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授箓一狐仙
第470章 授箓一狐仙
回到金陵之中,少司命先是召见了辛十四娘、介秋衡、常丰林和麻西池等人。
早先因为担心血泉有异,影响他们精怪的修行,少司命曾让辛十四娘加紧修行,尽快突破三洞真人境界,凝聚法力核心,填补她手下人手不足的问题。
后来,虽因为事情变化速度超乎众人预料,少司命出手初步解决了血泉的问题,但不清楚内情的辛十四娘日夜虔心修行,将法力打磨到难以继续打磨的程度。
看着周身灵机充盈,举手投足都带着些许灵光的狐女,少司命非常满意。
“你倒是个用功的,正好我这次外出,得了不少修行法门,其中便有三门挺适合你,你且看看。”
说着,少司命便是将三个法门交给辛十四娘。
第一个法门外显为一朵金莲,辛十四娘看了一眼便晓得是佛门天女妙法。
第二个法门是一只虚化的白狐狸,对应的是神道之中九尾狐一脉的修行之法。
至于第三个法门则是一道仙箓,辛十四娘在见到的瞬间,就被这仙箓吸引,上前轻轻触摸,立刻知晓其中的力量和其名称。
【九品·童女】
“强化学习能力,掌握少许低阶术法和一些简单的科仪,还可以依靠这道仙箓消耗一些材料,施展简单的法术,并强化自身阴属性。”
辛十四娘几乎立刻做出决定,表示自己愿意学习这个法门。
少司命见状,也没阻拦,只是将其中利害关系说清楚。
“这符箓虽然不差,但内里同天女之道是有一定重合的,你一旦修行不对,一样会成为他人附庸。”
辛十四娘闻言,跪在地上,祈求道:“听闻娘娘所言,此法还有独立之法,还请娘娘垂慈,授予小狐此法。”
少司命闻言,看向辛十四娘道:“此法名唤灵胎符箓之法,乃是我根据现有法门创造的一门新法,你修行的话需吸纳符箓,内结灵胎,然后慢慢纯化自身,让其契合符箓内的道理。”
“例如你手中符箓名唤【童女】,为九品,需仿童女之事,才能快速晋升八品为【灵女】。”
“再之后七品便有两条道路,一位为【崇神】,一位为【玉女】,前者需要依托一位仙神方可修行大成,后者则是自我修行便可有所成就。”
少司命说着,还演化出【童女】这一道果碎片所化符箓的后续演变。
这法门也是这次楚泰掌握些许三品本质后的收获,能够站在高处向下看,他便可以迅速找到灵胎法和符箓在此方天地的定位,让少司命多一门可以传授的法门。
不过,以【童女】为起点的【元君】道果碎片体系,本身并不完整,因此少司命演化出的【玉女】的符箓明显残缺。
少司命也不隐瞒,直言道:“此法毕竟是新创,【崇神】还好,大半完整,可以正常修行,你若是想要自行修行,得证【玉女】,期间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出现异变。”
“这异变会比当初飞仙真君的还要严重吗?”辛十四娘反问,少司命摇头:“毕竟是我创的法,还是能够干涉一二,不至于让你真的落入无法挽回的局面。”
“当初小狐便不畏惧那飞仙真君可能带来的问题,如今问题小了,又有何可畏惧的?”
辛十四娘向着少司命叩首道:“还请娘娘垂慈。”
盯着辛十四娘的眼眸看了许久,少司命点了点头,道:“既然你有此心虔心学道,我自然乐得帮你一把,且拿去吧。”
说着,少司命伸手一点,【童女】符箓飞出,没入辛十四娘的眉心,同时传授其一门功法,让其能够在内部结成灵胎,消化符箓的力量。
也正是这道符箓的加持,少司命直接将自身的力量转移部分到辛十四娘的身体内。
在佛光和翠华之下,辛十四娘自身涤荡肉身许久,怎么也无法驱逐的最后一丝丝杂气,化作缕缕青烟消失不见,浑身毛孔之中流转出淡淡的清气,铸就了所谓的狐仙之身。
看到这一幕的介秋衡、常丰林和麻西池都瞪大了眼睛,少司命顺势取出几道符箓道:“此法是我此次外出新成之法,你们几个若是能够修行到先前辛十四娘的程度,我也不介意授予你们此法。”
“不过,涤荡根基,纯化元气,乃是我对辛十四娘站出来为我试法的补偿,你等日后得授符箓,并不会有此便利。”
介秋衡、常丰林和麻西池闻言,虽然有些可惜,但也都是明白人,听出了少司命的话外之音,询问立下功绩后,可否得此便利。
少司命闻言,笑道:“你们若是真的立下大功劳,别说是这点便利,我直接授予你们七品符箓,甚至六品符箓,也不是不可。”
瞬间,介秋衡、常丰林和麻西池三人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干劲十足,连连向着少司命请命,希望能够出去帮她传递信仰,扩大信徒数量。
“这些就不用了。”
少司命摆了摆手,拒绝之后,眼睛微微一亮,对着边上的白狐笑道:“小倩,我有两位故人前来,你且待我去接待一些。等等,又有三位来了,你且一起带进来吧。”
白狐小倩闻言,先是行了一礼,慢慢退出院子,少司命继续对介秋衡、常丰林和麻西池三人道:“信仰于我而言,可有可无,传递我的信仰,算不得大功,你们若是真的想要快些拿到符箓,倒不如先将自身根基打好,同时在人间各处积德行善,帮忙梳理地气地脉来的实在。”
话语间,少司命看向门口,便见到九流一脉的奇门遁甲师兄妹,以及昆仑燕赤霞、谢八两和郑仁本师兄弟三人携手而来。
少司命看向郑仁本,有些惊讶道:“你的眼眸已经全好了?”
“这还要多谢前辈帮助,帮我点破太阴真箓,让我挣脱枷锁,得以走出自己的道路。”
郑仁本先是行礼,然后道:“不过今日来此,主要不是为了感谢,而是奉师命前来,听候前辈差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