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80章 突然的进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80章 突然的进展
    人文社。
    “大冯!”
    江弦敲了敲后楼216号的门,推门进去。
    冯骥才缩在床上,一脸的萎靡不振,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听见江弦的喊声,蔫儿了吧唧的抬起头,有气无力的打个招呼。
    “这是怎么了?生病了?”
    “没病,改稿子给我累的。”冯骥才扶着腰坐起身,本能的从桌上取过烟盒。
    “都这样了,少抽两根儿吧。”
    江弦抢过来,顺手揣自个儿兜里,“你现在什么感觉?头晕耳鸣?”
    “嗯。”
    “五心烦热,潮湿盗汗?”
    冯骥才一惊,“你怎么知道?”
    “你这是肾虚啊。”
    “伱丫才肾虚呢!”
    “肾虚最典型的症状,嘴硬。”
    江大夫拍拍丫肩膀,“你这种情况平时多喝枸杞,回头我整瓶虎骨酒给你补补。”
    看望过大冯,江弦回到《人民文学》那边儿。
    全社上下喜气洋洋,似是有什么喜事儿。
    王扶一见着他就特高兴,“江弦,给你分享一个好消息,以现在的趋势,第9期《人民文学》很有希望加印!”
    为什么叫有希望呢?
    因为《人民文学》每期的发行量,都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万。
    没错,一百万的数字,对《京城文艺》来说是顶破了天,对《人民文学》就是洒洒水了。
    而上次破百万的壮举,还是前半年第5期的《乔厂长上任记》做到的。
    “不知道乔厂长火遍全国以后,芙蓉镇能不能也在全国火上一把!”王扶编辑激动的想着。
    医科大的校园里,朱琳吃过午饭,回到集体大宿舍里休息。
    “不睡会午觉,你看什么呢?”朱琳脱掉凉鞋,侧身躺在床上,揉按着小腿,看向对面床位的方招娣。
    方招娣把枕头上的那册杂志竖起,“刚发表的小说,作家江弦的新作品。”
    看见封面上清清楚楚的写着《人民文学》,朱琳立马猜到:“芙蓉镇?”
    “嗯,现在才连载第一期,写的真好。”方招娣介绍说:“这里面有个角色,是以前段时间凤凰那边国营饮食店那个经理为原型,这叫什么?这就是说江作家的灵感全都来自于生活!”
    说着,她忽的想起,“对了,你不就是在那拍戏的么?”
    “其实啊”朱琳决定给方招娣介绍一下江弦,她原意是想等那家伙找她的时候再说,结果这个大忙人一直都没来过。
    “朱琳,有人找。”正洗头发的室友托着湿漉漉的头发喊。
    “哎。”
    朱琳答应一声,趿拉上凉鞋,忙乱出去,朝外面一瞥,杏眸刷的娇柔几分,“怎么傻乎乎的大中午过来?你看你晒得跟个煮熟的螃蟹似得。”
    “本来想着过来找你一块吃饭来着,半道儿给新华书店的人截了。”
    朱琳眨巴眨巴,“新华书店的人截你干啥?”
    “他们在文化宫搞一书市,请我这位青年作家,去给读者签名。”
    “这是好事儿呀!证明你成名了,你都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在讨论你的小说,我现在不管在哪儿,都能听着《芙蓉镇》,连我室友也在看。”
    朱琳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看的江弦意气风发。
    她这崇拜可比虎骨酒还顶事儿!
    “说起来。”他提议,“咱俩去百货大楼买点吃的吧,回来给你同事分分,我也认识一下她们。”
    “成,我换件衣服去。”
    再一抹身出来,朱琳已换了件碎上衣,长裙,圆口小皮鞋,人造革的,带跟。
    她咯哒、咯哒在江弦面前踩一圈儿,小声问:“行不行?”这货极挑剔的扫上一眼,阳光澈净,岁月袅娜。
    “可以,够飘的。”
    陛下听了,欢欢喜喜,打个响指。
    “go。”
    “你还学英语了?”
    “学了几句简单的,现在京城这么多老外,指不定哪天人家来问个路啥的。”
    “对,事关国体。”
    这会儿的外国游客还真不少,光1978年一年,就有10万多外国游客到中国游玩。
    “你英语咋样?”妹子好奇。
    “还凑合,勉强能看懂外国书籍。”
    “那挺厉害啊。”陛下眸中崇拜之色令人倾倒。
    “教教我呗。”
    “教你几句简单用语,我自个儿编的词儿。”
    “你说。”
    “点头yes摇头no。
    god开始gogogo!”
    这会儿王府井百货大楼有一牛人,叫张秉贵,是个售货员,今年刚被授予全国劳模称号。
    在他手里,售货是门艺术,被誉为“燕京第九景”,他坐公共汽车有人让座,他去洗澡有人搓背,冰心亲自去采访他,回去写了报告文学《颂“一团火”》,他癌症住院,国家领导来探望,他去世后,c云同志为他题词:“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
    王府井至今仍有他的半身铜像,还设了张秉贵同志纪念馆。
    有国际友人感慨说:“在国外只有名声好的政治家和红得发紫的影视明星才能遇到,而中国的一名普通售货员能享此殊荣,真了不起!”
    其实,只要社会风气昂扬向上,每个打工人都有自尊,谁特么没事拿袋咖啡粉往人脸上招呼。
    江弦和朱琳俩人被裹挟在拥挤的人潮里,往张秉贵卖果的柜台挪动而去。
    张秉贵有一本事叫“一抓准”,一把就能抓准分量,还有个本事叫“一口清”,算账贼快,称着就能算出价钱。
    听说他那柜台常能被来买的人给挤塌了。
    江弦前面儿是一坐轮椅的老太太,张着嘴半天没给张先生说话。
    张秉贵马上意会,用简单的手语和老太太交流起来。
    俩人买了五两高梁饴、大虾酥,又上街边儿称了点水果。
    朱琳掏出手绢,把钱给付了。
    “我这边儿的人我出钱。”
    江弦不和她抢,拎着网兜袋,没走几步。
    “灵感【水果】进度+1,目前进度(1/100)”
    这么突兀吗?
    “江弦?”
    “来了。”
    拎着东西,上朱琳宿舍拜访一圈,引起了小范围的轰动。
    “你俩怎么好上的?”
    “天啊,我是你的读者!”
    “这是喜?”
    江弦没多留,怕耽误人家下午的工作。
    告辞回到人文社,开始修改10月要刊发的《芙蓉镇》第二期稿子。
    了几天改好,也到了书市的日子。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