头上的标签。
    黄仁龙组织三十多万义军围困扬州,都被他们找到机会一举破敌,足以证明这支军队不是废物。
    看似只有七千战兵,但在野战中没有数倍的兵力,我们很难有胜算。
    想要脱困,我们必须打破敌人的两路夹击,才有一线生机!”
    温飞洋的话说完,室内一下子安静下来。
    无论采取哪种战略,这一仗都必须先打了再说。
    赢了,才有资格谈未来。
    “叔父,其实相比和敌人决战,我们还有一个选择西征凤阳府。
    同这些来自京师的部队相比,地方上的卫所军队,要好欺负的多。
    拿下凤阳,夺取徐州,杀入中原。
    一路席卷下去,只要我们速度足够快,完全可以在朝廷大军汇聚前,拉起百万大军来。
    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掘开黄河,让大虞自顾不暇!”
    温健平的计划,把在场众人吓了一跳。
    不得不承认,年轻人就是敢想。
    真要是做到了,他们能不能取天下不知道,反正朝廷的麻烦肯定大了。
    “健平,我觉得相比夺取凤阳,还是南下先吃掉五城兵马司的军队更靠谱。
    攻城战不是儿戏,能够迅速拿下高邮,那是我们在这里经营多年。
    换个地方就必须强攻,守军只要坚持几天,京营就能够追上来。
    别忘了,他们是有骑兵的。
    搞不好我们还没打到凤阳城下,朝廷大军就先一步抵达。”
    温飞洋果断拒绝道。
    “取凤阳,打徐州,进中原”,难度不比“攻扬州,克镇江,夺南京”小。
    要是真这么容易,天下早就改朝换代。
    自古以来,最难的从来都不是制定战略,而是怎么落实计划。
    ……
    大军一路磨磨蹭蹭的前行,李牧都懒得骑马。
    在大平原上,日行三十里,完全可以称得上郊游。
    放眼望去,方圆数里连遮挡物都没有,完全不需要担心敌军在半道上设伏。
    “千户大人,前方三十里发现敌军踪迹!
    队形有些混乱,且数量众多,探子数不过来。”
    收到这个消息,李牧微微一愣。
    进逼高邮的路线不只一条,选择向兴化县进军,那是因为这里地处偏僻。
    虽然是平原地形,但境内大泽茫茫,湖沼密布,不适合大军团决战。
    按照最初预想的计划,等京营击败高邮州的叛军后,五城兵马司顺势收复兴化县城。既可以蹭到功劳,又不用冒险和叛军决战。
    “加派探马,尽快搞清楚叛军的进军方向!
    传令下去,就地安营扎寨,等待后方军队抵达。”
    李牧当即下令道。
    直觉告诉他,叛军是冲着他来的。
    战略计划变更之后,几位千户都有各自的分工。
    东城千户和中央千户所所负责盯着扬州城,随时准备回去救援。
    西城千户所和北城千户所负责盯着泰州方向的敌军,随时准备调头杀过去。
    南城千户所和帅营本部,则负责佯攻兴化。
    五大千户所分成三部,相互之间距离不到五里地,成一个品字形的布局。
    任何一个方向遭遇敌军,另外两边都可以迅速做出增援。
    理论上来说,缺乏战略价值的兴化方向,最不容易遭遇敌军主力。
    不过对手是叛军,叛将脑子一热,干出一些超出常理的事情,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搞不清楚状况,李牧决定先稳一手。
    ……
    京营。
    “景兄,高邮地区敌军动向,有些不对劲。
    宝应县位于扬州、淮安两市的交界处,是苏中与苏北的连接点,军事价值远高于兴化。
    敌军不向宝应增兵,反而向兴化方向移动,明显不符合常理。”
    如果情报不是锦衣卫送来的,李原都怀疑有人在恶作剧。
    换他是叛军统帅,早就丢弃高邮跑路了。
    造反也要选择地点,越是是穷乡僻壤,成功的概率越高。
    哪怕造反失败,也可以钻进大山中,躲避朝廷的围剿。
    兴化是相对偏僻,但那地方缺少大山,且地方太过狭小,缺少战略上腾挪的空间。
    “李兄,这一路上叛军干出的奇葩事还少么?
