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580.第579章 捕捉到小大佬一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579章 捕捉到小大佬一枚
    参观完光刻机基地,与十来名陈春仙招揽来的青年才俊,简单照过面后,李建昆二人回到陈春仙的办公室。
    从小青年们懵懂的表情中,不难看出,他仍然对李建昆的身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是李建昆刻意为之,84年之前,他不打算公开他是这里半个老板的身份,有害无益。
    既然是老板,实际上又是金主爸爸,好容易来一趟,有些东西陈春仙高低要给他掌掌眼。
    李建昆坐在办公桌对面的木质靠背椅上,接过一沓厚厚的资料,上面记录着中关村科技大楼里,目前引进的所有项目,或者说,华夏硅谷公司所投资的项目。
    他认真翻阅时,陈春仙作说明道:
    “我和老纪他们商量的审核宗旨有三点。一,项目有切实落地的可能;二,具备商业属性,能运用到社会上,惠及老百姓;三,具备稀缺性。当然了,还有从实际出发的一点:不能像个无底洞样投入。咱也投不起。”
    李建昆搭眼瞟向他。
    这是在内涵光刻机项目吗?
    “规矩定得不错,那么老陈同志,请你讲讲,这个‘太阳能点烟器’,它怎么通过审核的?”
    李建昆扬起手上的一份资料,用右手食指在上面用力戳戳。
    利用放大镜在太阳底下生火,相信不少熊孩子都玩过。此项目正是利用这种原理,只是在凸镜上有些巧思,构成更为复杂的光学结构,使得生火速度更快。
    陈春仙探过头,看清后,不解说:
    “它不符合吗?研发费少,市面上没有,咱们国家这么多烟民,市场广泛。一次购买,终生收益,不比火柴好?”
    你不懂火柴的逼格……李建昆裤兜里正有一盒,“那下雨天呢?”
    “……再用火柴呗,晴天用它。”
    “根据阳光强烈程度不同,点根烟平均大约十秒?”
    “速度不算慢,还成吧。”
    李建昆翻个大白眼,右手摸进黑色翻毛领的皮夹克内衬,摸出一枚玩意,只听叮的一声,盖帽翻开,大拇指摩擦砂轮,一缕泛着幽兰的火苗窜起。
    “你知不知道,世界上有种东西叫打火机?”
    陈春仙:“……”
    蓦地一想,在国外确实见过,但这么时髦的打火机,他还真是头回见。
    李建昆从他的笔筒里,抽出一只英雄牌钢笔,给这个项目划上一个大大的x。
    神马玩意?
    一分钱他都不会投!
    类似的奇葩事物,还有几个,他逐一划去。
    怎么说呢,视野的局限和信息差造成的。
    所幸大部分项目还算有点搞头,比如手头上这份资料显示的:一种还未正式命名的化学纤维人造革,李建昆仔细研读完它的特性,归结为:较硬、防水、耐磨和抗腐蚀。
    他立马联想到一个绝佳用途——制造旅行箱的表层。
    这里面有个大商机,眼下这年头,国内出行最时髦的不过是手提包,更多使用的是自制布兜、网兜,还有麻布袋、蛇皮袋,稍微讲究点的老人,则用早年间的木头箱和藤条箱。
    弄个人造革的皮箱出来,保管抢手。要是在底部按上滚轮,顶部装上伸缩拉杆……嚯嚯!
    百亿市值的产业诞生了。
    可惜不够高科技,人贵在精于一道,李建昆并不想五八门的行业都涉足。
    嗯?
    翻到下一页,李建昆瞳孔微微收缩,捕捉到几个令他感兴趣的字眼——
    “无线寻呼系统……”
    李建昆抬头望向老陈,“写个‘免’字啥意思?”
    资料抬头的标题后面,用红色墨水,画了个圆圈,里头写个“免”字。
    陈春仙瞥过后,解释道:“噢,这是个特殊项目。投资很大,一来我们资金捉襟见肘,有点玩不动,二来对方也不打算弄出成品。在我们的资助下,他弄了一个小型模拟系统,已验证可行。现在只等开年后招商,看邮电系统里,有没有哪地方的人能看中。”
    李建昆继续往下浏览。
    这是一套系统工程。
    由发射基站和用户接收器两部分构成,作用是实现点对点寻呼……有没有一点耳熟的感觉?
    详细看完后,李建昆不禁一个激灵。
    看看它关于接收器的介绍:其构成主要包含超外差接收机、解码器、控制和警示器等部件……
    这tm不就是bb机吗?
    正确称谓叫“bp机”,国人喊着喊着,给喊岔了。
    虽说不是什么先进技术,1949年被漂亮国的人发明,60年代被大名鼎鼎的贝尔公司商业化,但这年头还没有进入我国。
    对于bb机,80和90年代走过来的人,相信都不会陌生。
    李建昆这个年龄段的人,更是亲历了它在我国从出现到兴盛,再到淘汰的全过程。上辈子他用过好几部,不是喜欢手工,比较手欠么,用到要换新时,全被他肢解过,有段时间很痴迷其原理,做过一番研究。
    bb机第一次出现在我国,正是今年。
    因为一场盛会,所以令人印象深刻——1983年9月,第五届全运会在魔都举行,魔都邮电创建了国内第一家寻呼台,用户是全运会的30余位工作人员。
    彼时的bb机属于第一代,十分落后。
    没有显示屏,只能靠模拟信号传输,用户接收到呼叫信号后,需要致电寻呼台,才能查询到回电号码。
    再瞧瞧资料上介绍的接收器构成,带警示器……不正是这款吗?
    乖乖!这谁弄出来的?有两把刷子啊!
    bb机不算稀奇,内部构造其实蛮简单,大哥大也是一样的道理,难的是寻呼基站的搭建技术!大哥大则是蜂窝网络的基站搭建,即老百姓所熟知的1g网络。
    李建昆的注意力落在资料上,关于基站搭建的简介,认真一遍看下来,每个字或字符都认识,但连在一起,犹如看天书……
    要知道,九月份魔都弄出的寻呼台,技术是国外输入的。前世李建昆翻过相关资料,当时媒体上广为宣传,动静闹得不小。
    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这个国家其实一直不缺技术大佬,只是往往他们的技术和研究成果,得不到足够重视。从而导致许多人才流向海外。
    比如80年代的清华微电子所,实际上培养了全球较早的一批,用计算机软件设计芯片的人员,其中有些佼佼者,如魏少军、王国裕等人。1988年,王国裕在东南大学出版了《spice-ll通用电路分析程序使用方法及其应用》一书,在国内没引发太大反响。
    1990年,王国裕在爱丁堡大学,与同事们一起,缔造出全球首颗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这是中国人的非凡贡献。
    后世人人皆享受过它带来的便利。伱的手机、摄像机和电脑,能将信号通过图像显示出来,必须依赖这类芯片。
    李建昆并不否认对这拨人流口水,可惜一来,现阶段他们还没有学有所成;二来,这种国家定向培养的人才,墙角可不好乱撬。
    注意力回到资料上,“项目开发人:丁伦?老陈,这是哪位大佬?”
    陈春仙哈哈一笑,“清华的一个小娃娃,在读研吧好像,见过几次,才华横溢。弄这个项目,是想筹点钱自费留学,公费的机会没争取到。”
    李建昆先是怔了怔,继而眼神一亮。
    啪!
    他把资料拍在桌面上,“老陈,这个项目不用招商,我买了。”
    陈春仙一脸无语,“你又对无线电技术感兴趣了?”
    “不,我是对丁伦感兴趣。”
    能一手搭建通讯基站的,那绝对是技术大佬,更何况这么年轻,前途无量。这种人才流出去,歪果仁会用衣大炮把他轰麻。
    不如……为我所用!
    即使从短期的实际情况出发,能得到这个丁伦,华电的下一款产品,这不就来了?
    当然了,对只能嘟嘟嘟的bb机,李建昆毫无兴趣。
    陈春仙瞪眼说:“你可别误人子弟,人家要去求学,你想干嘛?”
    “我还能耽误他?这样的人培养都来不及。”李建昆岔开话题问,“他人呢?”
    迫不及待想见见。
    “废话,放寒假,当然回家过年了。”
    成吧,只能开年来再会。
    李建昆靠向椅背,按捺下躁动的心思。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