    我们刚过来的时候,淮安那帮叛军,还效仿古人摆出了八卦阵和我们决战。”
    景国良一脸无所谓的说道。
    一想起叛军的八卦阵,他忍不住想笑。
    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军阵确实有效,但越是复杂的军阵,对士卒和将领的要求就越高。
    摆阵容易变阵难,只要有几个蠢货在里面乱跑,军阵很快就会陷入混乱中。
    大虞建立之后,火器开始普及,军阵渐渐变得鸡肋起来。
    现在他们这些勋贵世家,都懒得要求子弟学习那些古老的军阵。
    就算要布阵,也是布置一些简单的方阵、圆阵,上手容易操作简单。
    “景兄说的不错,叛军不是关外的胡人,没有那么狡猾。
    就算他们有阴谋,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完成。
    朝廷真正的心头大患,还是关外的北胡。
    自从上次辽东大战获胜后,这帮家伙的实力增长很快,已经兼并了多个草原部落。
    以陛下的作风,肯定不会放任他们继续做大。
    待朝廷财政丰裕之后,定会重启大战。
    除了九边镇军之外,京营恐怕也要再次上战场。”
    李原忧心忡忡的说道。
    身临其境之后,才知道盐业有多暴利。
    只要整顿得力,朝廷一年从盐政上弄到一千万两税银,根本不是问题。
    对比此前的一百三十万两税银,完全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多出来的钱,不往军费上面砸,也会被官僚们用别的名目挥霍掉。
    站在皇帝的立场上,肯定是用来解决外患最划算。
    “打就打吧,只要朝廷有钱,何愁平定不了辽东。
    北胡的人口就那么多,哪怕他们统一了大草原,也顶多那么两三百万人。
    每年和他们打上一仗,要不了几年时间,他们就会被拖死。
    风险和机遇并存。
    长时间的和平,我们勋贵在朝堂上的话语权,衰落的厉害。
    倘若一直持续下去,怕是要不了多少年,就会出现先宋的局面。
    边界上打了起来,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景国良淡定的说道。
    作为勋贵集团在朝堂的代言人,对勋贵集团目前的处境,他早就积攒了无数的怨念。
    前面没有改变,只能选择隐忍。
    现在看到了机会,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战争意味着风险,战争同样代表着权力和财富。
    眼前就是最好的例子。
    正常情况下,勋贵是无权插手地方的。
    两淮叛乱一出,情况完全发生了变化。
    战争导致利益重新洗牌,勋贵集团的触手,一下子延伸了过来。
    至于在动乱中被淘汰的武将,那只能算他们倒霉。
    空缺出来的武将位置,全部都成了勋贵集团的战利品。
    被战火这么一洗礼,哪怕是不入流的卫所军,也有机会成为大虞含金量最高的卫所。
    没别的原因,就是军田回来了。
    切实的好处摆在眼前,积极性自然可以被调动起来。
    ……
    “健平,你第一次带兵,必须谨慎点儿。
    凤阳府不是那么好拿下的,你的目标只是吸引京营的注意力,切勿真的去攻城。
    等我们解决了五城兵马司的敌人,联合泰兴、南通州地区的义军,再调头和京营决战!”
    温飞洋语重心长的说道。
    族中两大派系争论不休,他这个主帅在做决策的时候,不得不采取折中策略。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这是他的核心战略。
    可京营的敌人,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才有了偏师佯攻凤阳。
    选择让侄子带兵,也是迫不得已。
    缺乏经验的不光是温健平,就连他这个主帅,一样没正面和敌人交过手。
    大家都缺乏带兵的经验,温健平最少还带着盐丁攻破了州衙,亲手砍死过两名衙役。
    “叔父,您就放心好了。
    区区八千偏师,其中一半都是老弱。
    在乡下闹腾一下还凑合,跑去攻打府城,根本就不可能!”
    温健平当即保证道。
    好不容易争取的机会,他可不想因为一句话,就给弄丢了。
    后面要不要听,那是后面的事。
    兵书上都说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到了凤阳府,具体怎么打,还不是他说了算。
    实在是不行,越过凤阳直取徐州,或者是绕路进庐州,都是可以考虑的。
    在他看来,不管去什么地方流窜,都比留在高邮等死的好。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